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6997540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10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考纲要求 1.宋元时期的思想: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 2.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简仪;授时历;农书 3.文学艺术:风俗画;宋词;元曲,本讲考点,考点1宋朝时期理学的发展,考点2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1.程朱理学 (1)背景:北宋时期,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考点1宋朝时期理学的发展,(3)地位及影响 a.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

2、的教科书。 c.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巧思妙记歌诀记忆朱熹的思想 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2.理学的发展陆九渊的心学 (1)宇宙观 a.“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b. 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识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拓展延伸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2)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

3、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5)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礼轻法观念。 思维启迪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

4、 提示:感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归纳总结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关系 术语必背 (1)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理学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时 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缓和了危机。 (2)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九渊心学提出“理”就是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主题宋代理学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史料呈现 史料1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朱熹玉山讲义 史料2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5、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象山先生全集,史料3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摘编自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古文献史料。理解史料的关键是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这些词的含义,从而体会朱熹理学的特点以及作用。是指探究事物即学习得到良知。是儒家

6、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诚意,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 (2)史料2属于古文献史料。依据“满心而发”可知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中“象山先生”是指陆九渊。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史料是现代人对宋明理学的认识。指出了宋明理学的缺陷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史料应用 (1)史料1强调了朱熹理学的特点,认为人要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节制,通 过学习与研究获取真知,同时也特别强调人的 和历史使命感。 提示社会责任感 (2)根据史料1、2,比较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的不同。 提示“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3)根据史料3,归纳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认识。 提示黄仁

7、宇认为理学将伦理、物理、心理之理混同,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对立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抹杀了个人私利观,实质是以“卫道”为目的,体现了文化性格保守的特点。,1.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经传统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

8、素。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了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影响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典例1(2017北京大兴一模)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

9、出特点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解题关键理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的含义。 答案A根据“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知,理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正确;B、C、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典例2(2016北京丰台月考)公元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黄宗羲曾对此评价:“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10、) “先生”是陆九渊,“紫阳”是朱熹 两人对伦理道德持相反的态度 “先生”是朱熹,“紫阳”是陆九渊 两人探寻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 A.B.C.D.,C,解题关键把握二者思想的特点,理解“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 和“以道问学为主”。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中“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可知,其主张反省内心,故“先生”是陆九渊,“紫阳”是朱熹;陆九渊主张反省内心,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两人探寻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两人都重视伦理道德。故C项正确。,1.(2017北京西城期末测验)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有学者“泛滥(即广博)于诸家,出入于老、释(即佛教)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11、。这位学者可能是() A.孟子B.董仲舒C.程颢D.顾炎武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据材料中“出入于老、释(即佛 教)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可知该学者用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故C项正确;孟子只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董仲舒是把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D项主张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2.(2017北京丰台一模)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上述观点() 体

12、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借鉴了道家的思想主张 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 A.B.C.D. 答案A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中“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借鉴了道家的思想主张,故正确;“居敬穷理”体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故正确;“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故正确,选A项。,A,A.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B.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出版,3.(2016北京海淀二模)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处应填写(),C,答案C

13、结合题干材料信息,需要添加的历史事件大概发生在12、1 3世纪,即宋元时期。汉代就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在16世纪之后,本草纲目成书于16世纪后期,从时间上排除A、B、D三项;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指的是宋代理学的形成,因此C项符合题意。,4.(2017北师大附中期中)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宋诗的这一特色 () A.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答案A本题考查理

14、学的影响。依据材料中“忘象得意,以意索理”“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可知,这些与理学有关,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1.科技成就 (1)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宋代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宋代指南针用于航海。 (2)元代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简仪,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3)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 2.绘画:风俗画是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考点2宋元科技文化的

15、辉煌,3.宋词 (1)条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2)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4.元曲:散曲和元杂剧合称为元曲。特点是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代表人物是关汉卿、马致远。 误区警示元曲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拓展延伸从唐诗、宋词、元曲角度看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思维启迪中外科技发明比较表,据表格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公元116世纪中国重大科技发明成就所占世界比例具有明显的优势,16世

16、纪至19世纪中期中国科技明显落后。,拓展延伸宋代的山水画和风俗画 (1)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2)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术语必背 (1)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宋代绘画艺术体现了工商业发达和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3)元杂剧将诗词、词语、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主题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表现和特点 史料呈现 史料1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

17、故事,史料2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 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表格史料。史料主要阐述了元朝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 主要是在历法、天文和测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史料2是名人言论。史料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影响,强调小农经济约束了人的创造精神。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指小农经济的影响。,史料应用 (1)依据史料1, 归纳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提示为农业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

18、。 (2)小农经济消极影响明显,尤其是思想方面,小农经济导致了中国人安土重迁,保守自私,缺乏集体意识、团队意思、竞争意识和 意识。 提示创新 (3)根据史料1、2和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小农经济下,和农业有关的科技容易获得发展;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科技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重视道德修养而忽视科技发展。,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1)特点 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研究方

19、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5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世界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 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典例1(2017北京海淀二模)宋以前,印刷刊行的主要是日历、佛经。宋初,在宋太宗的主持下,政府大量编印出版典籍,并着手编纂一套权威版本的经典文本。至宋真宗时,刊印了七经义疏,共165卷。民间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以上现象() 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 促进了儒学思

20、想的广泛传播 有利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 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 A.B.C.D. 解题关键解读与分析题干材料。 答案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影响。依据题干中“民间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可以得出,儒学经典的增加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故正确。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C项正确。,C,2.四大发明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 (1)造纸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

21、系。 (3)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 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贵族。,典例2(2017北京顺义第一次统练考)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B,解题关键结合所学理解史实与结论的关系是否正确。 答案B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由于质地粗糙,不利于书写,不能取代竹木简成为书写工具,故A项错误;火药于14世纪传入欧洲,在西方产生巨大震动,有利于瓦解欧洲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天工开物是全面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所以在近代科技方面未有突破性成就,故C项错误;牛顿经典力学只是在无生命的领域驱逐了神,故D

22、项错误。,1.(2017北京昌平二模)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 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造纸术的革新 B.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C.活字印刷术的推广D.科举取士的需要 答案C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影响。依据题干材料中“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可知,宋朝后来书籍变多了,容易得到,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宋朝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故C项正确。A、

23、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2.(2016北京海淀一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 同的位置,刻画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体现了我国科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 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A.B.C.D. 答案D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颠倒因果,故错误;根据“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知,二十四节气实用性很强,故正确;二十四节气建立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

24、究的基础之上,没有宗教迷信色彩,故错误;二十四节气 对农业生产具有安排和指导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在时间上更加精细化,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D,宋马远寒江独钓图,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3.(2017北京东城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和观察下面的图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D,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了批评 A.B.C.D. 答案D寒江独钓图属于宋代山水画,注重内心的修养,强调写

25、意,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因此正确,错误;发生在唐代,排除;诗中的“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暗讽了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符合题意。故选D项。,4.(2017北京四中期中)“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A.词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发明 B.词的格调不高,为士大夫不耻 C.词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有关 D.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答案C根据材料中“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词的演唱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可知,词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有关,故选

26、C项。,C,请认真完成作业,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的不同 (1)从发展水平上看,宋朝的商业革命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2)从范围上看,宋朝的商业革命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西方商业革命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专题总结提升,(3)从影响上看,宋朝

27、的商业革命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西方商业革命迫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英国、荷兰、法国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折射出的政治、科技文化的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特别是商业繁荣和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折射出封建政治和科技文化方面的特点。 (1 )从政治折射角度看: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发展与强化,与此相关的思想、科技文化应运而生。如理学的出现,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8、2 )从科技文化折射角度看: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宋词和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反映了宋元明清商业发展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宋元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与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繁荣密切相关。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明清时期小说反映了商业发展,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典题演练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忧民之情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答案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与唐盛世气象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流行,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