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69141552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数学各篇知识点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一、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路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二、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肯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肯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是或不是那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前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不是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不是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不是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 集合本身具有了肯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

2、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 (2)集合的表示方式: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 常常利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 N*或 N+ ;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 实数集 R 。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常利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 A 的元素, 就说 a 属于集合 A 记作 a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 A 记作 a A。集合的表示方式: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3、,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式。用肯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不是属于那个集合的方式。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数学式子描述 法:例:不等式 x-32 的解集是x | x-32 且 xR 。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穷集: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 (3)空 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大体关系1、“包括”关系 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 B 的一部份;(2)A 与 B 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 A 不包括于集合 B,或集合 B 不包括集合 A,记作 A 2、“相等”关系 “元素相同”B 或 B A 。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4、 B,若是集合 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同时,集合 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A 的元素,咱们就说集合 A 等于集合 B,即:A=B 。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真子集:若是 AB 且 AB,那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或 ) 若是 A B,B C ,那么 A C 若是 A B ,同时 B A 那么 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 的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交集。记作A A A= CAB(读作“

5、A 交 B”),即 AB=x |xA,且 xB。二、并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 并集。记作:AB(读作“A 并 B”),即 AB=x |xA,或 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 , AB = BA, AA = A, A=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 S 是一个集合,A 是 S 的一个子集,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 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A , 即 C A S S=x xS 且 x A(2)全集:若是集合 S 含有咱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数元

6、素,那个集合就可以够看做一个全集。通常常利用 U 来表示。(3)性质:CCUU=A CA AU UA=U 。四、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若是依照某个肯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 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肯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 数。记作: y=f(x),xA。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A 叫做函数的概念域;与 x 的值相 对应的 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若是只给出解析式 y=f(x),而没有指明它的概念域,则函数的概念域即是指能

7、使那个式子成心义的实数的集合;函 数的概念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概念域概念:能使函数式成心义的实数 x 的集合称为 函数的概念域,求函数的概念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 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需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数必需大于零且不等 于 1; (5)若是函数是由一些大体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概念域是使各部份都成心 义的 x 的值组成的集合; (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概念域还要保证明际问题成心义。(又注意:求出 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概念域)2、组成函数的三要素:概念域、对应法则和值域 再注意:(

8、1)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概念域、对应 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概念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若是两个函数的概念域和对应关系完全 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概念域和对应关系 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式:表达式相同;概念域 一致 (两点必需同时具有) (见讲义 21 页相关例 2)值域补充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概念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 虑其概念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 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概念:在平面直

9、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 x 为横坐标,函数值 y 为纵坐标的 点 P(x,y)的集合 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 上每一点的坐标(x , y)均知足函数关系 y=f(x), 反过来,以知足 y=f(x) 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 x 、 y 为坐标的点 (x , y) ,均在 C 上 。即记为 C= P(x,y) | y= f(x) , xA 图象 C 一般是一条滑腻的持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 Y 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 画法:A、描点法:按照函数解析式和概念域,求出 x,y 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

10、(x,y)为坐 标在座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P(x, y),最后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 考必修 4 三角函数) 常常利用变换方式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 发觉解题中的错误。4 、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 )区间的 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 A、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若是按某一个肯定的对应法则 f,使对于 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肯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11、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记作“f:AB”,给定一个集合 A 到 B 的映射,若是 aA,b1 21 21 21 21 2 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B,且元素 a 和元素 b 对应,那么,咱们把元素 b 叫做元素 a 的象,元素 a 叫做元素 b 的原象 说 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集合 A、B 及对应法则 f 是肯定的;对 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对应,它与从 B 到 A 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 对于映射 f:AB 来讲,则应知足:()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象,而且象

12、是唯一的;()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 B 中对应的象能够是同一个;()不要求集合 B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A 中都有原象。6、常常利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长处: 函数图象既能够是持续的曲线,也能够是直线、折线、 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是函数图象的依据; 解析法:必需注明函数的概念域;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 要注意: 肯定函数的概念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 列 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概念域的特征。注意: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 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 (参见讲义 P24-25) 在概念域的不同部份上有不

13、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需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 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别离注明各部份的自变量的 取值情形。(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以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概念域是各段 概念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 若是 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 f、g 的复 合函数。 例如: y=2sinX y=2cos(X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 设函数 y=f(x)的概念域为 I,若是对于概念域 I

14、 内的某个区间 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x ,x ,当 x x 时,都有 f(x )f(x ),那么就说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区间 D 称为 y=f(x)的单 调增区间(清楚讲义单调区间的概念)。若是对于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 ,x ,当 x x 时, 都有 f(x )f(x ),那么就说 f(x)在那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 D 称为 y=f(x)的单调减区间。注意: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概念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必需是对于区间 D 内 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x ,x ;当 x x 时,总有 f(x )f(x ) 或 f(x )f(x )。(2) 图象的

15、特点 若是函数 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 y=f(x)在这一区间上 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 降的。(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式(A) 概念法:任取 x ,x D,且 x 1,且 *当 是奇数时,正数的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现在, 的 次方根用符号 表 示式子 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 叫做根指数(radical 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 是 偶数时,正数的 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现在,正数的正的 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负 的

16、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正的 次方根与负的 次方根能够归并成 ( 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 次方根;0 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0,记作 。注意:当 是奇数时, ,当 是偶数时,2分数指数幂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0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 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2) ;(3)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 function),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 的概念域为 R 注

17、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 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a1 0a 0 ,w 0 , T =2 pwuy = ACosy = ASin(w(wxx+jj), A 0 , w 0 , T =, A 0 , w 0 , T =2 pwpwy =ACos(wx+j), A 0 , w 0 , T =pwy =ASin(wx+j)+b , A 0 , w 0 , b 0 , T =2 pwy =ACos(wx+j)+b , A 0 ,w 0 , b 0 , T =2 pwy = A tan(wx+j), A 0 ,w 0 , T =pwy = A cot(wx+j),

18、A 0 ,w 0 , T =pwy = A tan(wx+j), A 0 ,w 0 , T =pwy = A cot (wx+j), A 0 , w 0 , T =pw规律总结上面这些诱导公式能够归纳为:对于 k/2(kZ)的个三角函数值,当 k 是偶数时,取得 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当 k 是奇数时,取得 相应的余函数值,即 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符号看象限) 例如:sin(2)sin(4/2),k4 为偶数,所以取 sin。当 是锐角时,2(270,360),sin(2)0,符号为“”。

19、所以 sin(2)sin记忆口诀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 视为锐角时,角 k360+(kZ),-、180,360-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为切;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三角函数的性质性 质定义域值 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y =Sin xR-1,12p奇函数 p p2kp- ,2kp+ ,

20、k z, 增函数 2 2 p 3p2kp+ ,2 kp+ , k z, 减函数 2 2 y =Cos xR-1,12p偶函数2kp-p,2kp,kz,增函数 2kp,2kp+p,kz,减函数对称中心(kp,0 ),kzpkp+ ,02,k z 对称轴x =kp+p2, k zx =kp, k z图像2 x x kpkz, 性 质定义域值 域周期性奇偶性y =tan x p x x kp+ , kz Rp奇函数y =cot x Rp奇函数单调性kpp p - , k p + 2 2 , k z , 增函数(kp,kp+p),kz,增函数对称中心(kp,0 ),k zkp+p2,0, k z对称轴

21、图无无y像0x怎样由y =Sinx变化为y =ASin(wx+j)+k?振幅转变:y =Sinx y =ASinx左右伸缩转变:y =ASin wx左右平移转变y =ASin (wx +j)上下平移转变y =ASin (wx +j)+k平面向量共线定理:一般地,对于两个向量( )a, a 0 , b, 如果有( )一个实数l,使得b =la, a 0 , 则b与a是共线向量;反之如果b与a是共线向量 那么又且只有一个实数l,使得b =la. 线段的定比分点点P分有向线段P P 所成的比的定义式 P P =lPP 1 2 1 2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线段定比分点向量公式x =y =x +lx1

22、21 +ly +ly11 +l2.OP =OP +lOP11 +l2 不 共面的向量2 2 2 1 2 2 2当 l=1时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当 l=1时线段中点向量公式x =x + x122y =y + y122.OP =OP +OP122向量的一个定理的类似推行 向量共线定理:b =la( )a 0推行平面向量大体定理:a =le + l e1 1 2 2,其中 e , e 为该平面内的两个 1 2不共线的向量推行空间向量大体定理:a =l e +l e +l e ,1 1 2 2 3 3其中 e , e , e 为该空间内的三个 1 2 3 一般地,设向量a =(x,y ),b=(x,y )

23、且a0,如果a 1 1 2 2b那么x y -x y =0 1 2 2 1反过来,若是x y -x y =0, 则a b . 1 2 2 1一般地,对于两个非零向量a , b 有 a b = a b Cosq, 其中为两向量的夹角。Cosq=a ba b=x1x x + y y 1 2 1y x+2+y22特别的,a a =a = a或者 a = a a如果 a =(x,y ), b =(x,y1 1 2 2特别的 , a b x x +y y =01 2 1 2)且a 0 , 则a b =x x +y y1 2 12若正n边形A A A的中心为O , 则OA +OA +OA=0 1 2 n

24、1 2 n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A + B +C =p,A + B +C p A + B p C= , = - 2 2 2 2 2Sin (A+B )=Sin (C)Cos (A+B )=-Cos (C)SinA + B2 C =Cos 2 CosA + B2 C = Sin 2 u 两角的和与差公式:( a +b)( )1 CosSin 正弦定理:a b c a +b +c= = =2 R =SinA SinB SinC SinA +SinB +SinC余弦定理:a2=b2+c 2 -2bcCosA , b 2 =a c 2 =a 2 +b 2 -2 abCosC2+c2-2 acCosB变形:

25、CosA =b 2 +c 2 -a 2 a 2 +c 2 -b 2, CosB =2bc 2 ac a 2 +b 2 -c 2CosC =2abw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三角公式和恒等变换Sin (a+b)=SinaCos b + Cos aSin b Sin (a-b)=SinaCos b - Cos aSin bCos(a+b)=CosaCosb-SinaSinb,C, S, S(aa+-bb)Cos(a-b)=CosaCosb+SinaSinb,C( a-b)tan a+tan btan a+b= , T1 -tan atan b (

26、a+b)变形:tantantana +tana -tana +tanb =tanb =tanb +tan(a+b)(1-tanatanb (a-b)(1+tanatanb c =tan a tan btan c)tan(a-b)=tan a-tan b 1 +tan atan b, T(a-b)其中 a,b,c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二倍角公式:Sin 2a= 2 SinaCosaCos 2 a = 2 Cos 2 a -1 =1 - 2 Sin 2 a = Cos 2 a - Sin 2 atan 2a=2 tan1 - tana2 aw 半角公式:SinCosa 1 -Cos a =2 2 a

27、 1 +Cos a=2 2tana2=1 -Cos1 +Cosa Sin a 1 -Cos = =a 1 +Cos a Sin aax 降幂扩角公式:Cos 2 a =1 + Cos 22a, Sin 2 a =1 - Cos 22ay 积化和差公式:SinCosaCosaSinbb=1212Sin(a+b)+Sin(a-b) Sin(a+b)-Sin(a-b)CosaCosb= Cos (a+b)+Cos(a-b) 2Sin aSin b = -12Cos (a+b)-Cos(a-b)Sina +Sinb= 2 Sina +2b a -2bz 和差化积公式:Sin a -Sin b = 2

28、Cosa +2b a- Sin 2b(S + S = 2 SC S - S = 2 CS)Cosa +Cosb= 2 Cosa + b a-bCos 2 2C + C = 2 CC C - C = -2 SSCos a -Cos b = -2 Sina +2b a -2b和差化积公式推导第一,咱们明白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 sin(a+b)+sin(a-b)=2sina*cosb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 cosa

29、*sinb=(sin(a+b)-sin(a-b)/2同样的,我们还知道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 cos(a+b)+cos(a-b)=2cosa*cosb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 sina*sinb=-(cos(a+b)-cos(a-b)/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

30、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好,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 a+b 设为 x,a-b 设为 y,那么 a=(x+y)/2,b=(x-y)/2把 a,b 分别用 x,y 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sinx-siny=2cos(x+y)/2)*sin(x-y)/2)cosx+cosy=2cos(x+y)/2)*cos(x-y)/2)cosx-cosy=-2

31、sin(x+y)/2)*sin(x-y)/2) 全能公式:SinCosaa=2 tan1 + tan1 - tan1 + tana2222a2a2a2(S +T -C -+)tan a =2 tan1 - tana2a22附 推 导 : sin2=2sincos=2sincos/(cos2()+sin2().* , ( 因 为cos2()+sin2()=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 cos2(),可得 sin2 tan2/(1tan2() 然后用 /2 代替 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 的全能公式。正切的全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取得| 三倍角公式:Sin 3qCos 3q= 3 Sin q= 4 Co

32、s- 4 Sin 3 q 3 q -3 Cosqtan 3q =3 tan q -tan 3 q 1 -3 tan 2 q“三四立,四立三,中间横个小扁担”三倍角公式推导tan3sin3/cos3(sin2coscos2sin)/(cos2cos-sin2sin)(2sincos2()cos2()sinsin3()/(cos3()cossin2()2sin2()cos) 上下同除以 cos3(),得:tan3(3tantan3()/(1-3tan2()sin3sin(2)sin2coscos2sin2sincos2()(12sin2()sin2sin2sin3()sin2sin2()3sin4

33、sin3()cos3cos(2)cos2cossin2sin(2cos2()1)cos2cossin2()2cos3()cos(2cos2cos3()4cos3()3cos即 sin33sin4sin3()cos34cos3()3cos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记忆方式:谐音、联想正弦三倍角:3 元 减 4 元 3 角(欠债了(被减成负数),所以要“挣钱”(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 元 3 角 减 3 元(减完之后还有“余”)注意函数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1. y = aSina +bCosa =a2+b2Sin(a+j)其中, tanj=ba2. y =

34、aCosa +bSina =a2+b2Sin(a+j)其中, tanj=aba 2 +b 2 Cos (a-j) =3. y = aSin a -bCos a =a 2 +b 2 Sin (a-j)其中其中, tan j =, tan j =baba= - a 2 +b 2 Cos(a+j)其中, tanj=ab4. y = aCosa -bSina =a2+b2Sin(j-a)= - a2+b2Sin(a-j)其中 , tanj=ab=a2+b2Cos(j+a)其中 , tanj=ba注 : 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化归 , 相同的形式也有不同的化归 , 进而可以求解最值问题. 不需要死记公式,

35、只要记忆1. 的推导即表达技巧, 其它的就可以直接写出.一般是表达式第一项是正弦的就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来靠 , 第一项是余弦的就用两角和与差的与弦来靠. 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补充: 1. 由公式tan (a+b)=tan a1 - tan+ tana tanbb, T(a+b)tan (a-b)=tan a1 + tan- tana tanbb, T(a-b)能够推导 :当a+b=kp+p4时,kz , (1+tana)(1+tanb)=2在有些题目中应用普遍。2.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3. 柯西不等式( a2 +b 2 )( c 2 +d 2 ) ( ac +bd ) 2, a , b, c , d R.补充c a b ca b1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x (0,p2),则sin x x tan x.(2) 若x (0,p2) ,则 1 sin x +cos x 2. (3)| sin x | +| cos x |1.2.sin(a+b)sin(a-b) =sin2a-sin2b(平方正弦公式);cos(a+b)cos(a-b) =cos2a-sin2b.a sina+b cosa= a2+b2sin(a+j)(辅助角 j 所在象限由点( a, b )的象限决定,tanj =b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