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944877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3.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 设置出入口(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概述 11.1 工作背景 11.2 评估依据 11.3 工作内容 2第二章 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 3第三章 工程概况8第四章 安全评估104.1 位置104.2 加油站设施与道路横向间距 104.3 交叉口间距104.4 道路宽度114.5 平纵线形及交叉角度114.6 交叉口视距114.7 转弯设计124.8 交通管理124.9 路基路面124.10 施工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134.11 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 144.12 营运期间养护管理14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165.1 结论 165.2 建议 16附图第一章概述1.1工作背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石油分公司拟在六合

2、区程桥镇境内增设一 处加油站以满足区域用油需求,加油站位于竹程西路和竹葛线交叉口西南角,加油站 入口设置在竹程西路,出口设置在竹葛线。为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保证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安全,保证公路 运营效率,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保证,根据公路安全条例,应对其位置、可识别 性、间距、视距三角区、转弯半径等进行评价。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石油分公司委托,我公司开展本项目的安 全性评估。项目地理位置图1.2评估依据1、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2、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

3、TG D20-2006);5、公路平面交叉优化设计(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8、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9、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1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2006年版;12、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1.3 工作内容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对本项目的以下内容进行安全评估,为项目办理行政许可提供第三方评估意见,达到提高公路平面交叉交通安全性的

4、目的:1、设置位置、转弯半径、交叉口视距等;2、加油站设施与公路横向间距;3、交通标志标线设置;4、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5、营运期间相关设施的养护管理方案。第二章 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为加强涉路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工程可靠、运营安全,交通部及相关行业 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规范、标准,其中与本项目安全性评估相关的主要要求 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有关规定:第 8.3.4 条:平面交叉的间距应根据其对行车安全、通行能力和交通延误等的影响确定。一、二级公路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公路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干线

5、公路集散公路一般值最小值间距(m)20001000500500300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有关规定:10.2.1 平面线形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应正交或接近正交,且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不宜采用需设超高的圆曲线。10.2.2 纵面线形(1) 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纵面线形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 求。(2) 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范围内;次要公路紧接交叉 的引道部分应以0.5%2.0%的上坡通往交叉。(3) 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圆曲线设置超高时,次要公路的纵坡应服从主要公 路的横坡。10.3.2 通视三角区(1) 两相

6、交公路间,由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通视的 物体。通视三角区示意图(2) 条件受限不能保证由停车视距所构成的通视三角区时,则应保证主要公路的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要公路边车道中心线57m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应满足下表要求:设计速度(km/h)1008060403020停车视距(m)16011075403020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25017511570553510.4.2转弯曲线所采用的设计车型及行驶速度规定如下:(1) 各级公路,应以鞍式列车(总长16m)行迹设计。(2) 左转弯曲线的行驶速度采用515km/h;大型车比例很少的公路可采用5km

7、/h。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总长12m)以较低速行驶的行迹设计。(3) 公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时,可不设右转弯车道,其行驶速度可与左转弯车 道相同或略高一些。设置分隔的右转弯车道,行驶速度不宜大于40km/h;当主要公 路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时,右转弯行驶速度不宜低于其50%。10.4.3转弯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和线形规定如下:(1) 鞍式列车在各种转弯速度情况下,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规定如下表。转弯速度(km/h)W1520253040506070最小半径(m)1520 (15)25 (20)3045607590注: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括号内的值。(2)转弯路面边缘线形

8、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行迹。 非渠化平面交叉以载重汽车为主,转弯路面边缘可采用半径15m的圆曲线。 当按鞍式列车设计时,路面边缘可采用符合转弯行迹的复曲线。 渠化平面交叉的右转弯车道,其内侧路面边缘应采用三心圆复曲线;左转弯内 侧路面边缘以一单圆曲线来控制分隔岛端的边缘线。3、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有关规定:4.4.1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 形交叉,如两相交公路的通视三角区能得到保证,则次要公路与主要公路的交会处应 设置减速让行标志;否则次要公路应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或设置强制停车及减速设施。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

9、012)有关规定:第7.2.3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需采用曲线时,其曲线 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第7.5.5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常,交叉口进 口道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第7.2.7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存在任何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有关规定:第4.1.2 新建平面交叉口不得出现交角小于70(特殊困难时为45)的斜交 交叉口。第4.1.3 各类交叉口最小间距应能满足转向车辆变换车道所需最小长度、满足红 灯期间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以及满足进出口道

10、总长度的要求。第4.2.17 改建交叉口附近地块或建筑物出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1)主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不应小于100m,且应右进右出。(2)次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不应小于80m,且应右进右出。(3)支路上,距离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停止线不应小于50m,距离同支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不应小于 30m。第 4.3.1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中线宜采用直线,当需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第 4.3.2 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其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见下表:右转弯速度(km/h)30252015无非机

11、动车道时缘石 推荐半径(m)25201510注:有非机动车道时,推荐转弯半径可减去非机动车道及机非分隔带的宽度。第 4.3.3 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路面 1.2m 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下表规定。直行速度(km/h)5045403530252015停车视距(m)6050403530252015第 4.3.4 平面交叉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 2.5%,困难情况下不宜大于3%。第 4.3.5 相交道路中主要道路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纵坡服从主要道路; 若有需要,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舒适性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主要道路纵坡,兼顾次

12、要道路行车舒适性。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有关规定:第 4.0.3 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加气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 交叉路口附近。第 4.0.4 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 应小于表 4.0.4 的规定:表4.0.4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级别项目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505050505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181818民用建筑 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2520161616二类保护物2016121212三类保护物1612101010甲、乙类物品

13、生产厂房、库房和 甲、乙类液体储罐2522181818其他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 液体储罐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 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16151515室外变配电站2522181818铁路222222222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08886次干路、支路86665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1.5倍杆咼1倍杆咼不跨站不应跨越加油站一般不跨站不跨站不跨站不应跨越加油站架空电力线路1.5倍杆咼1倍杆咼不跨站不应跨越加油站注: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建规的规定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民用建筑保护类型划分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4

1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 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式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 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6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I级和II级公路按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确定,111级和W级公路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第5.0.2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第 5.0.3 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

15、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第三章工程概况竹葛线为六合区“西部干线”,道路总体南北走向,经葛塘街道、新集、程桥、 竹镇一直到六合与安徽交界的均步桥,全长47. 8km。道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 基宽17米,路面宽14米,双向双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17那. 1.5 92.5* 1.5 竹葛线现状路基横断面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竹葛线未来改造的用地红线宽度为40m。竹程西路为东西走向,四级公路,采用水泥路面,路面宽度为5m,根据资料, 竹程西路未来改造后用地红线宽为16m。本

16、加油站位于竹葛线一竹程西路交叉口西南角,入口设于竹程西路,出口设于竹 葛线。入口道路与竹程西路交叉角度为50,道路宽12m,距竹葛线一竹程西路交叉 口约73m;出口道路与竹葛线相交于桩号K19+300处,交叉角度为77,道路宽12m, 距竹葛线一竹程西路交叉口约77m。项目平面图第四章 安全评估4.1 位置本加油站位于竹程西路一竹葛线平交口西南角,与平交口距离不足100m,参照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有关规定,加油站位置不甚合 理,进出加油站的车辆将会增加交叉口交通压力,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应通过设置 交通标志标线合理组织交通,减轻道路交通压力。4.2 加油站

17、设施与道路横向间距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项目级别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0m8m8m8m6m次干路、支路8m6m6m6m5m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 速路、主干路确定,111级和W级公路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I级和II级公路按城市快竹葛线为二级公路,防火距离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标准;竹程西路为四级公路,防火距离按照城市次干路标准。本加油站为二级站,加油站各设施与两条路现状路基边缘及远期改造道路红线的

18、距离如下表:加油站设施 道路f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机竹程西路现状路基边缘35m35m35m未来道路红线30m30m30m竹葛线现状路基边缘18m18m26m未来道路红线10m10m20m本加油站各设施与竹葛线、竹程西路距离满足规范要求。4.3 交叉口间距竹葛线本段经过程桥镇镇区西侧,且竹程西路竹葛线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指挥交 通,两条路上的交叉口间距按照城市道路相关规范进行评价。评价时,竹程西路按支 路标准进行,竹葛线按次干路标准进行。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次干路上出入口距平面交叉 口停止线不应小于80m,且应右进右出;支路出入口距离支路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 口

19、停止线不应小于 50m。本加油站入口设于竹程西路,距交叉口停止线约58m,满足规范要求;出口设于 竹葛线,距交叉口停止线约54m,不满足规范要求,应通过合理设置交通设置管理出 口车辆,减小对交叉口的交通压力。4.4 道路宽度根据规范,加油站进出口道路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6m。本加油站出入道路宽度均为12m,能满足车辆进出要求。4.5 平纵线形及交叉角度竹葛线在平交范围内平面线形为不设超高的大半径圆曲线,纵面平缓;本加油站 出口道平面线形为直线,以不大于3%的上坡搭接竹葛线,交叉角度为77。竹程西路在平交范围内平面线形为直线,纵面平缓;本加油站入口道平面线形为 直线,

20、以不大于3%的上坡搭接竹程西路,交叉角度为50。本次评估认为两平交范围内各相交道路的平面、纵面线形及交叉角度均满足规范 要求。4.6 交叉口视距竹葛线设计速度为80km/h,安全停车视距为110m;本加油站出口道路设计速度 按10km/h,安全停车视距按15m计。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交叉口通视三角区视线通 透,无阻碍视线的物体存在。竹程西路设计速度按20km/h,安全停车视距为20m;本加油站出口道路设计速度 按10km/h,安全停车视距按15m计。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交叉口通视三角区视线通 透,无阻碍视线的物体存在。加油站建设时将在站区和道路之间设置绿化,应注意不得栽种高于路面 80cm 的 植

21、物,以免阻碍视线。4.7 转弯设计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 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 9m。根据提供的交通流向图,本项目出入口最小转弯半径为12m,能满足车辆转弯通 行的要求。4.8 交通管理加油站预告标志本加油站入口位于竹程西路上,与竹葛线距离较远,为指引车辆正确进入加油站, 应在竹葛线设置加油站预告标志。根据规范,二级公路上加油站预告标志应设置在加油站前200m处。本次在竹葛 线一竹程西路交叉口前200m设置了加油站预告标志,标志设置合理。交通安全设施加油站的出入口右侧应设置出入口标志,查看平面布置图,出入口指示灯箱均设 置在道路左

22、侧,应调整置于出入道路右侧;出口道路与竹葛线平交两侧应设置道口标 柱;考虑加油站驶出车辆可左转向北行驶,还应在出口附近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本工程在道口搭接处设置减速带、停车让行标志、警示桩等安全设施,安全设施 设置合理。4.9 路基路面根据规范要求,加油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本加油站采用水 泥混凝土路面,符合规范要求。竹葛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本加油站采用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两种路面 相接时成阶梯状叠合布置,下面铺设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小于20cm,且 与混凝土路面相接处设置了拉杆;其路面相接处应设置了不少于3m长的过渡段,示意图如下,路基路面搭接方案合理。WK tM

23、BLtwi|r21路基路面拼接示意图4.10施工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本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措施主要如下:1)现场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责任到人,严把质量关。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及水泥标号,并提供结果合格证及其他质保书。3)现场用电、用水按当地政府批准手续办理,确保施工用电安全。4)施工期间不得随意占用公路,影响交通安全,及时清理作业现场,保持清洁。5)地下开挖土方,必须由专人签证隐蔽工程单,图纸变更由设计人员认可再动 工。本次评估认为安全生产措施合理,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开挖前应查明施工区内管线、电缆情况,避免开挖时损坏;2、施工用物料、机械等不得堆放在道路上;3、施工中采用的履

24、带式机械不得直接在沥青路面道路上自行。此外,应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本出入道口施工及营运期间 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上报交警、路政等部门;同时封闭事故车道前后,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安排棋手到道路上游指挥提醒驾驶人员避让,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协助工作人员抢救事故人员,及时送至医院处理。2、施工过程中事故施工前应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急救技能,避 免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的操作、电器的使用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杜绝无 证上岗;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公安、消防、医务部门等相关部门 到达之

25、前,对受伤人员要组织自救或及时送往就近医院。4.11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本加油站道路搭接竹葛线交通组织方案为:1、距施工区域200m外,设置施工安全警告标志;在施工区域前方路口设置限速 和施工安全警告标志,用以警示施工人员及通行车辆、行人注意安全。2、距施工区域60m处即开始设置安全反光锥,隔离施工路段与正常通行区,以 保障夜间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3、施工期间设置专人24小时进行值班制度,保障施工人员、行人、车辆的安全。本次评估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合理,能提醒过往车辆,保证交通安全。施工交通组织示意图4.12营运期间养护管理营运期间,应注意对标志标线等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联系道路管理或养护 单位进行维修,保证交通管理设施正常使用。建设单位已在项目施工安全责任书中对本工程所增设安全设施的日常管理与 维护作出承诺,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