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882393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和关”的词义演变分析作者:周金雷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周金雷(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摘 要:本文从隐喻和转喻的视角分析了“开”和“关”的词义演变特点,对比了二者的构 词能力,并分析了“开”和“关”的不同演变路径。虽然它们的演变路径不同,但是演变机制却 是一样的,即都主要通过隐喻来实现。关键词:隐喻;转喻;词义演变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270-02动词“开”和“关”是两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且具有极强搭配能力的动词。前 人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开”的讨论。周建民(2002)

2、 、孙鹏飞、裴蓓(2007) 、马媛(2011) 对“V开”结构进行了研究。刘禀诚、陈海伦(2007)对“开始”和“结束”意义词群的组合 形态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开”和“关”进行对比的有丁志丛(2006)和崔希亮(2009)。其 中崔文分析了“开”和“关”的大致语义演变路径并解释了“开心”和“关心”不对称的原因。 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用转喻和隐喻理论完善并分析“开”和“关”的语义演变路径。一、“开”和“关”的词义演变(一)“开”的词义演变根据汉语大词典,“开”的本义为“开门”,其行为过程可视为改变行为对象的状 态,使其从一个状态转换成另一个状态,是一种动态的、空间性的结构。(1)打开。开门即把

3、门打开,故最直接的,也是最早出现的,引申义是“打开”,如 诗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2)开辟。“开”最为直接的空间结构是“打开”,即使原本闭合、闭塞的东西不再闭 合、闭塞,由此引申出“开辟”之义,如尚书:“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 开。作费誓。”行为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开矿、开路。(3)由开辟延伸出“开创”。如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新 的事物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因此生出开始”之义,如楚辞九章思美人: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4)舒张、放开。从空间结构上理解,关闭着的东西不关闭了就是展开了,所以延伸出“舒张、

4、放开”的意思,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动上, 则产生“舒展、开朗”之义,如庄子齐物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5)通过。开门的目的是为了从门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因此由开门”引申出通过” 之义,如易系辞传上:“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6)释放、免除。打开这个动作从施事的角度来说是施事做了一个类似放开这样的动作 后产生的结果,由此派生出“释放、免除”之义,如书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 劝。”“释放”之后就没有了限制,因此派生出“解除(封锁、禁令等)”之义,如战国 策秦策一:秦开阡陌。”(7)分离。原本处于连接状态的事物改变状态不再连接时就处于分开的状态,

5、因此由 “开门”生出“分离”之义。如大人先生歌:“天地解兮六合开。”(8)裂、散。分离、分开可能只是分为两半,若分得更彻底一些,分成很多部分的话, 就派生出“裂、散”之义来了。如:日出云开。云雾有遮蔽天空的功能,使阳光不能穿透云雾, 云雾消散后阳光就可以照亮整个大地,因此引申出“明朗”之义,如梅雨:“茅茨疏易湿, 云雾密难开。”另一方面,若分离的事物是固体,则可以理解为“融解”,所以开又是融化, 如:开河、开冻。(9)分配。将连接的东西分离成数个部分之后就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由此引申出“分 配”之义。故有“按十分之几的比例分开”之义,如“三七开”;又指印刷上整张纸的若干分 之一,如:三十二开纸

6、,十六开纸。当分配这个动作的对象是钱时,就可以引申为“支付、开 销”的意思,如:开工资、开支。(10)发动、开动。开门这个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它可以使行为对象从静止状态转 变成动态,因此由“开门”派生出“动”这个意思。如管子幼官:“凡物开静,形生理, 常至命。”更具体一些,则引申为“发动、开动”之义,如登白马潭:“日出野船开。” 当行为对象是液体时,从静态变成动态也就是转变成沸腾的状态,因此派生出“沸腾”之义, 如:水开了。再通过转喻作量词,指沏茶,冲一次开水为一开。(11)启发。启发是使一个人从什么都不想到开始思考,就好像是从静态到动态一样, 所以由“开动”隐喻为“启发”,如荀子儒效:“教

7、诲开导成王,使喻於道。”要启发 一个人就需要说明,需要解释,故又进一步引申为“解说、表达”,如易系辞下:“开 而当名,辨物正言。”再具体一点,对某一件事进行解说的时候,就可理解为“条列”的意思, 如:他开的参考书目很齐全。从各个义项的例句中可以大体地看出“开”在词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先后顺序。最早出 现的是“打开”这个意思,之后“开辟、开发”、“开创”、“释放、免除”、“通过”则差 不多都在同一时期出现,即西周时期。再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引申出“动”、“舒张、放 开”、“舒展、开朗”、“开始”、“解除”、“启发”。接着在三国时期出现“分离”之义, 然后唐代左右再出现“散、裂”、“明朗”等义项。“

8、举行、举办”、“沸腾”、“条列”、 “分配”、“支付”等均是较为后起的义项。(二)“关”的词义演变根据汉语大词典,“关”的本义为“门闩”,最初是作名词使用的。(1)门。门闩作为门的一部分,是门上比较显眼的部分。由部分转指整体,因此转喻为 “门”,如易:“先王以至门闭关,商旅不行。”再由“门”扩大空间范围,指代“城门外附近的地带”。(2)关是(使开着的物体)合拢。门闩是用来把门关上的,合拢是门闩的功能,因此通过 隐喻,把名词变成动词,意为合拢,如易林:“关牢辟门,巡守释冤。”再由这个义项进 一步引申为幽禁、禁闭。(3)倒闭、歇业。如果合拢的门是公司或者商店的门,那么合上门就是公司不运作,商 店不

9、营业,故由“合拢”引申为“(企业等)倒闭、歇业”。(4)关口、要塞。关口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目的是不 让敌人入侵,就如门闩的作用是把门关上不让他人进入一样,“关口,要塞”就是这样引申来 的,如孟子尽心下:“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5)当关口起到控制货物出入,用以收税和检查过往行人,就进一步转喻出“税收的处 所”、“关卡”之义,如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征。”关又指代“关稅”, 如国语晋语四:“轻关易道,通商宽农。”(6)由“关口”引申为难以度过的时间或不易克服的难点,设置关口、要塞后就难以通 过,因此通过实体隐喻来表达抽象的意思,即喻指不易度过的时刻,如白毛

10、女:“指望着 熬过这一关,挨冻受饿也能忍耐。”(7)关口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隐喻映射到一般事物上就是指“事物中 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题炭谷湫祠堂:“不知谁为助,若执 造化关。”若映射到人身上就引申出了“身体的某些关键部分或器官”,如淮南子主术 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8)插上门闩的结果是使门停止开合,门由动态变为静态,由此引申为使机器停止运转, 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如:关灯、关机、关电视。(9)门是转动的,门闩是滑动的,门闩是门上起到关联作用的部分,映射到机器或物体 上就是机器或物体中起转动关联作用的部

11、分,如后汉书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10)门闩是把两扇门连接起来的滑动插销,所以又引申为“牵涉、牵连、涉及”,如 太玄玄测都序:“升降相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转喻,使名词变成了动词。而大部分的义项则是由“关 口”、“要塞”这个意思进一步派生出来的。且不管是由本义“门闩”引申还是由“关口”引 申,主要都是突出了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来产生隐喻映射。二、“开”和“关”的构词能力(一)“开”的构词能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仅“开”字下的词条就有 181 个,词义涉及面多而广, 构词能力极强。一方面,语言是求简的,而另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人类社会活动的 丰富多

12、彩,从而人们对表意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仍不断与其 他词素搭配形成新的词语,“开X”就有着很强的构词能力。同样是表示“开始某一程序”, 就可以细化成“开锣”、“开展”、“开机”、“开球”、“开哨”、“开园”等。而这些词 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关X”,即使有,也表示不同的意思。(二)“关”的构词能力“关”字下的词条只有45个,且很多不同的词语都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思,由“关” 构成的词组主要有以下五种意思:1)表“难关”义:关山、关卡、关煞。(2)表“重要”义:关捩、关键、关轴、关节、关口、关头、关目。(3)表示“关心”之义:关心、关切、关怀、关怀备至、关照。(4)由“

13、联系,牵连”引申而来:关天、关切、关系、关系户、关系网、关涉。(5)由“合拢”之义引申而来:关戒、关板、关门、关门大吉、关门打狗、关门闭户、 关门弟子、关门落闩、关书、关情、关闭、关机、关掌。由此可以看出,“开”的构词能力比“关”的要强很多,它们的词义发展是不平衡的。三、“开”和“关”的演变路径及机制(一)词义演变路径不相同从总体发展方向来看,它们都是以相对熟悉的物象来喻指陌生抽象的事物,以实代虚, 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开”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打开”和“分散”这两个动作延伸开的 而且产生的隐喻义主要都是动词。“关”的发展一方面沿着“合拢”这个动作延伸开的,并开 始虚化,现在更为常用的意思是

14、“牵涉”、“难关”、“事物中最紧要的部分”这样的较为抽 象的意思。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做了合拢这个动作后就没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了,所以“关”才会 沿着其他的路径进行引申。(二)词义演变机制相同“开”和“关”的词义衍生主要还是通过隐喻。虽然在“关”的发展中转喻也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但还是以隐喻为主。这是因为“开”这个动作和“门闩”都是可视的、具体的,人 们容易形成意象图式,容易理解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的联系,故倾向于通过隐喻来扩展词义 这样会更便捷。从这两类具体个案中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不同的事物对人类起到的作用和带给人类的 利益不同,所以才会使得指称它们的相关词语有不同的引申方式。参考文献: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2009,(1): 44-50.3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3-15. 崔希亮说“开心”与“关心” J.中国语文,2009, (5):401-418.5丁志丛.论“开/关+NP”的不对称J.云梦学刊,2006,(4):137-139.6周建民“开X”类开始义动词的词义衍生与类推造词J.江汉大学学报,2002, (2):27-30.责任编辑 王文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