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船工号子》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6971373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课时《船工号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课时《船工号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课时《船工号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2课时《船工号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船工号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船工号子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船工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2、通过欣赏,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船工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同学说说感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将全班

2、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欣赏船工号子1、出示图片,介绍船工背景。(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

3、为学生播放完整的船工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工)。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工的身体。川江船工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2、你对船工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吗?3、初听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船工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b介绍歌曲的劳动块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

4、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上滩号子”、“ 拚命号子”、“下滩号子 ”联缀而成。4、听“平水号子”。师:老师这有段音乐,听听看这段音乐是这些劳动号子中哪一段?师: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5、聆听“见滩号子”,完成表格。师:接下来听听见滩号子的音乐,看看平水

5、号子与见滩号子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音乐片段 速度 情绪平水号子见滩号子6、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7、听两段音乐,哪段是拼命号子?哪段是下滩号子?过渡语缺少音乐片段 节奏 情绪 音乐情景拼命号子下滩号子8、哼唱“下滩”时的旋律。师:船工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也随着船工们一起唱一起航行吧。9、介绍船工号子:船工号子这首歌是常苏民和陶嘉舟两位音乐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为影片旋涡里的歌而创作的插曲。歌曲通过平水

6、、见滩、上滩、拼命、下滩再现了闯滩夺险的劳动场景。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因此我们欣赏的和真正在川江边上的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10、推荐网站: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土豆网 优酷网 酷6网搜索关键词:船工号子、川江船夫号子11、完整的欣赏船工号子。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段?12、小结昔日里川江上那几人、几十人划船,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纤,号子声震撼河谷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但是“川江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让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哈腰挂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

7、。又称吆号子,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著名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是其中一首,曾在全国音乐周上演出,得到好评。搬运木头时,木头两侧各站4个人,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预备开始的号令),大家一起弯腰(哈腰)把挂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4人迈右脚,右侧4人迈左脚,形成相对的脚步,边走边唱,随着歌声的节奏齐步向前迈进。哈腰挂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式。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

8、劳动的情况随时都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全曲虽有一个八度,但经常用的音调只在的五度范围内。多为依字行腔,与当地方言音调紧密结合。在抬较细的小木头时,进行的速度比较快,歌声高亢,号子的旋律性较强;如遇到沉重的大木头时,每个人肩负着几百斤的重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行进速度不仅减慢,而且唱时不可避免地带着粗重的自然呼喊声,领唱与和唱在接腔时常形成声部重叠。嗺咚嗺是一首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潜江地区的打麦号子。因衬词中有很多“嗺咚嗺”而得名。打场时两排人面对面地站着打麦这排上哪排下啪啪一领众和地唱着嗺咚嗺歌声与劳动融合在一起使人忘记了疲劳。这首歌的曲调明快活泼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词内容是一对男女的绵绵情话并带几分幽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