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故事30个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16905363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趣味数学故事30个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趣味数学故事30个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趣味数学故事30个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趣味数学故事30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数学故事30个(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趣味数学故事 30 个趣味数学故事 30 个趣味数学故事(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 年 8 月 23 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 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 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 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m 科马洛 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 之中。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 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 今日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

2、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趣味数学故事(二):数字趣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 .他们到达试院时 为时已晚.考官说:&q 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q 考官的上联是 :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 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 :十年 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 次,今日必须要中.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 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景描述得

3、淋漓尽致.趣味数学故事(三):数学天才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教师教完加法后,因为教师想要休 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教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必须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1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先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 明白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 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 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 10

4、1 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 10100 除以 2 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所以 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趣味数学故事(四):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 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 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 们酒店。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 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 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 心思,他记上心来

5、,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 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您请说吧。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 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 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 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 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应当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 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 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人数最少的情景下 是最终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 14+1=5

6、(人),第二次分之前有 54+1=21 (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214+1=85(人)好,我们今日就住那里了。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 55 个男的,30 个女的。我们这儿此刻仅有 11 人的房间,7 人、5 人的房间,你们想怎样住?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 开,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 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冥思苦想之后,他最终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 11 人房间, 四间 7 人房间,一间 5 人房间;女的一间 11 人房间,两间 7 人房间, 一间 5 人的,一共 11 间。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满意,立 刻办理了住宿手续。一桩大

7、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 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趣味数学故事(五):大约 1500 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 0 的。他们使用罗 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 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 0 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 0 这个符 号。他发现,有了 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 度人使用 0 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 罗马教皇明白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 超过皇帝。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创造的,在创造

8、的 数里没有 0 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 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 笔写字。就这样,0 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可是,虽然 0 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 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 0,仍然用 0 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 献。之后 0 最终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趣味数学故事(六):维纳的故事一次维纳乔迁,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 提醒他。她还找了一张便条,上头写着新居的地址,并用新居的房门3钥匙换下旧房的钥匙

9、。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白天恰 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 家。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他很吃惊,家里没人。从窗子望进 去,家具也不见了。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于是使劲拍 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维纳对 她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我找不到家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小 女孩说道:爸爸,没错。妈妈让我来找你。趣味数学故事(七):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 4。一天,小 3 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 4 说:你应付 1 元 5 角 4 分。小 3 付了 1 元 5 角后问:还有 4 分可怎样付呀?小 4

10、 忙说:这 4 分钱你不用付了。小 3 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 店的一个规定,叫&l 四舍五入&r。凡是 4 分钱或 4 分钱以下都舍去, 如果是 5 分或 5 分钱以上,那就收 1 角钱。小 4 和蔼可亲地解释道。 小 3 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对呀,我也异常喜欢 4。25 跑过来说,因为 254=100,算起来比 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 4。原先是 29。25 忙问道: 咦,你怎样也会喜欢&l4&r 了?29 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 了,一般年份里的 2 月份都是 28 天,仅有公历年份

11、是 4 的倍数的那 一年,二月份才是 29 天,我 4 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l4&r 了。 可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 4 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 29 天,这 样的年份叫闰年。啊,&l4&r 的用处可真大呀!25 赞叹道。这位 4 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趣味数学故事(八):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先告示上 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 法老了。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4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 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

12、量了金字塔影子的 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 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 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趣味数学故事(九):一只蜗牛不细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 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 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 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 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 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 真是笑话,这井有 10 米深,你小小年纪。又

13、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 样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 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 终爬了 5 米,蜗牛异常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 够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 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 4 米,蜗牛叹了一口气, 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 5 米,可晚上,蜗牛又滑 下来 4 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终坚强的蜗牛最终爬上了井 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14、趣味数学故事(十):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 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 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5里的桃子不到 100 个,如果 3 个 3 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 1 个。你算 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 个 4 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 1 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 5 个 5 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 1 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趣味数学故事(十一):

15、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 1500 年 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趣味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 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头数, 有 35 个头;从下头数,有94 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 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 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 的总数就由 94 只变成了 47 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 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 1。所以,脚的总只数 4

16、7 与总头数 35 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 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 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 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 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趣味数学故事(十二):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 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 的菱形的钝角为 109 度 28 分,所有的锐角为 70 度 32 分,这样既坚 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 0.073 毫米

17、,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并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 110 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证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6向的夹角为 54 度 44 分 8 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 54 度 44 分 8 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趣味数学故事(十三):今日,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 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 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 3 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一 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 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 49

18、只害虫。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 吃了 4 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 2 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 56 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 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青蛙让燕子画 7 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 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 1、3、5、7、9、 11、13,加起来是 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 497 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趣味数学故事(十四):华罗庚的故事同学们都明白,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 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

19、庚北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1936 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 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 &q 你能够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q 可是华罗庚却说:&q 我不想获 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q&q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 不是为了学位。&q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 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 18 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 &q 华氏定理&q,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本事。趣味数学故事(十五):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 30 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 50 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

20、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 50 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7了顾客 20 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 50 元的票子是假的。 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 50 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 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 50 元,又给你找头 20 元,你又拿走 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 100 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 30 元,所以我只拿了你 70 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那里要补充一下,手 杖的成本是 20 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趣味数学故事(十六):数学家的健忘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

21、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 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 听您夫人说,今日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吴文俊仿佛听了一 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来人暗暗吃惊,心想: 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样连自我的生日也记不住?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 候,又先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 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 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 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终编成三百多 道

22、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趣味数学故事(十七):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 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 100 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齐吃!可 怎样吃呢,数了数共 30 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 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上头的 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 3 个山桃吧,瞧, 我就吃那剩下的 1 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 拿了各自的一份。8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日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 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 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几个山

23、桃?趣味数学故事(十八):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 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 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元教师在数 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 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趣味的现 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 大于 4 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 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可是 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

24、 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 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 也如饥似渴地阅读。所以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教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 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十九):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教师因为想借 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所以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教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 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可是才一转

25、眼的时 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教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 斯。可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 55。教师听了吓了9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 1 和 10 的和 是 11、2 和 9 的和也是 11、3 和 8 的和也是 11、4 和 7 的和也是 11、 5 和 6 的和还是 11,又因为 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 出来了。教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 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二十):0 的故事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 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

26、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 0 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 0 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 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 0 的方法 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教皇十分恼怒, 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创造的,在创造的数里没有0 这个怪物,于是 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 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 被那个愚昧、残忍 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可是,虽然 0 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 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 0,仍然用 0 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 献。之后 0 最终在欧洲被广泛

27、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一):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 个洗澡的故事了。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 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 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 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 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 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 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 入盛满水

28、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10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二):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 的 3 倍,老王师傅每一天给 50 棵苹果树 20 棵梨树施肥,几,梨树全 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 80 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 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 树的 3 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当每一天给 203 棵苹果树和 20 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 50 棵苹果树施肥,差了 10 棵,最终共差了 80 棵,从那

29、里能够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 8 天肥。一天 20 棵梨树, 8 天就是 160 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够明白苹果树是 480 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所以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 题方法。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三):气象学家 Lorenz 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 不会在 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 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 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 也不必须是相同的。Lorenz 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 1961 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

30、 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 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 所以模拟出气象变化图。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四):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教师做裁判。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 准。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 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11少个一。十位数字怎样减,十位退一再去减。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教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 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当得冠

31、军,好不好?大家 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五):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 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 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 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可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 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 忌以 2 比 1 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 题的一个范例。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六):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先告示上写着法老要 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

32、是就找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 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 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 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 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七):小马虎数鸡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 定留下,12 外,把 14 慰问解放军,13 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 听到房内有鸡叫,才明白少数了 10 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 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 12 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

33、出在哪里呢?你明白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样 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明白他们12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 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 15 个碗。你明白来了多少客人吗?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八):分苹果小咪家里来了 5 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 6 位小朋 友,可是家里仅有 5 个苹果。怎样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 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期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 3 块。这就成了又 一道题目:给 6 个孩子平均分配 5 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 3 块 以

34、上。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九):一元钱哪里去了三人住旅店,每人每一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 给了老板三十元,之后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 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 9 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 27 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 2 元总共 29 元。那 一元钱到哪去了?趣味数学故事(三十):阿拉伯数字的来源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是国际上通用的数 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 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 创造出来的。公元前 3 世

35、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 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 19 每个数都有专用符 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 还没有出现。到了 笈多时代(300500 年)才有了 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 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 78 世纪, 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 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很多翻译其科学著作。77113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 750 1258 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

36、西德 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 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 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很多的数字,所以称印度数 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 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理解了 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我的 28 个字母,在实 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 世纪初,花拉 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印度数字代替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教 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 12xx 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 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 15 章, 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l9、8、7、6、5、4、3、2、1&r,用这 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 sifr(零)的记号 &l0&r,任何数都能够表 示出来。14 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 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