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6980877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收集, 请记住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一、问题提出 对于圆柱的侧面积,传统的教法是:在认识了圆柱的特征之后,教师提问: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之后,引导学生分别沿着圆柱的高和一条斜线将圆柱的侧面展开,然后出示讨论题,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便是一层层的稳固练习。很显然,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是以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为目标的。应该说,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已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

2、。为此,在设计此课教案时,我力求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二、教学案例【片断1】1、例1:一个圆柱形的茶叶桶,底面周长是28.3厘米,高是13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独立分析2、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2厘米。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生:任选一题独立计算。师:结合上面我们做的三道题,谁能说一说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生:归纳小结。略3、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分别围成圆柱体重叠局部不计,各有几种围法?师:请同学们动脑子想一想,然后利用手中的学具检验想得对不对,最后上台来演示给大家看。生:演示4、想象:绕着长方形的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什么形

3、体?这个形体的有关局部与长方形的长和宽关系怎样?5、这是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单位:厘米请你给它配上适宜的底面。图片略三、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主动积极。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开展的教育气氛。片断1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突破难点;片断2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加深认识,形成能力。1、不教之教,使学生得到满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假设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空,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心智凝固,表现欲锐减,创造性扼杀,怎能获得成功?本节课,教师所说

4、的话并不多,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学生不断探索交流,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树立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志向,这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稳定的内部诱因,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等不断得到提升和超越,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2、主动探索,使学生获得成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要

5、努力创立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根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开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卷纸,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这便是给学生提供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人各有其个性,有的爱独立思考,有的爱互相讨论,有的爱听听别人怎么说。于是,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同桌讨论,有的由几个人组合,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油然而生,使每个学生到达了“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在主动探索中意识和感觉到自

6、己的智慧和力量,再互相交流启发,自然就获得了成功。3、在练习中,使不同学生享受成功。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是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限制学生的开展。学生勇于答复以下问题的行为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至于答复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不能把自己放在“裁判员的角色上。否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在主体开展方面就会受到限制。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根此题以及多向思维的材料,引导学生善于联想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分析问题,使学生开阔思路,思维灵活,从而敏捷地解决问题。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对于未获得成功者,教师决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教师应尽量发现其错误中的正确成份,给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即使彻底错了,教师也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给予时机让他争取成功,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人的尊严,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因此而分享快乐。总之,学生在以上学习过程中,探索意识和发现能力得以展示,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相辅相成,大大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