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986885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ppt(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7.1 设备 /设施布置决策 7.2 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7.3 装配线平衡 设施布置( facility Layout):合理安排企 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生产单位和设施的 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 布置。 范围:局域、全国、全球 设施布置 7.1 设备 /设施布置决策 一、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三、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 一、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一)产品 1、产品的品种 ; 2、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 3、产品的数量。 (二)企业 1、 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2、 企业规模; 3、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

2、平;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 尤其是装备的技术 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 ; 4、 企业的环境条件 。 二、 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叉和迂回 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满足要求) 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便于操作) 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便于运输)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确保安全) 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地面积最小。 (充分利用) 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扩建余地) 三、 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 (一) 物料流程形式 可分为水平的和垂直的 所有

3、的设备、设施都在同一个车间里时,按 水平方式考虑。 生产运作是在多个楼层周转时,按垂直方式 考虑。 流水线单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双列直线布置中,设备可布置在传送带两边,传送 带既可传送一条在制品,也可传送两条在制品 。 见下面 a、 b两图。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a)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b) (二) 布置类型 1 固定式布置 (Fixed Position Layout) 2 按产品布置( Product Layout): 产品 式布置 ; 3 按工艺过程布置( Process Layout): 机群式布置 ; 4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Group Te

4、ch. Layout) 。 固定布置 产品 机器 机器 人员 人员 人员 机器 机器 流水线(对象专业化原则) M1 M2 M3 M4 工艺专业化 切 割 钻 铣 磨 切 割 铣 铣 铣 磨 钻 钻 切 割 成组单元 原 材 料 线切割 钻 磨 铣 车 铣 焊接 磨 油漆 成 品 (a)运用成组技术之前 (b) 运用成组技术之后 C 形制造单元 机器 2 机器 1 机器 3 机器 4 机器 5 机器 6 入口 出口 U形制造单元 7 6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工人的行走路线 U型单元 线切割 钻 车 铣 焊接 磨 油漆 入 口 铣 U型生产线或

5、工作单元 原工作方式 7.2 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1. 作业相关图 2. “从至表”试验法 1. 作业相关图 作业相关图法也叫关联分析法 , 这种分析方法是 根据企业各单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配置设施总平 面结构 。 关联分析法的步骤是: (1)划分设施关联的等级与原因; (2)用图或表来表示设施之间的关联关系; (3)按照关系紧密程度高的相邻布置的原则进行初步布置; (4)根据面积和其他的因素调整布置结果 。 设施的关系密切程度一般分为六种: 绝对重要 A( Absolutely important) ; 特别重要 E(Especially important); 重要 I( Importa

6、nt) ; 一般 O( Ordinary) ; 不重要 U( Unimportant) ; 不宜靠近 X, 设施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的原因 , 不同 的企业有不同表现形式 , 企业设施密切的原因举例 见下 。 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代号 密切程度 评分 A 绝对重要 6 E 特别重要 5 I 重要 4 O 一般 3 U 不重要 2 X 不予考虑 1 关系密切原因 代号 关系密切原因 1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2 共用人员 3 共用场地 4 人员接触频繁 5 文件交换频繁 6 工作流程连续 7 做类似的工作 8 共用设备 9 其它 举例 1:快餐店布置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3 部门 4 部门 5

7、 部门 6 部门 1 A A X U O 部门 2 E U I A 部门 3 X A X 部门 4 O A 部门 5 A 部门 6 A A X U O E X O A A U I A A X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3 部门 4 部门 5 部门 6 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 A、 X) A: 1-2, 1-3, 2-6, 3-5, 4-6, 5-6。 X: 1-4, 3-6, 3-4。 2、 编制主联系簇(如图 1) 3、考虑其它有 A联系的部门 6 2 5 4 图 1 6 2 5 4 3 1 图 2 4、画出 X关系图(如图 3) 5、安置各部门(如图 4) 1 6 3 4 图 3 1 2

8、6 3 5 4 图 4 根据设施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行设施布 置时 , 可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1) 把出现 A次数最多的优先安排在中心位 置; 2) 其他的设施按照其与已经安排的设施的 密切程度布置在已经安排的设施周围; 3) 根据实际的尺寸与地形地貌和其他的相 关关系进行调整 。 为了便于分析 , 也可以采用把定性的关 系密切程度转化为定量的关系来分析如 采用给密切程度赋权 , 如 A为 6, E为 5, I为 4, C为 3, U为 2. X为 1, 然后采用权 重最大的优先安排 , 其他的根据其权重 的大小进行调整 。 举例 2 用关联分析进行设施布置 下表是一家工厂的生产设施的关联 分

9、析表,其布置的结果如图所示 : 锅炉房 食堂 办公室 原材料 车间 工具库 机修 成品库 车库 锅炉房 A O U I A A E U 食堂 A U I A A E U U 办公室 O U O E I I O O 原材料 U I O A O O O I 生产车 间 I A E A A A I I 工具库 A A I O A E O O 机修 A E I O A E U O 成品库 E U O O I O U I 车库 U U O I I O O I 单位 与其他部门关系 密切程度 关系密切程度 积分 排序 锅炉房 AOUIAAEU 34 3 食堂 AUIAAEUU 33 4 办公室 OUOEI

10、IOO 27 6 原材料 UIOAOOOI 28 5 生产车间 IAEAAAII 41 1 工具库 AAIOAEOO 36 2 机修 AEIOAEUO 34 3 成品库 EUOOIOUI 26 7 车库 UUOIIOOI 25 8 1、锅 炉 房 2、食 堂 3、办 公室 其他附属设施 4、原料库 生活区 5、生产车间 8、成品库 9、车库 6、工具 库 7、机修 车间 配电 工厂平面布置图(草图) 2.“从至表 ” 试验法 (布置) 从 至 表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典型零件的工艺路线,确定 所用机床设备; 制定设备布置的初始方案,统计出设备之

11、间的移 动距离; 确定出零件在设备之间的移动次数和单位运量成 本; 试验法确定最满意的布置方案。 举例(课本) 一金属加工车间有六台设备,已 知其加工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零 件在设备间移动次数和单位移动成本 如表所示。请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设备间月平均移动次数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锯床 217 418 61 42 180 磨床 216 52 190 61 10 冲床 400 114 95 16 20 钻床 16 421 62 41 68 车床 126 71 100 315 50 插床 42 95 83 114 390 设备间每次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锯

12、床 0.15 0.15 0.16 0.15 0.16 磨床 0.18 0.16 0.15 0.15 0.15 冲床 0.15 0.15 0.15 0.15 0.16 钻床 0.18 0.15 0.15 0.15 0.16 车床 0.15 0.17 0.16 0.20 0.15 插床 0.15 0.15 0.16 0.15 0.15 设备间每月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 床 锯床 32.6 62.7 9.8 6.3 28.8 磨床 38.9 8.3 28.5 9.2 1.5 冲床 60.0 17.1 14.3 2.4 3.2 钻床 2.9 63.3 9.3 6.2 10.9 车床

13、 18.9 12.1 16.0 63.0 7.5 插床 6.3 14.3 13.3 17.1 58.5 设备间每月总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锯床 71.5 122.7 12.7 25.2 35.1 磨床 25.4 91.7 21.3 15.8 冲床 23.6 18.4 16.5 钻床 69.2 28.0 车床 66.0 插床 1 2 3 4 5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插床 车床 122.7 91.7 71.5 69.2 锯床 冲床 插床 磨床 钻床 车床 最优方案如下 应用范例: 主题公园的布局 某主题公园的 设 计者正在为公园的布局进行构想。 使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的行

14、走距离最小化是设 计者要考虑的问题 。 (1)根据初步的分析 , 参考其他主题公园的布局 , 做了一个初步的布局图 。 (2) 根据其他公园的统计数据 , 结合预测 , 得到 一个平均每天各景点之间游客的客流情况表 。 ( 3) 把客流量大的景点安排在相邻位置 。 ( 4) 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情况进行调整 , 最后的布局草图如图 所示 。 景点之间的游客日流 量 单位:人 A B C D E F A 200 250 40 30 105 B 160 300 260 123 30 C 300 320 500 20 80 D 90 250 385 108 210 E 150 108 10 1

15、20 176 F 80 50 100 270 167 景点之间的游客日流量 单位:人 A B C D E F A 360 550 130 180 195 B 620 510 331 80 C 885 30 180 D 228 480 E 343 F 主题公园的平面布置图(草图) 练习 某医院各诊室目前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 经过分析以往医院病人的就诊记录 , 得 出平均每天就诊病员人数 , 即在各诊室 间平均每天移动的次数 。 ( 图中数字为 病员人数 ) 要求:对现有布局提出改进方案 , 以方 便病人 , 尽量减少病人就诊时所行走的 距离 。 1、 挂号与初诊室; 2、 门诊一室; 3、 门

16、诊二室; 4、 X光室 5、 化验与 B超室; 6、 手术室; 7、 手术后休息室; 8、 理疗室 各诊室平面布置图 改进后布置方案如下: 1 3 5 6 8 4 2 7 100 300 20 30 10 20 50 100 30 20 2.“从至表 ” 试验法(另一形式) 步骤: 1) 编制零件综合工艺路线图; 2)按照工艺路线图编制零件从至表; 3)调整从至表 , 使移动次数多的靠近对角线; 4)绘制改进后的从至表; 5)计算改进后的零件移动距离以验证方案 。 “ 从至表 ” 试验法举例 1: 1.零件的综合工艺路线图 零件 1 零件 2 零件 3 零件 4 A 毛坯库 B 铣床 C 车床

17、 D 钻床 E 镗床 F 磨床 G 压床 H 检验室 2.原零件的从至表 至 从 A B C D E F G H 合计 A 2 2 4 B 1 1 C 2 1 3 D 1 1 2 E 1 1 2 F 2 2 G 1 1 1 3 H 0 合计 0 1 3 2 2 2 3 4 17 i=1 i=2 i=3 i=4 i=5 i=6 i=1 i=2 i=3 i=4 i=5 3.改进后的从至表 至 从 A C E F H G D B 合计 A 2 2 4 C 2 1 3 E 1 1 2 F 2 2 H G 1 1 1 3 D 1 1 2 B 1 1 合计 0 3 2 2 4 3 2 1 17 i=1 i

18、=2 i=3 i=4 i=5 i=6 i=1 i=2 i=3 i=4 i=5 4.方案总移动距离计算表 布置方案 前进方向 (距对角线格数 对角 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后退方向 (距对角线格数 对 角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初 始 方 案 1*1=1 2*(2+1+2+1+2) =16 3*1=3 4*(1+1)=8 6*2=12 小计 : 40 3*1=3 4*1=4 5*1=5 小计 : 12 总移动距离: 52 4.方案总移动距离计算表 布置方案 前进方向 (距对角线格数 对角 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后退方向 (距对角线格数 对 角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改 进 方 案 1*( 2+2+1+2+1)

19、 =8 2*(1+1) =4 4*1=4 5*2=10 小计 : 26 1*1=1 2*1=2 3*1=3 4*1=4 小计 : 10 总移动距离: 36 例 2: 1.原零件从至表如下: 1毛坯库 2铣床 10检验台 至 从 1毛 坯 库 2 铣 床 3 车 床 4 钻 床 5 镗 床 6 磨 床 1 7 压 床 3车床 4钻床 5镗床 6磨床 1 7压床 8磨床 2 9锯床 合 计 2 8 1 4 1 2 1 3 6 1 1 6 1 1 1 1 1 2 13 8 1 3 6 1 3 17 8 磨 床 2 9 锯 床 10 检 验台 合计 2 17 1 1 6 3 4 2 6 1 1 13

20、8 1 3 6 1 3 58 例 2: 1.原零件从至表( i) 1毛坯库 2铣床 10检验台 至 从 1毛 坯 库 2 铣 床 3 车 床 4 钻 床 5 镗 床 6 磨 床 1 7 压 床 3车床 4钻床 5镗床 6磨床 1 7压床 8磨床 2 9锯床 i 2 8 1 4 1 2 1 3 6 1 1 1 1 1 1 1 2 7 6 5 4 3 2 1 8 磨 床 2 9 锯 床 10 检 验台 i 2 1 1 3 4 2 6 1 1 8 7 6 5 4 3 2 58 1 2.改进后的从至表 1毛坯库 2车床 10磨床 至 从 1毛 坯 库 2 车 床 3 钻 床 4 铣 床 5 压 床 6

21、 检 验台 7 锯 床 3钻床 4铣床 5压床 6检验台 7锯床 8镗床 9锯床 2 合 计 8 4 2 6 3 3 1 4 13 1 1 8 6 6 17 3 1 1 3 8 镗 床 9 磨 床 2 10 磨 床 1 合计 17 1 13 1 1 8 6 6 3 1 1 58 1 2 2 2 1 6 2 1 1 3 1 1 1 1 2.改进后的从至表 (i) 1毛坯库 2车床 10磨床 至 从 1毛 坯 库 2 车 床 3 钻 床 4 铣 床 5 压 床 6 检 验台 7 锯 床 3钻床 4铣床 5压床 6检验台 7锯床 8镗床 9锯床 2 i 8 4 2 6 3 3 1 4 1 1 8 7

22、 6 5 4 3 2 1 8 镗 床 9 磨 床 2 10 磨 床 1 i 1 1 1 8 7 6 4 3 2 1 2 2 2 1 6 2 1 1 1 1 1 1 1 5 3.零件移动总举例计算 原来: 前进:格数 *对角位上各次数之和 =178 后退: 25 零件移动总距离 =178+25=203 改进后: 前进: 123 后退: 38 零件移动总距离 =123+38=161 补充:仓库布置 仓库类似于制造业的工厂,因为物 品也需要在不同地点(单元)之间 移动。因此,仓库布置也可以有多 种不同的方案。 举例 物品 搬运次数(每周) 所需货区 1 电烤箱 280 1 2 空调 160 2 3

23、微波炉 360 1 4 音响 375 3 5 电视 800 4 6 收音机 150 1 7 其它 100 2 物品 搬运次数 (每周) 所需货区 搬运次数 /所 需货区 1 电烤箱 280 1 280( 2) 2 空调 160 2 80 ( 6) 3 微波炉 360 1 360( 1) 4 音响 375 3 125( 5) 5 电视 800 4 200( 3) 6 收音机 150 1 150( 4) 7 其它 100 2 50 ( 7) 入口 7 2 4 6 5 5 3 7 2 4 4 5 5 1 入口 新设备的布置:中值法 例:录象带制作设备安置在什么地方? 学院 坐标 人数 商学院 5,

24、13 31 教育学院 8, 18 28 工学院 0, 0 19 人文学院 6, 3 53 法学院 14, 20 32 理学院 10, 12 41 x的坐标和累计加权值 学院 x坐标 权数 累计加权值 工学院 0 19 19 商学院 5 31 50 人文学院 6 53 103 教育学院 8 28 131 理学院 10 41 172 法学院 14 32 204 y的坐标和累计加权值 学院 y坐标 权数 累计加权值 工学院 0 19 19 人文学院 3 53 72 理学院 12 41 113 商学院 13 31 144 教育学院 18 28 172 法学院 20 32 204 7.3 装配线平衡 流

25、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品种:一种或几种; 3、工序:一道或几道; 4、明显的生产节奏性; 5、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量与各该工序 单件工时的比值相一致。 设: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分别为 S1, S2, Si, Sm; 各工序的工时定额为 t1, t2, , ti, tm; 流水线生产节拍为 R, 则: 6、 封闭的工艺过程; 7、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加工对象单向流水。 r s t s t s t m m 2 2 1 1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1. 确定流水线出产节拍 R = Fe / N = Fo / N 式中 R流水线节拍(分 /件)

26、 Fe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 N计划期制品产量(件) Fo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 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0.90.96) Rg = R n 式中 Rg节奏(分 /批); n运输批量 2. 确定各工序所需的工作地(设备) 数 Sei, 计算设备负荷系数 Ka 流水线要求各工序工作地数大致等于工序时间与出产节拍的比值;因为 Sei只能取整数,所以需对计算比 值取整。 计算公式如下: Sei = Si = ti / r 式中: Sei流水线第 I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量的实际值 Si流水线第 I道工序所需工作地(设备)数量的计算值; ti流水线第 I道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 各工序设备负荷系数 K

27、i与流水线总设备负荷系数 Ka计算式如下: 式中: m流水线工序数目。 Ka是确定流水线连续程度的主要依据,根据 Ka值确定按连续还是间断流水线进行组织设计。 当 Ka0.75时 连续流水线; 当 Ka=0.75时 间断流水线。 m i ei m i ia eiii SSK SSK 11 / / 3. 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一般分为两步,首先是初步 同期化。主要是找出影响同期化的关键 并解决,使各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 之比基本上达到 0.851.00的范围内;其 次是在流水线的掌握与调整过程中进行, 这时主要是发现初步同期化的遗留问题 并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工序同期化 的水平。 4. 计算

28、流水线所需作业人数 ( 1) 以手工劳动或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流水线上,工人人数 P的 计算公式如下: P=S ei Wi g 式中: Wi第 i工序每一工作地同时工作人数; g每日工作班次。 ( 2) 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上,计算工人数量时,要考虑 后备工人和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P = ( 1+b) ( Sei g / f) 式中: b考虑代替缺勤工人和替换流水线上临时离 开的工人的后备工人百分比。 f第 i工序每个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设计 单列直线布置见下图。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单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双列直线布置中,设备可布置在传送带两边

29、,传送 带既可传送一条在制品,也可传送两条在制品 。 见下面 a、 b两图。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a)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b) 装配流水线时间平衡 一、概念: 合理划分工序 ,使每一工作地综合工时不超 过节拍 ,不违反工序间的先后顺序 ,还要使工 作地数量尽可能少。 1 3 5 2 4 6 2 3 1.5 2.8 3 1 R=5分 /件 二、装配线时间平衡的必要性 装配线平衡 一种表述为: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 是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 出装配线所需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 方案

30、。 另一种表述为:对于特定的产品,给定工作地 数量,求出使流水线节拍最小的配置方案。 必要性: 1.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 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节奏性; 3. 减少时间的损失。 三、装配线平衡方法 以适当的方式将装配线上若干个相 邻工序合并成一个大工序(又称工作 地),并使这些大工序的作业时间接近 或等于装配线的节拍。 四、步骤: 确定装配流水线节拍。 流水线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设 R为节拍,则 NR F e 计划期内计划产量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计算装配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 Smin, 设 ti为工序 i的工作时间。 R ts i m i n 组织工作地。

31、按以下条件向工作地分配小工序: .保证各个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小工序作业时间之和( Tei), 不能大于节拍。 .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 ( Te趋近 R)。 .应使工作地数目 S尽量少。 计算工作地时间损失系数 ,平滑系数 S i S i L TT T ee SI RS e RS i i 1 2 1 m a x %1 0 0 SIL 式中: S优化后的工作地数; Tei优化后第 i工作地的作业时间; Temax优化后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中最大的时间 。 五、举例 1 利用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各项: ( 1)画出作业先后顺序图; ( 2)假定一天工作 8小时,

32、计算一天要达到产 量为 400个单位的节拍; ( 3)求出最少需要的工作地数; ( 4)进行装配线平衡,使时间损失率最小 ,并 求出时间损失系数 作业 紧后作业 作业时间 /分 a b 0.2 b e 0.2 c d 0.8 d f 0.6 e f 0.3 f g 1.0 g h 0.4 h _ 0.3 a 0.2 b 0.2 c 0.8 e 0.3 d 0.6 f 1.0 g 0.4 h 0.3 ( 2) 节拍 R 80 60/400=1.2分钟 ( 3)最少工作地数 Smin 【 3.8/1.2】 =4 ( 4)进行装配线平衡如图所示,时间损失系数 L= 214 83214 =20.8 作

33、业 紧前作业 作业时间 / 秒 A 18 B A 11 C A 11 D C 15 E C 10 F C 5 G DEF 17 H B 16 I GH 10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5 10 5 11 16 17 10 顺序图 举例 2 日生产时间: 200分钟 日生产数量: 400单位 1、确定节拍,求最少所需工作地数。 2、从工作地 1开始,按顺序给工作地分配作业。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5 10 5 11 16 17 10 3、在分配前,用以下标准确定哪些作业够资格分配到一工作地。 a 所有先行作业都已被分配 b 该作业时间不超过该工

34、作地的剩余时间 R 日生产时间 产量 3.8 4个 节拍 工作地数 总任务时间 节拍 30秒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5 10 5 11 16 17 10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5 10 5 11 16 17 10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5 10 5 11 16 17 10 a 所有先行作业都已被分配 b 该作业时间不超过该工作地的剩余时间 A B C H G D E F I 18 11 10 5 11 16 17 10 15 A+C B+H 平衡方案 工作台 1: 工作台 2: 工作台 3: 工作台 4: A+

35、B C+H 举例 3 节拍 10分、作业个数 11个、作业顺序见图 A E D C B F G H J I K 7 1 6 5 2 3 6 2 5 5 4 单位:分钟 解: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 组织工作地。根据装配作业顺序图,用试算法进行 工作地重新划分。共划分出 6个工作地。 计算装配线的时间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 56.41046m i n S A E D C B F G H J I K 7 1 6 5 2 3 6 2 5 5 4 单位:分钟 例 4: 启明公司开发出一种款式新颖的三轮童车,试销结 果表明深受顾客欢迎。公司决定建立一条装配流水 线,大批量生产这种三轮童车,面向全国销售。三 轮

36、童车装配线的节拍为 20s/件,工序总工作时间为 253s。 现需要对这条装配线进行组织设计,装配线 平衡过程如下。三轮童车装配路线如图 1所示。三轮 童车装配作业先后顺序如图 2所示。 A1 S1 A2 S2 A3 A4 A5 1 2 3 4 5 6 7 8 9 10 车架 右轮 左轮 前轮 挡泥板 前叉 套管和定位落丝 车把 橡胶手柄 车座 将后轮装在 车架上 将前轮装在 车架上 将车把套在套管中 将车座装在车架上 完工检验 图 1 童车装配工艺示意图 1 2 3 4 5 6 12 13 14 15 16 17 21 7 8 9 10 11 19 20 18 0 10 18 10 15 1

37、7 10 18 10 15 17 0 18 11 15 18 12 0 12 18 9 1、 12、 21的引入是为 了方便计算机处理 图 2 三轮童车装配作业先后顺序 求解过程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 1365.12202 5 3m i n S 组织工作地。根据装配作业顺序图,用试算法 进行工作地重新划分。共划分出 15个工作地。 计算装配线的时间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 5.151220182018202020 %16%100 2015 2532015 %100 2222 1 2 1 m a x s i s i L TT T ee SI RS e RS i i 图 3 三轮童车装配线工作地重新布置方案 1 2 3 4 5 6 12 13 14 15 16 17 21 7 8 9 10 11 19 20 18 0 10 18 10 15 17 10 18 10 15 17 0 18 11 15 18 12 0 12 18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