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69303012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1.有学者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局面不能持久稳定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实力发展不平衡B.体系自身存在严重的弊端C.近代外交制度出现并发展D.和约并没能完全制止战争2.按照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主人有权随意处置惩罚农奴;农奴除交纳地租外,还须承担各种相关赋税,如婚姻税和继承税等。这个“主人”是A.奴隶主B.农奴主C.罗马贵族D.封建领主3.有学者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

2、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局面不能持久稳定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实力发展不平衡B.体系自身存在严重的弊端C.近代外交制度出现并发展D.和约并没能完全制止战争4.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是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

3、度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来获取财富与权势5.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街道大部分狭窄,弯曲小巷中(为防卫和隐蔽的目的)人与兽穿梭来去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堆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均没铺路,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设施落后B.城市环境脏乱C.瘟疫长期流行D.经济发展落后6.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C把圣经作为经典D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国家大权7.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

4、大将军”, 德川家康在江户(今日本东京)建立幕府,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对德川幕府统治表述正确的是()A.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B.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C.武士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D.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8.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A. 解决粮食问题 B. 经济利益驱使C. 传播伊斯兰教 D. 商业活动需要9.高丽成宗时代(981年

5、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下列哪一选项反映该官员的主张( )A. 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 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C. 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 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10.“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 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 B. 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 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 D. 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1.西方学者认为:“非洲本

6、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这一观点()A. 对非洲文明的评价坚持辩证的观点 B. 正确评价了非洲文明的历史C. 对非洲文明存在歧视与偏见 D. 目的是为在非洲殖民扩张寻找借口12.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了和亚欧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这体现( )A. 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同性 B. 语言宗教传播的广泛性C. 文明区域发展的融合性 D. 人类历史发展的多元性13.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

7、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A. 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 B. 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C. 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 D. 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14.古代非洲和古代美洲都曾创造灿烂的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之处有( )由于自然环境阻碍而独立发展 各自文明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落后都是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生地 都有着发达的洲际贸易A. B. C. D. 15.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七次收成。据此可

8、知印第安人( )A. 致力于扩大耕地面积 B. 很注重提高农业产量C.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 借鉴其他文明的做法16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欧洲封建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

9、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的社会特征。(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城市在中世纪晚期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的胚细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

10、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全新世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侯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1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于玛雅文明的衰落。另据Haug等在2003年对委内瑞拉北部的 Cariaco盆地沉积物中钛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发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其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摘编自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

11、落(1)据材料,指出就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学界认识前后有何变化,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分析16世纪玛雅文明衰弱的原因。综上,你认为在分析古代文明衰落原因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答案:1-5ADADD 6-10AABCD 11-15CADAC16(1)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王权较弱,国家呈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经济上实行庄园和农奴制度;思想上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2)有利于商品经济(或: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自治(或:市民阶层壮大);一些城市以财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17(1)变化:由忽视到重视肯定。原因:之前受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缺乏合适的古气候记录;之后测年技术提高、对全新气候变化研究深入、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考古成就的印证。(2)原因:主要城邦之间的互相征战: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宗教的极端发展扼杀了创造力;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 原则:多重证据法,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印证;多角度全面分析(内外因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