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007641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08.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冬季四防”知识培训.ppt(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企业“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 目 录 防煤气中毒 防火 防冻 防滑 当前,已进入冬季寒冷时段,同时这一时段也是事故的 高发期、易发期,所以全体员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 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安全能力建设。我们要以开展安全标准 化建设为工作核心,以杜绝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切实提高 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强化各级各层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确保冬季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防煤气中毒 煤气在企业中燃料供应占主体,钢铁企业使用的煤气设备众多,分 布广、生产工艺复杂,因此,煤气安全已成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中不可 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对避免煤气 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产生,更是安全

2、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所有 安全管理人员、煤气操作工和煤气防护人员的重要任务。因而要深刻了 解煤气三大事故的原因,切实做好预防和处理,是搞好煤气安全生产十 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 从煤气成份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天然气外,各种 煤气中都含有不同数量 的一氧化碳,而造成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人体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人体缺 氧,导致人体中毒。 一氧化碳同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同血红素结合能力大 300倍,当一 氧化碳同氧气同时进入肺内,一氧化碳就非常容易的全部或大部分同血红素结合成碳 氧血红素,而氧气则很少或根本无法与血红素相结合成氧合血红素。相反,一氧化碳 从血液

3、中离解出来的速度又比氧气从血液中离解出来的速度慢 3600倍,就是说一氧化 碳一旦与血红素结合就很难离解。这样就使血液失去带氧能力,人体基础细胞缺氧, 失去活动能力,就发生了中毒。人体吸入的煤气越多,缺氧就越严重,中毒程度就越 重。人体细胞对缺氧的灵敏度很高,只要 8秒钟得不到氧就失去活动能力。 煤气中毒的症状: 煤气中毒的症状与人的身体强弱、空气中 CO的浓度及中毒时间的 长短有关。煤气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煤气中毒: 当空气中含 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 CO, 其表现的现象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然是由于人体缺氧而引 起,但在外表上却不像一般窒息的病

4、人,皮肤、粘膜、手指的颜色不发 青紫,而是鲜红色。但往往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也可能有水泡形成, 尤其在手、足部的皮肤最多见。 急性煤气中毒另一种情况是空气中 CO浓度较低,而吸入时间较长, 就可能发生轻度中毒现象,如轻微的头痛、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在 作业中感到呼吸有些急迫短促,若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下去,则头痛、 头晕渐渐加重,可能出现耳鸣、恶心、呕吐,以致神志渐渐不清,最后 人昏倒,同时呼吸、心跳也逐步变弱,如不及时抢救,最后是因呼吸、 心跳停止而死亡。 、慢性煤气中毒 中毒者在数天后才出现症状,如经常性的头晕、视力减退,甚至变 成呆痴,还有可能肢体发生麻痹和 CO性脑炎,这些症状大多

5、数都会慢 慢的恢复,但也有少数不能恢复而引起后遗症。 慢性煤气中毒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如果长期在含有低浓度 CO的空 气中进行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 CO,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浅表、 体重减轻、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1、煤气作业人员必须熟知 “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 严格执行本岗位煤气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以及煤气管理手册。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应经煤气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持证方可上岗。 3、在煤气区域和设施上进行煤气危险作业,必须办理 “ 煤气危险作业许可证 ” ,经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防护员到监

6、护确认方可作业。 4、进入煤气区域工作必须携带 CO报警器,工作时应二人以上,其中一人监护。 案例:某厂检修 3#煤气除尘布袋箱体时,严重违章作业,造成 1人煤气中毒死亡。原 因是布袋除尘只打开下部一个人孔,进入布袋作业前未进行煤气和氧气含量检测,无 人监护和未带报警器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进入布袋作业,导致这次事故的产生。 5、带煤气危险作业和处理煤气中毒、煤气泄漏等事故作业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并应有防护员在现场监护。 6、煤气设施易泄漏的场所,应安装固定式 CO报警器,要求接入微机集中监测监控。 7、煤气设施相关的蒸汽管、 N2管与煤气设施不许直接连接、应采用软连接,不用时 必须可靠断开

7、。水管与煤气设施连通时应安装逆止阀。 案例:某厂在堵盲板时,由于违章作业,事先认为蝶阀严密不漏 煤气,没有戴空气呼 吸器就进行堵盲板,结果造成 12人全部中毒 ; 某厂在处理眼镜阀密封圈泄漏煤气时 , 凭经验和热情蛮干,没有戴空气呼吸器,没有防护员监护,结果 2人中毒,在抢救事 故中 3人也未戴空气呼吸器,结果造成 5人中毒,其中 2人死亡。 8、对新建、扩建、改建的煤气设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严密性或强度试验,经特检站验 收合格、取证方可投入生产。 9、煤气设施的排水系统,不许直接排入密闭的水池中,应有使煤气扩散敞开口。 案例: 一、某厂 2人去厕所,因厕所内水箱的给水管和煤气管道的排水器给水管相

8、通, 排水器给水管未安装逆止阀,水管停水后,排水器发生故障跑煤气,煤气从水管窜入 厕所,造成中毒死亡; 二、某厂蒸汽管道与高炉除尘器煤气设施相通,由于停蒸汽、 煤气窜入蒸汽管道内,两名工人到浴池洗澡,因水凉将蒸汽阀打开,结果跑出大量煤 气,造成中毒死亡。 10、进入煤气设施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臵换合格,监测氧气含量 20%至 23%, CO含量小于 24PPm,合格方可进行作业。 11、严禁在煤气设施附近设生活间和休息室。 12、铺设横跨道路的煤气管道应在管道前后设安全防护架。 案例: 某厂四名青工到该厂浴池洗澡,由于浴池内下水道与池外煤气排水器的排水管 共用一个排水池,排水器的排水管是直接

9、插入排水池中,当排水器跑煤气,煤气通过 下水道窜入浴池内,造成四名青工煤气中毒一死亡。 案例 : 某公司 630mm高炉煤气管道被自卸汽车撞断,造成 66人中毒, 11人死亡, 原因是自卸汽车的驾驶员没将车斗复位。 13、对煤气设施应定期进行点检,检测空气中 CO的浓度,发现超标及时处理。 案例:某公司转炉煤气排水器的水封被冲窜使 9人煤气中毒。原因是在未将排水器的 水灌满情况下即投运行(该排水器设计水封高度 3080mm水柱),操作人员严重违章, 加水从低压处注水,形成低压侧有水,高压侧无水,由于转炉煤气压力突然上升 1430mm水柱时,排水器低压侧水封被冲窜,排水器失去了封住煤气的能力,导

10、致煤 气大量泄漏,造成 9名中毒人员全部死亡。 煤气着火事故的产生、预防和处理: 煤气的着火、燃烧与其他燃料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空 气或氧气,二是有明火、电火花或达到该种煤气的着火温度。 一、煤气着火事故的产生原因 引起煤气着火的原因很多,多数是设备泄漏煤气遇到明火和高温而引起着火。着 火的地点一般在人孔、法兰、放散阀、闸阀、试验头、补偿器等处。其它引起着火的 原因还有:煤气设施动火时,没有采取必要安全措施而引起着火。静电、雷击或电气 火花,遇上有煤气泄漏而引起着火。带煤气危险作业时,钢制工具碰撞的火花和附近 高温裸露的管道遇扩散的煤气而引起着火。 二、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

11、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结合灭 火器材进行灭火。 2、直径小于 100mm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可靠切断煤气 来源进行灭火,然后通入氮气或蒸汽臵换管道内的残余气体。 3、大于 100mm的管道着火,严禁突然把阀门关死,以防回火爆炸。 应采用渐关切断装臵降低煤气压力,通入氮气或蒸汽进行灭火。 4、煤气设施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施急剧收缩造成 变形和断裂使事故扩大,应用水从两端逐渐向中间冷却直至灭火。 5、煤气设施附近着火,煤气设备尚未烧坏,严禁切断煤气,应保持正 压,加大煤气使用流量,用水冷却设备直到灭火。 6、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萘、焦油

12、等着火时,可将设备的人孔、放 散阀等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然熄火或通入氮气、蒸汽灭火。 7、着火事故扑灭后,应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 防止煤气着火事故发生的办法,就是破坏或避免煤气着火的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存 在。只要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就不会发生着火事故,为此必须做到: 1、保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经常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2、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煤气危险作业许可证,防护员到场检查确认安措到 位方可动火。 3、煤气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 4欧姆。 4、在煤气设备附近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案例:某厂维护组在加压站房动火作业,由于事先没有办理作业票,防护

13、员又没有到 场检查确认,就盲目违章动火,结果因动火点附近的焦炉煤气排水器阀门漏气,动火 时引起着火事故。 5、带煤气危险作业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使用钢制工具上要涂黄油,防止工作时 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 6、凡在停产的煤气上动火必须做到可靠切断煤气来源,通入氮气或蒸汽。并确对设 备内可燃物清扫处理干净。 案例:一、某厂在堵焦炉盲板时,由于盲板未涂黄油同管道法兰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着 火事故,烧伤四人。二、某厂在焦炉煤气管道上开眼镜作业时,操作人员用钢制工具 时末涂黄油产生火花引起着火事故,烧伤 1人。 案例:某厂在已停的焦炉煤气管道上动火作业时,由于没有对设备内可燃物进行清除, 而导致火灾,动用多

14、辆消防车灭火,造成 400多米管道烧坏。 7、带煤气危险作业区域 40米内严禁火源,高温裸露的管道应做隔热处 理。 案例: 一、某厂在焦化厂两座焦炉平台处高炉煤气管道堵盲板,外泄煤 气沿 地面漫延,压力较大,这时从北面焦炉燃烧室过来一股火焰很快向 盲板处扑来,造成着火事故,使 7名作业人员不同程度烧伤。 二、某厂 在堵焦炉盲板时,由于上部中压蒸汽管道的保温层部分脱落,也没有采 取隔热措施,引起着火事故,导致 6人烧伤。 防 火 一、冬季是火灾多发、易发时节 1、气候因素 1)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 2)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

15、爆炸、火灾事故; 2、人的因素 1)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 2)冬季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 生火灾,就会造成大的损失; 二、冬季防火措施 1、严禁在厂内防火区域(尤其是发电、煤气柜、制氧、各厂的煤气设施周围、氧气 管道周围、液压站、油站等重要防火区域)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 腐蚀物品入厂。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相关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臵。 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16、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臵、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火设施。 11、对消火栓、灭火器定期巡检,确保随时处于完好状态,严禁在消防设施周围放 臵任何物品,确保使用方便、快捷。 12、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须办理动火证。 13、电工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 独立操作。岗位用电和照明用电要严格按 岗位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执行。 14、岗位现场和宿舍严禁

17、使用电炉,电热器具等。 防 冻 当前的天气气温逐渐下降,冬季防冻工作更显示突出,如预防不到 位,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因此引发生产、设备等事故。 防冻相关安全措施: 1、所属区域的蒸汽、水、氧氮气、煤气管网及管见的阀门等附属设 施应规定出相关责任人,进行定期防冻巡检。 2、要做好员工个人防冻保暖工作,在寒冷作业场所要有防寒、取暖 措施,露天作业要设防风棚或暖棚。 3、所有设备停机防冻必须严格落实设备停机防冻措施。 防 滑 防滑相关安全措施: 1、上、下楼梯(台阶)或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要逐级上升, 禁止跨越或跑步上升。 2、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以 75为宜,没有搭钩的梯子

18、在 工作中要有人扶着梯子。 3、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与管理,防止跑、冒、滴、漏,造成地面积水。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准在工作中嘻戏、打闹,以防滑倒摔伤。 5、雨雪天登高作业要采取防滑、防坠措施并做好监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6、蒸汽管道下方区域内应设相应的防护,以防冰凌坠下伤人、地滑伤人。 7、地面、楼梯有积水采取撒盐等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不能让冰、水存在楼梯、 台阶上。 8、不准穿硬塑料底鞋在厂区内或行车上行走,女工严禁穿高跟鞋上班。 9、职工上下班驾乘车辆要注意路面防滑,驾乘车辆速度要慢,遵守交通规则, 保证行车安全。 防小动物: 对各车间所管辖线路设备以及配电室、变电站、等进行逐一排 查,在小动物经常出入的地方放臵鼠药和灭鼠器具及挡鼠板,对各 种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