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697918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期中试卷20131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阳县鳌江四中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说明:1.全卷共150分,其中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仔细阅读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屏幕 日暮 蓦然回首 B、国粹 翠鸟 出类拔萃C、绯红 心扉 获益匪浅 D、烦躁 干燥 操之过急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妖娆 恣睢 歇斯底里 眼花潦乱 B.嬉戏 禁固 温声细语 十拿九稳C.喧嚷 阴晦 一代天骄 郑重其事 D.罔然 辗转 通霄达旦 相得益彰3.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8)题选做6题,(9)(10)必做)(1)四面边声

2、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3)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4)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5)子曰:“岁寒, 。”(论语 子罕)(6)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8)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10)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连续两句) 4.名著阅读。(4分)(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

3、名。(2分) 捕鸟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活无常选择 和 ,篇名分别是 和 。(2)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A 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撷做粉碎 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选文中A是 (人物),从选文A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2分) 5.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传承中国汉字的优美,消除汉字手写危机,中央电视台今年暑期推出全新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4、。现在请你参与完成与之有关的题目。(1)为了扩大影响,请你为这个栏目写出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2)在听写过程中许多选手因混淆音似字、形似字而遗憾离开赛场,比如夺冠呼声最高的刘浥尘因为把“式微”写成“势微”而与冠军失之交臂,如果现场准备下列一些词语,你觉得该选哪个?请你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3分)A.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带好自己 (必需、必须)的生活用品。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启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C.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 (变换、变幻)。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必需】动一定要有

5、;不可少。【必须】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启事】名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启示】动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变换】动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动不规则地改变。(3)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请阅读下面三则微博,你从中读出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3分)微博1:看到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不少生活常用词语手写错误率还挺高,如果自己去写可能还不如这些孩子,不禁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已经到了只能看懂听懂,却无法手写出来的新文

6、盲时代呢?微博2:前几天看了中国汉字听写的节目,我觉得的很好,现在的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不管做什么都依靠大脑之类的高科技,渐渐的形成了依赖,所以写字都成了浮云,所以像这样的电视节目有必要办的,总比那些选秀的节目有意义多了。微博3:今日看点:舆论、迷惘、尴尬这些字你应该都认识但让你听写你写的出吗?记者选取10组常用汉字邀请大学生、研究生、老师等参与.测试结果人人都有不会写的字。习惯了电脑打字你还会用笔熟练写汉字吗?认识的字却写不出来这样的“失写症”你觉得无所谓还是想重新提笔学写字? 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 (16分) 阴影与阳光 (徐慧芬)(1)十四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7、(2)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3)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4)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也都被搜走。(5)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

8、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6)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参考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7)“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8)“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

9、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叵测,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9)“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10)“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11)“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刚才,碰上了一个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正好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十元钱,我付了

10、钱,骑上车就走。(12)骑了大约二十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沉重的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十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九十元钱的! (13)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要不,今天这只瓜就太贵了!”(14)父亲拍了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了拍儿子的头,边叙边议。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15)不

11、错,小蒙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回来路上买了西瓜。但是,关于十元与一百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十四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选自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有删改)6.文章第(5)段和第(7)段都写到小蒙流“眼泪”,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7.当小蒙的爸爸在门口听到小蒙的母亲所说的话时,内心一定有很多想法,请你根据当时情形,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写出小蒙父亲的心理。(不少于30字)(4分) 8.文章题目“阴影与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9.我们的传统教育都要求孩子不能撒谎,可是文中小蒙的

12、父亲为了给小蒙阳光却撒谎了,你觉得他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4分) (二)(13分)“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

13、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

14、,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

15、。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 第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3分) 1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

16、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3. 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山寺夜起(5分)(清)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4.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词语加以概括。(2分) 15.阅读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3分) (二)(13分)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17、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18、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 (3)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必得裨补阙漏 17.下列句中“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A.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3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9.在选段中,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三条建

19、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谈谈这条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3分) (三)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2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见兄被噬 (2)竟曳兄出 (3)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4)医养半年方愈 21.用“/”标出下

20、列句中的停顿。(标两处)(3分)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22.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弟弟的形象。(3分) 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 也许你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也许你不聪明,但你有一股拼搏的劲儿,这就够了;也许你不出众,但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就够了 也许你很听话,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但这可能还不够 题目一:这就够了 题目二:这还不够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