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981722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鳝如何高效养殖发表学术论文网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采捕技术、贮运技术、烹调技术及其药用配方,同时介绍了黄鳝活饵的采捕与养殖技术,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采用仿野生配套技术养殖黄鳝,鳝鱼动物饵料丰盛,营养含量高,抗病率增强,生长速度加快,既降低了养殖本钱60%左右,又使养殖效益比过去成倍提高。关键词:黄鳝,野生,配套,高效,养殖,农业核心期刊一、根底设施的建设1、黄鳝饲养池。在靠近水源的稻田中挖去50厘米深的土,建成40米50米的长方形黄鳝饲养池(也可在庭院附近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养殖池建好后,用密眼网制作高1.2米的有底网箱放入池中,并

2、填入40厘米深的田土。网箱分成三格,以便大、中、小鳝鱼分养。池内栽种慈姑等挺水植物,水面上移植占鳝池面积1/3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池四周栽种丝瓜、扁豆等藤蔓植物,以便遮阳。2、蝇蛆饲养房。用竹木作支架,四周盖塑料布作墙,房内用密眼网制成全封闭网罩,长6米,宽5米,高2米,离地0.5米搭成托盘式支架,以放置蝇蛆培养架用,池面设置盛放和收集蝇蛆的盆桶。3、蚯蚓饲养场。搭建大棚(也可在露天),规格比蝇蛆房稍大些,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棚顶和四周,造成黑色环境,利于蚯蚓的活动和排粪。大棚内可放置多只多孔槽,多孔槽用角钢焊成长18厘米、宽35厘米、高100厘米的铁架,四周用塑料编织带编成间距2厘米3

3、厘米,内装沤制好的饵料和种蚯蚓,槽四壁为蚯蚓活动、排粪的地方。4、福寿螺饲养池。利用废旧沟渠、池塘,面积、水深不限,让福寿螺在池中自繁、自育、自养。5、安装黑光灯。在黄鳝养殖池的上方安装3盏黑光灯(用于晚上开灯引虫喂鳝),如无条件白炽灯亦可。二、动物饵料的培育1、蝇蛆培育。在4月份前后进行,办法是将新鲜的畜禽粪便从栏中铲出,运到蝇蛆饲养房中,淋上猪血等诱蝇产卵(种蝇采用本地野生苍蝇经半年以上、十几代的驯化就能成为偏爱在畜禽粪上产卵的种蝇)。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一般4天后蛆自动掉进收蛆盆桶中,每天早晚各收1次。取出的蝇蛆用十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液消毒,投入蚯蚓中混养2小时,使蛆粘有蚯蚓的气味后投喂

4、。2、蚯蚓培育。用猪、牛、羊等粪55%,纤维料(稻草、麦杆、废纸、垃圾等)45%,经混合堆成高1.3米、宽1米的长方体,均匀喷水至底部有水流出为止,45天后可升温至7580,以后又逐渐降温,当降至60时打开粪堆,以后分别再隔7、5、4、3天各翻1次。粪堆发酵完后调整pH值至77.5,添加尿素和糖精、香精均为0.2%的混合营养料,调制好后送入蚯蚓养殖场,蚯蚓种需引进日本大平二号或北星二号或两者杂交提纯后的新一代品种。一般每槽放蚯蚓种2万条。养殖的蚯蚓可每天取大留小,收取后直接投入鳝池喂鳝。3、福寿螺培育。在水温15时放入种螺,放养量不限,因福寿螺繁殖力极强,很快即能形成批量。投喂水草、瓜果蔬菜废

5、弃物和局部麸皮、麦面等饲料。根据池中的数量及时捕取成螺,敲碎切成条状掺和蚯蚓喂鳝。4、动物饵料产量。根据黄鳝生长需要,整个饲养周期需动物性饵料除灯光诱虫和其他辅助饵料外,都可通过上述办法培育获得。一般养殖前期和后期以蚯蚓为主,7、8、9三个月因温度较高,蚯蚓生长速度迟缓,蝇蛆和福寿螺培育容易,以蝇蛆和福寿螺为主。黄鳝一般从4月份开始摄食生长,10月份后逐渐停止摄食和生长,进入越冬状态。三、黄鳝的养殖技术1、鳝种放养。鳝种放养在水温到达1015时进行。鳝种来源于当地湖泊、稻田,可用竹笼张捕或抄网抄捕。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过农药的稻田张捕的黄鳝不能用以养殖。当天捕获的鳝鱼经药浴和驱虫处置后当天放入池

6、中,放养的时间最好在一周内。在生产实际中,捕获的黄鳝往往规格不一,因此要严格挑选,除挑选优良品种(体呈黄色,体表黄褐斑较大的为好),还要按规格分成小、中、大三档,一般分25克、50克和100克3个档次,品种不良的和规格悬殊大的要剔除。每平方米小、中、大三种规格鳝种分别放养60尾、30尾和15尾左右。2、饵料投喂。坚持“四定投饵。即定质:投喂鲜活的饵料,如蛆、蚯蚓、螺蛳质量较好,黄鳝比拟喜食,但还要诱喂局部麸皮、饼粕及瓜菜类植物性饵料,以保证营养全面。切忌投喂腐烂变质的食物和饵料。定量:投饵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步增加,日投喂量4月和10月占鳝体重的2%,5月和9月占鳝体重的3%,6、7、8三个月分别

7、占鳝体重的5%、6%和7%,日投喂量每10天调整1次,以黄昏投喂为主。投饵切不可时多时少,投饵过多,黄鳝贪食过量易患膨胀病;过少那么黄鳝生长迟缓,甚至造成大鳝吃小鳝的现象。定位:为了使黄鳝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便于察看黄鳝的吃食情况和去除残饵,应设固定的食场。在食场用木框加聚乙烯网布做成食台,坚持在固定地点投喂。为了防止黄鳝出穴集群争食,食台应适当分散,多设几个。定时:按照黄鳝的生活习性,投饵一般应在黄昏后进行。3、水质管理。引用水源必须合乎渔业用水规范,确保无异味,无污染,无残留农药。鳝池水质要到达肥、活、嫩、爽的要求,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当水质严重恶化时鳝鱼前半身直立水中,口露出水面呼吸

8、空气。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加注新水解救。为避免水质恶化,一般每57天换水1次。夏、秋高温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增加换水次数。注入池中的水温差不能超过5,否那么黄鳝因温度突变引起感冒而死亡。水位春、秋保持1520厘米,高温时保持2530厘米。四、病害的综合防治仿野生配套养鳝虽然黄鳝抗病力强,患病相对较轻,但病害仍是黄鳝人工养殖中的主要难点,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防治。养殖黄鳝首先要了解鳝病发生的原因:一是因受伤害而发病;二是因水温骤变而发病;三是因水质恶化而发病;四是因寄生虫侵袭而发病;五是因细菌、霉菌感染而致病;六是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病。必须辨别上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9、。1、鳝池消毒。对老鳝池要在秋、冬挖去淤泥,并经冰冻、曝晒,促使池底池土疏松,加速腐殖质分解。对新、旧鳝池都要用生石灰消毒。因生石灰遇水产生化学反馈,放出大量热能,产生具有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在短时期内使水pH值迅速升高到11以上,从而能杀死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和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同时能保持池水呈微碱性,既改进水质和池底土质,又有利于鳝鱼的生长。2、鳝体消毒。鳝苗入池前,首先要做好药浴消毒,以杀死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等,打消运输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体表轻度感染性炎症,常用药物有3%4%的食盐水,或每吨水10克漂白粉,或每吨水8克硫酸铜,或每吨水10克20克高锰酸钾,将水和药物倒入盆桶中,浸入鳝种,药浴

10、1020分钟。野生鳝种肠道内有棘头虫等肠道寄生虫,可在正式投饵前每100千克鳝鱼用“肠虫清45片拌饵投喂。3、生物防治。一是在生长旺盛季节每半个月左右要进行1次药物预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5克或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二是在每个养殖池内放养56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可对梅花斑等病害起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三是如发现养殖池内有黄鳝发生梅花斑病时,用12只蟾蜍(网箱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天后即可痊愈。4、药物治疗。目前生产中出现较多的病害主要有水霉病、梅花斑病、寄生虫肠炎并发症。具体病症及防治办法如下:水霉病流行于春、秋两季,霉菌孢子吸取鳝鱼体表养料,向外长

11、出绵毛状菌丝,在体表迅速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药物治疗:浓度均为0.04%的小苏打和食盐溶液混合,全池泼洒。感染梅花斑的病鳝,背部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梅花状斑块,发病季节一般在夏、秋季节,此病危害不太严重,假设发生只需用癞蛤蟆剥皮绳拖即可。寄生虫肠炎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毛细线虫、棘头虫等寄生于黄鳝体内,导致肠炎病。患病黄鳝表现为鳝体瘦弱,食欲锐减,严重时有挣扎滚动、疯狂窜游现象。这是由于毛细线虫寄生于黄鳝肠壁粘膜层,破坏肠壁组织,并形成胞囊引起肠炎,肛门红肿,病鳝57天内死亡。该病是目前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死亡率可达60%以上。防治办法:定期驱虫,每10kg黄鳝用阿苯达唑片200mg或左旋咪唑片25mg拌饵料投喂,每一疗程连喂3天,每隔30天用药一疗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