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6915071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上海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GAO ZHONG WU LI GONG SHI ZONG JIE高中物理公式01 21 21 2x y m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g ,g g )极 赤 低纬 高纬3、求 F 、F 的合力的公式: F合=F 2 +F 2 +2 F F cos q 1 2 1 2两个分力垂直时:F = F 2 +F 2 合 1 2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F FF

2、 +F(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物体平衡条件: F =0 或合F =0 F =0合 合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m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m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 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

3、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0f f静m(f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 万有引力:(1)公式:F=Gm m1 2r 2(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 kg2(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4、 、万有引力=向心力F =F万 向即由此可得:Mm v 2 4p2G =m =mw2 r =m r =ma =mg r 2 r T 2天体的质量:M =4p2GTr23,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高中物理公式1T =GMT 2r =GT2 3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GMr,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w =GMr 3,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4p2r 3 GM,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34p2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5、=GMr 2,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 g =GM GM=r 2 ( R +h )2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g =0GMR 2R 2g = g ( R +h ) 204p2 r 3天体的平均密度:r=M 2 3pr3 = =V 4 GT 2 R 3 pR33特别地:当 r=R 时:rT2=3pGb、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mg =GMmR 2gR2=GM。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况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c、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6、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 =GMr= gR =7.9 km / s第二宇宙速度:v =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 =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7、 牛顿第二定律:F =ma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 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 -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高中物理公式2t 0 o t/2 s/2t /2 s/20 O 8、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几个重要推论:V = V + a t S =

7、v t +12a t2A S a t B(1)v 2 -v 2 =2as t 0(结合上两式 知三求二)(2)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t 2=v +v s0 t =2 t(3)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 2=v2 +v 20 t2匀速:v =v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I2RtP=IUI2r高中物理公式7有 效2 1安 (三)磁场1、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 B 来表示:B =FIl(条件:BL)单位:T2、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则决定。 (1)直线电流的磁场(2)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的磁场3、磁场力(1)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

8、IL(BI)(B/I 是,F=0)方向:左手定则4、磁通量F =BS(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或F =BS sina ( a是B与 S 的夹角)D F = F - F = DBS= B DS (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四)电磁感应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E =BLv(三者相互垂直)求瞬时或平均(经常和 I =ER +r, F = BIL 相结合运用)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DFDtDB DS = n S = n B = nDt DtF -F2Dt1求平均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F =B 2 L2 v R +r(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4转杆电动势公式1E = BL2

9、2w5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Q =DFR1匝2、麦克斯韦电磁理论:(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推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 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围也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3、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电 磁场。4、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高中物理公式85、电磁波的特点以光速传播(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具有能量;可以离开电荷而独立 存在;不需要介质传播

10、;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6、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V=lf =lT(频率在这里有时候用 来表示)波速:在真空中,C=3108三、光学(二)光的本性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1)微粒说(牛顿)(2)波动说(惠更斯)m/s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纹宽度Dx =Ldl(波长越长,条纹间隔越大)应用:薄膜干涉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 行相间干涉条纹,检查平面,测量厚度,光学镜头上的镀膜。光的衍射单缝(或圆孔)衍射。 (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泊松亮斑(2) 电磁说(麦克斯韦)名称波长/m无线电产生机理自由电子的运动特性与应用波动性显著,无线电通讯104红

11、外线一切物体都能辐射,具有热作可见光紫外线10-10伦琴(X)射线射线(4)光子说(爱因斯坦)原子外层 电子受激发原子外内 电子受激发 原子核受激发用,遥感技术,遥控器 由七种色光组成一切高温物体都能辐射,具有化 学作用、荧光效应粒子性显著,穿透本领强粒子性显著,穿透本领更强基本观点:光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每份光子的能量是E =hn=hcl实验基础:光电效应现象规律:a、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高中物理公式91 0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d、光电流与入射 光强度成正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n=w +E

12、km逸出功w =hn = 0hcl0光电效应的应用:光电管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5)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单个光 子的个别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表现为波动性。波长较大、频率较低时光 的波动性较为显著,波长较小,频率较高的光的粒子性较为显著。(6)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四、原子物理2三种衰变射线本质速度特性射线氦原子核(42He)流v =110C贯穿能力小,电离作用强。射线高速电子(0-1e)流VC贯穿能力强,电离作用弱。射线高频电磁波(光子)V=C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很弱。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位新核的变化

13、。放出粒子的叫衰变。放出粒子的叫衰变。放出粒子的叫衰变。 哀变规律:(遵循电荷数、质量数守恒)衰变:MZX M -4 Z -2Y +42He衰变:MZX M Y + 0 e Z +1 -1(衰变的实质是10n=11H+0-1e)衰变:伴随着衰变或衰变同时发生。3半衰期N =N01 2 n, m=m ( )n 2nt/T4质子的发现(1919 年,卢瑟福)42He +147N 178O +1H1中子的发现(1932 年,查德威克)42He +94Be 126C +10n高中物理公式10发现正电子(居里夫妇)4 He+27Al 30 P +1n 2 13 15 0,30 P 30 Si + 0 e

14、 15 14 +15质能方程E=mc2DE =Dmc21J=1Kg.(m/s)21u 放出的能量为 931.5MeV 1u=1.66056610-27kg6重核裂变235U +9210n 9038Sr +13654Xe +1010n +141MeV原子弹 核反应堆氢的聚变21H +31H 42He +10n +17.6MeV氢弹 太阳内部反应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1、物体沿倾角为 的斜面匀速下滑-=tan;2、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 a=gsin 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 a=gsin-gcos3、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时,距离有最大或最小;4、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最大的条件是:a=0 或合力为零。5、两个共同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加速度相等。6、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9、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断开电源时,电容器上电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E 不变。11、直导体杆垂直切割磁感线,所受安培力 F=B2L2V/R。12、电磁感应中感生电流通过线圈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Q=N/R。13、解题的优选原则:满足守恒则选用守恒定律;与加速度有关的则选用牛顿第二定律 F=ma;与对地位移相关则用动能定理;与相对位移相关(如摩擦生热)则用能量守恒。高中物理公式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