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927909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的归集和分配(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成本计算的过程实际上是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过程,生产经营成本通过多次的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一、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要大量消耗各种材料,如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它们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组织生产,此外,还有的用于非工业生产等。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用料,还应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如用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列入“燃料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

2、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则应列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科目。用于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方面的材料费用,则不得列入产品成本,也不得列入期间费用。1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方法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如纺织用的原棉、铸造用的生铁、冶炼用的矿石、造酒用的大麦、制皂用的油脂等,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为几批产品共同耗用。例如,某些化工生产的用料,属于间接费用,则要采用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3、:分配率=分配率【例1】领用某种原材料2 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 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分配结果如下:分配率=52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48052=24 960(元)乙产品:33052=17 160(元)合计: 42 120(元)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例如,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具体的计算可以比照上例进行。辅助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基本相同。凡用于产品生产、能够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辅助

4、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但在很多情况下,辅助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这就要求采用间接分配的方法。上述耗用的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别反映。此外,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至于用于非生产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人其他有关科目。2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

5、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其格式内容举例如表1所示。表1 材料费用分配表应借科目共同耗用原材料的分配直接领用的原材料(元)耗用原材料总额(元)总账及二级科目明细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产量(件)单位消耗定额(千克)定额消耗用量(千克)分配率应分配材料费(元)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4001.2 48024 96030 04055 000乙产品直接材料3001.1 33017 10012 84030 000小计8105242 12042 88085 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直接材料1 2001 200锅炉车问直接材料1 6001 600小计2 8002 800制造费

6、用基本车间机物料消耗2 5002 500管理费用其他2 7002 700合 计42 12050 88093 000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费用记入有关科目,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5 000 辅助生产成本 2 8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 500 管理费用 2 700 贷:原材料 93 000(二)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分配工资和福利费用,也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的界限。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和福利费用还应该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列人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

7、”项目;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1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由于工资制度的不同,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在计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工资通常是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在计时工资制下,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要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分配率=某种产

8、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按实用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时,需要注意从工时上划清应计入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界限。如生产工人为安装固定资产服务了,那么这部分生产工时应该划分出来,所分配的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规定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目前制度规定14%)从产品成本中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可与工资费用一起分配。2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为了按工资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归集并分配工资及计提的福利费用,月末应分生产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然后汇编“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该表的格式内容举例如表2所示。【例2】根据表2即可登记总账和

9、有关的明细账,其会计分录如下:工资费用:表2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 单位:元应借科目工 资职工福利费(14%)工资及福利费合计总账及二级科目明细科目分配标准(工时)直接生产人员(0.5)管理人员工资工资合计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6 00028 00028 0003 920.0031 920.00乙产品32 00016 00016 0002 240.0018 240.00小计88 00044 00044 0006 160.0050 16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问17 52017 5202 452.80 19 972.80锅炉车问12 00012 0001 680.00 13

10、68000小计29 52029 5204 132.8033 652.8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60060084.00684.00供电车间350 35049.00399.00锅炉车间320 32044.80364.80小计1 270 1 270177.801 447.80管理费用3 600 3 600504.004 104.00合 计78 39010 974.6089 364.6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44 000 辅助生产成本 29 520 制造费用整本车间 600 供电车间 350 锅炉车间 320 管理费用 3 600 贷:应付工资 78 390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

11、 160 辅助生产成本 4 1328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4 供电车间 49 锅炉车间 44.80 管理费用 504 贷:应付福利费 10 974.60(三)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发生的外购动力(如电力、蒸汽),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照明、取暖等其他用途。动力费应按用途和使用部门分配,也可以按仪表记录、生产工时、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分配时,可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据以进行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列入“燃料和动力费用”成本项目,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属于照明、取暖等用途的动力费用,则按其使用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如果

12、企业设有供电车间这一辅助生产车间,则外购电费应先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再加上供电车间本身发生的工资等项费用,作为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存货盘亏费(减盘盈)及其他制造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是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的。根据管理的需要,“制造费用”科目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

13、其所属有关明细账,但材料、工资、折旧以及待摊和预提费用等,要在月末时,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材料、产品等存货的盘盈、盘亏数,则应根据盘点报告表登记。归集在“制造费用”科目借方的各项费用,月末时应全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科目一般月末没有余额。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其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就要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常用的有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具有产品实用工时统计资料的车间里,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如果企

14、业没有实用工时统计资料,而制定有比较准确的产品工时定额,也可采用按产品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中,制造费用也可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造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数分配率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大部分支出,属于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因而不能按照产品制定额,而只能按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编制制造费用计划加以控制。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反映和监督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正确及时地计入产品成本。【例3】假设某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工时为56 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2 000小时,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6

15、 080元。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制造费用分配率=0.41甲产品制造费用=56 0000.41=22 960(元)乙产品制造费用=32 0000.41=13 12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如表3所示。表3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借方科目生产工时分配金额(分配率:0.4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56 00032 00022 90013 120合 计88 00036 000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 960 乙产品 13 120 贷:制造费用 36 080通过以上各种费用的分配和归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

16、各种产品的费用都已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并已在各种产品之间划分清楚,而且按成本项目分别登记在各自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了。(五)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1待摊费用的分配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这种费用发生以后,不是一次全部计入当月成本、费用,而是按照费用的受益期限摊入各月成本、费用。这样做是为了正确地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计算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比如,预订半年书报刊物,就要由6个月的成本、费用平均负担。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要根据费用的受益期确定。有些费用的受益期是可以明确确定的,如预付租金、预订书报

17、费、冬煤津贴等,都可以预先明确肯定具体的受益期。但有些费用的受益期不能明确肯定,如一次领用的工具模型,数量较大,费用较多,这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受益期加以估计,分月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待摊费用一般要在一年内摊完。待摊费用的发生和分配是通过“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费用发生后,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按月摊销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从该科目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摊销的费用数额。该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项费用的发生和摊销情况。【例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5月份支付新增固定资产1年保险费用3 600元,分12个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18、:借:待摊费用 3 600 贷:银行存款 3 600每月摊销的分录:借:制造费用 300 贷:待摊费用 3002预提费用的分配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这样做也是为了正确地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计算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比如,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所以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的3个月的财务费用平均负担。预提费用的预提期限也应按其受益期确定。各月预先提取多少费用,有些能事先肯定,如利息支出;有些事先要制定费用预算,如固定资产大中小修理费,在各月费用支出不均衡,影响到各月成本、费用水平时,则应编制修理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实际发生的费

19、用与预提的费用的差额,应计入费用支付期的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预提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及“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有关科目的借方;支付时,则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贷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数额。该科目应按预提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项费用预提和支付情况。【例5】某企业按银行借款数额和利率,计算出5月份应预提借款利息2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 2 000 贷:预提费用 2 0003个月后,实际支付利息7000元:借:预提费用 6 0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银行存款

20、7 000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企业的辅助生产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有的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气、运输等辅助生产;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型、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辅助生产。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辅助生产的主要目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该科目应按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和有关凭证,记入该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

21、,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该科目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产品或劳务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同,其所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方法也不一样。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完工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的成本。完工时,作为自制工具或材料入库,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贷方

22、转入“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科目的借方;领用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一次或分期摊入成本。提供水、电、气和运输、修理等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多按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在结算辅助生产明细账之前,还应将各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各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例如,锅炉车间为供电车间供气取暖,供电车间也为锅炉车间提供电力。这样,为了计算供气成本,就要确定供

23、电成本;为了计算供电成本,又要确定供气成本。这里就存在一个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的问题。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这里仅就直接分配法进行说明和举例。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例6】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9 000元、锅炉车间21 0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362 000度电,其

24、中锅炉车间耗电6 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5 37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20吨。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此项费用,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4所示。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将锅炉车间及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记入有关科目及所属明细账。表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0年5月借方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车间)管理费用合计甲产品乙产品小计供电车间耗用量(度)220 000130 000350 0004 2001 800356 000分配率(元/度)(89 00056000)0.25金额(元)55 00032 50087

25、 5001 05045089 000锅炉车间耗用量(度)3 0002 2005 20030205 250分配率(元/度)(21 0005 250)4金额(元)12 0008 80020 8001208021 000金额合计67 00041 300108 3001 170530110 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7 000 乙产品 41 3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 170 管理费用 53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9 000 锅炉车间21 000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通过上述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

26、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这些费用都是本月发生的产品的费用,并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的成本。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再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达: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由于公式中前两项是已知数,所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两类:一是将前两项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求得完

27、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二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但无论采用哪一类方法,都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一)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核算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在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两部分。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商品产品,验收入库后不应列人在产品之内。以上在产品,是从广义的或者就整个企业来说的在产品。从狭义的或者就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来说,在产品只包括该车间或该生产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车间或生产步骤完工的半成品不包括在内。在产品结存的数量,同其他材料物资结存的数量

28、一样,应同时具备账面核算资料和实际盘点资料。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在产品的清查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既可以从账面上随时掌握在产品的动态,又可以清查在产品的实际数量。这不仅对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加强生产资金管理以及保护财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保证账实相符有着重要意义。车间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通常是通过在产品收发结存账进行的。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账簿也叫做在产品台账,应分别车间并且按照产品的品种和在产品名称(如零、部件的名称)设立,以便用来反映车间各种在产品的转入、转出和结存的数量。各车间应认真做好在产品的计量、验收和交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领料凭证、在产

29、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及时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该账簿由车间核算人员登记。为了核实在产品的数量,保证在产品的安全完整,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在产品的清查工作。在产品应定期进行清查,也可以不定期轮流清查。有的车间没有建立在产品的日常收发核算,则每月末都必须清查一次在产品,以便取得在产品的实际盘存资料。清查后,应根据盘点结果和账面资料编制在产品盘点表,填明在产品的账面数、实存数和盘存盈亏数,以及盈亏的原因和处理意见。对于报废和毁损的在产品,还要登记残值。在产品发生盘盈时,应按盘盈在产品的成本(一般按计划成本计价)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并记人相应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各成本项目,贷记“待

30、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过审批进行处理时。则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在产品发生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并从相应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各成本项目中转出,冲减在产品成本。毁损在产品的残值,应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冲减损失。经过审批进行处理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将损失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或“营业外支出”等有关科目的借方。如果在产品的盘亏是由于没有办理领料或交接手续,或者由于某种产品的零件为另一种产品挪用,则应补办手续,及时转账更正。(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生

31、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是零。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

32、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为简化核算工作,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年初数计算。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这种方法适合于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月末在产品可以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约当产量法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

33、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比如,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40,则约当于完工产品4件。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的方法,就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例7】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费用共3 000元。分配结果如下:分配率=100(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6100=2 600(元)在产品成本=1040100=400(元)采用

34、这种方法,道理不难理解,问题在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一般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例如,在具备产品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求得。因为存在于各工序内部的在产品加工程度不同,有的正在加工之中,有的已加工完毕,有的还尚未加工。为了简化核算,所以在计算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时,按平均完工50计算。【例8】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0小时,第二道工序30小时。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第一道工序:100=20第二道工序:100=70有了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

35、度和各工序在产品盘存数量,即可求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各工序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事先制定,产品工时定额不变时可长期使用。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应当指出,在很多加工生产中,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这时,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费用。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应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费用在全部材料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例9】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

36、费用共计70 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9 650元,燃料动力费用85 475元,制造费用29 250元。甲产品各项费用的分配计算如下: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600=60 600(元)=100=10 100(元)直接人工费用、燃料和动力费、制造费用均按约当产量作比例分配,在产 品100件折合约当产量50件(10050)。(2)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600=36 600(元)=50=3 050(元)(3)燃料和动力费的计算:=600=78 900(元)=50=6 575(元)(4)制造费用的计算:=600

37、=27 000(元)=50=2 250(元)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 在产品成本。=60 600+36 600+78 900+27 000=203 100(元)=10 100+3 050+6 575+2 250=21 975(元)根据甲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产成品 203 1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3 100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 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终根据在产品数量,分别乘以各 项定额单位成本,即可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

38、本。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 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算出产成品的总成本了。产 成品总成本除以产成品产量,即为产成品单位成本。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6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额比例法)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生产费 用可以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用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比例分配。通常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以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为例):材料费用分

39、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的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有关科目:其中完工入库的产成品的成本,转入“产成品”科目的借方;完工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的成本,转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为企业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费用,月末不论是否完工,都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在建工

40、程”科目的借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就是基本生产车间在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完毕后,应按成本计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并选择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如企业或车间的规模较小,或者车间是封闭式的,也就是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部生产过

41、程都是在一个车间内进行的),或者生产是按流水线组织的,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一、品种法的基本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可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2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3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品种法举例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是成本管理对于成本计算的最一般的要求,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也就是品种法的

42、成本计算程序。这种计算程序见图2。图2其它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领退料凭证工资结算凭证其他凭证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生产明细账(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各种成本计算方法除了成本计算单的开设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以外,其他核算程序基本相同。本章第二节所讲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中,所举的例题就是按照品种法的主要计算程序来说明的,现将其所列举的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数字按品种法的要求显示在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如表5和表6。表5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

43、200年5月 产成品数量:60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费15700550007070060600101.0010100直接人工费7730031920396503660061.003050燃料和动力费18475670008547578900131.506575制造费用629022960292502700045.002250合 计48195338.521975表6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乙产品 200年5月 产成品数量:50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费946830000394682990059.809568直接人工费254418240207841732034.643464燃料和动力费802041300493204110082.208220制造费用129213120144121201024.022402合 计21324200.6623654根据上列成本计算单(亦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产成品甲产品 203 100 乙产品 100 33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03 100 乙产品100 3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