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6989959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抗疟药品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之制备和药效学分析 - 药学 抗疟药合成磷酸萘酚喹-氨基醇药效学前言1.1疟疾及其治疗疟疾,以蚊子为媒介传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据WHO报道全球有约10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近半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多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22年全年有2.74亿的临床报告病例,近百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5岁下列非洲儿童,死于该病的儿童数目高达儿童死亡总数的20%。我国60年代初及70年代初,都曾发生过大范围的疟疾流行,患病人数逾3000万。近年来经过医药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已经有效的控制了疟疾的大规模流行。据报道

2、,2022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全国的疟疾疫情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在部分地区疟疾仍然很严重,呈现疫情不稳定、点状暴发的特点。疟原虫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且扩散极快,已经严重影响了对疟疾的控制,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疟药物有乙胺嘧啶类、伯胺喹类、奎宁类、氯喹类、青蒿素类、本芴醇类等。但是,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频繁的使用,疟原虫已经对这些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有些地区甚至还发现有交叉耐药性的疟原虫,故使这些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开发新的抗疟药物仍然是摆在我国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任。1.2疟原虫及其致病机理疟疾是一种以经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传染的疾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为特殊的原生动

3、物,疟原虫大约有近百种,其中有四种可在人体中引起疟疾疾病。这四种疟原虫分别为恶性疟原虫www.51flunwen Plasmodium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ne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疟原虫的生活主要分为人体内的无性生殖阶段和雌性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人体内的无性生殖阶段又可分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是疟原虫子孢子被受感染的雌性按蚊输入人体后,侵入肝细胞开始期红细胞前期发育和裂体繁殖,5-15日肝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并进入红细胞的阶段,这

4、个期间人体没有病症,也称为疟疾的潜伏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是由于遗传学上迟发型子孢子所致,在原发性红细胞外期,遗传学上的速发型子孢子很快完成裂体增殖,进入红细胞内期,而迟发型子孢子那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然后才完成裂体增殖,进入红细胞内,引起疟疾复发;红内期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红外器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滋养体、裂殖体,破坏红细胞,并释放裂殖子和代谢产物。裂殖子可再次进入红细胞,重复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能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病症。氯喹等4-氨基喹啉类衍生物正是对这一时期红内期疟原虫有杀灭的作用。第一章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物及其衍生物.1

5、21.1 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物的作用机理.121.2 7-氯-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物.141.3磷酸萘酚喹氨基末端侧链.151.4磷酸萘酚喹的抗性.16第二章新型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172.1合成路线的选择.172.2侧链胺类的选择结果.18第三章化学实验.223.1实验仪器和材料.223.2实验操作.23第四章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的初步.354.1药效学实验材料.354.2药效学实验办法.364.3实验操作.374.4实验结果.38第五章结果与讨论.40参考文献.42第五章结果与讨论1、本课题以磷酸萘酚喹母核为根底,利用Mannich反馈,替换萘酚酚羟基邻位的末端集团,希望寻找到抗疟活性

6、提高、肝毒性降低,并克服喹啉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的新结构类型的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共合成10个与磷酸萘酚喹类似的并具有抗疟活性的新化合物分子,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等办法进行了结构确证,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该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将为喹啉类抗疟药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根底。2、本文共选择了10个胺类化合物作为合成新化合物的原料,其中有7个-氨基醇,由于-氨基醇的性质特殊,生成的产物性质也很特殊,导致反馈速度慢,反馈时间长;副产物多;产物不易别离纯化。在制备的过程中,实验周期长,目标产物的收率低,都影响了对该系列化合物的深入研究。3、在本课题的合成路线中,对中间体II的合成步骤

7、进行了改良。因为文献中报道的办法产率低,且重复性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将其制备成重结晶盐酸盐,而是将其直接蒸干,制备粗盐,并直接投料进行下一步反馈,实验结果显示,所得到的中间体III纯度也很好,收率也与文献报道一致,办法可行。4、7个有-氨基醇加入的反馈中均别离出了同样的两种结构的组份,且其中的一种组分已经确定了结构,但是还有一个组份m/z=381不能确定其结构,故要在今后的实验中要对该结构进行研究,确认其结构,并确定副产物生成的机理,以防止发生副反馈,提高主产物的收率。5、根据设计思想,对本课题中的新化合物的希望是其具有抗疟活性,肝毒性较磷酸萘酚喹降低,可应用于临床,防止喹啉类药物易产生

8、耐药性。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药理学实验局部只进行了初步的抗疟药效学评价,毒性试验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6、本课题中,侧链化合物还选择了二乙醇胺。二乙醇胺为仲胺型含有量两个羟基的-氨基醇化合物,实验中,反馈的时间长,达110小时以上,且反馈液别离产物中没有别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全部为此系列反馈中的副产物I和副产物II。机理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证明。7、本课题中,侧链化合物还选择了哌嗪类的2-甲基哌嗪和2,6-二甲基哌嗪,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中性条件下不易溶解。即使控制中间体III的投料量,仍然不能获得纯物质。原因是此类化合物有两个可以发生Mannich反馈的仲胺基团,但是1位N原子的空间位阻较大,反馈不容易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