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生长环境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6893178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草生长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草生长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草生长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甘草生长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生长环境(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草:主产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亦产。 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主产新疆、甘肃。药材特征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表面红棕或灰棕色,具 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 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 髓。气微,具特异的甘草甜味。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或灰褐色。质坚 硬,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 而不明显。我国甘草的资源分布及应用概述一、概述 甘草,别名

2、甜草根、红甘草、粉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作用,炙甘草有 补脾益气作用。二、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根粗壮,圆柱形,有甜味,外皮 棕红色。茎直立,下部微木质化。叶互生;寄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卵 状椭圆形,两面被腺体及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红色。荚果长圆形, 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种子扁圆形。花期 67 月, 果期 79 月。三、生长习性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区或河谷。野生甘草伴生 罗布麻、胡杨、芦苇、沙蒿及麻黄等植物

3、。土壤多为砂质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 或微碱性为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不良。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 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 性。四年生栽培甘草定为最佳采挖期较为适宜。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均适合种植甘草,尤以内蒙古和新疆为宜。四、栽培管理一)选地与整地 通常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盐碱度低的砂质土。涝洼和地下水位 高的地区不宜种植。一般深耕 20 厘米左右,耕翻后整平耙细。若垄作,一般垄 距为6070厘米。土壤黏重和偏酸性地区不适合种植甘草。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1)种子处理 物理方法 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机磨种皮,使种皮粗

4、糙,增加透水性;或者播前 将种子在45C温水中浸泡10小时。 化学方法 可用浓硫酸1 份、种子1.5份的比例拌种,混拌均匀后用清水冲洗, 晾干后播种。(2)甘草的直播 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种均可,但根据对我国几个甘 草种植基地的调查,以春季的产量和质量为好,所以建议尽可能在春季播种。 机械或人工播种均可,采用条播,播种深度 23 厘米,播后适当镇压。直播的 播种量要根据甘草的生长期来定:若 2 年收获,则播种密度宜大,一般每亩 4 公斤左右;若34年收获,则播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播种量11.5公斤。(3)育苗移栽在4月中旬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C以上时播种。机械或

5、人工播种均可,采 用条播,播种深度23厘米,行距30厘米。播后适当镇压。每亩播种量为12 公斤左右。育苗移栽一般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栽时开沟,将甘草倾斜(45角)放入沟中, 再覆土镇压。这样有利于根茎的生长发育和采挖方便。(4)甘草两种播种方法的比较:以 2 年生甘草为例,直播地用种量大,且由于甘草是深根植物,生长不整齐,不 仅影响了商品质量,也给采挖带来不便。育苗地移栽一般播种量为 12 公斤左右, 每亩可移栽10亩以上。育苗移栽不但节约了用种量,植株生长健壮,根茎生长 整齐,便于收获,而且商品质量好、产量高。所以种植甘草以育苗移栽方法较好。2、根茎繁殖甘草根茎上的不定芽可萌发新的植株。选择

6、粗0.51.5厘米的根茎,切成长15 25厘米的段,每段应有35个不定芽。方法多为条栽或穴栽,行距5060厘 米,株距25厘米,深度15厘米;盐渍化荒地和干旱地块,深度可达20厘米。播后适当镇压。栽种时期多为春季或秋季,春季以4月上旬、秋季以10月下旬 为宜。三)甘草的田间管理1、定苗 甘草亩保苗数一般在1200015000株左右,若播种行距为30厘米 则定苗时株距保持18.520厘米即可。2、灌水 甘草在出苗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具体灌溉应视土壤 类型和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盐碱土壤,播种后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盐 碱较重,应在播种前浇水,抢墒播种,播后不灌水,以免土

7、壤板结和盐碱度上升。 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再浇水。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当年进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时除草,从第二年 起甘草根开始分蘖,杂草很难与其竞争,不再需要中耕除草。4、施肥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以厩肥为好。播种当年可于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冻前每 亩可追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 肥。5、病虫害及其防治多雨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可用 1:1:150 的波尔多液喷洒;干旱季节易 发生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 倍液喷治。地下虫害有地老虎咬食 根茎,可用 90%敌百虫原药0.5 公斤加饵料50 公

8、斤拌成毒饵诱杀。五、采收与加工种子繁殖34年,根状茎繁殖23年即可采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 月初, 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 茎、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 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于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 好。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甘草大面积优质高产技术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作到田间无杂草,垄种的可以进行三铲 三趟,畦种的应拔除畦面杂草。这是优质高产的关键。有条件的可在播种后未出 苗前进行封闭除草,用豆黄隆,(20氯嘧黄隆)可湿性粉剂2 袋亩配

9、乙草 胺 24 瓶亩喷洒田间。出苗后可喷洒杀单子叶的灭草剂,消灭杂草。2. 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苗高35 厘米时间苗株距67 厘米,苗高510 厘米进行定苗株距1015 厘米。畦种育苗者可以密些,株距3-5厘米即可。3. 追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厩肥2000 公斤,配15 公斤过磷酸钙混合施入。 施入垄沟趟到垄上。也可喷洒叶面肥以提高产量。4. 灌溉:甘草虽然是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因为根扎的较浅,抗旱能力不 强。所以苗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溉浇水,以保苗期水分供给。成株期很少灌水。应 注意78 月分雨季的排水,作到田间无积水,防止烂根。5. 摘花蕾:34 年生开花。不作种子田的地块应在花蕾期

10、及时摘蕾,防止养分 的消耗,增加根系的产量,提高质量。 选地:整地:甘草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在潮土、盐碱地乃至沙荒地均可种植, 每亩施土杂肥或厩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50kg,深耕20-25cm,耙细整平。 移栽:一般采取育苗移栽法。移栽方法:秋季或春季按行距40cm,开20cm 深的沟,将甘草根斜摆或平摆在沟内,株距7-10cm左右,然后盖土,芦头在土 下2cm处,用脚踏实即可。 田间管理:移栽的甘草苗结合浇水追一次磷酸二铵,亩施15-30kg等甘草苗 高10cm以上时机械或人工除草1-2次。 收获:移栽干草一般当年或第二年秋季收获成品,先割去地上茎,然后用镢深 挖或用机械犁出,

11、捡出运回晒场。切去芦头,晒干,分级打捆即为商品。 y明代陆粲庚巳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御医盛寅有一天早晨刚进御药房,就 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昏倒不省人事。由于事发突然,周围的人皆束手无策,不知 如何是好。消息传出,有一位民间医生自荐为盛寅治病,取中药甘草浓煎后令其 服用,不久盛寅便苏醒过来。其他的御医颇感惊奇。这位民间医生解释说:盛御 医因为没有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不能抵御药气郁蒸中了诸药之毒,故 而昏仆。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所以让他服用甘草水后便苏醒了。甘草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美草”、 “蜜甘”, 列为上品。远在晋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甘草是解

12、毒良药,可以“治七十二 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及缓急止痛之功效。据科学实 验证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甙甘草素(即甘草甜素),还含有还原糖、淀粉 及胶质等成分,有类似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以甘草配合其他药物,可治 疗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气喘咳嗽、痈疽疮疡和腹中挛急 疼痛等多种病症。甘草还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血栓性静脉炎、疟疾等。但是,甘草在应用时,一般不起主要治疗作用,它的任务是帮助“君药”发挥作用, 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方中诸药同舟共济,驱除邪患。古人谓: “甘

13、 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 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 ”虽然如此,若配伍应用失当,甘草则当和 不和,当解不解,增药之毒,助邪肆虐。正因为此,甘草又有药中“和事老”这毁 誉参半的称号。1 、种植地选择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甘草对 温度条件适应性较强,水分条件对甘草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据笔者研究,在我 国温带降水300500mm的地区,其降水量一般年份可基本满足甘草生长,可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上进行栽培,为获得优质移栽秧苗,育苗地应具有灌溉条 件。在年降水量200mm以下地区,要获得优质高产,在没有充足地下水直接供

14、 甘草利用的条件下(地下水位23m),无论是育苗地还是移栽地都要具备灌 溉条件。在降水量小(200mm以下)又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地应选在 地下水位 23m 以上的河流两岸或聚水条件好的低洼地段。另外,在降水量大 的地区,要避免雨季积水的地段。甘草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以 PH 在 80 左右,含盐量 03以下,深厚疏松无石砾的沙壤至轻壤质的土地为好。在自 然分布区以外的地区引种栽培应特别注意,应在完成一个栽培试验周期的基础 上,根据药材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再决定是否进行基地化规 模栽培。2、育苗技术甘草种子硬实率高,一般未经处理的种子自然发芽率不足20%。种 皮的不透水

15、性是造成种子发芽和播种出苗困难的主要原因。采用浓硫酸浸泡、增 温复浸和碾米机研磨等处理方法,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现在生产栽培中多采用 碾米机研磨进行种子处理,既用碾米机碾 12 遍,以不见种子破碎为度。此法 费用少,方便可靠,适宜于大面积种植采用。甘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C,低于5C不能萌发,高于40C易造成霉 烂。种子萌发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 75以上。育苗的播种期应适时早播,以 延长生长期,春季播种在 45 月,具体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异,一般应在地温稳 定在10C以上时为宜。大面积播种育苗,播种量一般为90120Kg/hm2,直 播栽培4560Kg/hm2,行距1015cm,覆土厚度2

16、3cm,沙地覆土厚度 应较壤土地适当增加。甘草喜光照,特别是幼苗生长缓慢,不耐蔗荫易受草遮盖,如不及时锄草,会导 致大量死苗。因此加强中耕锄草十分重要。除草委除早、除小、除了。由于甘草 幼苗不耐旱,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灌水,每年视墒情应灌 23 次水。土 壤粘重或盐碱重的,可在播前灌水压碱,播后不灌水,以防土表板结和返碱。为 保证高产、优质,要重视科学施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配合施用复合肥、微肥, 还可依土壤条件进行配方施肥,开展专用肥试验,更好地促进苗木生长。3、移栽技术育苗后第1 年秋季土壤结冻前或第 2 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起苗移 栽。首先进行起苗分级,优质苗的根头直径应在 08cm

17、 以上,根长 3O40cm。 起苗至移栽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苗子失水。可采用子埋移栽(简称平植)或斜理 移栽(简称斜植)两种移裁方法,平植是将苗子首尾与地面呈水平方向平放在植 苗沟中,斜植是将苗子根头向上根尾向下与地面呈一定角度(1020 度)斜放 在植苗沟中,然后覆土镇压。植苗深度一般以根头埋入土层 510cm 为宜,秋 季移植覆土厚度宜适当增加,壤质土覆土厚度较沙质土宜稍浅。移植密度应视土 壤肥力等条件而定,在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立地条件下,植苗密度一般为行距 2530cm,株距1013cm (可达到3032万株/hm2)。在干旱瘠薄的土地 上移栽密度可适量降低。在土壤干旱的条件下,移栽后应及

18、时灌足透水,特别是 秋季移栽应确保移栽至出苗前苗子体内的水分平衡。赤峰以东地区,土壤中存在 有引起甘草根腐的致病菌,移栽前应采用不引起药材残毒的杀菌剂进行蘸根处理。4、甘草栽培成败的技术关键育苗播种前深耕是关键,耕深40cm为佳,有利于 甘草根系生长,形成优质的移栽苗。如果耕层较浅,甘草根系生长就会受阻,主 根极易出现分叉,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播种前应灌足底水,待土壤田间持水 量80 %左右时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应在春季土壤解冻,5cm 土层温度稳定在10 C 左右时为宜。播种前种子的处理是保证出苗的技术关键,采用碾米机轻碾 3 次, 一般可使发芽率达到80%以上。覆土厚度23cm,播后镇压。选用优质移栽苗 是保证高产优质的核心措施,最好选用芦头直径8mm以上,主根长度40cm左 右的移栽苗。如果移植地土壤中具有根腐菌时,移栽后易于引发根腐病,移栽前 应采用杀菌剂进行蘸根处理。及时除草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也是移栽种植成败的 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