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妆品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16975810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与化妆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与化妆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与化妆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化学与化妆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化妆品(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妆品与化学论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影响姓名:赵嘉豪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班级:通信 14-2学号:摘要:化学与化妆品联系密切,而人类与化妆品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关注化妆品 的化学成分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从化妆品的 主要化学成分入手,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化学成分,接着以头发为例,主要分析 了化妆品对头发的影响和作用。现行化妆品对头发有不利影响,绿色化学才是最 终追求。关键字:化学成分;头发;绿色化学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能够接触到化学物质,可以说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21 世纪人类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的需求都与

2、化学紧密相连。化妆品作为每个人每天的必需品,是修饰及保护人类仪容所需的物质。化妆品本质上是化学制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化妆品中蕴含污染物,其中的色素、香料、表 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等等都可导致皮肤方面的疾病。化妆品中主要化学成分1.基质原料:(1)油脂和蜡:是护肤类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可以补充皮肤所缺乏的脂性物质。例如橄榄油、矿物油液状石蜡,凡士林等。1(2)溶剂类原料:大多数溶剂类原料,都可作为保湿剂,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持皮肤湿度的作用,防止皮肤由于水分不足而引起粗糙甚至干裂。例如:甘油(即丙三醇)、乳酸钠(即2一羟基丙酸钠)、低碳醇的 脂肪酸酯,酒精等。

3、(3) 粉状类原料:是组成粉状类化妆品的最主要原料。例如:滑石粉、 高岭土、钛自粉等。(4) 胶质类原料:大多是作为粘胶剂、增稠剂、成膜剂、乳化稳定剂等应用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辅助其他化学原料发挥作用。因此他 们往往不具有直接改善皮肤生理状况的功能。2.辅助原料:防晒剂: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衰老,变黑甚至引发病变的主要原因。日常的防晒处理对于保护皮肤来说很是关键,常用的防晒物质如:超细钛白粉、超细氧化锌等。苯甲酮类,肉桂酸等都是属于很好的紫外线UVA型吸收剂,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的一类防 晒剂。美白剂、抗衰老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蜂胶、蜂乳、 芦荟,何首乌、灵芝等天然植物

4、提取物以及色素,香料等。甘油又称丙三醇,是化妆品中最早使用的保湿剂,是动植物油脂进行皂化(制造肥皂)的副产物,经脱脂、脱臭及脱色后精制(减压蒸馏)得到,另外也可从蔗糖发酵制得。 “纯”甘油是一种无色、无臭、澄22-3清并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 接触皮肤后, 随后会有温热感产生,与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在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现在也有用丙烯经过人工合成加工制得。产品来源广、 价格低,具有特定功效,是化妆品的优质保湿剂 。胶原蛋白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也是构成动物皮肤、耳口、软骨、 角膜和血管等结缔组织的白色纤维状蛋白质。胶原蛋白对皮肤和头发有较大的亲和力并具有很好

5、的保湿作用,相关试验表明, 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不刺激皮肤和眼睛,性质温和。 胶原蛋白富含亲水性的天然保湿因子, 它与皮肤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可补充人体流失的胶原蛋白、氨基酸,能涵养皮肤水分,使皮肤有着良好的亲合性。由于活性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和人体皮肤胶原蛋白相容性极好,所以能完全被皮肤吸收,填充在皮肤基质层之间,从而使皮肤丰满、皱纹舒展,同时提高皮肤密度, 产生张力,具有抗皱作用。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修复功能,胶原蛋白和周围组织的亲合性好,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柔软、丰满和富有弹性,润滑角质层,刺激皮肤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 光滑、亮泽,减少皱纹。对一根头发进行横切,

6、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最中心的是发髓,中间是含胶原蛋白的皮质层,最外层是毛鳞片,胶原蛋白主要控制着头发的弹性和湿润度。毛鳞片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组织,,磨擦受热就会磨损,内层的胶原蛋白就会受到刺激而分解。头发的健康关键在于4头发的基础头皮皮下组织的营养,位于真皮层的胶原蛋白是表皮层及表皮附属物的营养供应站。缺乏胶原蛋白,头发干燥分叉,所以需补充胶原蛋白,营养皮下组织,保持头发柔软亮泽。目前已有此方面的产品问世,像力士胶原蛋白润发精华素、荟新修护型护发素以及胶原 蛋白丝质洗发乳等。头发是一种很特别的表皮构造,它除了植于皮肤上的发根,还有超出皮肤表面的发干。据估计,一个健康人约有十万根头发,而每天有1

7、00根掉落。头发的颜色由头发皮层所含不同量的黑色素造成。在黑发中,色素层遍及整个皮层,尤其是皮层内侧。而棕、金黄、灰色的浅发中,则含有较少的色素层,而且仅存于近髓部的地方。头发的漂白剂能透过皮层,经由氧化而使色素褪色。许多染发剂也能透过皮层,和蛋白质形成错化物,这些蛋白质对于洗发和理发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染发剂中的苯类化学物质、重金属盐,还可以透过皮肤吸收,在多次长期反复的接触这些物质之后,导致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累积,对人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烫发药水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头发表层还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具有致突变性。因此,染发烫发 一定要慎重。染发剂种类非常多,但已报道的检测方法涉及的检

8、测项并不太多。有一些文献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测定,规范中已有检测方法的几项指标。目前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对规范中禁限用物质的覆盖率还很低。目前允许使用的染发剂多达90578余种,但规范只对8种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染料提供了检测方法, 覆盖率不足10。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化妆或护理品开发新产品的主要趋势是方便、多功能、温和无刺激、原料天然化。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知名的大型专用化学品公司正积极开发这类化妆或护理品的理想原材料。青年群体对染发剂的需求强劲,同时也带动了与护理彩色头发相关的香波、调理剂及其它产品的市场。R&H公司人士认为,提供更多的多功能产品已成为获得市场份额

9、的一种方法。6美白化学物是指可降低皮肤色度或减轻色素沉着,以达到皮肤美白为目的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日晒引起的色素沉着是以日晒产生肤色黑化和污斑的增加为代表。由于黑素合成过程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输送等环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为美白化妆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能。随着美白化妆品需求量的增加,其市场前景广阔,许多着名的化妆品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型美 白化学物的开发,投入使用的新型美白化学物越来越多。绿色化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化学科学领域之一,在关注现在科技手段和条件下减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在为未来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我国也制定了“科教兴国”

10、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199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无添加化妆品不含防腐剂、香料、色素和矿物油,是国际化妆品的发展潮流。无添加化妆品包括四大特点:9无防腐剂、无香料、无色素和无矿物油。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香料、色素和矿物油的护肤品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丘疹和瘙痒等敏感现象,而防腐剂、色素、香料和矿物油是最大的化妆品刺激源。无添加化妆品在欧美、日本和港台已很流行。 我国也应加快对绿色化学、无添加化妆品的研究力度,填补我国化学研究上的不平衡, 早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参考文献:1金颖.化学与日用化妆品.科技创业家理论研究,2011(01):2072施昌松,崔

11、凤玲,张洪广等.化妆品常用保湿剂保湿吸湿性能研究.日用化妆 品科学,2007,30(1):25-303陆蓉.化学与化妆品及化妆品的选择.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1(5):554王学川,任龙芳,强涛涛等.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 用化学工业,2005,35(6):388-3925朱英,杨艳伟.我国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技术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 16(2):248-2506徐维正.化妆、护理品原料向多功能和天然型发展.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 10(19):11-127李玲,周华,宋伟民.美白化妆品及其功效评价.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 (1):46-488余杰,李树伟,何忠秀.绿色化学与现代化妆品.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27 (4):11-169方瑞欣.无添加无防腐剂化妆品的研制与生产.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29(9): 37-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