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

上传人:biao****biao 文档编号:16937567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三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针对事故多发部位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式施工中必须的条件,本项目部结合经验和要求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一、安全帽 1、在发生物体打击的事故分析中,由于部戴安全帽而造成伤害者占事故总数的 90%,无论工地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人部戴安全帽,就存在着被落物打击而造成伤亡的隐患。 2 、关于安全帽的标准( 1 )安全帽式防冲击的主要用品,它式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帽壳和帽衬缓冲结构组成。可以随和分散落物的冲击力,并保护或减轻由于高出坠落头部先着地面的撞击伤害。(2)人体

2、颈椎冲击随能力式有一定限度的,国际规定:用 5kg 钢锤自 1m 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部应超过 500kg;耐穿透性能 3kg 钢锥自 1m 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3 )帽壳采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于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为 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沿尺寸为 1035mm。(4)帽衬顶端至帽壳顶内面的垂直间距 2025mm,帽衬至帽壳内侧面的水平间距为 520mm( 5 )安全帽在保证随冲击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轻越好,重量部应高过 400g 。(6)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每顶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

3、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 、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安全帽坠落失去防护作用,不同头型或冬季佩戴在防寒帽外时,应随头型大小调节紧牢帽箍,保留衬与帽壳之间缓冲作用的空间。二、安全网 1、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落物和减少污染,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建筑物建造全封闭。(1)外脚手架施工时,在落地式单排或双排脚手架的外派杆,随脚手架的升高用密目网封闭。(2)黑脚手架施工时,在建筑物外侧距离 10cm 搭设单排脚手架,随脚手架升高(高出作业面 1.5m)用密目网封闭。当防护架距离建筑物尺寸较大时,应同时做好脚手架与建筑物每层之间的水平防护。(3)当采用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施工时,除用密目

4、网将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进行封闭外,还应对下部暴露出的建筑物的门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间的临边,按临边防护的标准进行防护。 2、关于密目式安全立网( 1 )密目式安全网用于立网,其构造为:网目密度部应低于 2000 目/100c 。(2)耐贯穿性试验。用长 6m,宽 18m的密目网,紧绑在地面倾斜 30 的试验框架上。网面绷紧。将直径 4851mm、重 5kg 的脚手管,距框架中心 3m 高度自由落下、钢管部贯穿为合格标准。(3)冲击试验。用长 6m 宽 1.3m 的密目网,绷紧在刚性试验水平架上。将长 100cm。低面积 2800c ,重 100kg 的人形砂包方向为长边平行于密目网的长边,砂

5、包位置为距网中心高度 1.5m 自由落下,网绳不断裂。(4)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制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3、由于目前安全网厂家多,有些厂家部能保障产品质量,以致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此,强调各地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尖加强管理。安全网必须有建筑安全监督部门颁发的准用证。三、安全带 1、安全带主要用于防止人体坠落的防护用品,它同安全帽 - 样式适用于个人的防护用品,无论工地内独立悬空作业的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个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就存在着坠落的隐患。2、适用安全带应正确悬挂(1)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 1.52m。(2)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当做水平位置悬挂

6、使用时,要注意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部应将绳打结使用,以免绳结受力后剪断;不应将钩直接挂在部牢固物和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防止绳被隔断。3、关于安全带的标准(1)冲击力的大小主要由人体体重和附落距离而定,坠落距离与安全挂绳长度有关。使用 3m 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单腰带式安全冲击试验荷载不超过 9.0KN。(2)做冲击负荷试验,对架子工安全带,抬高 1m 试验,以 100kg 重量栓挂,自由坠落不破断为合格。(3)腰带和吊绳破断力不应低于 1.5KN 。(4)安全带的带体上应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厂名、检验员姓名。( 5

7、)安全带一般使用五年应报废、使用两年后,按批量抽验,以 80kg 重量,自由坠落试验,不破断为合格。4、关于速差式自控器(可卷式安全带)(1)速差式自控器是装有一定绳长的盒子,作业时可随意拉出绳索使用,坠落时凭速度的变化引起自控。(2)速差式自控器固定悬挂在作业点上方,操作者可将自控器内的绳索系在安全带上,自由拉出绳索使用,在一定位置上作业,工作完毕向上移动,绳索自行缩入自控器内。发生坠落时自控器受速度影响控对坠落者进行保护。(3)速差式自控器在 1.5m 距离以内自控为合格。四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四口是指建筑施工中的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电梯井口,它是工人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

8、式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由此做好四口的安全防护工作式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介绍四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一、楼梯口、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规定: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产出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2、楼梯口应设置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栅门外,(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 15cm)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平网内无杂物,网与井隔间隙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 3 、防护栏杆、防护

9、栅门应符合规范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范化管理相适应。防护设施在施工组织设计重有设计、整齐美观,周转使用。二、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1、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规定,对孔洞口( 水平孔洞短边尺寸大于 2.5cm 的,坚向孔洞口大小及作业条件,在施工组织设计重分别进行设计规定,并在一个单位或在一个施工现场中形成定型化、不允许由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上的临时做法,防止由于不严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隐患。 3 、较小的洞口可临时砌死或用定型改版盖严;较大的洞口可采用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上面满铺竹笆或脚手板;边长在1.5m 以上的洞口,张挂安全平网并在四周设防护栏

10、杆或作业条件设计耕合理的防护措施。三、通道口的安全防护 1.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在施工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的物体打击事故。 2 、防护棚顶部材料可采用 5cm 厚木板或相当于 5cm 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两侧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出入口处防护棚的长度应视建筑物高度而定,符合坠落半径的尺寸要求。建筑高度 h=25m 时,坠落半径 R 为 2m;h=515 时,坠落半径 R 为 3m;h=1530m 时,坠落半径 R 为 4m;h30m 时,坠落半径 R 为 5m 以上。3、当使用竹笆等强度较低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使落物达到缓冲。4 、防护

11、棚上部严禁堆放材料,若因场地狭小,防护棚兼作物料堆放架时,必须经计算确定,按设计图纸验收。临边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规定;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 时,都要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2、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1)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 1.0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 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2)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 外力。(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 18cm 的挡脚板。(4)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 网作全封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