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928074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44.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导言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中心理论下更二研究方法不2.关联:微与宏相互补充(经济学目的:社会福利最越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1.差别:研究对象不七要解决的问题不 单个单位、居民户和企业 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一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T就业理论 个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加权平均资源充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属于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都要揭示经济本身内在规律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一让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政府干预降到最低程度微是宏的基础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形成)就业利息和货币

2、通论三、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第一节国民收入的概念一、涉及国民收入的五个概念1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一年)(产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生产的晕季严显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品与服务)(流量)(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落到最终使用者手里 中间产品:再出售供生产,不计入(避免重复计算)2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价值3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狭义)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

3、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攀亲所得到的 全部收入(广义)一GNP4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一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s income-PDI)一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税后收入用于消费、储蓄二、五个国民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GNPNNP=GNP一资本折旧(前期的产出)NI=NNP一(间接税-补贴)间接洋税额PI=N社会保险税一公司利润+政府转移支付+股息救助失业工人老人退伍军人困难户等PDI=PI一个人所得税=C+S(comsupt i on+sav i ng)间接税,按税源分

4、直接税三、名义GNP与实际GNP1 .名义 GNP(nominal GNP)是指按当年货币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2 .实际GNP(real GNP)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一见指按一个不变的货币价格计算的GNP(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为区分GNP变动的原因何在,耍辩别名义GNP和实际GNP是提供的劳动和服务多 了,还是价格涨了四、GNP 与人均 GNP(ANP per capita)GNP是表示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均GNP是表示一国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五、GNP 与 GDP1. 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 场价值的总和居住在本国领土内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

5、国公民以及在本国取得居留权但未入籍的外国 公民没有政治权力eg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 GDP是指在一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应计入本国的GDP3. GNP与GDP的关系以公式表示:GNP=GDP+本国居民国外的净收益=GDP+本国居民在国外投资的收益-国外居民在本国投资的收益GNP属人法只要是中国公民不管在哪儿GDP属地法 不管哪儿的人,只要在中国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一、支出法(The expenditure opproach)最基本、最基本尺度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GNP(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净 出口)

6、减进口加出口二、产出法或部门法(the output approach CT the sector approach)从生产的角度将一年内所有经济各部门的产品增加值加总计算GNP看哪个部门对经济的贡献大,反映国民收入的来源三、收入法(the in cone approach)从收入的角度将一年内生产中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计算GNP主要是生产要素的收益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值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和纠正一、缺陷1 .一方面,非法经济活动和非市场经济活动无法计入国民收入、地下经济也无法 计入国民 收入经济活动合法,但没申报纳税,占类GNP的5215%2 .另一方面,国民收入不能反映出人们由生产中所

7、得到的福利变动情况3 .国际间比较国民收入各项指标时的困难,F率不同二、纠正目前尚无有统一建议4 .环境污染无法得到反映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只包括产品市场 good marker中心:总需求分析(总供给既定)在宏观经济学中意义:更适合于分析短期宏观经济状况在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先集中分析总需求可以使整个宏观经济体系更为清晰,更有条理、更符合逻辑凯恩斯定理: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宏观经济政策中需求管理政策占有重要地位,总需求分析定是为需求管理政策 提供了理论依据第

8、一节消费投资和储蓄一、总支出的相成1 .总支出与总需求量的关系:(涵义、数量上相同)涵义:总需求量表现为总支出:消费需求表现办消费支出数量:总需求量用总支出表示2 .总支出的构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译出D Net Expert(d)在GNP所占比例最大(长)相当稳定投:在各国GNP中所占比例不同,特点:波动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 最大bank credi 银行贷款 tax ciedit (免税)政势净趋:政府支出 government enpending: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占比例一般不大,但波动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消费函数1 .影响消费的因素:(经济的、社

9、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宏观经济而言可支配的收入生命周期阶段预期的未来收入利率2 .消费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1)含义: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同方向变动)基本心理规律: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速幅度度不如收入增加消费倾向(2)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自发消费:acctonomous consumption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消费(短期)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3)图形在B点收支相抵B点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增幅不如收入的快(4)短期消费函数c=a+b(yd)边际消费倾向长期中,无自发,引致消费之

10、分 c = d(yd)3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l)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y总的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间的关系(2)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de cMPC=- dy y增加的消费量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率(3)平均量与边际量特点: 当边际量V平均量减 当平均量递增 三、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D含义:指储蓄与收入的依存关系(同方向变化) 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 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2)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四、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Yd=

11、C+SAPC+APS=1MPC+MPS = 1 同除以 Yd两者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五、投资的决定投资水平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以下因素:利率,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折旧1 .利率:投资的机会成本 Ri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2 .预期通货膨胀率:影响:越高,投资量越大实际利率:Feal onterest rate=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越低,投资越高3 .预期利润率预期利润率越高,投资量越大4 .折旧折旧幅度越大,投资量越大(二)(四)(三)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的国民收入与潜在的NI1 .潜在的NI:总需求和总供求达到一致时的NI水平。2 .潜在的NI:(充

12、分就业的NI)社会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NI水平3 .凯思斯NI决定理论的假定条件潜在的NI水平不同各种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论总需求为多少,经济制度总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总供给说明:当一国经济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时,宏观经济均衡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 的实现, 观点二、两部门经济f指只有厂商与居民户的经济1 .国民收入循环look at the picture实物流动 相对应循环NI才能实现货币流动 方向相反2 .两部门经济中NI的构成从总供给看:Y=C+S从总需求看:Y=C+I3 .两部门经济中NI的决定条件:I=S (总需求与总供给一致)(意愿的I)S对NI起收缩的作用I对N

13、I起扩张的作用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企业、居民、政府部门从总供给看Y=C+S+T从总需求看Y=C+I+G均衡条件: S+T=l+G扩张对NI起收缩作用四、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开放经济)包括四个部门:企业、居民、政府部门、国外open economy(export)(export)open poling预付保单 从总供给看:Y=C+S+T+M 从总需求看:Y=C+I+G+X 均衡条件:S+T+M=I+G+X 对NI收缩作用 扩张 第三节乘数论 通过自发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实际NI的增加量(倍数)乘数。-、乘数的含义与计算:AE斜率叫做边际支出倾向。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14、Panking vacation带薪休假制1 .含义:YK= Y=KXAAEAE1 -边际消费倾向1 1-E2 .计算:乘数=3 .乘数大于1的原因:边际销费倾向总是小于1不管乘数大小,总对NI有刺激作用乘数的种类:自发支出包括自发消费、自发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f投资乘数,消费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税收乘数。应用最广泛的是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利率杠杆,税收杠杆直接干预乘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导致I倍增 减乘数能得以发挥作用的条件;存在闲置的资源第四节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是理论认为f总需求不是行起失业、通货膨胀1、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指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一致时的总需

15、求f有效需求尖定产量与就业水平潜在NI二、紧缩缺口、膨胀缺口来说明失业、通货膨胀的原因与不能并存的原因当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二系缗缺口业的有效需求有差异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均衡的NI小于潜在的VI,此时存在DG:实际有效需求不足、I失业存在/0Y实际有效需求o 3采取扩张性的财务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此总是,刺激(政府支出)总需求、减少失业影响乘数的因素:减税、降低是口倾向、扩大消费倾向2 .inflationary gop 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大于充分就 存在膨胀缺口(通货膨胀) 靠通货膨胀来补,当存在IG时,由于需求 过度引起通货膨胀,应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抑制过度需求三、造成有效

16、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理规律:L心理上的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 .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获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重置资金增加,报酬反而递减)4 .心理上的流动偏好(lignidity proferance)灵活偏好一想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财富的愿望动机A.交易动机、应付日常支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应付日常生活中突有的投机机会主要是A、C动机存在、放弃了一部分消费、散在家里、造成投资不足-国经济通常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普通。附:有关失业的基本知识-、失业的定义与衡量1 .就业:劳动者处于受雇佣的状态,emplcyment国外 16岁 国内18岁进入劳动市场2 .失业:有劳

17、动能力的人处于未受雇佣的状态uncmploymeat (正在寻找工作)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二、失业的特点:1 .流动性大新加入的年轻人,民工2 .部分人处于长期失业状态3 .不同劳动力集团之间失业率差别相当大年龄段white cler blue collar steel collar goclen cellar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低三、失业的种类:1 .摩擦性失业 (frictional unemplayment)由于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引起的失业(工人在各行业间的流动,新的动力大军在寻找工作)2

18、.结构性失业(stouctlltal unemplayment)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时所引起的失业总量可能是均衡的(现代各社会常见现象)增强综合素质有更多选择3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ayment)由于劳动力总需求的减少所引起的,具有周期性把实现充分就业他们存在的失业称自然性失业,任何经济不可避免现象 naturalfull emplaymont不是指100%就业,要不就静止,停滞不前,效率低下经验上4%失业率既造不成不稳定,又为经济循环留有余地。四、失业的影响正面:positive influence有利于人才流动、代价:摩擦性失业(跳槽)有利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动态最优

19、配置负现:社会总产量减少,以及失业者个人收入减少。Okuis Law-失业率与实际NI增长率之间的经验统计规律美:失业率下降1%,实际NI增长25%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前有产儿,起作用人力资本的损失,hunan capital /manporter本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运用;人力资源长期不用,本身也会贬值。不利的社会影响:社会不稳定。第三章IS-LM曲线分析和总需求函数方向变化(有倍增作用)第节产品市场的均衡一is曲线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T=I+G计划的总支出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当计划的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相等时,产品 市场实现了 均衡 计划总支出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考虑利率,自发支出不再是固

20、定的,取决于利率引致支出取决于NI计划总支出取决于利率与NI二、IS曲线一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NI与利率存在 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凯恩斯解释:利率a I反方向变动,I是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与NI同IS曲线的位置取决于AE曲 线的位置,而AE曲线位置 又取决于自发支出的大小、 自发支出取决于利率、利率 预期政府支出,进出口。第二节real balance实际余额货币市场政府控制价格水平的均衡LM曲线一、货币的需求的供求f 现金与活期存款:cash and chocking accant1. money demand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期望持有的货币数量的总和、交易需求和投

21、机需求构成 L=L1+L2交年讨儿+审慎动机=交易需求投机务机+(利率高低)=投机需求现实生活中,货币需求量取决于物价、利率、NI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成同比例变动货币量/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需求量实际货币需求量随NI增加而增加,随科率上升而减少2. monry supply名义年币供给量仅计算国家发行的实际冰币供给量把名义货币供给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量表示当价格水平不变时,名义与实际变动趋势是一致的,货币供给是国家控制的,与利率无关f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控制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1 .条件: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存量的均衡 静态L1+L2=M

22、/P2 .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指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决定的利率与NI考虑四个经济变量货币的交易需求是NI的增函数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在货币供给一定时,货币市场均衡反映了在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NI与利率 的正向关系三、LM曲线货币供给一定时,随利率升高,货币需求增加 小e、f为匀衡点利率高,NI也高y (NI)GDPLM曲线是指货币市场达到均衡NI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曲线凯恩斯解释:实际货币供应量=L =L1+L2L1 交易需求与NI同方向L2 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 量的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 表示即定的NI与较低的利率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

23、,反之,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使LM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既定的NI与较高的利率结合实现了货币市场均衡,实际货币供给量决定了 LM曲线位置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都达到均衡,则是唯一的一个点,特定的NI与特定的利率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不平衡i T x / LIS-LM 模型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NI与利率的决定的模型X1 交点,只有一个/ 、后现实生活中由自发力量(市场机制)决定,自发对 y经济进行调节达到均衡,政府干预应降到最低2.调整经济上经常处于失衡的状态,现实中就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过热等 现象,这就需要调节注意,第一,如果两个市场达到均衡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

24、需很长时间,.需要国 家运用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手段来加快调节速度第二,两个市场各自达到均衡的速度不一样,货币市场调整快,国家对此作宏观 调控时,应先出台财政政策,再出台货币政策r认识分歧tims lag时滞,表现洋 决策I实施二、IS-LM模型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通过改变政府支出与税收采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需求管理 政策IS曲线移动YA 6 “挤出效应”IS右移,利率提高,投资减少,政府投资会使之提高,私人投资减少得多“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对 减少私人支出尤其是减少私人投资 支出的效应二前提政府对货币供给量不增加以防止通货膨胀正常情况:由于挤出效应

25、的存在,财政政策的作用没有预想的那么大B.”流动性陷阱 (1 ionidity Trap) 凯认为货币供给增加不能使利率降 低的情况,又称“凯恩斯陷阱”当利率 降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对消费者已失 去了吸引力,利率已没有下降的意义1八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社会上也存 在这种情况,日本0.8%此时挤出效应为C对NI作用最大 极端货币定义政策,挤出效应力最 大值1对国民收入毫无影响,只是利率上讲,财政政策没有效用B、C均为极端情况,前一种在生活中较正常2.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进而改变LM曲线位置,对总需求和国民 收入产生影响,正属于一种需求管理政策

26、A.正常情况假定产品市场的均衡还既定的线右移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下降促进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LM曲B.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的情况IS曲线是水平线,此时货币政策效应最大,利率既定,如果高于iO任何投资均 停止,i。的利率水平已不满足投资的无限量要求,是极端的货币主义的观点 C.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if !Sf假定IS曲线是一条垂线,此时货币训。.政策没有效应,是极端凯恩斯主义/ /观点、利率降低了,但投资对利率/没有反应,进而国民收入不发生变化,V对之解释,流动性陷阱,MS是既定的,不取决于利率高*丫低流动偏向理论,影响货币需求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利率是执有货币现金的机会 成本,利率越高,拿着的钱

27、就越Hol,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t,货币需求量就I , .MO向右下方倾斜,当利率(il、i2)高于or低于i*时,人们不断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使利率向i* 趋近:(i*为均衡利率)降息之后人们一般会把资金投入有价证券市场上去实际上,就是改变人们的资产 组合第四节总需求函数一、总需求1.定义:Aggiegate demand (AD)f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总量(1)总需求量与总需求的区分(宏观)整个社会对各种产品服务需求量的总和一总需求量分消费品需求量,投资品,政府,进出口AD=C+I+G+(X-M)总需求反映的是一种关系,那国民收入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不能拿具体 数

28、字表示凯恩斯“总需求决定NI与就业水平二.总需求分析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2)总需求的表述方式:总需求表,总需求曲线(分析的定总量)一宏观很难具体表示,只能表示大致关系,用曲线2总需求曲线总,量(可指NI)与价格水平之间相反变动的关系瑞爆,凯恩斯解释:在名义货币存量既定时,D价格水平的下降会使实际货币存量增Pt力口,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引起AD利率会下降,由此导致投资的增加, 被引起NI增加(按乘数原理)在宏观经济机I总需求存在三种替代关系:最终产品,服务和货币、金融资产间存在的替代关系现期最终产品服务与未来最终产品、服务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服务与国外生产引起价格水平对国内收入需求量三种不

29、同效应:货币与实际余额效应实际替代效应国际替代效应2共同点:通过利率起作用比较次要现实中三种替代同时发生二、总需求曲线的形成在既定条件下,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相反变动关系价格的变动引起货币市场的均衡在满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 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存在的 反向关系”、AD*y(b)总需求曲线第四章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劳动市场的均衡(删节)第二节总供给函数-、长期总供给(LAS) 表明长期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袤明长期总供给是与能力产量-致,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量,唯一的(一个 社会只有一个)不受价格变动影响 长期供给量特征: 与能力产量相等 与能力产量相等指

30、企业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为最低时的产量整个社会每个企业都实现了能力产量实现了充分就业劳动需求量与供给量均衡与价格水平无关唯一性1 .长期总供给曲线由此确定叫潜在的国民收入占算)趋势法: 不产函数法二、短期总供给(SAS)1.含义:2 . LAS位置的确定向右上方倾斜,人口的增加技术 水平的提高带来NI的增长,活动 表明各年径济变化分析SAS 两个假设前提:潜在的NI不变,即长期总供给曲线既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最主要是工资工资率不变)SAS表示在这两个前提下NI与价格的关系这个国家在实现充分就业前,整个价格水平上升,工资率不变说明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增加、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2

31、.用SAS曲线表示注意:图中LAS不变SAS随着价格向右上方倾斜但到一定程度由于受一 定物质限制一定成为i条垂线SAS变为垂线的部分与LAS并不一致前者在面者的 右方 一说明如果不计成本能通过能力产量,若超过物质限制,价格不管怎么变动,NI 也不能增加三、总供给曲线的移动1 .影响上供给的因素影响长期总供给因素:资源,技术水平影响短期总供给因素:(包括人口)气候国民收入的构成(工资、原材料价格影响最大.)2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不变,由其它因素引起的总供给变动长期:左右移,左一左短期:上下移,上一只有在更高的价格水平时才能保持原来的总供给量下一在 低投入品inpats发生变化总供给一总需求模

32、型第三节-、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1 .宏观经济均衡(macroeconomicequilibrium)同时满足:总需求量二总供给量计划的定支出=NJ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供给劳动需求量=劳动供给量实现了:充分就业W100%就业 自然失业率政府政策2 .不同的宏观经济均衡 不一定实现充分就业, 衡)长期 ,一定实现(1)充分就业均衡:前提:所有企业都实现能力产量,(见前图)理论假设而已(2)失业均衡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社会必需(经济循环需要,社会稳定)(短期宏观经济均(3)高于充分就业均衡通货膨胀达到物质极限二、总供给与总需求变动1.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三、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

33、心1.凯恩斯定义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NI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原理的支柱是以下儿种规律: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心理流动偏好上述三大基本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货 币供给在此,凯恩斯主义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相联系,打破了以往经济学家 把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非中性,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 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不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就是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 相互联系和作用凯恩斯学派利用IS-LM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通过产品市场与 货币市场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NI和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一的有一理所得到

34、较为完善的 表述此外凯经济政策分析也是国说IS-LM模型展开的。.IS-LM模型是凯一主义宏 观经济学的核心通过上述分析,当经济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时,宏观经济均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 的实现、这正是凯主义宏观经学与以前的经济学的重要区别第五章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一、定义:1.不同的通货膨胀定义物价派/货币派(1)物价派凯恩斯主义观点强调用价格总体上升来定义凯恩斯主义观点,把通货膨胀等同于价格总水平上升 (一般以此定义)(2)货币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采用观点)以货币量的过度增长,认为 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但价格总水平上升本身不是通货膨胀(3)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经济学给通货膨胀下

35、的定义遵循马克思主义观点(角度)a 纸币金属货币关系b.货币量与流通中的货币 需求量关系我国:从宏观经济失衡,总需求膨胀、经济转型这三个角度分析近年来,开始接 受物价派观点本课的定义采用物价派定义即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定义为能货膨胀注意:第一,价格总水平提升价格指数代表的价格水平,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 即某些商品价格上升不能被看作通货膨胀。第二,只有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升才是通(临时)归纳:一定为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而普遍的上升。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nmics通货膨胀指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讲是货币不断贬值的过

36、 程二、通货膨胀的衡量1 .用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1)基期法:base year把某一年作为基期,以现期的价格指数与某一年的价格指 数相比七年的价格指数=X100=110100(2)环比法:用上一年(季度、月)的价格指数与现期(本季度)的相比2 .通货膨胀的计算七年的通货膨胀率=七年的价格水平丁)年的价格水平X 100%。-1)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用一表示(西方)消费攸格指数(CPI) 400种or so生产林格指数(PPI)GNP折算数GNP Deflater=名义GNP 实际GNPX100%三、通货膨胀的分类1 .按价格上涨的速度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货膨胀,超级的货

37、膨胀2 .按价格影响的大小平衡的货膨胀,非平衡的货膨胀3 .按人们预期程度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温和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通货膨胀率低,稳定,没有明显的货币贬 值,5%以下,较长时期维持在10%以下对经济发展有利,促进生产奔腾通货膨胀gallopins inflation.加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两位数以上,有加快趋势,但没引起经济崩溃,对经济不利.(价格 体系扭曲人们心慌)超级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 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特别高,高到经济崩溃,三位数以上,货币失去基本职能,经济失控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一、原因

38、1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凯恩斯:当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时,如果总需求中的任一项增加,并且货币供给 量有相应增加,则价格水平就会与货币供给增长率同比例增加,从而形成通货膨胀货币主义 者认为:形成总需求过多,初始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通货膨胀根源是 货币供给量过多从而引起总需求过度。2 .成本推进型(cost push inflation)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引发通货膨胀货货币供给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增加只会引起通货紧缩,看 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否3 .混合型通货膨胀(mixed inflation)需求供

39、给同时影响使价格上升4 .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从劳动市场的就业结构及工资结构的特点来解释原因在60年代英丁提按此观点:既不在于D,也不在于supply.而在于劳动市场的结 构就业种类有就兴产业,衰退产业,不同的就业特点决定的其工资的不同,工资刚 性、工资率增长速度快于生产率增长速度,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攀比)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经济学最古老命题)(两者兼顾)二、影响:(收入分配劳动力就业)1. (1)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变化,对拿固定工资的人最不利(政府公务员、军人、 文教人员、退休职工),对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的影响最大;在资本主义国家,对资产 阶级有

40、利;在我国,对民营企业,个体户有利(2)引起价格体积紊乱般初级产品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农产品)造成价格信号失真(3)降低经济效率,抢购形成买方市场(4)助长投机趋向提前购买“变现”(1)从长远看,通货膨胀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2.不同观点(有利与否)有利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增加刺激储蓄,从而促进生产。不利论:认为通货膨胀扭曲价格信号,增加投资风险,阻碍生产。Pc中性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无关,经济增长在于资源与技术水平 第三节菲利蒲斯曲线一、 PC Phillips Curv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v越高,gp越低,v与gp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政府很难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二 一经验规律(

41、1861-1857)其中一个二、社会临界点(选择范围)Critical point假设在(a、b)区间社会能接受,超出这两点,造成社会动荡,社会可以不干预, 由其调节表明了社会所能接受的定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范围在此范围政府不必采取任 何措施,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超过社会临界点,社会要进行干预,选择 以数字的通率,换较低的失业率以较高的失业率换较低的通率,将其控制在通货 膨胀区间内各国社会临界点不同,取决于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等多因素选票损 失最小化结构性失业第四节降低通货膨胀方法一、渐递主义的方法以较低的失业率较长时期逐渐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二、“冷火鸡”式方法cold turky “

42、大刀阔斧”式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时间采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三、其他方法: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高工资、高税率工资价格收入政策工资指数化附:1.治理通货膨胀基本措施:(财政货币角度)加强财政管理、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努力缩小和消灭财政赤字政府还将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NI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 重加强货币管理,使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价格改革应当有计划、稳妥地进行努力调节产业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2 .控制通货膨胀要掌握好力度(软着陆)渐进3 .深化改革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现实性、不确定性注意:第一,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重要方式

43、,目的在于纠正市 场失灵问题,market failure理论基础:市场失灵论,政府失灵论,government failureI政府对经济干预不是万能的第二,20世纪30年代前就有微观经济政策,30年代后产生宏观经济政策(大萧 条的产物)第三,从广义上讲,宏观经济政策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 .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纠正市场机制失灵利用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产生两个问题:a.不公平 b.不稳定归于两大类:公平、稳定微观孥济政策的中心目标:公平宏观遂济政策的中心目标:稳定2 .宏观经济政策总目标:稳定I (稳定政策)围绕“稳定”有五项具体目标:充分

44、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汇率稳定和对外经济平衡V对外经济目标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系:二、宠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政治问题)经济学家提供理论基础、背景、具体决策由政府首脑确定福利最大化原则,选票损失最小化原则利益权衡三、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机制政策由谁决定;如何决定;如何协调决策中的矛盾与关系:利益协调关系妥协 结果第二节宏观财政政策一、主要内容调整政府收支1.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2.政府收入税收 公债直接税间接税(为多)按税源分:r按财产与所得的课税一直接税t对商品课税一间接税按苛税方式分r 税务部门直接征收一直t以厂商为中介向纳税人征收一间价内税按税负分 r 对直接承担税负

45、的人征收一直t 通过交易过程将税负转嫁给他人一间公债:政府运用政府信用来筹措资金的方式(5年以)(15)(1年以下)长期中期短期3.预算赤字债务(1)预算与赤字的关系(财政预算政府预算)一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收支之差即是预算盈余。赤字BD = -Bs= TA- G- TR-Rt利息支付预算愿余预算赤字税支转支收出移付=t Y-G-TR-RI 税率NI(2)赤字与债务的关系债务:净预算赤字的总和,预算赤字总和-预算盈余总和赤字:替下一届政府留下的债务一大小取决于预算预算赤字赤字预算有了 出发点不同二、宏观财政政策的运用1 .定义:指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2 .

46、手段:改变政府购买水平G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改变税率3 .运用逆经济风向而行使萧条经济不景气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需求,解决衰退与失业经济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府,减支增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4 .效果对宏观经济影响取决于乘数政府收入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大小三、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buitl-in stabilizers)1 .定义:经济中一种无须改变政府政策而能自动减少国民收入的波动从而稳定经 济的机制包括r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累进税率,收入多税率高)失业*济金和各种福利农产国维持价格作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经济波动,但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总

47、趋势,作用有 限四、赤字财政政策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问题,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后果:增加预算 赤字弥补赤字办法:发行公债,“挤出效应”(公债券利息高)五、实施财政政策的困难:时滞time lag(制定与实施之间)r recognition lag 认识时滞分 -decision lag 决策时滞adminrstration lag 实施时滞复习: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二、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2 .国民收入概念,以及相互关系GNP-资本折E=NNP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NI-未分配利润-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1PD

48、I=pi-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3 .名义GNP实际GNP名义GNP一货币GNP:当年价格(预期)实际GNP:从前某一年的价格(基期)消除价格变动折算指数=聋0 (价格变动程度)实际ANP4 .r GNP:只要是中国公民不管在哪GbP:不管哪儿人只要在中国5 .核算GNP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支出法:GNP=C+I+G+(X-M)收入法:GN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符+折旧+经济误差 酬金津贴福利费、所要税、社会保险税6 .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均衡收入T:总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评价应额ltg=s+t税收=r定量税曲列所得税yd=y-tyd = y-t(y)两部4:Y=C

49、+I=C+SDI = S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三部巾:Y=C+I+G=C+S+TDI+U=S+T 储蓄 私人政府四部门:Y=C+I+G+(x-m)=C+S+T中国居民对外国的转移-、消费函数:邛除消费倾向4均消费倾向Ac MPC= yAPC=-OMPC1、=1、1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 边际脩蓄倾向MPS= y平均猛蓄倾向APS=-APS %+Mi+。+, y, +c,+i, J乘数论: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弹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仆 Ay _1_1M -MPC MPS三部门乘数效应:t定量税y = cti + g=d + fi(y-t) + i + g e + i + g-

50、0IT(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 =-=一= 4cAg 1-mpc -p(2)税收乘数:(定量税变动对总收入影响)K -A _ APCK. = P(*-*yd=y-t+ n )(4)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减时,NI变动对政府收支 变动的比率&= 1(只限于定量税收而言)若 T=d+ty 则 kg=ki =Kb- B“ BK, = -Ks =匕1-Bl-(l-l)l-/?(l-z)=一记T接前笔记:第三节宏观货币政策一、货币与执行的基本知识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P599一交换媒介、支付手段:基本职能:交换媒介货币的其它职能都是围绕交换媒介这一职能产生的2 .狭义货币与广义货

51、币Mi(狭)指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和银行体系内活期存款的总和Checking accountM2(广)在防基础上,还包括银行体系的其他存款范围越来越广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变现能力越来越差saving account (time deposit)Nt基本定义3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1)商业银行体系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2)中央银行(国家银行)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运用货币政策影响国民经济,具有领导 地位FDIC-商业银行参加中央银行保险特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也不存在这些机构的竞争政府的银行,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央银的职能:代表政府发行法定

52、货币;是banks bank,领导和管理所有金融中 介机构的中心组织,整个金融活动中心;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是货币政策 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L-指政府通过央银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的经济政策2.手段主要手段: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具体做法:在公开市场买进+卖出政府有价证券发行货币回笼货币注意:a.央银通过公开市场控制的货币是货币基础high-power money(考虑货币乘数作用)b.央银通过公开市场活动来控制货币基础与货币发行制度相关受政府首脑影响一直接间接准备率要求(法定) reserve rate

53、 requirement指央银规定商业银行应该准备的准备金的比率准备率高低影响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影响流通中的货币贴现率discount rate (官方利率)一央银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从而控制了商业银行利率两者方向一致三者之中最常用B.辅助手段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控制分期付款信贷控制抵押信贷控制运用:逆对经济风向行使过热时,紧缩性货币政策、央银在金融市场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法定准备 率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消极时,采取扩张性积极货币政策,央银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准备率,从 而提高货币供给量带动总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三、货币政策局限性凯恩斯认为此对经

54、济影响是间接的、有限的,受多因素影响,不主张使用。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运用都是逆对经济风向方向一致特点:两者作用的猛烈程度不同货币政策大时滞不同发生影响范围大小不一样政策所受阻力大小不一样需求管理政策一凯恩斯主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控制总需求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决定就业和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总需求,.宏观经济政策应对总需求进行调节邹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二应该当慈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通货膨胀,抑制总需求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使总需求等于充分就业的总供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需求管理手段r 财政政策1 货币政策第四节收入政策从总供给角度出发减少成本供给管理 收

55、入政策:对工资场价控制:减少成本避免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市场结构加强信息交流,培训经济增长政策: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经 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 是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A.提高企业的要素使用效率B.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C.稳定经济周期D.提高教育质量2 .潜在GDP计算的是下列 情况下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资本存量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B.失业率为零C.没有测量误差D.经过通货膨胀调整过的3 .下列不计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选项是 o()A.经贸大学学生出售的一台二手电脑B.出售给王先生用于所在出租车车队

56、使用的一辆新车C.出售给外国游客的一个钱包D.出售给明星演唱会一位歌迷的饮料4 .下列情形下,属于摩擦性失业的是 0( )A.卡拉,她因为国际竞争而失去了工作,后来通过参加再就业培训又找到了 工作B.奥马尔,一名渔业工人,正在寻找一份离家较近的工作C.尤金,愿为钢铁厂的工作,被辞退后正逢经济衰退,他觉得自己找不到工 作了,所以停止了寻找新工作D.阿曼达,原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5 . 资本存量是影响一国 的重要因素。( )A.总需求水平B.潜在GDPC.实际GDPD.物价水平6 . 贴 现 率 是 0( )A.中央银行将准备金贷给银行时所收取的利率B.银行对信誉最好的借款

57、人收取的利率C.银行向储蓄账户所支付的利率D.中央银行对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支付的利率7 . 价格水平下降会导致。( )A.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变动8 .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和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变动D.沿着总支出曲线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变动8 .根据三一定律,若每小时劳动的资本增加了 18%,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增加 了 10%,那么,技术进步使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增加 o( )oA. 18%B. 8%C. 4%D. 2%9 . 是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所面临的问题。A.实施财政政策可能比较缓慢B.国会采取行动太迅速,因此,政策可能是不合适的

58、C.政府支出仅仅对总需求有间接影响D.中央银行必须决定政策是否正确10.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欲降低通货膨胀率则应 o( )A.提高失业率B.提高工资率C.提高股息率D.提高利息率二、填空题:1 .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或 是一地区按或 计算的一定时期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2 .在一个拥有4亿工作年龄人口的国家中,2. 6亿人有工作,0.2亿人为失业者, 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劳动参与率为。3 .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是,这是因为随着雇用工人的增加,劳动的 递减。4 . CPI衡量的是 商品的平均价格,而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但根据这两个指数都可以计算一个国家的 率。5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当实际利率高于 时,投资量增加,并增加资本存量。6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增加、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