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6998864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心理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系统中心理现象与规律及其应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过程 和 教学过程通过不断的 评价/反思过程 相结合 形成的体系完成的过程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分析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是内在条件。无论是个体差异还是群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

2、范畴。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的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的差异)-2)教师-是起着关键的作用。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的传递信息的工具。5)教学环境-是指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课程管理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第一物质环境(包括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

3、)第二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校风以及社会背景)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2) 教学过程-是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 评价/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 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二, 为实践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 帮组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 帮组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四个时期1877年,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测试题:1877年,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

4、作者是谁? 1夸美纽斯 2维果茨基 3卡普捷列夫 4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依曼所倡导“实验教育学”。把教育学分为研究教育目的的普通教育学和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方法的实验教育学。一,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定)奠定着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讲人类的本性,第二讲学习的心里,第三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二,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到40年代 弗洛伊德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 程序

5、教学 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三,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第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四,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 廖世承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中学

6、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含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点第一, 连续性与阶段性第二, 定向性与顺序性第三, 不平衡性第四, 差异性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至1岁) 婴儿期(1至3岁)、 幼儿期(3至6、7岁)、 童年期(7、8至11、12岁) 少年期 (11、12至14、15岁) 青年期(14、15至25岁)、 成年期(25至65岁) 老年期 (65岁以上)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一)少年期1定义:少

7、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2心理发展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二)青年初期1定义:这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2心理发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

8、想。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 关于学习准备 心理发展通过学习才能实现1定义: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两个维度: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方面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3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二) 关于关键期 抓住

9、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03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

10、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1最初,所有的儿童都有本能的反射行为。如:把你的手放在婴儿的手掌中,他将会抓握。这些最初的行为都是本能的,是儿童建立其最初的图式的基础。 2随后的发展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最初这种学习是通过偶然的方式进行的,以后是通过有目的的试误进行的。 3这一阶段后期,儿童由最初的尝试错误式的解决问题发展到更有

11、计划性的解决问题,此时我们称之为的“思维,开始萌芽。这意味着儿童能够思考和规划其行为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其思维只处于萌芽阶段。(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具体而言:1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思维仍然是原始的,体现为集中化和不可逆性两个特点。3只注重状态。如将牛奶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中,学前儿童会忽视倾倒这一过程,仅仅注意起始状态(一个容器中的牛奶)和结束状态(另

12、一个容器中的牛奶)。(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有了抽象的概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具体而言:1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2能通过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3自我中心的思维向去自我中心或客观性思维的方向发展。(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大约青春前期左右,儿童的思维开始发展到形式阶段。1命题之间关系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他们不仅能考虑命题与经验之间的真实性关系,而且能看到命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能推论两个

13、或多个命题之问的逻辑关系。2假设一演绎推理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能在考察问题细节的基础上,假设这种或那种理论或解释是正确的,再从假设中演绎出从逻辑上讲这样或那样的经验现象实际上应该或不应该出现,然后检验他的理论,看这些预见的现象是否确实出现。3抽象逻辑思维本阶段的儿童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4可逆与补偿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5思维的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

14、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三)关于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木钉在于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1最近发展区定义: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

15、水平之问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2最近发展区提出的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3对教学的启发:维果斯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改善已出现的结构,而应该指向“最近发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根据维果斯基的认知观,在教学实践上已出现三项改革活动:交互式教学、合作型教学和建设学习者班级社区。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

16、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二)人格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 和 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岁) 信任=不信任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对人信任,有安全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岁) 自主=羞耻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17、培养自主性。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双重渴望:既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同时也渴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这一阶段发展顺利者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3主动感对内疚感 (45岁) 主动=内疚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这一时期,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者监护者如果允许儿童跑动、蹦跳等,那么儿童的主动性将增强。对儿童的主动探索进行严厉惩罚的父母会让儿童对自己天性中的强烈需求感到内疚。即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 勤奋=自卑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

18、奋感。如果前三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那么这一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因素了。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发展顺利者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而发展障碍者会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 同一性=同一性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在青少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

19、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这一阶段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求的方向;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而感到彷徨迷失。6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早期)这一时期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往往十分关注镜像自我、注重印象管理、关注自身的前途和发展。发展顺利者与人相处有亲密感;发展障碍者与社会疏离,感到寂寞孤独。7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中期)繁殖就是“对养育和指导下一代有兴趣”,通常人们通过抚养自己的孩子获得普遍关注。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20、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成年晚期)在这一阶段,人们回顾自己的一生,解决最终的同一性危机。发展顺利者会随心所欲、安享晚年;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悔恨旧事,失望、沮丧。埃里克森 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是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1家庭教养模式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

21、。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

22、量。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2自我意识的成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23、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态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反映。生理自我以个体的躯体为中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评价不涉及个人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征的意识,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