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984535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全面落实国家“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计划” ),改革和创新工程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 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特制订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研究 型、创新型、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深化“产学研、国际化、做中学”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 式。与国内外技术领先

2、、管理先进的一流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 委员会和师资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教学计划,共同建 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组织考核与评价。积极组 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 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 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基于问题 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大 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三个层 次,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

3、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力争到 2015 年,使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领域涵盖我校所 有优势工科专业类, 形成具有东南大学特色, 能够满足未来卓越工程 师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要 求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二、培养标准1 、学校标准根据 “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培养标准,结合东南大学人才培 养目标要求,以及国内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制定东南大学“卓 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标准,主要内容如下:(1)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熟悉并遵守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2)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运 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

4、新性思维和系统 性思维的能 力;具有研究开发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3)具有优良的领导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 团队合作和环境适应能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 竞 争与合作能 力。4)具有从事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 与经济 管理知识; 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 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 识,了解新材 料、 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 发展现状和趋势。2、专业标准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院(系) ,根据学校标准、行业标准, 以及 专业国际认证要求,制定专业标准,要求细化到具体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实 现矩阵(参照附件模版编制)

5、 。3、研究生培养标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标准另行制订。三、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培养采取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贯通 式培养方案,实施分阶段,多出口分流的动态培养机制。其中,本科 生、研究生各 阶段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与实践的累计时间不少于 1 年;实行双导师制;部 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内容、实践环节和系列专 题,可由企业教师授课,也可 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讲授,授课地 点可在学校或企业; 本科生毕业设计 和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是企业的 实际项目,即真题真做。 部分课程或实践环 节要求采用双语或英文教 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四、培养方案1、校企联合培养机

6、制 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院(系) ,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合作企 业建立 联合培养机制, 合作企业应与学校签署协议, 共建卓越工程师 联合培养基地,联合申报省级、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合作企业条件 合作企业应在行业内有影响、发展潜力大、与学校有紧密合作关系或 合作需求;有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设施、师资、资金;有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系的国内外一流企业。3、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根据专业培养标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 系,要求明确学生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内容,并将其落实到各课 程、实践环节与专题中,要求给出清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实现矩阵。4、教学方式与考核鼓励采用研究式、交流探讨式、自主式

7、、 PBL 式(以问题为导向 的模式)、 CDIO 式(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模式) 、实践式(置 身实 际工程环境的教学模式)和团队式,以及国际式(置身国际化环境的教学模 式)等其他注重实际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和实践环节特点,采用笔试、口试、报告、讲演、 论文、作品、设计等多种方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的评价。5、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按附件模板编制) ,要求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与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教材与资 料,知识、能力与素质实现矩阵,学习与实践计划安排,培养学生计划人数、师资

8、配备、教学与实践条件及其设施, 质量标准与考核, 管理与安全措施。企业阶段学习一般要求累计达到8-10 学分(或 128 学时 160 学时)。五、实施领域与进度安排1、专业领域 我校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将在土建交通类、电子信息类、机 械能环类等专业领域中,选择在产学研方面已经取得较好基础的国家 特色专业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专业实施。到 2015 年,使卓越工程师计划”涵盖所有优势工科专业类。2、生源与规模卓越工程师计划”采取分阶段培养、分阶段学籍管理,学生必须在当前阶段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高一阶段的学习。卓越班 本科 生可以多渠道分流培养:(1)免试或考试进入工程硕士或学术

9、硕士学 习;(2)保留学籍 1-2 年到企业工作,再回学校完成硕士学习; (3) 出国 留学或就业等。本科阶段生源:从 2010 级开始,一年级学生实行专业类培养,专业分流后在实施专业组建计划“卓越班” 。“卓越班”学生数由实施专业的条件和学生的需求决定,当学生的需求大于学生计划数时,通 过学生一年级的学 分绩点等排名择优遴选。“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院(系)在组建卓越班时,应统筹工程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国际化培养推进工作,实现优秀人才卓越化、国际化、研 究型集成培养的要求。 2011 年进入“卓越班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人数不 低于 200 人,到 2015年,不低于 600 人。研究生阶段

10、生源:通过免试推荐研究生或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培养规模待顶定。3、进度安排2011 年 2 月-2011 年 3 月:试点院(系)选择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培 养协议书(模板见附件) ,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师资队伍;编制企业培养 方案(模板见附件) ,确定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完成将其落实 到各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实现矩阵;确定在各年级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 学生规模。 3 月 30 日前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方案,包括企业培养方 案、 学生规模及预算经费等报教务处。2011 年 4 月-2011 年 5 月:修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关课程与实践环节 的内容与方式,包括大纲、教材、课件与资料等

11、,完成企业教师聘任工作, 落实各课程、实践环节指导老师, 5 月 30 日前将名单报教务处。2011 年 7 月开始,试点院系根据确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具体组织 实施,已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院(系) ,继续做好深化、改进工 作。六、组织管理为更好地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 ,领导和协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学校和院(系)分别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和办公室等机 构。1、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领导小组与工作职责组长:易红副组郑家茂王保平长:成员:黄大卫 熊宏齐刘松玉 李鑫 郭小明任卫时李建清 归柯廷 史兰新 孙岳明 李爱群 仲伟俊秘 书:熊宏齐(兼)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为全面领

12、导、规划、组织、协调 “卓越工程 师计划的实施。2、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专家委员会与工作职责 主 任:韦 钰成 员:齐 康 尤肖虎 吕志涛 戴先中 王 炜时龙兴 孙 伟 钱 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袁爱进(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李松岗(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陈兴汉(栖霞建设集团)李印杲(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硏究所)秘书:(江苏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查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 标、标准与方案,各专业培养标准,实施方案,考核方式等;审查相 关规定与文 件。4、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办公室与工作

13、职责主任:郑家茂王保平副主任:熊宏齐刘松玉成员:张继文朱明袁榴娣孙莉玲许映秋郑建勇王利 况迎辉钱杰生秘 书:崔军 办公室主要职责为:组织审定“卓越工程师计划”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籍管理等 相关规定和文件,就“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落实、教 学条件建设、质量考核、学籍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5、院(系)“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工作小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与工作职责院(系)工作组组长由院(系)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教 学、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院长(系主任)担任。院(系)工作组负责制定培养 标准和培养方案,研究确定其招生、选拔与

14、分流方式,负责“卓越工程师计 划”实施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条件建设、质量考核、学籍管理、 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专业建设委员会由 9 人以上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 40来自合作企业,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教学计 划,课程体系,考核方法与评价标准。七、保障措施1、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组成,经考核择优上岗。学校教师应聘任具有 4 年以上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并已具备解 决本学科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教授与骨干教师。 具有国家或国际注册师 资格的教师优先聘任。 企业教师应聘请从事技 术工作 4 年以上,具有良好的 表达能力的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骨

15、干。 具 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企业专家和具有 技术培训经历和能力的企业专 家优先聘任。 企业教授级高工可聘为课程教 授, 高级工程师可聘为课 程副教授,技术骨干可聘为课程讲师。2、其他保障措施( 1)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1 年以上;(2)学校各类实验室、共享实验平台优先向卓越班学生开放;3)为“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院系提供建设与运行经费; 4)配备班主任,对在企业学习实践的学生加强教育与管理, 做好知识产权教育和安全教育;(5)为学生及教师在企业实习期间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企业、高校和学生本人应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协议,对各方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明确企业、学 校和学生三者 的职责和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