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6885447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 目 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 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绘水体之间联络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根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

2、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互相联络,互相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那么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互相联络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局部 见P4表 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当输送养分的任务

3、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构造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互相联络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不断地向陆地供给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

4、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 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p 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p 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假设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5、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3、实验结论 【补充】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漂浮的原因。 课 题 1.3 水的密度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的密度的认识,确认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 2、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写出密度的定义式,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说出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4、能说出密度的含义,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会用量

6、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水的密度概念,单位和测定 难点:密度单位及计算 【引入】从家庭生活用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 怎么样将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质量? 回家观察水表,询问父母一月一般的用水量 【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复习: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重点。 实验结论: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式一个恒量。即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含义: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 【演示】测量一定体积的酒精,铁的质量,写成0.8g/cm3 7.9g/cm3 结论: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一、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

7、的质量。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m/v 3、单位:克/厘米3 或者 千克/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二、公式教学要点: 1、m/v中、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一定,反响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不变,即m/v不变 【判断】某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正比。 3、对于不同物质,V一样,那么m大的也大,m小的也小。 【判断】“铁比棉花重”的说法 4、运用公式进展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5、应用:由讨论题引出知道其中任意2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1判断何种物质;打假 例:有一块金黄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2

8、50分米3,问这块金属是什么? 2测大型物体的质量;矿山的质量 例: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m3,问质量是多少? 3测难以测量体积的物体体积计算。小石块或大理石碑 三、密度表的教学: 1、说出密度表中物质密度的意义:铁7.9103千克/米3 2、据表得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质的特征之一。问:物质的特性学过的有哪些?晶体熔点,液体的沸点等 3、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异:一般的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推出:固、液气,气体体积增大1000倍左右 通常状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距约为分子直径的 倍。要求学生推理,即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

9、体间的大得多。 4、记住:铁、水、酒精、水银的密度值。 四、习题教学: 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4000克,体积约为570c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2、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800牛的缆绳,能提起体积是0.5米3的钢梁吗? 3、某工地需要用密度为1.4103千克/米3的沙子50米3。假设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载,至少需运载几趟? 四、学生实验 课 题 1.4 水的压强 教学目的 1、能举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压力的作用效果。 2、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3、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

10、强的方法,能分析p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压力概念与重力的区别;压强概念的建立 压强公式的教学 【引入】创设情境:约翰.墨里的实验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外表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外表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成因:物体间由于互相挤压而产生的。 分析p :1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互相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外表上,并与接触面互相垂直。 2压路机压地面,滚筒与地面互相挤压,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并与地面垂直。 3钳子夹核桃,钳子与核桃之间互相挤压,压力作用在核桃壳上,并与核桃壳外表垂直。 2、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外表产生凹陷的效果。 【实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说明: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条件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定量描绘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注意:1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程度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外表积或面积。 3单位统一 N/m2 单位:1帕1牛/米2,理解帕的大小 例题教学:P15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二、水的压强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