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16937094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科学:1.41.5同步练习(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23 2332019 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双休集训】(考试范围:1.4-1.5)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2BCOCCO DO22(2019郴州)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 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C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D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现象ABC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

2、入无色酚酞试液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固体受潮,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有氯化钠生成产生蓝色沉淀5物质 X、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2Y+Cu(OH) ,则 ( )AX 一定是 Cu(NO )BX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Y 大CY 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6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 FeCl 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 Na+与 Cl-的个数比为 1:1D 滴入适量 AgNO 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

3、白色沉淀7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 生成沉淀的质量B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 溶液的 pH8(2019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 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 1mL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9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 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

4、体)。 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第1页/共7页2232222 3A 省去装置是甲和丁B 将丙中的 NaOH 溶液换成 Ca(OH) 溶液C 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D 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 CO10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则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蕊试液变红 C酚酞变红B石蕊试液变蓝D酚酞和石蕊都不变色11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浓盐酸 浓硫酸 烧碱 食盐 生石灰 稀硫酸 A B C D12下列物质加入到无色酚酞试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AKOH 溶液 B

5、CaCO 固体 CCu(OH)DCuO1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 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 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色 D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4右上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的 pH 大于 7B 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 Na和 Cl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15A、B、C 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

6、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 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16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7对 NaOH 和 Ca(OH) 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都是白色固体; 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与酸都发生中和反应;

7、 向其溶液中通入 CO 都变浑浊;其溶液与 Na CO 溶液混合都变浑浊。A B C D18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 pH 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 变色、变蓝的是( )物质 食盐水pH 7厕所清洁剂1.7血浆7.4牙膏8.2肥皂水9.2橘汁3.5草木灰水10.6柠檬汁2.5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第2页/共7页2334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19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蚊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内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 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醋B 食盐水

8、C 牙膏或肥皂水D 火碱液20(2019宁波)向盛有 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 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 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 pH 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 是( )二、简答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21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 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 pH 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 pH 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CO BCaCO CFe(OH) DCuSO22如下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

9、氧化钠溶液和蒸馏 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 U 型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 观察到 U 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 。A 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B 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 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2)进一步思考、迁移:有 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23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 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 BC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在 C

10、点时溶 液中的溶质是_。24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容易变质。近年以来,化工 原料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扬某化工厂为了增加效益,计划将一批 库存的氢氧化钠投入市场。如果你是质检员,请你按以下方案抽取样品对该批氢氧化钠 进行检验,看是否变质。【实验方案】【推断和结论】(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可能是 ,说明氢氧化 钠已经变质。(2)为了进一步探究该产品变质的程度,再取少量样品,加入的 A 是过量的 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 a 为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证明该批产品 (填“部分”或“完全”

11、)变质。【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25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 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第3页/共7页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5分,共 24 分)26CO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 CO 的制 2 2取和性质:(1) 该

12、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于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 能产生的后果是_。(2) 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 CO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2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 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 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 简单,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 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13、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 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 300 多条成语、300 多则名言 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 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 CO2与 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一一软塑料瓶变瘪,乙一一“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_。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 CO2和 NaOH 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

14、实验是_。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观察到_现象,从而证明 CO2与 NaOH 已经发生了反应。27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 2ml 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2ml 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 pH 7,试管中溶液 pH 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和,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中溶液各 2ml ,逐滴滴加Na CO 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 2 3论。【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

15、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 HSO ,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2 4推理 1:含有 NaSO 、Na CO 和 NaOH 推理 2:含有 Na SO 、Na CO 2 4 2 3 2 4 2 3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28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 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 程如下: 取三个塑料杯,分别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 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 5 克肥 皂、丙杯中加入 2.5克

16、洗衣粉和 2.5克肥皂 在三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第4页/共7页出溶液 pH。在相同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别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 10 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洗涤前洗涤剂溶液 pH去污效果甲10基本去除油污乙8基本去除油污丙9基本去除油污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同样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洗涤前洗涤剂溶液 pH去污效果甲8完全去除油污乙9完全去除油污丙9完全去除油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选填“正 确”或“不正确”)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

17、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 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 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 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 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 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 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 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

18、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 基础。(2)将肥皂和洗衣粉混合使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 (选填“会” 或“不会”)。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 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 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 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 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 范读、轮读、

19、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 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 用、创造和发展。(3)为什么要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重复同样的实 验?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 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9科学兴趣小

20、组在 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 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第5页/共7页3 222 2氢气2 2 3 22 2 33222(1) 用 pH 试纸测试,测得 pH 为 2(2) 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 Ba(NO ) 溶液,无现象(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 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A 和滤液(4)向滤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B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 7 分,共 14 分)30某学校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

21、为 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 行了如下实验: 在三个烧杯中都加入了 11 克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向三个烧杯加入质量不同的 CaCl 粉末; 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W 克的白色固体。实验数据如下:烧杯I 烧杯 烧杯加入CaCl2的质量克5.551215W克51010回答下列问题:(1) 碳酸钠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为_。(2) 将烧杯的滤液蒸干,得到_克固体,该固体由_和_(只填 化学式)组成。(3)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1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 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

22、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 +3H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人 206g 水,再加入本品 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生成氢气的体积多少升。( =0.09gL) 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112B123D134C145B156C167C178A189D1910A20C A B D B B D D C 二、简答题21、(1)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

23、溶剂(2)AD22(1)A C (2)气体体积23、有气泡产生 NaCl(或氯化钠)24( 1 ) 稀 盐 酸 ( 2 ) 部 分 化 学 方 程 式 : 2NaOH+CO =Na CO +H O 25、(1)红;(2) Ca(OH) +Na CO =CaCO +2NaOH三、实验探究题B26(1)大理石(或石灰石)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 CO 气体中混有 H2(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 CO 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 CO 能溶于水, 也能使瓶内气 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 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第6页/共7页2 42 32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等)27、(1)两者发生了反应(2) 应取用试管中的全部溶液与 2ml 稀硫酸做比对实验(3) 试管溶液 pH 大于 7(H SO 已经反应完或试管中滴入Na CO 无气泡)(4) l28、(1)不正确;(2)不会;(3)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9、酸;氯化铁四、分析计算题30(1)23:6:24 (2)16 NaCl CaCl (3)96.431、(1)易潮解,吸水后会变质(2)66.7L 16.5%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