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课题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6881339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现象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光现象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光现象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光现象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课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 光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_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_;人造光源,如 _。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3、应用: _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_m/s=_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_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练习一: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 秒。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光

2、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冰透镜向日取火 D鱼翔浅底5、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形的。二、光的反射1、定义:_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_。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_。条件:_。应用:_。 漫反射:定义:_(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_。应用:_。练习二

3、:1、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时,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 。2、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 反射定律。3、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60 B90 C120 D1505、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30 (B)60 (C) 90 (D)1206、如图,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

4、法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D)反射角是30三、平面镜(1)平面镜:1、成像特点:_。_。 _ _2、成像原理:_3、作 用:_4、实像和虚像:实像:_虚像:_球面镜: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_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_;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_。应 用:_。凸面镜:定义:_。性质:_。应用:_。练习三:1.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 的像。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米。2.物体与在平面镜内的像相距9米时,则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 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对镜面运动则

5、像将以 的速度朝 方向运动。这过程像的大小将 。(以地面为参照物)3.医生检查耳道时,戴的是 镜是利用该镜对光的 作用。汽车的观后镜要选用 镜,这是因为它比同口径的平面镜有 观察范围。4.把凹镜对着太阳,太阳的平行光被凹镜反射后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 。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C)若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厘米,则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厘米(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6.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 )A、潜望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电影

6、机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9.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距离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红同学在

8、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四、光的折射1、定义: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_光线,_光线和_线在_平面内。_和_分居在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属于远

9、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_。5、物体的颜色(1)光的色散:定义:_。(2)色光的三原色:_。颜料的三原色:_。(3)物体颜色的判断:练习四:1.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B、小孔成像C、灯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2.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

10、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4.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5. 如图8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

11、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一条: 。7.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8.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2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依据是 。玻璃砖五、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1. 透镜的种类:_、_2. 几个名词(1)主轴:_。(2)光心:_。(3)焦点 _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它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_焦点。凸透镜有_个实焦点。 _叫凹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但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为_焦点。凹透镜有两

12、个_焦点。 (4)焦距:_叫焦距,用_表示,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_。3.典型光路4、.对“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解释(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_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_;_;_;_。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且放大。3、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4.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

13、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_(2)_ (3)_ 5.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6.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7.在用光具座

14、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8.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15、?_9.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2.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

16、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1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17、(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1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6.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18、17.晴朗的夏日中午,给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 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 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C. 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D. 水滴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18、如图所示,一物体位于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当把透镜挡住一半后,物体AB在光屏上的像( ) A. 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 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 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 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19.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