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16999006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若干重大纰缪的举报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易贤命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而规划设计质量又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决定条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建成质量优、效益好、惠民生、告慰毛主席和周总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对待施工质量问题固然很重要,但这还不够,不可忽视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提高规划和方案论证的科学性。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由于张继尧、矫勇的误导,在重大策略问题决策上,专家无责评审,随意变更规划,根本不采取统筹兼顾、趋利避害的方略,而好大喜功,宁愿

2、牺牲民生建炫耀性“政绩工程”。例如,花大钱搞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洞工程,引江济汉开挖“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填筑世界罕见的“湖中渠”。目前正在筹划建三峡宏大的抽水蓄能调水工程,把西线建成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调水工程。唯独不连通长江和黄河中游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步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奠定水利基础。本届政府应该检讨并改正这些重大的规划纰缪错差。1. 悖离一代伟人“跟黄河治理结合”的战略方针上世纪50年代,有识之士就把黄河下游调水冲沙视为解决泥沙淤积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毛主席为“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与周总理、林一山、王化云精心

3、筹划,提出了“丹江口引汉济黄、总干渠输水通航”的战略构想,写进了新中国第一部长江流域规划。可是,实施中线一期工程,为了搞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洞工程,竟以引汉水源不足为托词,悄然变成了“引江济汉不济黄、引汉穿黄不入黄、干渠输水不通航”,并且还漠视陆钦侃的建议,硬要先黄河以北后黄河以南“倒序”实施,导致新中国治理黄河60年,还不能告慰毛主席和周总理,也引起有些公众怀疑是毛主席的一个“借”字,发酵成了如今的南水北调工程。2. 偏离形成“四横三纵”水网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主线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必须为先导。国务院2002年12月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从战略的高度肯定了南水北调

4、工程不仅要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四横三纵”的水网。显然,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形和水资源情况各异,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和目标,但应统一形成可以通过黄河调整水量分配和联合调度,实现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完整水网布局,以应对气候变化。可是,实施一期工程,为把西线建成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调水工程,竭力渲染西线调水入黄河上游,覆盖面大、效益最大。中线工程规划不作区域可调水量的规划论证,单以汉江可调水量就主观认定存在中线可调水量潜在不足,难以直接向黄河流域大范围供水,碰命

5、阻挠长江和黄河从中游联接起来,调长江水直接进入黄河解决黄河下游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借长江水济黄”苦等60年仍无实质性进展,显然不合情理。当今世界,气候变化成了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本届政府仍不落实党中央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的方针,不采取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入黄,形成水资源可以通过黄河进行优化调配的完整水网布局,何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3. 不兼顾黄河下游治理实施增水减淤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河下游连年发生断流,凸显出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进入新世纪,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

6、,确定了“增水、减沙、调水调沙”为治理黄河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从严格水量分配制度入手,实行水量统一调度,“紧缩”中上游用水,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缓解黄河断流,维护了生态环境。但是,目前黄河下游的不断流依然是脆弱的。指望西线,因地理位置偏辟、施工地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巨大,对长江干流水生态的负面影响较大,供水范围和目标最好限于解决黄河上、中游的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的缺水问题。若从西线引水入黄为下游冲沙减淤是不适宜的。诸多有识之士研究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都主张在节水防污社会建设基础上从外流域增水。认为首先应保障黄河下游冲沙减淤所需的生态用水。这不可舍近求远、避易就难靠西线,应首

7、先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把长江和黄河从中游联接起来,引含沙量小的长江水和汉江、淮河上游洪水直接进入黄河,彻底改变黄河下游的水沙比,使黄河下游河道得到不断冲刷,逐渐降低洪水位,以期彻底解除洪水的威胁。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和李殿魁等治黄专家,早就建议“将南水北调中线建成与汉江水系、淮河水系平交的运河,将洪水(灾害水)直接调入黄河,冲刷黄河下游河道,达到以洪治黄的目的”。而在中线引汉调水“穿黄不入黄”后,张红武教授更明确提出利用黄河以南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调汉江、沙颍河上游可引之水尤其是洪水入黄河,为下游游荡型河段长远治理“减沙增水”,可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长期战略

8、措施。解决黄河用水难题,关键是南水北调中线要延伸到从长江干流取水,从沙市调水150亿m3,占长江出三峡水量不到4%,应该说影响不大。而且只要河南运河连接鄂豫运河延伸至汉江崔家营水库,就可与在沙市附近结合两沙运河引江入汉,沿汉江逐级提水到崔家营水库进行整合,实现中线向黄河下游调水100亿m3,替代部分引黄供水和促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联合调配。鄂豫运河与河南运河全长约483公里,以每公里投资8000万元计,约需386亿元,只相当于三峡坝上“引江补汉”水源工程的投资,但工程难度少得多,综合效益大得多,国家形象更高大。4. 推进以双重引江“抵”双重引汉,调配水资源刻意“胡来”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水源

9、不足是公众的疑虑。丹江口水库外调水量高于来水量的20,下泄水量减少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航运与灌溉、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踩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但中线有长江水源做后盾,近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三峡水库或坝下引水,调水水源有充分可靠保证。而且长江设计院老一辈专家提出了“在沙市附近,结合两沙运河引江入汉,再沿汉江、唐白河逐级提水入引汉总干渠”一个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一是通过梯级渠化有效解决由于河道流量减少、水位下降不能维持航道水深和灌溉引水位的问题;二是建立“长江汉江中游汉江下游”的水循环,充分循环利用长江水资源满足汉江中下游远景发展所需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并补偿中游的水环境容量损失,加

10、快河道型水库换水周期和提高稀释水体能力改善水质;三是补充济航的中水流量;四是为汉江中下游连通长江和黄河中游优化配置水资源、构建南北大运河,促进中部崛起奠定水利基础。1998年2月经以邹家华副总理任主任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了先建碾盘山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滚动开发实现梯级渠化的补偿方案。可是,推进中线一期水源配套工程建设,却随意否决了这个跟汉江中下游水利建设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方案,硬要先安排建设兴隆枢纽、部分闸站改扩建、局部航道整治和引江济汉四项治理工程,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更大的纰谬是长江委现任主任蔡其华,在2011年6月4日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建议,“尽快开展引江补汉

11、工程前期工作,从长江三峡库区的支流抽水入汉江丹江口库区的支流堵河,向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补水。”很奇怪,她居然敢当着温家宝总理的面愚弄公众,无原则地支持湖北省高官“以邻为壑”的思维应对陕西引汉济渭。其实道理很简单,地处汉江中游的襄阳当上游来水减少,发生干旱缺水与水环境恶化问题,按照长江委老一辈专家提出的从三峡坝下“以引江抵引汉”的办法,只要利用引江济汉渠将长江水抽至兴隆,再沿汉江干流渠化梯级“扬程不到40m”提水,就到崔家营水库,轻而易举地为中游补充抗旱水源和改善水质。而她竟忽悠温家宝总理,要国家花385亿元巨资实施“引江补汉”工程,从神农溪“扬程超过10倍”提水入丹江口水库向汉江中下游补水

12、。如此把国家改善民生的钱不当数,不是要害温家宝总理失掉“亲民总理”的声誉吗?诚然,水利部矫勇副部长才是始作蛹者。先是指使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办要省设计院徐少军、林德才撰文,提出以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抵”南水北调中线和陕西引汉济渭双重引汉调水(所谓“以调抵调”),把水源泵站工程从重庆市大宁河争到湖北省神农溪。2010年9月又带领一大批高官和专家组进行现场考察,说什么“湖北省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水利部对此已早有共识,本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竭力挑唆地方割据利益。对引汉调水,只能说丹江口水库移民为南水北调中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国家要重视生态补偿,无疑也

13、应包括河南移民。不仅北方受水区要感谢他们,汉江中下游因防洪安全得到更高保障同样也要感谢他们。而荆门市引江济汉工程移民,是毁地挖河“自作孳”,由李鸿忠瞎折腾制造的人祸,完全是白白作出牺牲。可谓“江汉本无事,庸才自扰之”。三峡坝上引江补汉之所以受到湖北省的青睐,主要是听信了水利部原副部长兼中咨公司副董事长张春园的忽悠,指望从堵河已建和在建的五级水电站扩机增容130万千瓦,年增发电量40亿kW.h割据利益。公众要识破张春园出的是使三峡综合效益受损、作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损招并不难。一是三峡企业要抽水蓄能增效,当初设计地下电站就应安装可逆式机组,成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费省效宏,却白白错失良机;二是三峡

14、与南水北调结合建调水式抽水蓄能工程,难度大,投资高不用说,还难以稳定为电网填谷调峰,发电水头损失很大,2度电抽水只能回收1度电。因能耗高双方只会实利俱损;三是从三峡库区调水,水量实为100的消耗,会减少水库下泄水量,不仅减少三峡、葛洲坝电站电量,还会导致三峡水库实施生态补水调度、缓解长江中游用水与通航紧张的功#能下降,还会侵占丹江口水库调节库容,增加秋汛弃水和防洪风险,并且将三峡库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水体,调往丹江口水库还会污染水质,影响一泓清水送京津。这又是何苦呢?最大的祸害还在于阻挠南水北调中线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公众要认知,由丹江口引汉延伸为三峡引江,三峡丹江口双库应并联不要串联

15、。对这个常识问题,国内诸多顶级水利专家都不如丹江口市一中杜菊海、肖中军两位地理教师睿智。他们早就看出了串联的纰缪,将使南水北调中线由丹江口自流调水工程转变为三峡提扬调水工程,而使丹江口水库未来至多只能起到一个中转调节库的作用。而且扬程偏高,隧道工程量大;所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修建不易;工程造价不菲。长江委老一辈专家也正是为了克服这些纰缪错差,提出了从三峡坝下“以引江抵引汉、以引江补引汉”的并联方案。即在沙市附近,结合两沙运河引江入汉,再沿汉江渠化梯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长江干流为水源方案比选三嶼大宁河或神农滇引江、卜水工程三峡丹江口双库串联双賣跨流域调水线路概化图舄曲7V=a汉江中下滸引汉总干棗

16、江门水障I白河I三峡水康汉江中下游渠化引水北X“引江入黄”南北大运河(由两汐运河汉江中下游孃化耶矗运河河圍运河构戍)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连通江淮河汉水利系统概化图I运河.河河|,卜浪底水图1三峡丹江口双库串联与并联比选提水至唐白河,再经唐河逐级提水入引汉总干渠。我只不过建议以开挖鄂豫运河替代唐河梯级渠化。并联与串联孰优孰劣,看一下图便一目了然。5. 引江济汉毁地挖河争“全国最大”,牺牲民生建炫耀性政绩工程2009年3月26日,我向国务院办公厅写了一封修正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推进实施南北运河计划的信,提出了“重新审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引江济汉补偿工程”的意见,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转到了湖北省南水北调办,

17、但未作实质性的规划论证就不了了之。刚好一年后,国务院仍然批准了引江济汉新开运河动工。在开工典礼上,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现任省委书记)高调炫耀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自诩“为科学发展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为了沽名钓誉,否决了以往规划的两沙运河方案,悄然变成毁地挖河修高渠只向武汉调水,大搞重复建设,将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乌龙”工程,损国家不利湖北。一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长江沙市与汉江沙洋之间隔着一个长湖,历史上的两沙运河(也称江汉运河)就是顺应自然,利用长湖航线约22km两头分别延伸与长江、汉江连通开辟水运捷径,结束了“湖南货船到襄阳经武汉绕道680公里”的无奈航行,被誉为“设计路线佳、航运

18、效益大”。而且在“九五”期间开通江汉平原新干线江汉航线,采纳我的意见已连通了汉江与长湖。若开挖引江入湖渠连通长江与长湖,就可把长江水引入汉江,两沙运河还能升级为高等级航道。可是,张继尧、李鸿忠不听环境专家设计督查“渠线工程宜采取与长湖相通的方案”的劝告,硬要绕长湖北缘全新毁地挖河修高渠,要国家冤枉多花大钱筑堤和修建一大批恢复水系、交通的建筑物破坏天然生态。为修67.2km孤立的千吨级航道,耗资83亿元,损毁5.5万亩耕地,每公里投资和占地分别是汉宜高铁的1.5倍和4.5倍。如此抹黑发展内河水运国家战略,本届政府会留下抹不掉的劣绩。四是破坏江汉平原腹地内河水运网建设。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与汉江之

19、间有一条南北向、适航的内荆河,水量丰沛。新中国水利建设已渠化为四湖总干渠,形成了由两沙运河、江汉航线和武汉荆州内河航线三条全长300km,南上北下、西进东出水运捷径组成的沟通长江与汉江的江汉平原水运网,只要增加一点投入,占很少的地,便能建成高等级航道网。这是湖北省发展内河水运的优势所在。国务院将发展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水运迎来了黄金时期,就应该立足河湖天然禀赋,切实抓好江汉平原水运网工程建设。可是,李鸿忠好大喜功,宁愿砍掉江汉平原水运网300km航道的改造升级,再完全新开挖一条孤立的人工航道充当“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截断现有的惠民航线,延误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又舍弃汉江中游最直捷

20、通往湘江为南北大运河重要连接段的江汉平原新干线江汉航线,阻碍江汉平原腹地建成高等级内河水运网。如此作贱湖北水运,只会留下耻辱的历史纪录。三是破坏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影响荆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李鸿忠为把引江济汉搞成“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毫不顾忌耕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将导致生态灾难,拒不利用长湖航线节省新开挖占全长一半的渠道,硬要在长湖岸线上毁地挖河修高渠,破坏湖滨地形结构和岸滩地植被系统,白白毁掉荆门市355户1591人的美好家园,永久占地9800亩,临时占地14692亩。而且因多建河堤、湖中渠、水上立交枢纽以及众多倒虹吸和桥梁,要浪费国家40多亿元资财。因截断长湖所有支流成为脱离当地水利系

21、统的孤立航道,还丧失结合引清济湖修复长湖水生态、加强长湖防洪排涝工程、整治荆州城市水系,缩短荆州城市防洪堤线、向洪湖生态补水、为江汉航线补水济航、抽水蓄能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四是破坏千年滨湖古镇后港的生态环境。为在平原湖区修全立交航道,竟违法填湖,斥巨资在湖中淤泥层上填筑两道并行的、总长达3.5km、最大坝高912m、无投资效益的双向挡水堤坝,形成“湖中渠”输水通航,作茧自缚增加防洪安全风险,并将一个天然湖汊渔港与长湖人为隔开,阻隔性喜集群回游的长江银鱼在湖汊游动。五是破坏打造促进中部崛起最强力的水利、水运战略支点。当今国家将“中部崛起”战略定为国策,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指示,要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

22、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支撑“中部崛起”战略最强力的支点就是水利和交通。跟上湖南开发湘江的步伐,将汉江中下游打造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组成我国中部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又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对促进中部崛起才是最重大的支撑。可是,李鸿忠却阳奉阴违,延误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舍弃江汉航线,用“以邻为壑”思维推进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争投资、设困局,干扰引江济黄。六是破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建设。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南水北调局与省社科院为给李鸿忠好大喜功,引江济汉开挖“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作“科学

23、”伪装,竟抛出“引江济汉工程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成果”。他们不研究落实中央资源节约优先战略,该如何优化建设方案,推进江汉平原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却“助纣为虐”,不利用自然水运资源,完全重新毁地挖河修高渠,毁掉荆门市粮食主产区宝贵的耕地资源,破坏千年滨湖古镇后港的生态环境。如今认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以邻为壑”,作贱湖北水运,也能助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建设,真是天大的嘲讽。6. 不兼顾航运开发,随意砍掉纵贯中部的南北大运河内河航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规划(1990年修订),明确提出“开挖两沙运河连接长江、汉江,向北经“南水北调”中线,组成我国中部一条

24、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可是,实施中线一期工程,由于张继尧、矫勇的误导,延误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引江济汉舍弃两沙运河和江汉航线,浪费优质水运资源;引汉调水又以“降低难度、节省投资、保证水质”为由,取消了总干渠的通航功能。当初长江委专家还在初步可研报告中表示:“近期建设中不考虑全线通航要求,但仍留有远景改建和扩建以适应通航的可能性。”但是总干渠选择了与沿线沟渠河道交叉均采取立交方式,即全线不通航,也就不可能再改扩建适应通航了,完全砍掉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显然,应该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构建纵贯中部的南北大运河,

25、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重新规划另辟航道,也就更加凸显出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从三峡坝下长江干流引水,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的引江水源规划具有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沟通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水运,便可形成一条从郑州到衡阳长1400公里的千吨级航道,与经襄阳的铁路大致等长,让南船北马变南北水运坦途。还可推进黄河下游航运与京杭大运河联网,构成我国纵贯南北水运的“人”字型“大动脉”,对振兴我国内河水运将功德无量。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源规划的纰缪。在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前,当时的温家宝副总理非常重视规划,说过“搞好南水北调,必须制定科学的规划。”

26、“调水问题一定要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考虑。不仅要考虑本省,还要考虑区域、流域布局和全国的布局,要和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在制定规划时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可是,后来居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听信张继尧、矫勇的谗言,忽略了“三峡丹江口双库要并联不要串联”这个最简单的科学道理,而在实施引汉调水前不审定长江设计院老一辈专家提出的从三峡坝下“以引江抵引汉、以引江补引汉”的引江水源规划,遗留了“引汉水源不足”的疑惑,致使张继尧、矫勇以“引汉水源不足”为托词,刻意误导“引江水源乱规划、好大喜功瞎折腾、江淮河汉不连通、综合利用被砍掉”,悖离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制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也关系到南水北调的形象和对温家宝总理的历史评价问题。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18大胜利召开的关键时刻,本届政府应认真检讨改正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源规划,不可把这些重大的纰缪错差留给下一届政府。本人对上述举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愿负法律责任。2012-06-08举报人简介:易贤命、男、1939、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水利规划技术顾问、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湖北省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防治组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yxmll0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