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952934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双港中学“三、六”教学模式学案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授课人授课时间 周 课型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装置的评价、选择和设计能力。4:比较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难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二:一氧化碳碳元素有+2和+4价,所以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今天开始学习有关一氧化碳的知识。【板书】一氧化碳【板书】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煤气中毒的事例,煤气中毒实际就是指一

2、氧化碳中毒。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气味?能否溶于水? 下面请大家填写下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废(与空气比)COCO2H2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我们在实验室应怎样收集它呢?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 结合。(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按改进意见安装好CO还原CuO装置。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我们必须注意“两先两后”,即先通气再点燃,先熄灯后停气。一氧化碳也应这样,请叙述理由。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气体的密度跟空气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得到。)师:用向下排气法行不行?不行,因为一氧化碳

3、无色,无法知道气体是否集满,而且一氧化碳有毒,长时间收集会使实验者中毒。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教 学过程导学合作1、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 B尼古丁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人用炉子取暖时,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B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可不用处理C 某同学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他立即打开电灯进行检查D 一氧化碳没有颜色和气味,民用煤气中常加入一些有恶臭味的物质,这样是为了更好地防止煤气中毒3.有关一氧化碳和二

4、氧化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都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浓度大时都可以使人致死因此都有毒D.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4.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点燃5.(2008年海南)5月31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据估算,我国约有1500万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由于该气体具有 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教学反思基础训练启发提高教学过程成果检验6.A 、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紫红色,B、E是两种常见气体,其中气体E 有剧毒,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判断:( 1 ) A 、E 化学式分别为:A : 、E : 。( 2)写A 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