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灯光技术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98267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摄影与灯光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摄影与灯光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摄影与灯光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摄影与灯光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与灯光技术(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050311)专业(独立本科段)广播电视编导(050313)专业(本 科)摄影与灯光技术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787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摄影与灯光技术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 课程性质、设置目的摄影与灯光技术课程是由影视摄影技术和灯光技术两部教材组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影视摄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影视灯光的意义,灯光技术的具体实施,为数字影视媒体制作打下基础的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对摄影的成像原理和视觉艺术感觉方

2、面去进一步的理解外,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布光和摄制技能。同时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图片及影视作品的基本拍摄和基本用光规律。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1)掌握摄影与灯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运用摄影与灯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来了解和初步掌握图片及影视作品的拍摄方法。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有绘画造型方面的有关知识,以及计算机影像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为进行数字影视媒体制作打下必要的基础。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照相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照相机的分类,熟练

3、掌握照相机的机身结构。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课程内容第一节 照相机的分类(一) 按感光材料分胶卷和光电感光材料(二) 按照相机所使用感光材料的规格分类(三) 按用途分类第二节 照相机的机身结构(一) 照相机的机械系统(二) 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三) 照相机的电子系统第三节 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一) 照相机的使用(二) 照相机的维护二、 考核知识点照相机的分类 照相机的机身结构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三、 考核要求(一) 照相机的分类1. 识记:按感光材料分胶卷和光电感光材料, 按照相机所使用感光材料的规格分类.2. 应用:按用途分类 (二) 照相机的机身结构1. 识记:照相机的机械系统2. 应用:照

4、相机的光学系统, 照相机的电子系统.(三) 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1. 识记:照相机的维护2. 领会:照相机的使用第二章 感光材料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感光材料的分类。掌握感光材料的结构,理解感光材料的冲洗。了解感光材料的性能。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分类(一) 按照感光物质的材质来分类(二) 按照承载感光乳剂的材料分类(三) 按照感光材料尺寸分类(四) 按照用途分类(五) 按照感光材料的感色特性分类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结构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冲洗(一) 显影(二) 显影与影像的关系(三) 定影(四) 水洗第四节 感光材料的性能(一) 感光特性曲线(二) 反差系数(三) 平均斜率(四) 感光

5、度(五) 宽容度三、 考核知识点(一) 感光材料的分类(二) 感光材料的结构(三) 感光材料的冲洗(四) 感光材料的性能四、 考核要求(一) 感光材料的分类识记:按照感光物质的材质来分类, 按照承载感光乳剂的材料分类, 按照感光材料尺寸分类. 领会: 按照感光材料的感色特性分类(二) 感光材料的结构.(三) 感光材料的冲洗1. 识记:显影,定影,水洗.2. 领会:显影与影象的关系(四) 感光材料的性能1. 识记:感光特性曲线,平均斜率,反差系数.2. 领会:感光度,宽容度.第三章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摄影摄像中的照度计量。掌握摄影摄像中的亮度计量。理解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

6、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摄影摄像中的照度计量(一) 照度曝光表的使用与计量(二) 照明计量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摄影摄像中的亮度计量(一) 影响被摄体表面亮度的一些因素(二) 亮度曝光表的使用(三) 亮度计量的测光方法(四) 曝光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第三节 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一) 画面的亮度平衡与曝光(二) 宽容度的掌握(三) 摄影摄像中如何控制曝光三、 考核知识点(一) 摄影摄像中的照度计量(二) 摄影摄像中的亮度计量(三) 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四、 考核要求(一) 摄影摄像中的照度计量1. 识记:照明计量应注意的问题。2. 应用:照度曝光表的使用与计量。(二) 摄影摄像中的亮度计量1. 识记:

7、影响被摄体表面亮度的一些因素, 曝光应注意的技术问题.2. 应用:亮度曝光表的使用, 亮度计量的测光方法.(三) 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1. 识记:画面的亮度平衡与曝光。2. 领会:宽容度的掌握。3. 应用:摄影摄像中如何控制曝光。第四章 摄影摄像中如何调节画面色调和影调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滤光器的基础知识,理解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了解黑白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及其它各种滤光镜。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一) 光与色(二) 光的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三) 滤光镜的类型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一) 色温的意义(二)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三) 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及其

8、应用(四) 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第三节 黑白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第四节 其它各种滤光镜三、 考核知识点(一)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二)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三) 黑白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四) 其它各种滤光镜四、 考核要求(一)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1. 识记:光与色, 滤光镜的类型.2. 领会:光的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二)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识记:色温的意义, 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及其应用.领会: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 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三) 黑白摄影中滤色镜的应用识记:滤色镜在翻拍上的作用.(四) 其它各种滤光镜识记:了解各种滤光镜.第五章 摄影镜头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摄影镜

9、头的结构和类型。掌握摄影镜头的特点及其应用. 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摄影镜头的结构和类型(一) 按使用的设备划分(二) 按焦距分类(三) 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四) 调焦与跟焦点第二节 摄影镜头的特点及其应用(一) 短焦距摄影镜头(二) 标头(三) 长头第三节 摄影镜头的维护(一) 正确装卸摄影镜头(二) 摄影镜头的保并与维护三、 考核知识点(一) 摄影镜头的结构和类型(二) 摄影镜头的特点及其应用(三) 摄影镜头的维护四、 考核要求(一) 摄影镜头的结构和类型1. 识记:按使用的设备划分, 按焦距分类.2. 领会: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调焦与跟焦点.(二) 摄影镜头的特点及其应用识记: 各个镜

10、头的特点,及其如何使用.(三) 摄影镜头的维护1. 识记:摄影镜头的保养与维护.第六章 摄影技术技能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静物摄影技术.掌握运动摄影技术。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静物摄影技术(一) 摄影机(摄像机)的操作方式(二) 对持机人操作时的技术要求第二节 运动摄影技术(一) 摇摄(二) 移(三) 推.拉(四) 跟三、 考核要求(一) 静物摄影技术1. 识记:对持机人操作时的技术要求2. 领会:对持机人操作时的技术要求(二) 运动摄影技术应用: 推,拉,摇,移. 第二部分 摄影构图第一章 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摄影构图的概念。掌握构图的一般规律,掌握评价画面优

11、劣的标准。掌握边框与画幅。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概念第二节 构图的一般规律(一) 对称(二) 平衡(三) 黄金分割(四) 对比(五) 多样统一(六) 变化和谐第三节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第四节 边框与画幅三、 考核知识点(一) 摄影构图的概念(二) 构图的一般规律(三)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四) 边框与画幅四、 考核要求(一) 摄影构图的概念识记:摄影构图的概念(二) 构图的一般规律领会:对称,平衡,黄金分割,对比,多样统一,变化和谐.(三)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四) 边框与画幅 第二章构图诸元素及其处理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主体.陪体,环境.掌握空白的运用.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12、主体(一) 主体条件(二) 主体位置(三) 主体面积第二节 陪体第三节 环境(一) 前景(二) 背景第四节 空白三. 考核知识点 (一) 主体 (二) 陪体 (三) 环境 (四) 空白四. 考核要求(一) 主体领会:主体的条件,位置和面积(二) 陪体领会:陪体的作用(三) 环境领会: 前景与背景的应用.(五) 空白领会: 空白的作用. 第三章 拍摄角度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拍摄角度的意义.掌握拍摄高度.掌握拍摄距离.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拍摄角度的意义(一) 正面角度(二) 侧面角度(三) 斜侧面角度(四) 背面角度第二节 拍摄高度(一) 平角度拍摄(二) 仰角度拍摄(三) 俯角度拍摄(

13、四) 顶角度拍摄 第三节 拍摄距离(一) 远景(二) 全景(三) 中景(四) 特写(五) 近景三. 考核知识点 (一) 拍摄角度的意义 (二) 拍摄高度 (三) 拍摄距离四. 考核要求(一) 拍摄角度的意义. 应用: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面角度,及背面角度的拍摄.(二) 拍摄高度应用:平角拍摄,仰角拍摄,俯角拍摄及顶角拍摄.(三) 拍摄距离应用: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及特写的拍摄.第四章 画面造型任务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正确透视,理解立体感.质感.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正确透视(一) 线性透视(二) 空气透视(三) 散点透视第二节 立体感第三节 质感(一) 粗糙表面结构的物体(二) 光滑

14、表面结构的物体(三) 透明的物体(四) 镜面物体三.考核知识点(一) 正确透视(二) 立体感(三) 质感 四. 考核要求 (一) 正确透视识记:线性透视,空气透视,散点透视.(二) 立体感 领会:立体感的表现作用(三) 质感领会:不同质感材料,在摄影中起到的作用.第五章 线条 形状 影调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线条,形状,及影调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线条 第二节 形状 第三节 影调(一) 高调(二) 低调(三) 正常影调(四) 硬调(五) 柔调三. 考核知识点 (一) 线条 (二) 形状 (三) 影调四. 考核要求(一) 线条识记:线条在摄影中的作用.(二) 形状识记:形状

15、的运用(三)影调应用:各种调子的表现形式,及其起到的作用,加以应用. 第六章 色彩一. 学写目的与要求.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知识(一) 色别(二) 明度(三) 饱和度(四) 原色和补色(五) 消色(六) 色彩的冷暖(七)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八) 色彩的轻重与进退(九) 色彩的感情(十) 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三. 考核知识点 色彩的基础知识四. 考核要求(一) 色彩的基础知识识记:基本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第七章 光线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光线的意义,及光的性质与形态,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任务, 室外直射光, 室外散射光, 室内自然光,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 二. 课

16、程内容第一节 光线的意义第二节 光的性质与形态(一) 顺光(二) 斜侧光(三) 侧光(四) 侧逆光(五) 逆光(六) 顶光(七) 脚光第三节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任务(一) 室外自然光特点(二) 室外自然光照明的任务第四节 室外直射光(一) 日出与日落(二) 正常照明时刻(上午和下午)(三) 顶光照明时刻(中午)第五节 室外散射光(一) 日出前和日落后(天光照明时间)(二) 阴天的光线照明(三) 雨雪天的光线照明(四) 雾天的光线照明第六节 室内自然光(一) 室内自然光的特征(二) 室内自然光的处理第七节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一) 反光板的分类(二) 反光板的多种形式(三) 反光板使用中常出现的问

17、题三. 考核知识点 (一) 光线的意义 (二) 光的性质与形态 (三)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任务 (四) 室外直射光 (五) 室外散射光 (六) 室内自然光 (七)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四. 考核要求 (一) 光线的意义 (二) 光的性质与形态 领会: 顺光,斜侧光,侧光,逆光,侧逆光,顶光,脚光的用法. (三)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任务 领会: 室外自然光的特点,及室外自然光的应用.(四) 室外直射光应用: 日出与日落,按焦距分类. 正常照明时刻(上午和下午), 顶光照明时刻(中午).了解他们的特性,合理应用它们.(五) 室外散射光应用: 日出前和日落后(天光照明时间), 阴天的光线照明, 雨雪天

18、的光线照明, 雾天的光线照明,了解他们的特性并合理的运用它们.(六) 室内自然光领会:室内自然光的特征, 室内自然光的处理.(七)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1. 识记: 反光板的分类, 反光板的多种形式.2. 领会: 反光板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第八章 影视摄影构图的特点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影视摄影构图的特点.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影视摄影构图的特点(一) 影视构图的一次性(二) 影视的叙事性(三) 影视表现的运动性(四) 影视组接连续叙述的整体性(五) 影视处理的多变性(六) 影视构图的时限性(七) 影视摄影构图的多维性(八) 声画结合三.考核知识点 影视摄影构图的特点四. 考核要求影视摄影构

19、图的特点1. 识记: 影视构图的一次性, 影视的叙事性, 影视表现的运动性.2. 应用: 影视组接连续叙述的整体性, 影视处理的多变性, 影视构图的时限性.3. 领会: 影视摄影构图的多维性, 声画结合.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一、 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考核和编写教材的依据。对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

20、目的的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的安排试题的只是能力层次和难易度。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定律、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方法、步骤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

21、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用少量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如实际拍摄当中所遇到的一般或特殊情况,例:外拍风光,人像,婚纱摄影,艺术写真,静物摄影,广告摄影及影视摄影等。.二、 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自学教材: 影视摄影技术毕根辉 袁佳平 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镜头画面创作张会军/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三、 自学方法指导在自学之前,先熟读自学考试大纲,因为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助学、考试命题的依据。然后按章自学,可先翻阅自学考试大纲有关这一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在“学习目的与要求”中,对概念和理论要求的提法是“了解”、“理解”、“深刻理解”,应特别注意“深刻理

22、解”;对技能要求的提法是“掌握”、“熟练掌握”,应特别注意 “熟练掌握”,它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根据“学习目的与要求”,全面系统学习教材,掌握重点、难点,了解一般。自学考试试题的覆盖面是很大的,遍及章、节、目,应根据考核要求的层次来准备考试,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自学过程大体有6个步骤;阅读大纲中对某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重点;粗读教材,有一全貌的了解;细读教材,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要逐段细读,吃透每一个考核知识点;小结归纳,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实践思考,针对教材的思考题,进行作业练习,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复习总结,按照大纲中“考核要求”的

23、层次,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最后翻阅大纲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和题型举例,做好考前准备,以适应自学考试的要求。自学时间分配建议:本课程为4学分,每学分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课程18学时,自学学时按1:2考虑,自学本课程约需144h,建议分配如下:课 程 内 容自 学 时 间 /h第一章 照相机第二章 感光材料第三章 摄影中的曝光控制第四章 摄影摄像中如何调节画面色调和影调第五章 摄影镜头第六章 摄影技术技能第二部分 摄影构图第一章 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规律第二章 构图诸元素及其处理第三章 拍摄角度第四章 画面造型与任务第五章 线条 形状

24、影调第六章 色彩第七章 光线第八章 影视摄影构图的特点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4考生可按照自己的情况,拟定一个自学计划,有步骤、系统的学习。学习时应正确处理大纲与教材的关系,钻研教材与做练习的关系,教材内容与考核命题的关系,主教材与辅导材料的关系。四、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助学教师在助学时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钻研自学考试大纲。助学教师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应熟知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节的学习要求,应掌握各考核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考核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在辅导时,应以自学教材为基础,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不宜随意增删

25、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住自学的正确方向。辅导时要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考生将识记、领会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应注意培养考生的自学能力,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辅导时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确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引导考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自学考试的特点是命题覆盖面大,决不可任意增删内容和圈定重点,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的抓重点,把自学

26、引向猜题押题。辅导时除在考核内容方面辅导外,应尽可能帮助考生适应考试方法方面的辅导。五、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和覆盖密度。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4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

27、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问题,考生切勿混淆。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min。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试时只允许用钢笔、圆珠笔,不允许用红笔和铅笔答题。考试时可带计算器。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附录:题型举例一、填空题1室外自然光最根本的特点是。2夜景的长时间暴光,往往会使夜间运动的一些光点拉成光的线条,可以充分地表现物体的。二、单项选择题1在早晨与黄昏时间段,摄象机一般直接用多少K色片预置色温调白平衡?( )A 3800K B 3400K C 5600K D

28、7500K2晴天太阳光下拍摄夜景,如果拍摄大场面无法避开天空时,一般最好用什么办法压低天空亮度?( )A 利用白天的逆光 B 侧逆光和顶光 C 用渐变的滤色镜 D 收缩光圈三、多项选择题1散射光的特点?( )A 光线柔和 B 照明均匀 C 亮暗反差小 D 影调平 E 色温偏高2反光板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有那些?( )A 反射光太强太亮 B 反光板位置不准确 C 反光板角度偏低 D 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E 反光板不能摇跟四. 名词解释1. 画面的亮度平衡2. 焦点平面式快门五、简答题1简答室内自然光的特点及作用?2简答摄影中的曝光控制?六、论述题1论述在外景照明时如何处理顶光照明?2论述明暗比和感

29、光材料的宽容度?。摄影与照明技术 影视照明部分自学考试大纲 IV.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三、 课程性质、设置目的摄影与照明技术课程是由影视摄影技术和影视照明两个子课程组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影视照明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影视照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应用基本方法指导实际。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是形成影视制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1)掌握影视照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运用影视照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来研究、分析国内外有影

30、响的影片照明风格,以获得个人对自摄制影视片照明的设计能力,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光学以及美术设计方面的及本知识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影视摄影技术合为一门课程,同时与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为数字影视制作打下必要的基础。V.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 照明基础第九章 基本照明概念五、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光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基本特性。熟悉掌握光的性质。二、课程内容第四节 光的品质第五节 光源方向第六节 阴影六、 考核知识点(一) 光的品质(二) 光源方向(三) 阴影七、 考核要求(四) 光的品质1. 识记:光的性质,硬光,柔光。

31、2. 领会:光的性质,自然光、人工光的区别。(五) 光源方向1. 识记:光的入射角度,对影和色彩的影响。(六) 阴影3. 识记:阴影的两个基本类型。4. 领会:阴影造成的氛围和情调。第十章 基本灯光布置八、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照明布局中五个主要方向的照明各自的功能。熟练掌握照明的布置。理解五个方向灯光的性质和作用。了解不同性质作用灯的灯型。理解照明是一系列的视觉选择,而不是简单的灯光的打开。九、 课程内容第四节 主光(六) 前向主光(七) 四分之三前向主光(八) 侧主光(九) 四分之三后向主光(十) 后向主光位置(十一) 四分之三后向和后向主光位置的曝光第五节 补光第六节 后向光、轮廓光和

32、辅助光(六) 轮廓光和后向光的曝光(七) 大气效果(八) 三点风格第五节 背景和布景照明第六节 特殊灯光布置(六) 眼神光(七) 头发光(八) 其它特殊布置十、 考核知识点(五) 主光(六) 补光(七) 后向光、轮廓光和辅助光(八) 背景和布景照明(九) 特殊灯光布置十一、 考核要求(五) 主光1. 识记:三个方向主光的概念、作用。2. 领会:布置三个方向主光的位置、角度;四分之三后向和后向主光的曝光差异;用测光量表量光的方法。3. 应用:各种主光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六) 补光1. 识记:补光的概念;作用。2. 领会:布置补光的位置、角度与主光的光比;补光强度对影像的情调的影响;流动补光的意

33、义。3. 应用:不同补光强度表现的效果;产生高低影调的原因。(七) 后向光、轮廓光和辅助光3. 识记:后向光、轮廓光和辅助光的概念、作用。4. 领会:补之后向光、轮廓光和辅助光的位置、角度、与主光的光比关系;产生特殊效果照明的因素;三点照明风格。5. 应用:三种光产生景深的主要作用。(八) 背景和布景照明3. 识记:背景和布景照明的作用。.4. 领会:布置背景光和布景光的位置、角度;背景光和布景光的位置和角度对影像的影响;利用伪造板创造假阴影的原因。5. 对影响调子的影响。(九) 应用:特殊灯光布置 1. 识记:眼神光、头发光的作用。2. 领会:布置眼神光、头发光、其它特殊效果光的位置;对塑造

34、人物的影响;对影像中道具、服饰的影响。3. 应用:塑造人物细部。 第二部分 曝光基础第十一章 基本曝光概念十二、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照明和曝光技术的概念与关系。理解入射光、反射光、反射率、亮度和被摄体照明范围的概念。掌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度量单位。熟悉掌握反射率,反射率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十三、 课程内容第四节 入射光和发射光第五节 反射率第六节 亮度第七节 反射率亮度的关系第八节 被摄体亮度范围十四、 考核知识点1. 入射光和反射光2. 反射率3. 亮度4. 反射率与亮度之间的关系5. 被摄体亮度范围十五、 考核要求(四) 入射光和反射光3. 识记:入射光、发射光。(五) 反射率3. 识记:

35、反射率。4. 领会:反射系数表。(六) 亮度4. 识记:亮度。5. 领会:亮度范围。 (四)反射率与亮度之间的关系 1. 识记:照明的强度。6. 领会:反射率与亮度之间的关系。 (五)被摄体亮度范围 1. 识记:被摄体亮度范围。 2. 领会:亮度范围比率。第十二章 分区系统十六、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分区系统。熟练掌握自动亮度安排。了解颜色的分区,区间的相关性。熟练掌握分区系统这种影视曝光值交流的“语言”。十七、 课程内容第三节 灰度值第四节 颜色的分区第七节 区间的相关性第八节 自动亮度安排十八、 考核知识点(五) 灰度级(六) 颜色的分区(七) 区间的相关性(八) 自动亮度安排十九、 考

36、核要求(五) 灰度级3. 识记:2x刻度、区间、 LogE、T制光圈概念和互相关系含义。4. 领会:区间和T制光圈预与LogE的互相改变的作用。5. 应用:对曝光及照明安排的效果作出准确的设计。(六) 颜色的分区1. 识记:颜色的分区含义。2. 领会:曝光对颜色的影响。(七) 区间的相关性 1. 识记:区间之间的含义(八) 自动亮度安排1. 识及:自动亮度安排的含义。2. 领会:已确定曝光区间对其它亮度的影响。3. 应用:确定表现区间后预计其它亮度的自动安排。a) 基本曝光原理:测光表和关键影调法二十、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曝光法。掌握入射型与反射型测光表的基本特性。熟练掌握关键影调法。二十一、

37、 课程内容第四节 曝光方法第五节 入射型测光表的基本特性第六节 关键影调法第七节 电影中的反射光读数二十二、 考核知识点(四) 两种曝光方法(五) 入射光型测光表的基本特性(六) 入射法也被叫做关键影调法的原因(七) 发射法与区间5的关系二十三、 考核要求(五) 曝光方法3. 识记:两种曝光方法的概念。(六) 入射光型测光表的基本特性1. 识记:入射法被称作关键影调法或亮度法的含义。2. 领会:入射法与区间5曝光。3. 应用:曝光系数(胶片)与入射法及分区系统的关系。(七) 关键影调法1. 识记:关键影调法的含义。2. 领会:关键影调与区间5的关系。(八) 电影中的反射光读数2. 识记:平均反

38、射、窄角反射两测光读数的含义。3. 领会:拍摄影视片反射光读数对正确曝光的作用。4. 应用:影像图像拍摄质量的两个主要变量,关键影调和被摄体亮度范围。a) 常见的曝光情况二十四、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亮度范围。掌握重叠亮度范围的曝光。掌握被摄体亮度范围对曝光的影响。理解发光体的曝光。熟悉掌握折衷曝光,过度曝光和欠曝光。理解全亮/全暗被摄体;联合入射反射读书和T制光圈。二十五、 课程内容第三节 亮度范围讨论第四节 重叠亮度范围曝光第五节 被摄体亮度范围对曝光的影响第六节 发光体的曝光第七节 折衷曝光 第八节 联合入射反射读数第九节 过度曝光和欠曝光第十节 全亮/全暗被摄体第十一节 T制光圈二十六、

39、 考核知识点(三) 亮度范围讨论(四) 重叠亮度范围曝光(五) 被摄体亮度范围对曝光的影响(六) 发光体的曝光(七) 折衷曝光(八) 联合入射反射读数(九) 过度曝光与欠曝光(十) 全亮/全暗被摄体(十一) T制光圈四、考核要求(一) 亮度范围讨论1. 识记:亮度范围的含义。2. 领会:亮度范围与分区系统的关系。 (二) 重叠亮度范围曝光3. 识记:光照面和阴影面重叠亮度范围曝光的含义。4. 领会:光照面曝光;阴影面曝光;折衷保光。5. 应用:摄影中面对两个或者更多的被摄体亮度范围时,应该如何曝光。(三)被摄体亮度范围对曝光的影响 1. 识记:被摄体亮度范围对曝光的影响 2. 领会:入射广、反

40、射光、窄角型测光表测得读数对曝光的影响。(四)发光体的曝光 1. 识记:发光体含义。 2. 领会:两种对发光体曝光的变化。 (五)折衷曝光1. 识记:折衷曝光的含义。2. 领会:折衷曝光的优势。 (六)联合入射反射读数1. 识记:入射与反射读数的含义。2. 领会:入射与反射读数如何共同作用。 (七)过度曝光和欠曝光1. 识记:过度曝光与欠曝光的含义。2. 领会:过度曝光与欠曝光的作用。3. 应用:影像过度曝光与欠曝光时特性曲线上的变化。 (八)全亮/全暗被摄体1. 识记:全亮/全暗被摄体的含义。2. 领会:对全亮/全暗被摄体的处理方法。 (九)T制光圈1. 识记:T制光圈的概念。2. 领会:纪

41、录片中T制光圈的应用。 第三部分 照明的应用第八章 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二十七、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被摄体照明率;被摄体/背景比率;照明对比率。熟练掌握处理被摄体照明率的方法。二十八、 课程内容第五节 照明率术语第六节 被摄体照明率第七节 处理被摄体照明率的方法第八节 被摄体/背景比率二十九、 考核知识点(五) 照明率术语(六) 被摄体照明率(七) 处理被摄体照明率的方法(八) 被摄体/背景比率三十、 考核要求(四) 照明率术语1. 识记:照明率术语的概念。2. 领会:影像画面中最亮与最暗、人物主光与补光的比率。3. 应用:分清楚影像中各种比率。(五) 被摄体照明率1. 识记:被摄体

42、照明率的含义。2. 领会:计算被摄体照明率的三种方法。3. 应用:实施照明时可测得读数并能计算出照明比率。(六) 处理被摄体照明率的方法1. 识记:处理被摄体照明率的方法。2. 领会:决定曝光在某个T制光圈的意义。3. 应用:不同反射率的被摄体同在一副影像中,如何计算比例。(四) 被摄体/背景比率1. 识记:被摄体/背景比率和含义;剪影、半剪影的含义。2. 领会:被摄体、背景、色彩、区间之间的关系。3. 应用:实施照明设计布背景重视格式塔心理。 第九章 照明布局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整体观干、情调和主题的含义。熟练掌握照明布局方法中的自然光法、摄影棚法。掌握照明示意图的使用。理解过度照明

43、是一个要避免的危险。熟练掌握处理特殊问题,面部影调的布置,局部照明,T制光圈的一致性,布景的预照明,演员的移动照明,用测光表检查镜头和灯光选择及布置。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整体观感第二节 情调和主题含义第三节 照明布局方法第四节 特殊问题三. 考核知识点 (一) 整体观感 (二) 情调和主题含义 (三) 照明布局方法 (四)特殊问题四. 考核要求(一) 整体观感1. 识记:整体观感的含义。2. 领会:电影摄影及照明不同的风格。 (二) 情调和主题含义1. 识记:情调和主题含义的含义。(三) 照明布局方法1. 识记:自然光法;摄影棚法;照明示意图的使用;过渡照明要避免的含义。2. 领会:照明布局

44、中的方法。3. 应用:实施影视照明过程中,确定照明方法对影响的影响。(九) 特殊问题1. 识记:面部影调的布置、局部照明、T制光圈一致性、照明创意、布景预照明、先照明被摄体还是背景、演员移动、用测光表检查镜头、灯光选择和布置诸多元素的含义。2. 领会:面部影调的布置、局部照明、T制光圈一致性、照明创意、布景预照明、先照明被摄体还是背景、演员移动、用测光表检查镜头、灯光选择和布置诸多因素的处理方法3. 应用:试想出一个照明布局来创造一个电影空间及其照明。 第十章 内景照明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长镜照明并建立照明逻辑关系。掌握照明布局和拍摄顺序及白天和夜晚的效果。理解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

45、。熟练掌握控制背景和前景、内外景的情况;保持曝光等级的一致性;平衡内外景等级的一致及色温平衡;暖色和冷色效果。掌握发光物体;决定T制光圈值。掌握T制光圈值必须用窄角或平均的反射光型测光表读数决定。理解对发光体物体的控制规则。熟练掌握夜晚的内景照明及夜晚的色温效果。.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长镜头照明第二节 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 第三节 控制背景和前景、内外景的情况 第四节 发光体:电灯、蜡烛和其它光源 第五节 夜晚的内景三. 考核知识点 (一) 长镜头照明 (二) 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 (三) 控制背景和前景、内外景的情况 (四) 发光体:电灯、蜡烛和其它光源 (五) 夜晚的内景四. 考核

46、要求(一) 长镜头照明1. 识记: 长镜头照明的含义。2. 领会:建立照明逻辑,白天和夜晚的效果,照明布局和拍摄顺序关系。3. 应用:实施照明方案时注意照明逻辑,日夜效果。(二) 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1. 识记: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的含义2. 领会:与长镜头匹配的特写镜头中骗取。(三) 控制背景和前景、内外景的情况1. 识记:控制背景和前景、内外景的情况的含义。2. 领会:保持曝光之等级的一致性,平衡内外景,内外景色温平衡,冷暖色温效果。(四) 发光体:电灯、蜡烛和其它光源1. 识记:发光体:电灯、蜡烛和其它光源的含义。2. 领会:发光体的存在决定T制光圈值,测光表读数确定T制光圈值,对发

47、光体的控制规则。3. 英勇:拍摄影像出现发光物物体确定T制光圈值。 (五) 夜晚的内景 1. 识记:夜晚的内景的含义。 2. 领会:夜晚的内景窗户、门口、电灯、面部、轮廓广、背景光、被摄体/背景之间的比例。 3. 应用:设计布置夜晚的内景;画中诸多因素关系。第十一章 画面造型任务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一天中不同时间以及一年中不同时间色彩饱和度,不同时间内对人物影像的影响。掌握魔幻事端。熟练掌握典型的白天的外景汽车的拍摄;雨雾和其它大气效果,森林、稠密的居住区和其它极端的亮度范围的情况下的拍摄方法。理解沙漠和海滨对曝光的影响,天气的连续性。熟练掌握魔幻时段夜晚外景的布光。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48、一天中的时间第二节 一年中的时间第三节 控制对比度第四节 典型的白天的外景情况第五节 魔幻时段第六节 夜晚的外景三.考核知识点(一) 光、色、饱和度的变化,色温平衡(二) 四季中光、色、饱和度的变化(三) 控制对比度(四) 雨雾和其它大气效果,森林、稠密的居住区和其它极端的亮度范围的情况,沙漠和海滨,天气的连续性,伪造太阳的伪造云,骗取双人特写镜头。(五) 魔幻时段(六) 夜晚外景、汽车和大街 四. 考核要求 (一) 一天中的时间1. 识记:一天中的时间的含义。2. 领会:色彩饱和度和被摄体/背景的平衡;色温平衡。3. 应用:准确选择一天中最佳拍摄时间。(二) 一年中的时间 1. 识记:一年中

49、的时间的含义。 2. 领会:四季色彩饱和度变化,绿树、雾、雨、雪曝光差异。(三) 控制对比度1. 识记:控制对比度的含义。2. 领会:电影胶片的选择,控制对比度的范围。(四) 典型的白天的外景情况1. 识记:典型的白天的外景情况的含义。2. 领会:汽车、雨、雾和其它大气效果,海滨沙漠、森林居民区的拍摄曝光。(五) 魔幻时段1. 识记:魔幻时段的含义2. 领会:魔幻时段狭义、广义;魔幻时段其实是光。3. 应用:准确选择魔幻时段拍摄时间,解决光效连续问题。(六) 夜晚的外景1. 识记:夜晚的外景的含义。2. 领会:采用现场光结合布置人工灯光确定外景观感。第十二章 筹划一部影片:电影摄影师的职责一.

50、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美学决策的研究、测试,照明部署的事实。熟练掌握详细的照明例子,咖啡馆场景的技术考虑。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美学决策和研究 第二节 测试 第三节 照明部署的实施 第四节 详细的照明例子三. 考核知识点 (一) 美学决策和研究 (二) 测试 (三) 照明部署的实施(四) 详细的照明例子四. 考核要求(一) 美学决策和研究1. 识记:美学决策和研究的含义。(二) 测试1. 识记:测试的含义。(三) 照明部署的实施1识记:照明部署的实施的含义(四) 详细的照明例子1领会:详细的照明例子。 第十四章 电子电影摄影学的照明方法一. 学写目的与要求.理解标准电视图像观感。掌握一种可供选择

51、的观感。掌握内外景环境。熟练掌握电视摄像机拍摄发光体的情况和夜景内景以及色温对彩色还原的重要性。掌握电视色彩和现场监视器的作用。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 标准电视图像观感第二节 一种可供选择的观感第三节 内外景环境第四节 发光体第五节 夜晚内景第六节 色温的影响第七节 电视色彩第八节 现场监视器的使用三. 考核知识点 (一)标准电视图像观感 (二)一种可供选择的观感 (三)内外景环境 (四)发光体 (五)夜晚内景 (六)色温的影响 (七)电视色彩 (八)现场监视器的使用四. 考核要求(一) 标准电视图像观感1. 识记:标准电视图像观感和含义2. 领会:电视图像所能表现的区间范围,IRE值。 (二)

52、一种可供选择的观感 1. 识记:一种可供选择的观感的含义 2. 领会:使用柔和的低光强整体照明。 (三) 内外景环境 1. 识记:电视照明对内外景环境的含义。 2. 领会:内外景环境中,电视如何保持细节以产生真实的变化和情调。 (四) 发光体 1. 识记:发光体的含义。 2. 领会:发光体与剪影、半剪影。 (五) 夜晚内景 1. 识记:摄像机拍夜晚内景的含义。 2. 领会:被摄体照明比及被摄体、背景照明比来表现夜晚。(六) 色温的影响1. 识记:色温、白平衡的含义。2. 领会:色温、白平衡对色彩还原的作用。(七) 电视色彩1. 识记:电视色彩的含义。2. 领会:拍摄外景时间、天空变化、内景照明

53、对电视色彩的影响。(八) 现场监视器的使用1. 识记:现场监视器的含义。2. 领会:控制实现照明参照监视器,眼睛直接观察并可控制照明的曝光。V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一、 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考核和编写教材的依据。对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的安排试

54、题的只是能力层次和难易度。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定律、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方法、步骤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用少量的知识点,分析和解

55、决一般应用问题,如实际拍摄当中所遇到的一般或特殊情况,例:外拍风光,人像,婚纱摄影,艺术写真,静物摄影,广告摄影及影视摄影等。.二、 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自学教材: 影视照明美 戴维维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1版 影视摄影技术毕根辉、袁佳平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1版主要参考书: 镜头画面创作张会军/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三、 自学方法指导在自学之前,先熟读自学考试大纲,因为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助学、考试命题的依据。然后可按章自学,可先翻阅自学考试大纲有关这一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在“学习目的与要求”中,对概念和理论要求的提法是“了解”、“理解”、“深刻理解”,应特别

56、注意“深刻理解”;对技能要求的提法是“掌握”、“熟练掌握”,应特别注意 “熟练掌握”,它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根据“学习目的与要求”,全面系统学习教材,掌握重点、难点,了解一般。自学考试试题的覆盖式很大的,遍及章、节、目,应根据考核要求的层次来准备考试,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自学过程大体有6个步骤;阅读大纲中对某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重点;粗读教材,有一全貌的了解;细读教材,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要逐段细读,吃透每一个考核知识点;小结归纳,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实践思考,针对教材的思考题,进行作业练习,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复习总结,按照大纲中“考

57、核要求”的层次,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最后翻阅大纲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和题型举例,做好考前准备,以适应自学考试的要求。自学时间分配建议:本课程为3学分,每学分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课内18学时,自学学时按1:2考虑,自学本课程约需108h,建议分配如下:课 程 内 容自 学 时 间 /h第七章 基本照明概念第八章 照明布局:基本灯光布置第九章 基本曝光概念第十章 分区系统第六章 基本曝光理论:测光表和关键影调法第七章 常见的曝光情况第八章 照明对比率第九章 照明布局第十章 内景照明第十一章 外景照明第十二章 筹划一部电影:电影摄影师的职责第十四章 电子电影摄影学的照明方法第五部分 精选镜头的照明分析31145410812121041015考生可按照自己的情况,拟定一个自学计划,有步骤、系统的学习。学习时应正确处理大纲与教材的关系,钻研教材与做练习的关系,教材内容与考核命题和关系,主教材与辅导材料的关系。四、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助学教师在助学时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钻研自学考试大纲。助学教师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应熟知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节的学习要求,应掌握各考核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