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6896790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新格式 - 教育文库 光纤通信原理 实验指导书 刘伟群 编 写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 2023年 9 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 前 言 光纤通信是大容量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的主要支柱技术之一,光纤网络已经遍布全球。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大学的许多专业如电子与通信工程、光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纷纷开设了有关光纤通信技术的专业理论课程,以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光纤通信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技术,除了课堂理论学习外,还需要实验性环节与之配合,否那么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光纤实验课程的开设很困难

2、,许多学校只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了克制这些缺乏,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成功了这个光纤通信实验平台,屡次获军内外教学成果奖,现已广泛用于我们和兄弟院校的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光纤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形式。 该实验平台可置于一个便携式的实验箱内,配合常用的电子信号、示波器和常用的光纤通信仪表就可以开设光纤通信系统原理的相关实验。其突出的优点为: 1、 平台紧扣光纤通信系统的知识点,实验内容丰富,波形测试点多。 2、 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和数字化、软件化的实现手段,性能稳定可靠。 3、 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维护方便。 4、 具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展实验箱的培训和

3、实验课的指导。 5、 具有配套的实验教材和光盘,由人民邮电等出版社正式出版。 由于实验课的开设与理论课相比,存在的问题较多,加上我们的经历和程度有限,肯定存在许多缺乏,欢送与我们交流共同开设好实验课,让学生满意。 20236 2 目录 实验一:光纤损耗特性测量 . 1 实验二:光P-I曲线测试 . 1 实验三:光纤机械接续与熔接 . 1 实验四:线路码型实验 . 5 实验五:光接收机灵敏度测试 . 11 2M . 11 实验六:模拟话音光传输实验 . 14 实验七:2M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 18 实验八:计算机串口数据光纤传输实验 . 24 3 实验一:光纤损耗特性测量 实验学时:2 实验

4、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光纤的损耗 2、光纤损耗的常用测试方法 3、插入法测试实验 二、实验内容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展参考测量, 计算在预先互相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收系统之间(参考条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P1、P2的测量没有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2.13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图2.13 (a)

5、情况下,首先将注入系统的光纤与接收系统的光纤相连,测出功率P1然后将待测光纤连到注入系统和接收系统之间,测出功率P2,那么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A可由下式给出 b调制器调制器包层模剥除器光注入系统MF12包层模剥除器MF检测器测量系统12滤模器参考条件滤模器a光注入系统检测器测量系统参考系统MF图6.13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图2.13 典型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A?10log?P1-?/P2-?Cr?C1?C2 (dB) (2.11) 式中Cr、C1、C2分别是在参考条件、试验条件下光纤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器的标称平均损耗1 值(dB)。 图2.13 (b)情况下,首先将参考系统连在注入系统和接

6、收系统之间,测出功率P1;然后,同图(a)一样,测出功率P2,那么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由下式给出 A?10log?P1-?/P2-(dB) (2.12) 情形(a)中,由于连接器的质量可能会影响测试精度;情形(b)中,采用了光学系统进展精细耦合,代替了连接器的耦合,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当只需要知道光纤的实际衰减时,它比拟适宜。当被测光纤段带有半个连接器而且需要和其它元件串在一起时,情形(a)的测试结果更有意义。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 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及附件,光功率计,光衰减器,光纤。 四、实验原理 方波信号输入 五、实验步骤 实验平台中我们可以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实验框图如2.14所示: 扰模器待测光纤TP501数 字光 发S光纤跳线R数 字光 收ab图图6.14 插入损耗测试框图2.14 六、实验结果分析p 2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