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694250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一、 坚持协同联动激发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主体活力,增强全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部门间配合协作,完善科普工作全链条。强化组织、政策、投入保障,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二、 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新科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科技辅导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每年培训科技辅导员不少于100人次。三、 提升行动重点围绕十四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技能,实施五项提升行动。(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1、弘扬和传承科学精神,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把科学精神融入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2、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科教环境,励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努力培育更多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

3、教育融合发展,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青少年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节,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3、加强科创人才培育大力提升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水平,励驻地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科普类课程,提升专业人才科普能力,为其成长为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奠定基础。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着力提升驻地高校、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科普创作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创新实践活动。4、强化校内外科教资源有效合作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施科普助力双减行动,推进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4、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引导中小学广泛开展科学教育和实践活动。配合开展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教育、科普巡展进校园等活动。支持驻地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教资源,鼓励科技工作者进校园。5、加大培育力度,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新科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科技辅导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每年培训科技辅导员不少于100人次。(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1、倡树科学理性的思想观念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防灾减灾日、全

5、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内容进行科普宣传教育,传播科学的生产生活理念,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2、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技术应用普及、生产技能提高、知识素质提升为重点,分层、分类、多形式开展现代高素质农民农业全产业链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9000人次。通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民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以及参加省、市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活动,加强对家庭农场(林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技协领办人、龙头企业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的农村实用人

6、才队伍。开展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提升其科学致富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与农民培训的跨界融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推广科普中国、云上智农等手机移动端,扩展广播电视农科类栏目的覆盖面,提高农民科学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3、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鼓励引导驻地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广科技小院、农科驿站、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典型做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技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广泛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依托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示范工程

7、,建设完善科普社区(村)、科普基地、基层农技协等阵地。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乡村行等乡村振兴科普行动,推广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应用。(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1、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等培优选树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2、配合开展技能兴泰行动构建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技工院校名优专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为技能人才打造成长舞台。组织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及泰山工

8、匠、岱岳工匠选树等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突出科学素质、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内容,构建普惠化、市场化、多元化、多样化、规范化相统一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开展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培训、常态化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创新研发、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加强新经济、新业态中出现的新职业信息及

9、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加大急需职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发挥企业和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引导、支持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发挥科创中国试点市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发挥老科协、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科普大学等的作用,普及智能手机应用等实用技术和技能,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增强老年人防诈骗和科学意识,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等。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组织开展科学大讲堂、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

10、、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作用,普及科学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不断壮大老科协、老年科技志愿者等队伍,组织开展夕阳红科普服务下基层活动(五)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将科学素质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及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

11、的能力,作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四、 重点工程(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并在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标,科普工作实绩可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参考依据。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驻地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创新平台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加强大众传媒、科技联盟、专业科普组织协同联动,及时宣传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实施学会科普品牌建设计划,支持学会打造

12、科普品牌活动。完善科普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科普的活力,积极构建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大格局。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方式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探索培育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科普创作、科普宣讲等活动,征集遴选奖励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宣讲人才。利用科普创作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不断提升科普创作能力。发展壮大信息员队伍,及时分发和推送科普中国科普信息内容,进一步提升科学传播数字化水平。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

13、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促进媒体科技工作者沟通合作,打造品牌科普栏目。强化互联网+科普建设,构建层次丰富、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科普生态。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推动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实现多渠道共融、立体式传播,推进科学传播提质增效。(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健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全区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场馆等场所管理规范、分级评价标准等。探索利用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性科普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各级各类公园、景区、广场、游乐场、商务区等公共场所科普服务能力。指

14、导支持中小学校园科技场馆建设。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建设专题科普场馆并向社会公众开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岱岳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等基地,推动在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建设户外科普宣传设施,支持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应急科普资源库建设,将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规划和协调机制。完善应急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平台,广

15、泛宣传应急科普知识。加强部门间和媒体间沟通协作,积极开展各类应急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和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打造订单式科普升级版,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订单认领模式。积极培育科普基地、科技企业、新媒体单位等领域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建立各级科普志愿者组织(协会、联盟、服务队),动员科技工作者、科普爱好者加入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

16、普活动,着力打造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品牌。实施主题科普联合行动,打造贯穿全年的经常化科普工作链条。丰富广播电视品牌科普栏目,举办科学讲堂、科普创作、科普宣讲等重点活动,推进科普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形成全民参与科普的局面。五、 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不低于175%。城乡、区域、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机制探索取得有效进展;科普主体多元化、设施体系化、手段信息化、活动品牌化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基层

17、科普投入逐步加大,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科学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六、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活力岱岳、秀美强区建设目标提供基础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精神引领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引领和对公众的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倡树科学的思想观念,培养科学的行为方式,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2、坚持协同联动激发企

18、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主体活力,增强全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部门间配合协作,完善科普工作全链条。强化组织、政策、投入保障,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3、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公众科普新需求,推动科普供需精准对接。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全面提升科普公共服务水平。4、坚持基层导向依托科创中国试点市平台,推进我区科普资源下沉和科普工作重心下移,改善基层科普条件,缩小城镇科普服务水平差距,促进基层科普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参考资料:泰安市岱岳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