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97100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摘要: 为提高水基润滑剂的润滑性以及抗磨减摩性能, 合成一种环境友好的含极压元素 P、 N 的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 (OWELA) 。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 和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 对中间体聚合 P -N 二元醇(PG) 和 OWELA 进行表征, 用四球摩擦试验机研究 PG 和 OWELA 的润滑性能。 利用扫描电镜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钢球的磨损外表进行分析, 探讨其润滑机制。 结果说明: 相较于 PG, OWELA 可以显著降低水的摩擦因数和磨痕直径, 可使纯水最大无卡咬载荷提高 3. 5 倍, 且具有良好防腐性

2、能; OWELA 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归因于高活性极压元素P、 N 与金属形成高强度的化学反馈膜, 以及脂肪酸分子在金属外表形成了物理吸附膜, 两者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关键词: 油酰氯; 极压; 水性润滑添加剂; 摩擦性能; 摩擦机制摩擦磨损不仅会造成能量损失, 而且会对机械设备造成损伤, 据统计每年因摩擦耗费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约占全世界能源耗费的近 50%1。 润滑剂能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维护本钱, 减少能源损耗, 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有效伎俩之一2。传统的石油基润滑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摩擦磨损, 提高机械运行效率, 降低摩擦副的磨损率, 但其存在本钱高、 导热系数低、 可燃性高、 燃

3、点低等缺点, 限制了其应用; 而且石油基润滑剂直接排放或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 与可持续开展的理念相悖3。相比于石油基润滑剂, 水基润滑剂因其具有本钱低、冷却能力强、 耐火、 导热性好、 环境友好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5。 然而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水是一种黏度低、 外表张力高、 成膜能力差、 腐蚀性强的润滑剂, 长期使用会导致摩擦副的磨损率增加。 研究说明, 提高水基润滑剂润滑能力, 特别是抗磨减摩性能的有效途径是引入高性能的添加剂6。近年来, 研究人员针对水基体系下的润滑特性发展了大量研究, 包括高分子聚合物、 纳米材料和离子液体等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的物质被纳入了水基润滑

4、添加剂的研制范畴中7-10, 因而极大地丰盛了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种类, 并提高了水基润滑剂的性能。但这些添加剂仍存在润滑性较差以及一些添加剂不合乎绿色润滑的开展趋势。 随着机械设备向着高速、 重载方向开展, 机械设备对润滑添加剂的极压抗磨要求越来越高, 在水基润滑添加剂中引入极压抗磨剂(一般指含有 S、 P、 N、 Cl 等元素的添加剂) 已成为提高润滑剂性能的开展方向11-13。植物油和动物油在自然界中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润滑有效性, 将其或其衍生物作为根底油的研究明显增加14-16。 油酰氯是一种以甘油酯形式存在的天然可再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衍生物, 其含有长脂肪链、 羰基和双键, 具有一定

5、的润滑性能17-18。为提高水基润滑剂的润滑性以及抗磨减摩性能, 本文作者制备了一种含极压元素 P、 N 的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 研究该添加剂的润滑特性与润滑机制, 为研制高效的水基润滑剂提供了技术撑持与理论依据。1 试验局部1. 1 原料与试剂试验采用的二乙醇胺、 甲醛、 亚磷酸二乙酯、 三乙胺、 四氢呋喃、 苯氧基磷酰二氯, 均购自江苏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油酰氯由山东临沂绿森化工有限公司供给。1. 2 油酰氯水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1. 2. 1 P-N 二元醇 (BHAPE) 的合成在装有温度计、 冷凝管、 搅拌器的 100 mL 四口烧瓶内参加二乙醇胺 ( 5. 25 g ) 、

6、 甲醛溶液 ( 4. 05g) , 在 40 45 下反馈 2 h; 然后加热到 80 减压抽真空, 除去生成的水; 最后降温至 60 , 迟缓滴加亚磷酸二乙酯 (6. 90 g) , 滴完后继续反馈 2 h, 即得 BHAPE。1. 2. 2 聚合 P-N 二元醇 (PG) 的合成在装有温度计、 冷凝管、 搅拌器的 100 mL 四口烧瓶内参加合成的 BHAPE (22. 70 g) 、 三乙胺 ( 0. 01g) 和四氢呋喃 (20 mL) , 降温到 5 ; 在 N2 氛围下将 8. 18 g 三乙胺迟缓滴入上述溶液中, 然后将 7. 12 g苯氧基磷酰二氯和 30 mL 四氢呋喃的混合

7、溶液迟缓滴入烧瓶中 (滴加时间在 30 min 以上) , 并在 25 下搅拌反馈 10 h; 将反馈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旋转蒸发, 除掉生成的盐和溶剂, 即得 PG。1. 2. 3 油酸基极压水性润滑添加剂 (OWELA) 的合成在装有温度计、 冷凝管、 搅拌器的 100 mL 四口烧瓶内参加合成的 PG ( 22. 70 g) 、 三乙胺 ( 0. 01 g)和四氢呋喃 (20 mL) ; 在 N2 氛围下将 8. 18 g 油酸酰氯和 30 mL 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迟缓滴入上述溶液中, 并在 25 下搅拌反馈 12 h; 将反馈物进行过滤、旋转蒸发, 除掉生成的盐和溶剂, 即得 OWE

8、LA。1. 2. 4 水基润滑剂的制备在 100 mL 玻璃烧杯 中 加 入 一 定 量 去 离 子 水、OWELA、 杀菌剂、 除锈剂、 外表活性剂等, 在室温下超声分散搅拌 30 min, 即得水基润滑剂样品。1. 3 分析与表征FT-IR 分析: 采用 Nicolet IS5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衰减全反射法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1H NMR 分析: 采用 AVANCE HD 400 MHz 型核磁共振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氢谱分析, 以 CDCl3 为溶剂。元素分析: 采用宁波仪方飞希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FLASH 2000、 CHNS-O ANALYZER 型元素分析仪 C

9、、 H、 N 元素含量; 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生产的 Optima 7000DV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OES) 分析 P 元素含量。摩擦性能分析: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 ( 型号:MRS - 10A, 济 南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按 照 标 准GB / T 314282研究样品的最大无卡咬载荷 ( pB 值) 、抗磨性能和减摩性能。 pB值测试条件: 室温, 速度为556 mm / s (1 450 r / min) , 试验时间为 10 s。 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试验条件: 转速为 1 450 r / min, 载荷为200 N, 试验时间为

10、30 min。防腐性能测试: 按照规范 GB / T 61442022 测试OWELA 水溶液的防腐性能。 具体办法如下: 将一块磨光的铜片浸入所制备的样品中, 然后转移到 ( 552)的恒温环境中, 保持 8 h 后取出铜片; 经洗涤后, 将其与铜片腐蚀规范色板进行比拟, 以评价腐蚀程度, 确定腐蚀等级。XPS 分析: 在 超 高 真 空 条 件 下 使 用 PHI 5000Versa 探针 ( UlVAC-PHI Co.) 进行 Al K 激发辐射分析磨斑外表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SEM 分析: 利用 FEI-200 扫描电子显微镜 ( FEICo.) 分析钢球磨斑外表形貌。2 结果与讨论2

11、. 1 OWELA 的结构表征为 BHAPE、 PG、 OC ( 油酰氯)和 OWELA 的红外光谱图。 在 BHAPE 和 PG 曲线中,3 401 和 3 301 cm-1处对应二乙醇胺上 C-OH 峰和-NH峰的伸缩振动, 在 1 220 cm-1处的强吸收峰是由 P =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 在 956 cm-1处对应于 P -O 的伸缩振动19。 对于 PG, BHAPE 在 958 cm-1处的 P = O伸缩振动向 948 cm-1附近的较低波数移动, 说明醇胺上的羟基与二氯化磷酸苯酯发生反馈, 即 PG 合成成功。 在 OWELA 曲线中, 与 PG 相比, 1 798 cm-1

12、处出现与油酰氯相同位置的峰, 对应-C = O 的伸缩振动峰, 3 007 cm-1处对应油酰氯上不饱和双键的伸缩振动, OWELA 在 3 005 cm-1处也存在该振动峰, 说明油酰氯成功接枝在 PG 上。为 BHAPE、 PG、 OC 和 OWELA的1H NMR 谱图, 可以看出, 在 BHAPE 的核磁共振谱中, 位于 3. 9210-6 4. 1110-6处的峰归因于-OH上氢原子的化学位移, 在 PG 和 OWELA 的谱图上也出现该峰。 位于 2. 6810-6 3. 5910-6处的多重峰归因于亚甲基上的氢原子20。 值得注意的是, 当油酰氯与 PG 反 应 后 生 成 OW

13、ELA, 不 同 于 PG 谱 图,OWELA上出现油酰氯的长脂肪链上不饱和双键的峰,位于 5. 3910-6附近。 这些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分明地证明了 OWELA 合成成功。给出了中间体 ( BHAPE, PG) 和终产物(OWELA) 的元素分析结果。 可知, BHAPE 的元素测量值和理论值差异不大, P 的质量分数为 12. 6%,N 的质量分数为 5. 45%。 由于 PG 和 OWELA 为聚合物, 理论值和测量值的结果有所差别, 而且由于油酰氯的引入, OWELA 中的 P 和 N 的质量分数较中间体 BHAPE 和 PG 低。 元素分析结果也可证明 OWELA合成成功。2. 2

14、OWELA 的摩擦性能研究2. 2. 1 极压性能分析极压值(pB 值) 是用来衡量润滑剂的承载能力。不同质量分数的 PG 和 OWELA 水溶液的 pB 值见图 3。如下图, 水的 pB 值仅为 95 N 左右; 在水中添加PG 和 OWELA 后 pB 值明显增大, 且随着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当 PG 和 OWELA 的质量分数为0. 5%时, pB 值分别到达 374 和 433 N, 当质量分数超过 0. 5%时, 两者的 pB 值变化不大, PG 的 pB 值明显低于 OWELA。 结果说明, PG 和 OWELA 可以明显提高水的承载能力。 极压性能不仅与活性元素有关,而

15、且与添加剂的吸附能力和反馈活性有关。然而, 随着 PG 和 OWELA 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pB 值无明显变化, 可能由于 P 含量的增加引起钢球的韧性显著下降, 增加了黏着磨损21。2. 2. 2 减摩抗磨性能分析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在 200 N 载荷下进行, 而根底液的极压值为 95 N, 200 N 的载荷远大于根底液承载能力, 钢球严重卡咬, 无法得出有效的根底液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数据。 出了质量分数 0. 5%PG 和OWELA 水溶液 200 N 载荷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测试结果。在水中参加 PG 和 OWELA 后,摩擦因 数 和 磨 斑 直 径 皆 呈 降 低 趋 势, 说 明

16、 PG 和OWELA都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PG 的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皆大于 OWELA, 且摩擦因数波动较大。 这是由于 PG 的黏度较低, 难以吸附在金属外表, 形成的润滑膜不稳定, 导致 PG 润滑不良。 接枝油酰氯后,OWELA的摩擦因数比 PG 更稳定且小于 PG, 说明OWELA 在钢球外表迅速形成了有效的润滑爱护膜,且摩擦过程中爱护膜变得更加致密、 稳定。 综上所述, 与 PG 相比, OWELA 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 长碳脂肪链可以在钢球外表形成稳定的物理吸附膜, 使OWELA 体系的摩擦因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与四球摩擦的极压测试结果一致。2. 2. 3 防腐性能以 OWEL

17、A 为研究对象, 测试铜片在不同质量分数 OWELA 的水基润滑剂中腐蚀前后的形貌。浸在含 OWELA 水基润滑剂中的铜片没有任何颜色变化, 铜片仍保持明亮, 说明所有 OWELA 水基润滑剂样品均未腐蚀铜片外表, 且所有样品的防腐能力均在 1b 水平 。 可见, 在水中参加 OWELA 满足对铜片的防腐要求。2. 3 摩擦机制研究2. 3. 1 SEM 分析为了揭示 PG 和 OWELA 的摩擦作用机制, 采用扫描电镜 ( SEM) 对磨损钢球外表进行分析。 从 2 种不同放大倍数的可以看出,PG 水基润滑剂润滑下的的磨痕比 OWELA 水基润滑剂润滑下的磨痕更深更密; 在 OWELA 水基

18、润滑剂润滑下钢球外表较为光滑, 仅有轻微的沟槽。 可见,OWELA 具有更好的抗磨性能。2. 3. 2 XPS 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润滑机制, 对钢球的摩擦外表进行了 XPS 分析。 图 7 所示为 OWELA 水基润滑剂润滑下钢球摩擦外表的 XPS 图谱, 图中显 示 了 C 1s、N 1s、 O 1s、 P 2p、 Fe 2p 在钢球外表的峰位置。 C 1s峰值位于 284. 8 和 288. 9 eV 处, 归因于 C-C、 C-H和 C-O 键。 N 1s、 P 2p 和 O 1s 的峰值说明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馈22。 在 N 1s 光谱中, 峰值位于399. 1 eV 处, 对应于

19、 C-N 键和 CNO。 在 P 2p 光谱中, 峰值位于 133. 1 eV 处, 可能是由亚磷酸二乙酯与二乙醇胺和甲醛发生曼尼希碱反馈引起的。 Fe 2p峰位 置 位 于 710. 4 和 723. 3 eV 附 近, 可 能 是 由Fe2O3 、 Fe(OH)O 或 Fe3O4引起的。 在 O 1s 光谱中,峰值在 531. 7 和 530. 1 eV 处, 可能归因于 P -O-P、-P =O、 P-O-Fe 和 C-O 键。 以上结果说明, OWELA作为极压抗磨剂, 在摩擦过程中其含有的高活性极压元素 P、 N 与金属形成高强度的化学反馈膜, 与脂肪酸分子在金属外表形成的物理吸附膜相结合12, 提高了水基润滑液的减摩抗磨性能。选自期刊:润滑与密封 2022 年 7 月第 47 卷 第 7 期作者信息:姚 娜1,2 李 梅2 李守海1,2 夏建陵2 许利娜2 杨小华2 丁海阳1,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爱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项目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项目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