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16937020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7.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 有什么表达作用?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浪淘沙 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闺怨 (沈如筠)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

2、容易见时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1) 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1)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 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2)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 达的?简要回答。的?简要回答。梅花绝句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 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 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1) 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 “山青花欲燃”一句中“

3、欲”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简要赏析.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 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新晴 (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 / 8(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 效果。秋江 (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

4、) 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2) 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 , 展开合理想像 , 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 把诗前两句所 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 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 解。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

5、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 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 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夏意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 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 表现的?请简要分析。(2)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

6、花。(1)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 / 8舟中读元九诗(唐)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 稹已于 5 个月前贬通州。(1 )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 “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

7、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释】漳汀封连: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 广东的封川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飐:吹动。薜苈: 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共来:指与作者一道贬到南 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百越,文身地:均指少数 民族地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1)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1)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 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昭君怨 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

8、载,一般开。(1)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 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请作简要的分析。2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 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王浚:西 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寒流:指长江。寄李儋元锡(韦应物)(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

9、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结合一二联作 具体的分析。注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洲刺史任上的作品。李儋,字元锡, 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 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以答。(1)首联连用了两个“花”字,有何作用?(3 分)(2)3 / 8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参考答案山中留客浪淘沙 怀旧梅花绝句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

10、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绝句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渡汉江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闺

11、怨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除夜作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新晴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 纽之词。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 ,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 .“偷”显示“南风”的诙谐 ,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 ;“开”“翻”

12、 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秋江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 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 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 ,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江南春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

13、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题奉晚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4 / 8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早梅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雨晴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蜜蜂、蝴蝶见此残景 , 也大失所望 ,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 ,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 .作者把原无理性的 蜂

14、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夏意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 的夏意意境。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 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答: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

15、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答: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答:有闲适恬静的心境。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寄李儋元锡首句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次句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意味。 这首诗表现了分别后对朋友的思念,并倾诉了乱世中一个地方官内心的矛盾与苦闷。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

16、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 怒的谴责。【解题指要】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含思友之情则不在话下。 颔联写风雨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起 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发了无穷的愁思。西塞山怀古采用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

17、对割据一 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5 / 8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 题。(6 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9.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 分)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 分)三、(2015浙江宁波市)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1. 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2.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_八九 日寄子约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

18、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故乡.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 、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2 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3 分)。十、(2015浙江丽水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纳 凉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选自宋诗鉴赏辞典)【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 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2. “风定池莲自在

19、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6 / 8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三)兰(明)徐渭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25.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迎 燕(宋)葛天民咫尺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1.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飞入寻常百姓家。”2. 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

20、”有何妙处?_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_参考答案9.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 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思路点拨:第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 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 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

21、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 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答案】白云堆 深林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 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 遥相呼应。八、【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第 1 题要求根据关键词语推断节日名称,按民间习俗,九月初九这一天, 中国人都要登高望远、怀念亲人,所以,从两句中的行为动作可推断出节日是重阳节。第 2 题要求回答诗词蕴含

22、着诗人 的情感,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答案】1.登高;望远;重阳。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 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7 / 8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十、1.【解析】此题考查字词赏析能力。根据提干提示,关注前两句,理解其大意;然后采用逐字比较排查的方法,抓住 “柳外凉”三个字前面是“追”字可确定(1)的答案。(2)处,需要结合诗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找到 了心仪的纳凉之处,一边纳凉,一边观景的悠然、闲适、自在心境。【答案】追 (纳凉时)悠闲自在2.【解

23、析】此题考查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人笔下诗情画意的美,以及心境的悠然、惬意,再根据 “风定池莲自在香”中“风”与“莲”的常用寓意,即可领悟诗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25.君子 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人形象的把握。第题,熟读这首诗,第一句可知诗中诗人把兰比喻为 君子,天下美传,把野草比喻成那些伪文人和诗人所不齿的那些人,不值五文钱。第题结合这首歌的内容可知,表达诗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一、1.【解析】本题是对

24、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 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2. 【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 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 家的标志。“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 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3.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 “翅湿”“泥香”等重 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 近即可)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