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6924393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时,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具有私家性。秦献公十年(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由此可知,秦国的户籍制度有助于( )A.人口逐步增长B.民众向国家臣民转化C.抑制土地兼并D.民众迁徙和阶层流动2.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长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3.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

2、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举荐与考试相结合C.注重官员吏治能力D.官员品行不断提升4.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多是自选僚佐、属官。隋文帝定制: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这一变化表明,隋朝时( )A.地方官员的权力被完全限制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5.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

3、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之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6.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7.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4、)A.旨在放宽商业发展环境B.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C.贯彻汉唐地方行政建制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8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表明唐代中枢决策A提高对官员有效监察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一定程度减少了失误9朱元璋是明初政治的关键人物,就其对君主专制体制发展的影响而言,古代帝王中只有秦始皇、汉武帝等少数人可以月之比肩。这是因为朱元璋A开创了封建内阁制度B实行大臣奏折制度C结束了宦官专权局面D变革行政中枢体制10军机处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

5、,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表明A军机处权力丧失B军机处权力的扩大C中央集权的强化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11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

6、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下列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宗法制13“方镇相望于内地,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 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 或取舍由于士卒, 往往自择将吏, 号为 留后, 以邀命于朝。” 材料反映的现象()A使唐朝由盛转衰B使唐朝边疆形势开始日益紧张C直接导致唐朝灭亡D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14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下列属于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措施的是A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B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国政D设立理藩院管理

7、宗教、民族等事务15东汉设尚书台(省),长官称尚书令,品位低微,仍属内廷官署。“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日常行政中心由公府向台省转移。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尚书台和三公分权制衡B外朝已沦为内侍机构C宦官集团干政愈演愈烈D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思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一一摘编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 武帝一朝只在前期发生了两宗谋反案,谋反案的逐渐减少,其他政治犯

8、罪、伦理犯罪、刑事犯罪的大大増加也变向说明了诸候王国已无造反,和中央对诸侯王控制、处置能力的强化。而这两宗谋反案,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谍反,都是还未出兵就被告发,胎死腹中。淮南王安自刎而亡,其王后荼、太子和参与谋反的人都被灭族。“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案件中,武帝“为置吏二百石以上”,“诸与衡山王谋反者皆族。国除为衡山郡。”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池星乐平定七国之乱与西汉统治政策的转型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17纵观中国的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

9、趋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

10、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

11、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答案:1-5BBCBC 6-10DDDDD 11-15ACDAD16(1)诸侯权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汉朝的统治和稳定;“急削”的方式容易引起激烈反抗;“推恩”的方式更隐蔽,易推行。(2)措施:颁布“推恩令”;处死谋反案主要人物和势力;将诸侯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将谋反诸侯国除国为郡。 影响: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7(1)专制皇权的强化(2)职能:中书省:制定政策;门下省:审核政策;尚书省:执行政策;目的:分化相权,强化皇权。(3)兴建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促进手工业发展,为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