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898023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发展: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与文化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资源危机,由此 也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臵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 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正 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巨大变革 时期。它主要表现为三重转变,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 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 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 的转变。参见刘思华:,加强可持续

2、发展经济研究,促进中国经 济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 会上的学术报告,1999 年 8 月 16 日。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是关系到 21 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 ,三重转变”的根本措施。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 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 大威胁是生态危机,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 弱。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中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 目标。然而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仍然没有摆脱传统 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增 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据 世界

3、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的经 济增长有 2/3 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据了解,目 前中国正处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的时期,具体表现为 三个方面:其一,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 境自净能力;其二,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 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其三,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 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工业、城市生活带来的水的有机污染、富营 养化和二氧化硫及颗粒物污染等老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而诸如 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新的环 境问题已经出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增加了治 理难度。生

4、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沙漠化、水土流 失、森林和草地退化、江河断流、水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问题仍 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加重,生 态问题复杂化。据世界银行估算,1996 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 年 GDP 的 8。中国专家测算, 2003 年中国空气和生态破坏造成 的损失占当年 GDP 的 15。2003 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 的 30 ,水泥总产量的 40 ,煤炭总产量的 31 ,但 GDP 仅占 世界的 4。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虽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产业水 平低、规模小,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煤炭、钢材和水泥消耗量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消耗臭

5、氧层物质产生量均居世界第一。 在工业化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 耗水平以及污染负荷均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 年数据还显 示,流经中国城市的河段 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 营养化;有近三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近 1/3 的城市 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1/3。 有关专家提醒,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中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未 来的环境形势将是,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 翻一番支撑了 GDP翻两番。专家预计,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 翻两番,即便是按

6、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 困难。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 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正处在 21 世纪前 20 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中国人 多 、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如果不尽快建设生态文明 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 化”的道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无本之 木,无源之水。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要不断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 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为指导,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背景, 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背景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人类的贪欲最盛 可运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破坏能力最强的新世纪之初。大自然正 以其百倍的疯狂惩罚着为所欲为的人类,将人类推到了生死存亡 的境地。为了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 音而被广泛接受,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旨在改变人类现行 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变革运动,从而将人类带

8、进了向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转型时期。有鉴于此,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正在悄然兴起,并随 着生态文明时期的到来而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型 文化,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天壤之别。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于当代人,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则在于当代人和后代人,人与 自然。而正是这些区别将人类从自认为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宰 的误区中拉出来。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曾经一针见血地指 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 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 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参见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 哲学思考,地球村”工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

9、5年版, 第 196 页。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其以崇尚实证、注重功用、攫取财富为标志和重心,把物质消费 看做是个人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 和消费方式;同时,其认为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和无偿地使用地球的资源,因为这是大自然 对人类的,恩赐”;此外,其还认为环境的容量是无限的,人们可 以随意地把自己所不需要的一切东西抛向大自然,这是大自然对 人类的又一个,恩赐”。因此,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人们对资源 的开发必然是毫无节制的,对废弃物的排放也必然是无所顾忌的。也就是说,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为

10、内容,以向自然的挑战为核心,以物质追求为目标的。因此,在 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人们的消费观必然是注重于对物质生活 的无限强烈追求,而人们的价值观也势必着重于对自然的征服和 物质利益占有的贪婪。这种文化价值观念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 趋严重致使其弊端日益凸显,从而遭到人们的摒弃。有鉴于此, 一种以与自然相和谐为核心的绿色文化价值观念生态文化价 值观念正在崛起。其,以探索人类的生命本体、探索人对于环境 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重心”,邹广文: ,论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导向”,载哲学动态1995年第2期, 第 15 页。认为人类与自然应当是一种和睦的、平等的、协调发展 的新型关系。

11、为此,其主张:人类必须在研究地球资源再生能力 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基础上,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对自己 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行 使利用这些条件的权利,承担保护这些条件的义务;人类在利用 这些自然条件的时候,必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不遭污染 和破坏的环境遗产;人类应当改变以追求物质需要为核心的传统 消费观念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念。同时,其还提出, 在追求人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时,必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自然,维护好人类和生物共同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 和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反对肆意剥夺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 权利,以维护生物圈的整体结构及

12、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其 倡导人类应当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物种。其实上述生态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有着惊人的相 似之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认为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 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将自然这个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所谓,道 法自然”,指的是,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而宇宙万物皆有 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诚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中 国佛家亦主张,佛性”为万物之本原,认为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 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而佛性 的统一则

13、意味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参见潘岳:,环 境文化与民族复兴”,载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9日第3版。 与世界其他昌盛一时的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之所 以能够同根同种同文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延绵不绝,正是得益于这 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化。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了中华民 族历史悠久的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又吸纳了上述世界生态文化的 精髓,既是对传统工业文明作出的反思和超越,也是对中国现实 生态危机作出的反思和应对,还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 重,并以这一浸润着天地人文和谐之生态文化为背景来建设生态 文明社会,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

14、经济形态与法律保障 一、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形态大家知道,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 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 经济则要求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 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实 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 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知识经济的思想萌芽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丹 尼尔(Daniel )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观点,80年代,美国未来 学家托夫勒(Tof

15、fler )在他的著名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更把 这一时代描绘成,超工业社会”。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 (Naisbitt)在他的大趋势一书中,则把新经济时代称为,信 息经济”。英国的福莱斯特在其高技术社会中,又提出,高技 术经济”的观点。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上,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 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1996年,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 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明确的定义。其认为, 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兴起,即一 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

16、ed Economy,简 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而循环经济的思想则肇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美国经济 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波尔丁对传统工业经济,资 源一产品一排放”的,开环”范式提出了批评。几乎同时,美国 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对,杀虫剂”等化学农 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972年,罗马 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倡导,零增长”;1992年联合国 世界首脑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 200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在世界 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并制订行动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循环经 济理念

17、应运而生。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大多数专家是这样定义 的: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 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 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就是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 发展效益。我国在经历了 25 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高消耗、高污染在 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我国经济正在遭受资源、环境问题 的严重制约。因此我国政府开始大力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 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有鉴于此,循环经济”如同,知识经济” 一样迅速地融入中国主流经济的概念,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体现和实现科

18、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由概念走向了前台。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旨在节约能源的“循 环经济”模式首次被提到了 2005年的我国经济战略里。据悉,我 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是,到 2010 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循 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 励约束机制。显然,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发展 理念已被党中央、国务院所接受,并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它将 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保障如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其最终目标是要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这 一最终目标包括以下几项:其

19、一,所谓的发展并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的发展,也应包括社会发 展,包括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其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 质基础。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不间断供给,特别 是生物资源的永续性。过度地开发和利用某些资源,就有可能导 致补给的逐年减少,甚至衰竭或灭绝。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的 利用开发,尤其是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其再生速 率,否则就无法实现永续利用。其三,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 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0、。科学发展观就是谋求实现社会经 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在发展中维持新的平衡。这就要求 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解决由于发展而带来的各种经 济与环境的冲突与协调问题。其四,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人口过多,传统的消费方式 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自由经济制度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 因。因此,必须节制人口的增长、节制人们的消费、节制使用一 切有限的资源、节制一切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行为;必须重新确立 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对自然资 源的永续利用,又要做到我们自身有控制地发展,以使自然资源 既能满足我国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我国后代子孙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运用行

21、政、经济手段外,法律手段也是 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1、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是应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稳定的增 长,它需要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才能 长期稳定地有效实施,而法律的稳定性恰恰能够满足政策稳定的 基本要求。2、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发展,它既涉及农业、工业、 服务业,还涉及每一产业内部众多的部门;它既涉及经济领域, 又涉及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它既要求经济上的数量增长,更要 求发展所需的质量改善。总之,其有关主体之间的利害关系错综 复杂,必须运用法律加以具体规范。3、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是一种在竞争中的发展,其发展的 全面目标无疑是具有全社会性,但处于当今社会,各类经济主

22、体 的运作都必须与市场机制和开展竞争相联系。而要建立起能够开 展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只有通过在相应范围内加强 法制才能有效予以维护。4、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是在国家范围内的一种受国家 宏观调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发展,必须恰当加强国家的宏观调 控。而只有在相应法律规范的保障下,才能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 目标。5、科学发展观的实施,需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和做法予以 变革,需要推行一些新的政策和做法,而要进行这些变革必定要 依靠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奏效。可见,要使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就必须借助于强有力的法 律予以保障,而这就涉及与传统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行法律的变 革问题。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法律

23、的生态化一、科学发展观对法律的要求如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是对传统 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它意味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 而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必将开启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 新文明,即生态工业文明,并形成一整套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 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可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对现行法律提出了新的 更高的要求:首先,科学发展观以强调在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为出发 点,要求通过法律形式保证合理开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 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环境破坏和其他生态灾 难,以建设一个能永续提供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适合 于人的生存发展、

24、丰富洁净而又优美多姿的自然环境,使得当代 和今后世世代代免遭环境资源问题所引起的种种危害,统一实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 繁荣。其次,科学发展观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要内容,主张 当代人追求过健康而又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以与自然 相和谐的方式来实现,而不能以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要求通过法律形式保证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 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 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因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追求今世 的发展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和消 费的机会。再次,科学发展观以强调人

25、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和保护环 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机会的平等,以及放弃传统 发展的方式为基本内容,认为环境与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没有发展的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环境保护的发展也是不 可能的,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是使发展更持续、持久,更加健康 快速,从而要求通过法律形式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 系,赋予当代人和后代人平等的发展机会,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人与人的关系,以确保将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在其 承载力(这种承载力即环境向人类提供资源和同化废物的能力) 以内。最后,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为目的,强调 必须放弃单纯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来实现发展和

26、牺牲环境来增 加生产的传统发展方式,而应当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 限的资源,更多地与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的协调的方式来发展 经济,从而要求法律以生态化的理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而确定立法原则,确定立法目标和 任务,架构立法体系,更新立法内容,健全基本制度,完善环境 权利体系,并对现行法律、法规作出相应补充和调整。总之,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法律 生态化的理念对现行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按照 21世 纪环境时代的要求进行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创新。而正是科学 发展观对法律的这些新要求,使得与,传统非持续发展方式”相 适应的现行法律受

27、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得不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改造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这一伟大变革。二、科学发展观与法律的生态化大家知道,法律是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产物和反映,是社会 制度之一,并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演变。正如美国著名学 者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那样:,企图通过法律进行社会变革是现代世 界的一个基本特点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3 页。因为法律的功能不仅及于整个社 会,而且还由社会及于自然。对此,庞德亦认为,法律不仅是,社 会工程”的工具,而且也是,自然秩序”的基础,是维护社会文 明,对社会实行有效控制的一种高度的专门形式。法律通过调和 社会各种利益的冲突,进而

28、保证社会利益得以实现。转引自付子 堂、胡仁智:,论法律的社会功能”,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 年第 4期。如上所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 立,我国正由传统工业化道路步入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产业的 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道路,这必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 巨大变化,其不但将引发一系列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而且还将 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使我们社会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 教育和管理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一切变革最终都要通过 法律制度来反映。这就使得与,传统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行法 律制度不得不作全方位的变革,朝着法律的生态化方向发展,从 而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尽

29、管目前生态化的概念已为全社会所广泛接受,各行各业都 以接受或冠以生态化为时尚,以致对生态化的定义十分繁多,但 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或主张,所 谓的生态化,其含义是:将生态学原则和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 部活动范围内,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经济、 社会、文化等问题,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 与自然的关系”。或认为,生态化是借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基本 概念和基本方法,移植和延伸到其他领域,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 可见,在当今这一生态化的趋势下,各个学科既积极为解决生态 问题作出贡献,同时也以生态学的观点来丰富本学科的理论。而关于法律的生态化,同样

30、目前虽已为法学界所接纳,然至 今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解释。在我国最早引入法律生态化观 点的当属北京大学的著名环境法学家金瑞林教授,他在 1990 年出 版的环境法学中就已指出,世界各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一 时期,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 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 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6 页。随后,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 马骧聪教授亦指出,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的生态法学家就提出了 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和主张,即认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 要

31、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一切其他有关法律 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使生态学原理和生态 保护要求渗透到各有关法律中,用整个法律来保护自然环境”。马 骧聪:,俄罗斯联邦的生态法学研究”,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 第2期。紧接着,我国环境法学家武汉大学的王树义教授亦撰文指出: ,所谓立法的生态化,即是指各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的过程 中,均应考虑国家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 资源方面的生态要求,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 进行调整。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各 法律部门立法的生态化,以俄罗斯联邦为例,俄在其所有权法、 联邦投资活动法、外国投资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私 有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生态要求方面的规定。 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立 法中也有关于调整生态社会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上 述这些法律部门立法的逐步生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生 态立法的发展,促进了俄罗斯联邦生态法律体系的形成。王树义: ,关于中国环境立法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考”,载1999年中国 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