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945484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甲骨文 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从这篇卜辞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当时占卜之风盛行;统治者重视农业;对天文历法有一定研究,已经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方法。王国维王国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

2、始得为之。”1.运用考古发掘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文化,即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2.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在于它提出了检验传统的经史典籍作为史料记载史实的可信度重要问题。什么是二重证据法?有何意义?甲骨卜辞甲骨卜辞商朝成为商朝成为“信史信史”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殷墟殷墟甲骨文甲骨文考古史料考古史料文献史料文献史料商本纪 商朝的建立“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书纪年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率众克夏,建立商。内外服制大邑商大邑商“内服内服”四方四方(部落部落)“外服外服”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部落)首领间

3、接管辖的畿外之地。松散的联盟关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体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青铜文化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长1.1米高1.33米重875公斤礼器青铜文化簋(gu)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容器青铜文化商人饮酒风气极盛,而且谷类作物产量较高,农业生产较发达,因为它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尊觥(gng)青铜文化 观察上图,分析这两件青铜器物的主要特征。多动物纹饰或造型;特殊纹饰使器物被赋予沟通天地的功能,反映出商朝人大都迷信。“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 材料一: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杜甫槐叶冷淘 材料二 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

4、大夫五、元士三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三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左传宣公二年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看,鼎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功能?鼎本为炊食器,但作为用于礼典和祭祀等重要活动的礼器,鼎又是王室和贵族身份和政治地位的标识。鼎从夏迁于商,又从商迁于周,说明鼎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它具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等功能。三星堆文化 在四川成都广汉平原发现一支异常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从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遗物看,其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决不在中原殷商文化之下,但以后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先民竟不知去向了。祭祀坑中出土的大铜人(下)高度与真人相仿,青铜神树高达4米(右)。课堂小结 公元前1600年,商部

5、落首领汤灭夏,建立商朝。由于商的统治范围有限,且周边存在其他方国、部落,因此商采取内外服制的统治方式,形成了松散的联盟关系。商朝的青铜文化高度发达,出土青铜器众多,“司母戊鼎”是其中最著名的。青铜器的用途多种多样,但主要用途是礼器,用于王室、贵族的礼典或祭祀,还被赋予了沟通天地,象征政权的意义。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由于甲骨文的出土与解读,加之文献史料与考古史料的对应,商朝被证明为信史。天干地支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