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6913365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家论证制度与施工安全状况的改进本研究由“山东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这里采用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事故分类方法,“较大事故”与原来采用的“三 级事故”相对应。赵锦锴,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101杨一伟,山东省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济南,250013 张守军,天津市和平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天津,300051内容摘要:根据宏观统计数据,调查个别城市的情况,结合专家论证活动经历和国内外研究 成果,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研究目前我国实行的专家论证制度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状况改进 的作用,该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与之配套、使之发挥作用的相关

2、措施。提出为了 把体现专家论证成果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贯彻落实,变为劳务层的正确行动,应充分发挥分 包商对于控制事故根源因素的专长,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积极采用专业化分包 方式,将会更加有利于落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专家论证成果,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施工安全,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1 问题的提出2003 年与 2004 年是我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的一段时期12。 自 2004 年12 月,建设部颁布实施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到 2009年 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专家 论证制度正逐

3、步普及并常态化。这是两部一脉相承的文件,其规范对象与管理思路是:针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 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险 性较大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经过审 核批准程序后,方可进入现场实施阶段。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针对其专项 方案,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将专项方案修改完善后,再行实施。旨在改进施工安全状况的专家论证制度,自产生至逐步推行的五年以来,对于我国的施 工安全状况是否发挥了正面推动作用?该制度得以见效与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还需要 采取哪些与之配套、使之能够进一步发挥作

4、用的措施?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宏观统计数据,调 查个别城市的执行状况与效果,结合参与专家论证活动的经历,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回答上 述问题。2 专家论证制度对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和发挥作用的条件2.1 统计数据来源与分析下文涉及的2003至2007年的数据来自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的2004至2007年全 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在2004 年的报告中提及了2003年的数据),2002年 的数据来自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的统计。以宏观的统计数据来反映专家论证制度实施后, 建筑施工安全状况的变化。引用其中的事故总起数、死亡总人数,较大及其以上事故起数 和较大及其以上事故死亡人数四项指标,列入表一

5、。在历年的较大及其以上事故中,坍塌和 坠落事故是发生最多的两类,其余事故发生起数则波动较大,其中以起重伤害事故的后果最 为严重。为此,将较大及其以上事故中的坍塌、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三类事故的事故起数与 死亡人数两项指标,列入表二。表一 2003-2007 年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统计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20032004200520062007事故总起数129211441015888859死亡总人数15241324119310481012较大及其以上事故起数4842433935较大及其以上事故死亡人数215175170146144表二 2002-2007年较大及其以上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三类事故起数与死亡

6、人数统计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坍塌、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事故起数403833313228坍塌、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事故死亡人数148180142121123122表一数据显示,从整体上看,自 2004 年后,施工安全状况逐渐有所改善,其中 2006 和2007两年的四项指标数据明显少于2003和 2004两年。施工安全状况的改善当然是多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家论证制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绝不能称之为决定性因素。但是 可以说,自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后的2005年起,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的总体状况 逐渐有所改善。专家论证的对象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

7、大工程的施工方案,旨在遏制较大及其以上 事故的发生,而表二数据表明,自 2002年至 2007 年,造成伤害后果最为严重的三类事故的 两项指标中,后三年明显少于前三年。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发生以及损失的减少同样是多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可以说,面向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家论证制度实施后,后果严重的伤 害事故有所减少。2.2 两个城市的执行效果通过对济南、天津两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的调查访谈,得到以下信息:济南市自 2008 年十月开始,由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有组织的对于 超过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截至2009 年八月,共论证了121 份 专项方案,从施工单位

8、修改完善后的实施效果看,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天津市的做法有别于济南市,对于超过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是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 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专家对于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将论证过程和执行结果报建筑工程 安全监督部门备案,根据现有记录,截至2009 年八月,经专家论证并修改的共有208 份专 项方案,在实施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从这两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专家论证制度对于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安全状 况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2.3 专家论证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文件均属于计划的范畴,是 行动的指南和控制的依据,这类计划的编制旨在通过落实,变为操作

9、班组和操作人员的实际 行动。由计划、到行动、直至项目目标的实现,至少需要三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计划自身的 周密、可行、无误;其二是计划由其制定者、即管理层向计划的执行者、即劳务层的信息交 流,即交底,要做到顺畅、充分;其三是劳务层的训练有素与专业化程度,以保证计划所预 计状态的实现。专家论证制度,在本质上是一项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活动,其对象是针对施工单位编制的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通过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手段,消除方案的缺陷和漏洞,提高专 项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即该制度只能解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第一条,可以借助专家知 识,促使并帮助施工单位制定出周密、可行、无误的专项方案,而无力解决后两个条件

10、中存 在的问题。专家论证制度得以发挥作用,靠的是施工单位对于体现了专家论证意见的专项方案的贯 彻落实,即专项方案的充分交底,和劳务人员的操作保证。3 专家论证制度的配套措施3.1 专家论证过程中及论证后发现的问题文献3的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有趣且不同于一般理解的表述:承包商是否向业主或业主 代表提交专项方案与施工安全表现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该文献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的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其前提是承包商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均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且管理制 度运行正常。我国的施工安全背景与美国有较大差别,断不可认为该表述是普遍适用的结论。通过参与数十项专项方案论证的经历,发现不同的施工单位专项方案编制水

11、平高低不 一,在基本可行的状态下,绝非万无一失,甚至会有明显缺陷和漏洞,绝非在方案编制阶段 就杜绝了安全事故隐患。较为典型的表现有:采用标准或规范不当;技术措施中的构造设置 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结构受力模型错误;荷载取值错误,等等。通过专家论证的形式,拾 遗补缺,发现专项方案中的缺陷和事故隐患,相对于我国当前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技术水 平,很有必要。经过专家论证后的专项方案并非全部按部就班的得到贯彻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建筑工 程安全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发现,在极个别危险性较大工程中,存在方案交底不够充分甚至走 过场的问题,若非及时发现整改,就有酿成大祸的可能。3.2 配套措施专家论证制度是一项改进

12、当前施工安全状况、减少乃至消除安全事故的必要条件,所以 有必要研究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以保证将体现了专家论证成果的专项方案予以实现。文献4研究了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影响各种事故源的能力大小,其研究结果见表三。 表三 项目主要参与者影响事故源的能力影响事故源的必要因素分包商总承包商建筑师/工程师业主任务熟悉程度高中等混合低安全熟悉程度高中等低低工作交接与控制高中等低低现场整体控制中等高混合混合评价现场条件混合混合混合低影响事故源的总体能力高中等混合低需要说明的是,表三中的“混合”意为某参与者对于某项因素的影响能力处于在某一领域很高,在另一领域却又很低的状态。例如一个分包商评价现场条件的能力,对于

13、与其工作相关的状况,其评价能力是很高的,而另一方面,对于同时发生的、与其工作无关的状况, 其评价能力又是很低的。针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表三中的信息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应当充分认识到分包 单位影响事故源的总体能力高于其他项目参与者,应当采取措施,将分包单位的这种能力充 分发挥出来。完成危险性较大工程,无非采用两种方式:方式一,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其劳务队伍完 成;方式二,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其专业分包完成。二者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专项方案的编 制主体不同,前者是由总承包单位编制专项方案,后者是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方案。但 由于对任务熟悉程度或专业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专项方案编制质量的差异,在同一

14、类型超 过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论证中,专家通常的体会是,采用方式二、由专业化分 包单位负责的专项方案编制质量,通常会好于某些采用方式一、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的专项方 案编制质量;由于管理层与劳务层的关系疏密有别,导致方案交底充分程度的差异、以及劳 务人员贯彻落实程度的差异,在方式一中,较为普遍的状态是,管理层与劳务层的关系相对 松散,不够密切,易于发生方案交底过程中信息沟通不够充分的问题,并且,管理层对于劳 务人员贯彻落实方案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而在方式二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内部,管理层 与劳务层的关系相对密切,通常是长期合作,方案交底过程中信息沟通较为充分,劳务人员 贯彻落实方案的效果

15、较好,也有相关研究指出,在专业化分包模式下,劳务层的专业技能与 安全技能会优于单纯的劳务分包5。由此可以推论,危险性较大工程,尤其是超过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若积极采用专业 化分包的方式,体现了专家论证意见的专项方案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施工安全状况 有可能得以进一步改善。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充分发挥分包单位影响事故源的总体能 力绝不意味着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减少其安全管理投入或减轻其承担的施工安全职责。专家评审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过滤”机制,用于防止后果严重、损失巨大的安全事 故的发生,但这远远不是安全管理的目标,这个目标应当集中于: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承包 商能够采取适当的管理制度和

16、管理措施来预防建筑事故的发生。并且要明确,安全管理是全 过程和全方位的6。在表三中,尽管业主对事故源的影响能力低,但是,现有研究成果表明, 业主采取主动而非袖手旁观、无所作为的态度,重视安全问题并参与到安全管理活动中去, 是可以积极的影响工程项目安全绩效的3。而且,在设计阶段就考虑施工安全问题,同样可 以有效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7。4 结论作为一项技术管理措施,专家论证制度与我国目前建筑业和工程项目的实际相适应,有 助于改进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安全状况。只有当施工单位对于体现了专家论证意见的专项 方案的贯彻落实,即通过专项方案的充分交底,变为劳务层正确的行动,该制度方能见效, 发挥其正面作用。为

17、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分包单位影响事故源的总体能力高于其他项目参与 者的特点,采取措施,将分包单位的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与之相适应的,如果在危险性 较大工程,尤其是超过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中,积极采用专业化分包的方式,体现了专家 论证意见的专项方案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施工安全状况有可能得以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加强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质电20046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立即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建质电200419 号3 Xinyu Huang and Jimmie Hinze. Owners Rule in Cons

18、truction Safet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6,132(2):164-173.4 T.Michael Tool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Role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2,128(3):203-210.5 赵锦错,赵亚楠.面向安全目标的模板脚手架工程专业化施工J.施工技术,2007,增刊:284-287.6 方东平,张剑,黄吉欣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手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0( 1): 86-90.7 Jimmie Hinze and Francis Wiegand. Rule of Designer in Construction Worker Safet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 1992, 118( 4): 677-68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