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992076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北京卷试卷讲解.ppt(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解析,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秉笔直书 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 以小见大 A. B. C. D.,【答案】B 【考察知识点】治史原则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形式,考察学生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秉笔直书是指写史书必须根据事实进行录,不隐晦,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言必有据指说话一定要有根据;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指的从历史史料和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以小见大是指通过小事或者一小部分看出整体,抓住一点或者局部进行想象延伸和放大。材料翻译为现代文为如果没有事迹的话,虽然是

2、圣人也不能写作春秋,如果不真实地了解史实的话,虽圣人读春秋,也不知道褒贬。材料可以看出,分别体现了言出有据,论从史出的原则。,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 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三、中国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秦御史大夫 西汉御史府(辖十三州刺史) 隋、唐门下省 宋谏院、通判 明清都察院、科道、按察使司 (注:红色标明的是谏议机构),【答案】A 【考察知识点】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屋上同意让王锷兼任宰相,但被给

3、事中李藩驳回了诏书, 可知李藩行使的是封驳审议的职权。可知正确答案是唐朝的门下省。唐朝的三省 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沼令,是重要的决策部门,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权,尚书省负司,中书门下省掌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权,三司掌财权。所以 B不对。明朝朱元璋时期,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朱棣时期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无驳回诏书的权力.所以C错。D 选项,清朝的军机处,本是为了帮皇帝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没有封驳的权力,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隋唐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中 书 门 下 宰相,皇帝,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皇帝,殿阁

4、,厂卫,五军都督府,全国 军队,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内阁,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皇帝,军机处 (雍正帝),内阁 日常事务,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北宋汴京城,【答案】B 【考察知

5、识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中国古代的经济,尤其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本体材料中明确提到了唐朝长安城的店铺有严格的规定,只能集中在东西两市,“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而到南宋的时期,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可见商业活动从唐朝的市坊有严格的限制,到宋朝打破了市坊的限制,所以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是正确的。,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B C D,“三教

6、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心即理”、“致良知”,“发明本心”、自我主动,【答案】C 【考察知识点】中国古代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本题从朝鲜来华使者的言论、考查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宋明理 学广义上,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本质上都是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但是二者求理的方式不同,朱罴主张通过格物 ,去探究外在的世界,以获得理,王阳明主张通过探求内心获得理,为此提 出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是正确的。但是王阳明的 心学没有脱离理学的范畴,它是对儒学的一种发展,因此,是错误的。从材料可知

7、,朝鲜的使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跟朱熹的不一样,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所以可知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所以正确答案选 C,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2.发式变化,中国留学生“改装去辫”,政府禁止,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因变法失败未实现,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影响不大,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彻底革除,【答案】B 【

8、考察知识点】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本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近代的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统,指的清政府建立后对服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是为了革除消政府的藩篱,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了号召推翻满政府的统治。A选项,与西方文明对接,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的农民起义,不存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接.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太平天国时期还未强调民主自由的思想。 D选项,太平天国借助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提到宗教信仰的问题。所以,正确答案是B,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

9、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答案】C 【考察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筅、中华民国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根据材料判定历史时间类题型。从了近代的咨询议政机构,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实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可以 排除A洋务运动。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可知已经废除科举制,根据所学内 容废除科举是在1905年,可知,是清末新政期间。而公文中有提到关键词天 恩可知仍然有君主,所以正确答案是C预备立宪时期。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0、,所以D选项中华民国初年不正确。,18、表一摘引了一步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 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答案】C 【考察知识点】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划分 【解析】根据所学下一个时期应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 D选项发生在1945年8月 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为正确选项。A选项屈于五四运动时期(1919 ), B 选项和C选项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不符合题意,19、以下是私服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中国现代史分

11、期,过渡时期(4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5666) 文革时期(66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6至今),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答案】C 【考察知识点】现代中国各个时期的基本史实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于现代中国的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找出关键词“跃进”判断出该事件为大跃进,大跃进的时间为1958年开始,属于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找出关键词样板戏”判断出该事件属于文革 时期(19661976年)找出关键词 第一部 筅法 其出现的时间为 1954年,判断出该事件属于过渡时期(1949一1956年)找出关键词香港回

12、归”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97年7月1日,判断出该事件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后)故按此排序为,故C选项正确 。,20、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2、出现宗教宽容趋势,表现:德意志的宗教宽容:,“教随国定”,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法国的宗教宽容:,颁布南特敕令 第一个赋予人信仰自由的权利,背景: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与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 长时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

13、. 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宽容的含义:给予人民”良心的自由”,【答案】A 【考察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题中基督为门徒洗脚”与教皇伸出脚让信徒亲吻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在突出教皇的高高在上,抨击教皇。结合题中所给时间1521年”属于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联合君主反对罗马教廷统治的弘扬自身价值观的运动。故A 项为正确选项。,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

14、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法国社会中的等级制观念已经动摇 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 B. C. D.,3、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布独立 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起草人:杰斐逊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 历数英王罪状,宣告成立合众国。 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生而平等,人民革命权) 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独立宣言的意义: 第一个人权宣言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 激励美国独立的斗志。 推动欧洲革命尤其法国大革命, 影响亚洲、拉美。

15、,【答案】D 【考察知识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题中意在强调启蒙思想家的思想都可在 独立宣言中有所体现。故错误。法国读者可以在独立宣言中看到 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体现了等级观念的动摇及天赋人权思想的传播。故D选项正确,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787美国宪法,联

16、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最高司法体系,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选产生:总统、议员,参众两院 立 法,总统内阁 行 政,联邦法院 司 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示意图,【答案】A 【考察知识点】美国政体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美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的掌握。根据题意可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被总统否决,国会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结合所学,按美国宪法的规定,被总统否决的国会议案第二次在国会被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通过,这部法律会自动生效,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体中的显著特点即人民主权(即 尊重多数人的意愿) 故

17、A为正确选项.,2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二、明治维新的过程、内容,(一)前期:“破旧” 1、措施 (1)五条誓文,施政纲领 (2) 废藩置县,中央集权 (3) 废除领地,土地私有 (4)“四民平等”,取消等级、特权 2、作用: (二)后期:“立新” 1、殖产兴业,促进工业化(6措施、意义) 2、文明开化,改造落后愚昧的习俗

18、(4措施) 3、制定宪法,立宪国家(背景、内容、影响),殖产兴业,1.发展军工、重工和交通、通讯 2.政府要员考察欧美及其影响 3.发展民用工业和私人企业 4.培养人才和引进技术 5.日本掀起工业革命浪潮,文明开化,1.发展教育和打破身份等级制度 2.了解西方和传播启蒙思想 3.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4.社会生活方面的深刻变化,【答案】D 【考察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和材料分析。紧抓题中时间点“1880年”属于明治维新时期。结合所学,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四民平等等,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运用武士道精神(忠孝精神),武装日军。故A 选项与文明开

19、化政策相违背。B选项与武士道精神武装曰军的政策相违背。C选 项与四民平等的政策相违背。都不符合史实。题中强调对农商庶民的教育。意在强调对臣民的培养“实际教育”意在强调符合现代社会的技能教育,故D为正确选项。,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

20、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学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考察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解析】 本题分为两问,第一问“废汉字”的背景,阅读材料可知时间是20世纪1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以作答中答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即可得分,但要注意的是要与材料中的信息结合。第二问,通过表格中近代汉字新变化,分析音译外来词、旧词被赋予新含义、新词出现以及简化字出现的原因再分析这些变化所带来的

21、影响。,37. (36 分) 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 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 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而语言。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2分),【考察知识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

22、扩张、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英语成为日不落帝国语言的原因。阅读材料可知16世纪英语成为独立的语言,18世纪以后英语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英 语成为世界主要的交流语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洲民族国家逐步形成,英语成为独立的语言出现。2、16 到18世纪随着英国殖民扩张,英语在英国殖民地被广泛使用。3、19世纪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范围扩大,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 英语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语言”,(2)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

23、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 政治、文化交流的FI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

24、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考察知识点】信息提取、中国传统文化、古罗马 【解析】题目要求对比汉语和拉丁语的演变的异同。从材料中可知汉语出现在秦汉时期,并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在口头和书面共同使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学习使用汉语,甚至影响了其他国家语言的形成。汉语一直应用到现在。反观拉丁语形成于公元一世纪,与希腊语共同使用。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只作为书写语言使

25、 用在学术领域中存在,拉丁语也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语言的形成。,(3)时代背景: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 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 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40、(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起埃及的亚历山大。,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通,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晚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赛通西城。汉与西城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

26、主要通过今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被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为中西方交往稳定通道。 (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考察知识点】古代中国的中西交流 【解析】本题的命制切合了今年的时政大热点带一路。题干非常巧妙地 把热点话题与高考核心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图文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道题的材料有两处,一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二是配合该图的文字材料。 阅读路线图不难发现,古代丝绸之路有着如下特点:1.起点为长安,终点为西亚与欧洲;2

27、.路线长;3 .沿线都是古代重要城市。而阅读文字材料,会发现该文段主要针对中国境内的丝路,特别是河西走廊进行分析。信息点有:1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关键通道;2 .河西走廊等中国境内的丝路路线深受中国古代王朝治乱兴废的影响。,40. (24 分) (1)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 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 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6分),41、(18分)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

28、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6分),【考察知识点】冷战时期的科技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成就 【解析】本题命制方向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2013年后,北京高考文综出现了第41题,该题的历史部分特点是:设问简单、以原因类和影响类为主; 分值较小、不需要进行深度分析;结合材料,简单概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原因。本次考题,可以将材料概括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结合知识点可以分析出人类逬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即 美苏冷战、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新技术革命等相关内容。第二问是根据考题的主旨,来考察考生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掌握程度。所需知识较简单,即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航天方面的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技术。,41. (18 分) (2)参考答案要点: 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 我国航天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 空间站。(答出三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