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956884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18.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5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容索引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沧海桑田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挤压张裂n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n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n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盆地海洋陆地n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n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n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2、作用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8.新课标III,62017北京文综,36(2)2014大纲全国文综,62014海南地理,172013广东文综,1以区域海陆分布或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影响。考向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判断解析解析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褶皱山地,四个选项中只有地壳作用会形成褶皱山地。答案1.如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 B.地壳作用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地质

3、构造示意图该地质构造的成因是什么依据岩层和地貌的基本形态判断考向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2.右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解析考向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解析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海陆分布图、区域地形图

4、某地相对于板块的位置;某山脉、湖泊及其特征的成因在板块图中进行定位;主要用消亡边界作参考材料:地质材料:地质历史进入到距今约历史进入到距今约亿年亿年的的白垩纪时,发生了奠定今天我国山川地势大体白垩纪时,发生了奠定今天我国山川地势大体轮轮廓廓的燕山运动。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秦岭地区的燕山运动。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秦岭地区有有大量大量的岩浆侵入活动,火山爆发、惊天动地!的岩浆侵入活动,火山爆发、惊天动地!岩浆岩浆侵入侵入冲破古老的片麻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破古老的片麻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岗岩花岗岩“岩株岩株”,这个岩株就构成,这个岩株就构成了完整的华山了完整的华山山体。山体。在在这次构造运动这次

5、构造运动中,华山与关中平原之间发生了大中,华山与关中平原之间发生了大的的断裂断裂,南部的山区再次隆升抬高,使与关中平原,南部的山区再次隆升抬高,使与关中平原之之间间的高差更为悬殊,华山的高拔、奇险形象得以的高差更为悬殊,华山的高拔、奇险形象得以确确立立。由于受后期燕山运动的再次影响,华山北侧。由于受后期燕山运动的再次影响,华山北侧的的断层断层再度复活,华山继续抬升,与关中盆地的高差更大。自此以后,高高升起的华山再度复活,华山继续抬升,与关中盆地的高差更大。自此以后,高高升起的华山地区,一直遭受强烈的侵蚀和风化剥蚀。在侵蚀和风化剥蚀中,华山花岗岩上的一些地区,一直遭受强烈的侵蚀和风化剥蚀。在侵蚀

6、和风化剥蚀中,华山花岗岩上的一些古老片麻岩被破坏殆尽,使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古老片麻岩被破坏殆尽,使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株岩株”昂然兀立。花岗岩昂然兀立。花岗岩“岩株岩株”周周围的片麻岩,因时代久远、围的片麻岩,因时代久远、“老朽老朽”松软,易被破坏为水流带走,所以较花岗岩形成松软,易被破坏为水流带走,所以较花岗岩形成的山峰低了的山峰低了“一头一头”,高峻挺拔的华山山峰就高高在上了。在新生代这个最新的地质,高峻挺拔的华山山峰就高高在上了。在新生代这个最新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华山的地形地貌得到了进一步的雕塑,大自然的锋利历史时期中,华山的地形地貌得到了进一步的雕塑,大自然的锋利“魔刀魔刀”精雕细刻精雕

7、细刻了华山的山山水水了华山的山山水水。结合材料说明华山的结合材料说明华山的“山山水水山山水水”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什么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老师那这么说: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咯!学生什么是外力作用?是的,没错!那主要表现形式还记得是哪些呢?老师老师,记住他们的名字这很简单,但一考试我就犯难了,请问有他们的真实照片没有呢,让我们一睹为快!学生当然知道,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学生这就是: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影响因素产生作用风化碎屑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

8、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这是:侵蚀作用!冰川水空气影响因素产生作用河流侵蚀河谷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这是: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沙尘暴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陡坡为背风坡缓坡为迎风坡这是: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影响因素产生作用新月形沙丘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我们还可以将每个作用根据影响因素具体再看看。老师还想不想了解的更加深入一点呢?老师:请问他们受不同的影响因素作用还有不一样的表现啊?学生当然有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老师海浪侵蚀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侵蚀作用分类:n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n 地貌形态:风力吹蚀

9、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n 分布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和石灰岩分布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和喀斯特地貌。n 分布地区: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n 分布地区:滨海地带n 地貌形态: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海浪堆积风力堆积流水堆积冰川堆积堆积作用分类:n 分布地区: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n 地貌形态:杂 乱 堆 积、形 成 冰 碛地貌 n 分布地区: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n 地貌形态: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n 分布地区:干

10、旱内陆及邻近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n 分布地区:滨海地带n 地貌形态: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老师,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你的解答!老师:请问有同学认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谷出口比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容易形成洪积(冲积)扇,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不对。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岩石风化作用更显著,山区有大量岩石松散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形成。老师老师,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你的解答!老师:请问平原地形是外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因此所有平原都是特别平坦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不正确。并非所有平原都是特别平坦的。例如冰碛平原多呈波状起伏的

11、状态。老师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792016全国文综,36(1)2014安徽文综,322013福建文综,9102013年北京文综(流水):2017年浙江选考(海浪)该考点在高考命题中,常以区域自然环境或景观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区域地貌的外力作用及其表现。此外此外,还有,还有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地貌的判断的判断考向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例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

12、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1920题。题。19.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的坡向是A.东北坡东北坡 B.西北坡西北坡 C.东南坡东南坡 D.西南坡西南坡20.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解题需知:1、影响因素有:温度、水和上午因素。2、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13、的地区风化作用强。考向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1.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考向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解析解析解析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积地貌和风蚀地貌)。答案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考向流水作用地貌判断

14、【20132013北京北京】8.8.甲地为甲地为峰林,同类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景观多出现在在 苏苏 湘湘 滇滇 新新 桂桂 内蒙古内蒙古 A.A.B.B.C.C.D.D.解题需知:1、河流上下游河段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影响;2、通常,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考向海浪作用地貌判断【20172017浙江浙江】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3 3、4 4题题。3 3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是 A.A.B.B.C.C.D.D.4 4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是 A.A.B.B.C.C.D.D.解题需知:1、多发生在海陆交界处;2、波浪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分别

15、形成不同地貌。考向冰川作用地貌判断【20142014福建模拟福建模拟】读读图回答:图回答:(1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貌的形成过程。(6 6分分)解题需知:1、多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2、冰川侵蚀地貌较为典型;堆积地貌杂乱无章提示: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2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2分),形成峡湾。【解解法法分析分析】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地貌示意图地貌的成因是什么判断干湿区域,进而确立主导性外力作用的类型;根据地貌特征判断考向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分析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

16、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答案解析考向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分析解析解析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考向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分析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

17、流改道答案解析解析解析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考向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分析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解析解题需知:海岸线进退的相关因素:地壳运动;(一般不考虑)全球变暖;河流;海浪考向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分析解析解析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

18、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解解法法分析分析】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地貌变化示意图及说明性文字地貌形成过程中某要素的位置及特征是如何变化的据材料结合原理推断岩石圈物质循环l 只能由岩浆生成l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l 侵入岩坚硬致密l 喷出岩常有气孔岩浆岩l 外力作用生成l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l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l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l 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l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

19、材料l 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l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l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冷却凝固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天津文综,3该考点常结合岩

20、石圈物质循环图或区域地质地貌特点,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地质作用表现、岩石类型等。考向地质循环过程判断1.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在右右图图所示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

21、、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解析答案考向地质循环过程判断解析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泥沙中,故C项正确。项正确。考向地质循

22、环过程判断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右图回答23题。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答案解析解析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解析考向地质循环过程判断3.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B.C.D.答案解析解析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而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解析考向判断判断方法:方法:1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岩浆岩

23、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凝而成;2 2、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结构,有外和具有层理结构,有外力作用形成;力作用形成;3 3、指向岩浆的为重熔再、指向岩浆的为重熔再生;指向变质岩的为变生;指向变质岩的为变质作用;质作用;考向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的判断【山东模拟山东模拟】下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新的的顺序依次顺序依次是是A.岩浆岩岩浆岩 1、沉积岩、沉积岩 1、沉积岩、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 2、沉积岩、沉积岩 3B.沉积岩沉积岩 3、岩浆岩、岩浆岩 1、

24、岩浆岩、岩浆岩 2、沉积岩沉积岩 2、沉积岩、沉积岩 1C.沉积岩沉积岩 3、岩浆岩、岩浆岩 1、沉积岩、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 2、沉积岩、沉积岩 1D.沉积岩沉积岩 3、沉积岩、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 1、岩浆岩、岩浆岩 2、沉积岩、沉积岩 1 考向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的判断【江苏单科江苏单科】下图为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56题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甲乙丙 B乙丙甲乙丙甲 C丙乙甲丙乙甲 D丙甲乙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的次数是次数是 A1 B2 C3 D4考向岩层新老顺序判断题-解题需知1、沉积岩顺序:越老越先沉积,埋藏越深,位于下方;反之为新岩层。2、生物化石:古老生物(位于下方);高级生物(位于上方)3、喷出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岩层,变质岩形成晚于其周边的岩浆岩4、离消亡边界(海沟)越近,岩石形成年代越晚;5、断层面的判断:6、如果沉积岩之间有侵蚀面,说明下面岩层先抬升,经侵蚀后又下沉,最后沉积上层岩石。7、若某个岩层缺失:【命题分析命题分析】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地质循环示意图、区域地质地貌图相关地质作用的过程是什么;某地质地貌的成因是什么用基本原理分析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