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981943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7.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3/101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2021/3/102第一章第一章 元始社会元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的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概述1.2装饰的萌芽1.3石器工艺1.4陶器工艺1.5其他工艺1.5章节小结学时安排学时安排 4 学时2021/3/103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史前工艺美术的特点及类型。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1.彩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2.黑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2021/3/104第一章第一章 元始社会元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的工艺美术1.1概概 述述一、旧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新石器

2、时代新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北京人(五十万年前):使用石器与火北京人(五十万年前):使用石器与火 丁村人(三十万年前)与河套人(二十万年前)丁村人(三十万年前)与河套人(二十万年前)山顶洞人:人工取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至2000多年不等 2021/3/105二、母系氏族社会二、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牙骨工艺;制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牙骨工艺;制陶工艺;纺织工艺;编织工艺;木工工艺陶工艺;纺织工艺;

3、编织工艺;木工工艺(一)仰韶文化(黄河流域)(一)仰韶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村仰韶村 半坡村:陶窑及彩陶(人面鱼纹装饰)半坡村:陶窑及彩陶(人面鱼纹装饰)2021/3/106(二)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二)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浙江余姚:饲养家畜;种植水稻;木结构房屋;制浙江余姚:饲养家畜;种植水稻;木结构房屋;制陶;纺织;雕塑与装饰艺术。陶;纺织;雕塑与装饰艺术。2021/3/107父系氏族社会:制陶工艺(采用封窑技术和轮制;以瓷父系氏族社会:制陶工艺(采用封窑技术和轮制;以瓷土为原料的白陶);纺织工艺(养蚕缫丝);编织工艺;土为原料的白陶);纺织工艺(养蚕缫丝);编织工艺;木工工艺;玉雕工

4、艺木工工艺;玉雕工艺(三)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三)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四)良渚文化(四)良渚文化2021/3/108三、各地远古文化各具特色各地远古文化各具特色2021/3/109 1.2 装饰的萌芽“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从而使工艺制作能初步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并表现人们的审美需要。山顶洞人把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制成装饰品,是我国最早的工艺品。2021/3/1010 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图腾”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它大约和氏族公社同时产生,每个氏族往往用一种动物(或植物

5、)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并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这种图腾演变而来,保护他们,使之生活发展,子孙繁荣。2021/3/10111.3石器工艺石器工艺一、木器时代与石器时代一、木器时代与石器时代二、旧石器与新石器的划分二、旧石器与新石器的划分(一)旧石器(一)旧石器早期:蓝田人;北京人早期:蓝田人;北京人中期:丁村人中期:丁村人晚期:河套人;山顶洞人晚期:河套人;山顶洞人(二)新石器(二)新石器丁村文化石器2021/3/1012三、石器的分类三、石器的分类砍砸器:石球砍砸器:石球刮削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簇尖状器:石簇裴李岗石镰山顶洞人的装饰品2021/3/1013四、石器的制作四、石器的制作打击打击磨制磨制钻

6、孔:管钻;两面对钻钻孔:管钻;两面对钻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磨盘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2021/3/1014五、石材的选择五、石材的选择注重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注重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六、玉器的产生六、玉器的产生由石器工艺发展而来由石器工艺发展而来多作为装饰品或佩饰多作为装饰品或佩饰2021/3/10152021/3/10161.4陶器工艺陶器工艺一、陶器的起源一、陶器的起源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的重。陶器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加强了定居的要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陶器的制造

7、是由于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涂稳定性。陶器的制造是由于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后来就直接用泥坯烧制了。物上,后来就直接用泥坯烧制了。2021/3/1017二、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陶器的制作:捏制;泥条盘筑;几部分相接。陶器的制作:捏制;泥条盘筑;几部分相接。陶器表面的加工:压磨;施加陶衣,加以彩绘;压印;陶器表面的加工:压磨;施加陶衣,加以彩绘;压印;堆贴;刻划。堆贴;刻划。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1962年在江西万年仙年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距今人洞出

8、土的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多年的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品种: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纹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品种: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陶。2021/3/1018三、彩彩 陶陶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彩陶文化化”。又因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又因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彩陶的制作:彩陶的制作:彩陶的分布:地域广阔,在黄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彩陶的分布:地域广阔,在黄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山西

9、、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在黄河下游;在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有和淮河下游有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和青莲岗文化青莲岗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在长江中下游有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和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各地的彩陶工艺具有地域。各地的彩陶工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以及不同的艺术特色,据此形成了不同的类性、时代性以及不同的艺术特色,据此形成了不同的类型。黄河中上游地区最为发达。型。黄河中上游地区最为发达。2021/3/1019马家窑文化的网纹彩陶罐仰韶文化的船形陶壶2021/3/1020仰韶文化的陶鹰尊大汶口文化的红陶兽形壶2021/3/10211、半坡型、半坡型

10、分布:分布:在渭河流域,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造型:造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圜(读huan)底盆、卷唇盆等是常见的器形,还有小口尖底瓶(瓶口成葫芦形)、船形壶等,其中以卷唇圜底盆为典型器。装饰方法:装饰方法:彩绘(在赭红色的陶胎上施黑彩)、捺印、划纹、堆饰等。2021/3/10222021/3/1023纹饰:纹饰: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纹。鱼形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于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由写实化逐步演变为抽象化、样式化,形成横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人面纹

11、最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于翻唇浅腹盆的内壁。此外还有鸟纹、蛙纹等。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使用直线,大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2021/3/10242021/3/10252、庙底沟型、庙底沟型 分布:分布: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分布地区仍以陕西关中为中心,但向四周扩展得更广。造型:造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典型器(图)。常见的敛口小平底大瓮、圜底釜等是半坡彩陶没有的。小口尖底瓶制成双唇式样,口沿部分可能是单独制成后,再粘合上去的。装饰方法:装饰方法:彩陶已很少用白色陶衣,多是在赭红色陶胎上施黑彩,很少用红彩或红黑两彩。2021/3/1026纹纹 饰:饰:多用带

12、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网格纹等几何纹。鸟纹的应用更多,此外,在武山西坪发现陶壶上描绘类似蜥蜴动物纹也很有特色。庙底沟型彩陶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其特色。2021/3/10272021/3/10282021/3/10293、马家窑型、马家窑型 分布:分布: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庙底沟,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而来。造型:造型:壶、罐、瓮、盆、钵、豆、碗,以小口的壶、罐为主。2021/3/10302021/3/1031纹饰:纹饰:内容丰富,各地不同,如:兰州雁儿湾等处的马家窑型彩陶的同心圆、兰州黄河北岸王保保城区的马家窑型彩陶的网格纹。装饰

13、多布满器体,是它处少见的。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马家窑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舞蹈纹彩陶盆(图)。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物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四道平圆圈线可能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的情景。2021/3/10322021/3/10332021/3/1034艺术特点:艺术特点:*满*内彩(也有内外都加彩绘的)*点和螺旋纹。点的外面围以螺旋纹具有动感,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和流畅来形容。2021/3/1035 4、半山型、半山型 l以首次发现在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l从造型和装饰上讲,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l造型: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器腹直

14、径与高相等或超过高度。2021/3/10362021/3/1037l纹饰:图案组织大体分为两种:(1)用螺旋纹(或称旋涡纹)组成装饰。(2)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半山型彩陶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锯齿纹,彩绘线条红、黑相间,产生富于变化的节奏美,艺术风格富丽、精巧。(以前彩陶纹饰主要为黑色,半山型彩陶开始大量运用红彩,红黑交替或间隔处理,获得了复杂的装饰效果。)2021/3/10382021/3/1039l分布:分布:发现于青海乐都县马厂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由半山型发展而来,分布区域更向西发展,直达河西走廊西端。l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早期:早期:以双耳罐为主,装饰花纹

15、虽流行红黑两色,但不常使用红黑相间的画法,虽用锯齿纹,但不甚流行,锯齿又粗又钝。中期:中期:彩陶壶数量增多,壶体变瘦,颈部加长,四大圆圈纹流行。5 5、马厂型、马厂型2021/3/1040晚期:晚期:彩绘简化,多运用波折纹。l造型:造型:以小口双耳罐为典型器,其他品种大大增加,包括提梁罐、双连罐、带流罐、鸭形壶、豆、勺、单把直筒杯等等。l装饰:装饰: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泥浆,并用“色衬”法,加强色彩对比效果,器皿上的浮雕和捏塑也很发达。2021/3/10412021/3/1042l纹饰:纹饰:常见折线纹、回纹,而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也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有头、身、双手、双

16、足,手、足有五指,双手伸举,屈腿直立;中期头部消失,只留躯干,肢节增多;晚期仅留爪指或变成三角折线纹。由半山型演化的四大圆圈纹这时突出的是在圆圈纹中加以装饰,填饰达二百多种。网纹最具特色,往往画几十根或上百根交织的方格性网纹。l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简练、刚劲、豪放,装饰不及半山型精致,注重大效果。2021/3/10432021/3/10446、彩陶的装饰艺术、彩陶的装饰艺术 装饰位置:装饰位置:一般与器皿使用条件相适应,注意视线的接触面,不同位置运用不同花纹。装饰布局:装饰布局:注意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图案化:图案化:以几何图案为主体,也有山、水、人、鱼、鸟、马、犬、鹿等,还有少量形象

17、不明确的谷叶纹和花瓣纹等,纹饰大都进行了高度艺术提炼与概括,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2021/3/1045彩陶几何纹装饰图案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彩陶几何纹装饰图案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编织的模拟:(一)编织的模拟:一方面陶器表面往往有编织纹遗留,另一方面由于编织纹有规律而又富于变化的织纹组织启发人们进行模拟,有意识地运用在陶器的装饰中。(二)劳动的节奏感:(二)劳动的节奏感: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动作一致,要求统一、规律,使之产生节奏,增强力量。(三)图腾的表号化:(三)图腾的表号化:原始人十分重视血缘关系,而形成氏族部落。各部落为共同利益而形成图腾崇拜。图腾的简化,往往形成表号化

18、,从而创造了几何形的图案形式。(四)自然物的抽象化:(四)自然物的抽象化:原始人对于自然界,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如山、水、鱼、鸟等,从写实到高度概括,进行抽象化,从而构成各种几何纹。2021/3/1046彩陶图案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彩陶图案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对比法:(一)对比法:是彩陶工艺在装饰上运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艺术手法,采用曲直、横竖、长短、大小、黑白、虚实、动静等,用线、面、空间及形式感等方面的对比,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二)分割法:(二)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各种艺术变化,以比例为手段,使装饰面产生不同区域,使纹样间

19、产生各种间隔,以达到装饰上节奏和韵律美。(三)开光法:(三)开光法:是我国装饰艺术上常见的一种传统手法。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外型轮廓,划分出装饰面,使之成为主要部位。其特点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开光法最早见于马家窑型彩陶,马厂型彩陶是彩陶开光法运用的极盛时期。2021/3/1047(四)双关法:(四)双关法:是彩陶工艺的一种卓越的装饰方法,可分为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种,都是运用交替变化,产生变幻多端的艺术效果。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正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是指两色均可构成不同纹样,互为色地。半山型的葫芦瓶是一种典型的形体双关,庙底沟彩陶在色彩双关方面非常出色。2021/3/104

20、82021/3/1049(五)多效装饰法:(五)多效装饰法:是指可使器皿具有正视、俯视等多角度欣赏效果的方法。即一种图案组织,正视时是一个完整的装饰体,俯视时也是一个完整的装饰体。多效装饰法在半山型彩陶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例如:半山型陶壶平行线、垂幛纹等;马厂型彩陶也注重多效装饰法的运用,例如:人形纹(蛙纹)彩陶壶,俯视可成为重叠交错的十字纹。2021/3/10502021/3/10517、其它彩陶文化、其它彩陶文化 黄河上游的彩陶工艺在马家窑、半山、马厂型的发展之后,还兴起了齐家文化,但时间约等于龙山文化时期,基本上和夏代相始终,彩陶不多,器形以双耳罐、马鞍口式陶罐为典型器,装饰纹样以菱形纹

21、、棋格纹、网纹最多。之后又产生了辛店文化,彩陶工艺再度兴盛,时间相当于商周,辛店型彩陶在双耳罐上常绘双钩纹,在双钩纹中间饰以人物、小狗或太阳,罐颈饰回纹,装饰手法几乎千篇一律。2021/3/1052 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还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湖北屈家岭文化的彩陶,时间在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彩陶造型有鼎、豆、钵、罐、壶等,以壶为最多,装饰精美。屈家岭文化的彩陶则以彩绘纺轮及蛋壳彩陶最有特色。2021/3/1053彩陶艺术特点比较表:彩陶艺术特点比较表:造型造型装饰装饰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艺术风格距今年代距今年代半坡型半坡型盆(圜底)盆(圜底)鱼纹鱼纹人面纹人面纹由写实

22、到抽象;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直边三角形朴质朴质约约70006000年年庙底沟型庙底沟型鼓腹小平底钵鼓腹小平底钵鸟纹鸟纹变体鸟纹变体鸟纹花瓣纹花瓣纹双关手法(色彩双关手法(色彩双关)曲边三角双关)曲边三角形形律动律动约约60005000年年马家窑型马家窑型罐罐杯杯豆豆勺勺点点螺旋纹螺旋纹波纹波纹繁彩繁彩内彩内彩旋动流畅旋动流畅约约5000年年半山型半山型直颈鼓腹壶直颈鼓腹壶漩涡纹漩涡纹葫芦纹葫芦纹锯齿纹锯齿纹多效装饰法(形多效装饰法(形体双关)黑彩、体双关)黑彩、红彩合用红彩合用秀丽精巧秀丽精巧约约4500年年马厂型马厂型双连罐、带流双连罐、带流单把杯、豆等单把杯、豆等器形器形四大圈纹四大圈

23、纹人形纹人形纹回纹回纹网格纹网格纹注意大效果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盛行陶衣浮雕发达浮雕发达嵌骨珠嵌骨珠刚健粗犷刚健粗犷约约4000年年2021/3/1054四、黑四、黑 陶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我国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彩陶工艺衰落之后,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文化”,因为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称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2021/3/1055(一)分布:(一)分布:龙山文化东起山东半岛,这里是黑陶文化发达的中心,西到河南、陕西地区,北到辽东半岛,南过杭州湾地区,向南发展,到达江西樟树镇和台湾省。其分布地区比仰韶文化

24、大得多。2021/3/1056(二)龙山文化四大类型:(二)龙山文化四大类型:1、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是根据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遗址而发现而确定的,又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关中一带。其陶器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以篮纹为最多,绳纹次之,也有划纹和堆贴装饰。薄而光的蛋壳黑陶有少量发现,多为陶鼎和陶斝,而无陶鬲,这是早期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2021/3/10572、河南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 又称“后冈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南部。陶器中红陶减少,黑陶增加,并出现典型的蛋壳黑陶。纹饰以绳纹增多,篮纹次之,器形

25、种类增多,有甑、鬶、盉、带耳罐和杯等,陶鼎和陶斝减少,单把陶鬲大量出现。2021/3/1058 3、陕西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 又称“客省庄二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陕西长安客省庄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陶器以灰陶为多,黑陶占十分之二。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普遍。单把鬲、斝和绳纹罐最常见,鬶、盉少,鼎极少。陶器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模制和轮制。2021/3/1059 4、典型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 以山东为中心,北迄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一半以上。蛋壳黑陶大量出现是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纹饰有弦纹和划纹,但以素面和磨光为最多,绳纹、篮纹极罕见。器形常见有鬶和鬼

26、脸式腿的鼎,高圈足镂孔豆和杯、盘等也很多。2021/3/10602021/3/1061 5、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表面经过打磨,烧制后呈漆黑色光泽。造型有豆、盘、觯、尊、鼎、簋、双鼻壶等,圈足多有镂孔,并饰以弦纹和竹节纹。除黑陶以外,也有红陶和灰陶,器形为鼎、鬶、罐、盆、盘、大口尖底器等,多以篮纹、绳纹为饰。鱼鳍形足鼎具有代表性,表现出南方的地方色彩。2021/3/10622021/3/1063(三)黑陶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装饰特点:(三)黑陶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装饰特点:工艺特点:工艺特点:采用轮制,轮制

27、使器形浑圆工整,器皿口、采用轮制,轮制使器形浑圆工整,器皿口、腹、底、皆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大大腹、底、皆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大大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改进,如火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改进,如火口小,火膛窄、深,能够加强窑室温度,提口小,火膛窄、深,能够加强窑室温度,提高烧成硬度,并产生灰陶、黑陶。高烧成硬度,并产生灰陶、黑陶。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器物多有穿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四个特点。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四个特点。2021/3/1064造型特点:造型特点:丰富多样,逐渐定型化。陶器品种除

28、了尖底瓶、罐、盆、盉等彩陶工艺的常见器形外,还大批出现了鬲、甗、豆、斝、鬶、簋、杯、甑等品种,鼎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大都为三条实足,这时已经逐渐定型为盆形或罐形鼎。陶器工艺的造型是适应生活实用要求而考虑的,如:鬲、甗、豆、簋等。2021/3/1065 鬶是黑陶工艺中最为出色而具代表性的器物,其造型从大汶口时期到龙山时期经历了一段复杂的演变过程。大汶口时期的鬶最早为圆腹、小颈,口在腹上部,与一般瓶的造型差不多,口部捏出小流,底有三足;之后腹变为扁形,口部渐移至器体的前侧,成为鸟喙状;再后,口部逐渐扩大,由三实足变为三空足,把手也作绳纽状;到龙山文化时期,演变为颈、腹不分的“冲天流”,宛如一只

29、昂首挺胸、举止傲慢的大鸟。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既逐渐走向形象化,又不断提高实用功能,体现了原始社会工艺制作者的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思想。2021/3/10662021/3/1067 器物部件也更丰富了,不少器物增加了器盖,有的盖还可以两用,反转过来当作盘,或塑成动物形纽;有的器物增加了流,如:鬶;有的器物增加了把手,如:筒状杯;有的增加了各种各样的高足,如高足杯;有的用镂空的手法雕镂花纹,这种镂孔花纹早期多形成编织纹,晚期多为成排细孔或圆孔。2021/3/1068 装饰特点:装饰特点:黑陶工艺一般不用彩绘,除上面提到的镂空手法,大都朴素无华。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

30、轮纹(或称弦纹),给人节奏的美。2021/3/1069五、几何印纹陶几何印纹陶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的制陶工艺,除了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彩陶工艺,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为中心的黑陶工艺外,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广大地区又发展了另一种陶器,被称为几何印纹陶,这种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压印的几何纹而得名。分布及时代:分布及时代:几何印纹陶分布在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广大地区,尤以沿海最为盛行。其时代上限还不太清楚,下限则已晚到周、汉。分类:分类:几何印纹陶可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印纹软陶分为泥质和细砂质,火度较低,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印纹硬陶火度较高,胎作灰色。2021/3/10

31、70 器形:器形:有罐、瓿、尊、簋、豆、盘、杯、盂等。制作:制作: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有手制、模制、轮制几种。几何印纹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按照所定部位印上去的,然后进行烧制,因此由于模印位置不准,花纹往往有重复交错的现象。纹饰:纹饰:这类几何纹常见的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几十种。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形成一种规律的图案美,被誉为最优秀的东方沿海古代文化。2021/3/10712021/3/10721.5、其它工艺、其它工艺一、牙骨雕牙骨雕(一)北京猿人遗址中已发现大量破碎骨片,其中有似乎经过有意加工制成工具的骨器。(二)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磨光的骨锥、骨凿、骨楔等多种工具。

32、(三)河姆渡出土的双鸟纹骨匕,双鸟异首同身,组成两组图案,骨匕的两端用平行线和点线组成有节奏的几何纹装饰,形成完整的装饰画面。(四)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骨笄和骨坠,制作精巧,骨笄除制作梳齿外,上端还透雕几何形花纹。骨坠常和石珠、玉珠一起穿成链式串珠,显然是作为身上的佩饰。2021/3/10732021/3/1074 (五)大汶口墓葬中出土象牙梳两件,制作精美。梳为象牙皮制成,长方形,长16.7厘米。梳的下端有十六个细密梳齿,顶端刻四个开口,附近有三个圆孔。梳身用平行的三道条孔组成“8”字形镂空装饰,内填T字形花纹。梳的“8”字形条文两端刻出对称的三个条孔,上边刻出两个条孔,构成一个长方形装饰画面。

33、此外,大汶口墓葬中还发现有象牙雕筒、象牙琮等多件。象牙雕筒多放置在死者的腰部,象牙琮则放在肩部。象牙雕筒有的周身刻花瓣形花纹,有的则只刻几道平行弦纹。2021/3/10752021/3/1076二、染织染织(一)(一)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一个磨制精致的骨针,骨针的发明标志着人们已经能够缝制简单的衣服,但那时还只是用兽皮作为衣服的材料。墨子墨子辞过篇辞过篇:“古之民古之民衣皮带茭。衣皮带茭。”韩非子韩非子五蠹篇五蠹篇:“古者,古者,妇人不织,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也。禽兽之皮足也。”2021/3/1077(二)仰韶文化的染织工艺:(二)仰韶文化的染织工艺:1、仰韶文化各地遗址中普遍出现了骨针、骨锥、

34、陶纺轮、石纺轮等。纺轮的应用使纺织纤维利用纺轮的转动捻成纺线,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纺织工具。2、发现了织物的痕迹,如在半坡、庙底沟、大何庄、秦魏家等仰韶文化墓葬的陶器上,都曾发现布纹。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纬线各十根左右,这些织物当是麻织品。3、在陕西华县曾发现朱红色麻布残片,可见这时的织物已经开始染色了。2021/3/10782021/3/1079(三)龙山文化的染织工艺:(三)龙山文化的染织工艺:1、发明了织布的骨梭骨梭,有扁平式的,也有空筒式的,有的一头穿孔,有的两头穿孔。织梭的发明改变了过去“手经指挂”的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2、麻织:、麻织:为了提高纺线的牢固度,搓成的麻绳有两股

35、或三股拧在一起的。吴兴钱山漾出土的麻布,每平方英寸有经线七十八根,纬线五十根,已经达到较为精细的程度。3、丝织:、丝织:1926年,在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半个蚕茧,说明养蚕出现很早。在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家蚕丝所织的丝织物,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经纬丝各一百二十根左右。4、毛织:毛织: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还出土过这一时期的毛布。2021/3/1080 三、编织编织 编织是用竹、藤、柳、草等天然材料编成的各种生活用品,其起源应当早于陶器,但这些材料容易腐烂,所以无法得到原始社会更多编织遗物。在半坡、庙底沟陶器上都发现过印有编织的席纹。在吴兴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竹编。2021/3/

36、10812021/3/10822021/3/10831.6、结语、结语 几十万年前,勤劳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极度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创造了著称于世的远古工艺文化,各地文化不尽相同,各自以独特的风格放射着艺术的光彩。(一)实用与装饰的统一。原始社会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与实用有机结合、统一的。(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三)形式感的应用。如对称、节奏(规律的变化)等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提高了人们对于形式美的认识和感受。(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这种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形象特征,更有效地达到识别作用,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2021/3/1084复习思复习思考考一 一、填空题 1、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

37、义的一种装饰。2、和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3、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4、彩陶工艺以取胜,而黑陶以见长。5、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最出色。6、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和。7、黑陶工艺产生于文化中。8、原始社会以黄河中游的彩陶和黄河上游的彩陶最有代彩陶表性。9、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制陶工艺和陶器,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亦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2021/3/1085 二、简答题 1、轮制的优点 2、彩陶的概念。3、试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点。4、黑陶的工艺特点如何?5、陶瓷包括陶和瓷两种互有区别的品类,陶和瓷的区别是什么?

38、三、举例说明半坡型彩陶的纹饰特点。2021/3/1086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图腾)2、和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磨制石器、陶器3、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青海上孙家寨)4、彩陶工艺以取胜,而黑陶以见长。(装饰、造型)5、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最出色。(螺旋纹)6、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和。(彩陶、黑陶)7、黑陶工艺产生于()文化中。(龙山)8、原始社会以黄河中游的彩陶和黄河上游的彩陶最有代彩陶表性。(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9、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制陶工艺和陶器,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亦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的出现是新

39、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二、简答题1、轮制的优点:器形浑圆工整,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提高了制陶的速度。2、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它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3、简述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4、黑陶的工艺特点如何?黑陶的工艺特点:黑、薄、光、纽5、陶瓷包括陶和瓷两种互有区别的品类,陶和瓷的区别是什么?1)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2)瓷器的制作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三、论述题举例说明半坡型彩陶的纹饰特点。P89半坡型彩陶纹,线条单调、图形质朴,以红底黑花为主,可分两类:第一,象征性花纹,主要有人面形纹、鱼纹、鹿纹等动物形象或象征草木、谷物的植物花纹,其中鱼纹占主导地位;第二,图案花纹,在装饰上占重要地位,由直线、各种三角形、斜线和园点等基本元素构成。2021/3/108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