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911284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疗养生法吃出健康来(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小平 概概 念念 食 疗药 膳 概 念食疗:以膳食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是从 膳食的功效作用阐述这种疗法的属 性,表达的是膳食的功能概念。历代有关饮食疗法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的名称出现。“食疗”二字名书,首见于食疗本草概 念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作用的特 殊膳食。“药膳”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传。药膳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 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 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 的分支学科。饮食养生基础基本原理 -药食同源药食同源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 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说文解字有“酒,所以治病也”,“医之 性,然得酒而使”

2、的记载。古代的“醫醫”字,就是从“医”、从“酒”。素问记载“调食和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开创了药膳开创了药膳的理论体系的理论体系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专门论述食养食治,涉及食料162种,其中果实类30种,蔬菜类63种,谷米类24种,鸟兽类45种,并创制了许多药膳名方。对药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重大贡献。食疗本草食疗本草药膳学的第一部专著。药膳学的第一部专著。该书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重视食物的加工、烹调,对药膳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作用。饮膳正要饮膳正要我国第一部营养专著,集元我国第一部营养专著,集元以前药膳食疗之大成。以前药膳食疗

3、之大成。自 然 界五行人 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液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泪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心 小肠舌 脉 喜 笑 汗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脾 胃 口 肉 思 歌 涎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肺 大肠鼻 皮毛悲 哭 涕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肾 膀胱耳 骨 恐 呻 尿 木(肝)生 水(肾)火(心)克 (肺)金 土(脾)相生:木 火 土 金 水 肝 心 脾 肺 肾相克:木 土 水 火 金 肝 脾 肾 心 肺食物、药物 -四气、五味、归经 升降浮沉、功效、四气:寒、凉、温、热(平)五味:辛、酸、甘、苦

4、、咸 (涩、淡)四气作用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温经、散寒、通络、助阳、活血五味作用辛:辛散-发散,行气活血酸:酸收-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甘:甘补-补益、和中、缓急苦:苦降-清热泻火,通泄大便,燥湿咸:软坚-泻下通便,软坚散结饮食养生的目的滋 养 保 健调 整 偏 衰预 防 疾 病延 缓 衰 老辅 助 治 疗滋养保健多选用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药物调整偏衰选用寒凉或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以纠正身体的寒热温凉之性。预防疾病按目的目的选择不同食物或药物。如:提高人体正气、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预防肠道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延缓衰老长寿的重要环节。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多从

5、补益肺、脾、肾入手。辅助治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确定食物和药物配合的方法、剂量、制作方法、饮食养生的分类四四 季季 药药 膳膳老 年 药 膳儿 童 药 膳女 性 药 膳疾 病 药 膳特 殊 药 膳四季养生原则 顺应自然:春 生夏 长秋 收冬冬 藏藏四 季 五 补春 -升补夏 -清补长夏 -平补秋 -滋补冬冬 -温补温补药膳原料 常用食品 常用中药常用食品 粮食类 蔬菜类 水果类 禽蛋类 水产类 调味品食品的分类-谷物类 甘平:粳米、玉米、地瓜、土豆、山药 芋艿(辛)、荞麦(微酸)甘温:糯米、高梁(涩)甘凉:小麦、大麦、粟米(咸)、苡米 (淡、微寒)食品的分类-豆类 甘平:黑豆、白扁豆(淡

6、)、豌豆、蚕豆(微辛)、豇豆(咸)甘凉:赤小豆(酸、微寒)、绿豆 (寒)、绿豆芽、豆腐 甘温:刀豆食品的分类-蔬菜类瓜茄类 甘平:南瓜甘凉:冬瓜(淡、微寒)、丝瓜、黄瓜、苦瓜、番茄(酸、微寒)、茄子甘温:辣椒(辛热)食品的分类-蔬菜类根茎类 甘 凉:藕(寒)、百合(微苦)辛甘凉:萝卜、胡萝卜、慈菇(微苦)食品的分类-蔬菜类叶茎花类甘平:白菜、卷心菜、菠菜甘凉:芹菜(辛、微苦)、苋菜(寒)、小青菜、蕹菜(寒)、金针菜、莴笋(苦)、茭白、茼蒿(辛)、笋(寒)、芦笋、枸杞叶 (苦、野菜类)、荠菜(淡、野菜类)甘温:韭菜、芥菜、香菜、洋葱(辛)、大葱食品的分类-蔬菜类食用菌类 甘平:蘑菇、香菇、猴头菇

7、、木耳、银耳(淡)食品的分类-果品类果品类鲜果类鲜果类1甘平:青梅(酸)、橘(酸)、大枣、葡萄(酸)甘平:青梅(酸)、橘(酸)、大枣、葡萄(酸)菠萝(酸)、菠萝(酸)、椰子、橄榄椰子、橄榄(酸、涩)、(酸、涩)、栗子栗子(咸)(咸)甘温:桃(酸)、杏(酸)、石榴(酸、涩)、甘温:桃(酸)、杏(酸)、石榴(酸、涩)、山楂(酸)、山楂(酸)、樱桃(酸)、桂圆、荔枝樱桃(酸)、桂圆、荔枝(酸)(酸)食品的分类-果品类果品类鲜果类鲜果类2甘凉:梨(酸)、柿子(涩)、枇杷(酸)、甘凉:梨(酸)、柿子(涩)、枇杷(酸)、无花果、苹果(酸)、香蕉(寒)、无花果、苹果(酸)、香蕉(寒)、草莓(酸)、柠檬(酸)

8、、甘蔗(寒)草莓(酸)、柠檬(酸)、甘蔗(寒)桑椹(酸、寒)、芒果(酸)、菱桑椹(酸、寒)、芒果(酸)、菱 香瓜(寒)、西瓜(寒)、香瓜(寒)、西瓜(寒)、猕猴桃(酸、寒)、柚猕猴桃(酸、寒)、柚(酸、寒)、(酸、寒)、食品的分类-果品类果品类干果类干果类 甘平:黑芝麻、落花生、白果(苦、涩)甘平:黑芝麻、落花生、白果(苦、涩)莲子(涩)、芡实(涩)、南瓜子莲子(涩)、芡实(涩)、南瓜子甘温:胡桃仁(涩)甘温:胡桃仁(涩)甘凉:罗汉果甘凉:罗汉果食品的分类-禽肉类 甘平:乌骨鸡、鹅、鸭(咸)、鸽(咸)鹌鹑、猪心(咸)、猪肺、猪肾(咸)猪血(咸)、猪蹄(咸)、驴肉(酸)甘凉:水牛肉、猪肉(咸、寒

9、)、兔肉(寒)甘温:鸡肉、山鸡、牛肚、猪肝(苦)、猪肚 羊肉(热)、羊骨、狗肉(咸)、鹿肉食品的分类-奶蛋类 甘平:鸡蛋、鸭蛋、鹌鹑蛋(淡)、鸽蛋(咸)甘凉:牛奶、马奶甘温:羊奶、鹅蛋 食品的分类-水产类 咸寒:蟹、海带、紫菜(甘)咸平:海参(甘)、乌贼鱼、海蜇、牡蛎(甘)甘凉:墨鱼甘温:对虾(咸)、鳝鱼甘平:黄花鱼、带鱼、泥鳅、桂鱼、鲫鱼 鲤鱼、甲鱼、龟(咸)、燕窝 食品的分类-调味品 辛温:大蒜、生姜、胡椒(热)、花椒(小毒)、茴香(甘)、桂枝(甘)赤砂糖、醋(酸)酒(甘、苦)、味精(甘、温)甘平:蜂蜜、白砂糖、花生油、菜子油(辛)甘凉:麻油咸寒:酱油 十大食用补品大枣、蜂蜜、银杏、核桃、

10、桂圆百合、莲子、米仁、黑木耳、黑芝麻中华十大补药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枸杞子冬虫夏草、石斛、鹿茸、阿胶、紫河车药材的运用方法1.取汁:普通药2.研粉:灵芝粉、砂仁粉、蛤蚧3.原药:(1)隔水蒸、煲汤 如冬虫夏草 (2)泡酒:鹿茸、蛇 4.烊化:阿胶 药膳制作方式1.煲 汤2.煮 粥3.炒 菜4.泡 茶5.泡 酒6.面 点乌梅党参虾党参竹荪苦瓜蛋黄香菇松米鸡丁太极八宝饭卫生部批准抗疲劳中药或食品 人参、西洋参、黄芪、绞股蓝、刺五加、红景天、枸杞子、当归、灵芝、山药、何首乌、葛根、沙棘、桑椹、花粉、银杏叶、山楂、芦荟、松针、冬虫夏草、蜂王浆、蜂胶、蚂蚁、螺旋藻、香菇多糖卫生部公布药食两用名单按

11、拼音顺序排列B 八角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 花、百合、薄荷。C 赤小豆。D 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叶、淡豆豉。E 阿胶。F 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卫生部公布药食两用名单G 甘草、枸杞子、高良姜、葛根。H 花椒、荷叶、黄芥子、黄精、黑芝 麻、黑胡 椒、槐米、槐花、藿香。J 决明子、鸡内金、金银花、姜(生 姜、干姜)桔红、桔梗、菊花、菊 苣、橘皮。K 昆布。L 龙眼肉(桂圆)、罗汉果、莱菔子、莲子。M 马齿苋、木瓜、火麻仁、牡蛎、麦芽。P 胖大海、蒲公英。Q 芡实、青果。R 肉豆蔻、肉桂。S 山药、山楂、沙棘、砂仁、桑叶、桑椹、酸枣仁。T 桃仁。卫生部公布药食两用名单W 乌梢蛇、乌梅。X 小茴香、小蓟、杏仁(甜、苦)、香 橼、香薷、鲜白 茅根、鲜芦根、薤白。Y 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鱼腥草、益智仁、薏苡仁。Z 枣(大枣、酸枣、黑枣)、枳椇子、栀子、紫苏、紫苏籽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