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

上传人:243949****qq.com 文档编号:16868860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场景特写的写作规则漫步在无人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结合原文相关材料,理解场景特写的镜头感、现场感与透视感等写作规则。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的确定新闻等实用型文本阅读是完善高中生阅读体系的重要环节。场景特写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它与消息、通讯在文体特征上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确立如上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的类型文体特征一种高级规则。本课教学目标是对规则的理解与分析。知识(内容)维度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目标C.程序性知识D.反省认知知识3.学习的起点能力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知道了一般新闻的几个要素。必修一里有几篇新闻,

2、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事件特写,类似于场景特写,但与一般的消息区别还不太明显。学生没有深刻地领会特写的写作规则。4.使能目标分析教学中,解读镜头感、现场感,时间顺序可以变换;解读透视感最好放在最后。使能目标:新闻的一般分类;场景特写定义 ;镜头、叙述视角、典型等概念;场景特写的文体特征。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难点:场景特写的镜头感。2.教学时间:1课时3.预习活动:预习文本,了解本文创作的背景及新闻的一般写法。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境创设1.有一种新闻,它反映的不是一件事的完整过程,而是其中最生动感人的一幕或最激动人心的瞬间,它叫新闻特写?它可以分为人物特写与场景特写。(出示新闻文体分类图)2.漫步在

3、无人区是哪一种呢?(场景特写)二、文本探究(一)镜头感1.交流问题:漫步在这片被战火焚烧过的无人区,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场景来描写这种感受?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1)介于法塔赫突击队最后一个哨所和以色列的前沿阵地之间,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第2段)(2)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打断的电话线乱糟糟地盘在电线杆上,已毫无用处。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往外淌水,流出来的水在地上形成了小溪,然后一直流到一块曾经是花园的低洼地里。(第3段)(3)这里也有声音,而且十分嘈杂。附近就有真正的飞机和高射炮。

4、当炮弹砰砰地落到山坡上时,羊群四处逃窜,一个劲儿地叫唤,沟里的青蛙也呱呱呱呱,叫声不绝。(第5段)思考:文中描写的这三处场景的位置是不同的,分别是路上、房屋旁、远处山坡。(简笔画示意图)。一个地点的场景就形成了一幅特定的画面,就像是摄影艺术经常说的什么?(镜头)摄影里镜头有远近之分(展示图片)这三处场景描写有没有体现镜头的一些特征?有远近之别,近处的文笔非常细致,画面似乎被放大了,远处的很模糊(以听觉弥补视觉上的模糊);表现出强烈的镜头感。2.寻找其它场景描写的“镜头感”。(阅读721段)(第15段)最近两天来,一车车难民都相继离开。昨天晚上往北开的一辆轿车上装满了16个人,3个人在前面,座位

5、中间是4个小孩儿,后座上挤了5个人,车后的行李箱上还露天坐着4个人。聚焦于逃难的一车人。表现他们对战争的恐惧。(第16段)人们在街道和田野上不停地移动从近镜头推到远镜头。(第19段)一辆轿车斜停在路边上,除了车胎没有气外,毫无损坏。车儿为什么会停在这儿?当车门打开,那一滩滩血迹就是最好的解释。(第20段)再往前走,是5辆着火的汽车,燃烧发出的臭味说明了以色列空中袭击的准确性。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轮胎在车爆炸后就全烧光了。从近镜头跳到近镜头。(这种不断转换近镜头的方式,表现战争给这里处处都带来了破坏。)3.小结补充:抓取镜头需要找准点,需要对空间敏锐的观察。一个好的镜头还需要把握住

6、什么?(时间)镜头式的场景特写除了空间上的一个个画面外,还需要从时间上选取一个个瞬间。本文截取了什么时间的场景来描写呢?经过了48小时战争之后的间歇期。第2段: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第8段:就在这48小时内,他们不时地在街上和田野里轮班站岗放哨。第18段: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漫步着,到处都是48小时以来暴力留下的纪念品。作者选取战争间歇期的场景,来表现战争持续48小时的惨烈,并反映整个巴以战场几十年的可怕。(二)现场感1.交流问题:本文叙述人称上有什么特点?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特点:(1)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

7、述方式。第1段:在走过的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这时才深深地感受到,人是不可少的第17段:最后一道关卡的突击队员听到脚步声第18段: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漫步着,到处都是48小时以来暴力留下的纪念品。第20段:再往前走第22段:再往前走第26段:他们默默不语地从我身旁走过(2)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第2段:这时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第4段: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效果:(1)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

8、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2)第二人称的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是读者自己在感受战后的死寂气氛。小结:“现场感”:精彩的场景描写,一定要讲究这个“场”的,即便离我们很远,也让我们有种步入现场的感受(现场感)。2.分析巴以军官、士兵的对话处理好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关系,拉近它们的距离是营造现场感的一条技巧。为了营造现场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拉近作者、读者与谁的距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我们无法对付这样强大的炮火,”在泰尔的一位突击队军官说,“抵抗没有用,如果那样做,就太愚蠢了。”2最后一道关

9、卡的突击队员听到脚步声,感到十分惊讶。“不行,请不要向前走,”他们说,“以色列人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明显地对记者说的,劝记者不要到以色列那边去,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以色列的恐惧)=“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对巴勒斯坦突击队的戒备心理)A少校说,以色列军队今天不会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你问我,我不是总理,”他说,“但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以色列军官的尴尬心理)C“你还要回去?”他朝路那头望了望,怀疑地问道,“你真是发疯了。”(以色列官兵对巴勒斯坦的隔阂的仇恨)3.小结:这篇新闻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气氛,除了人称与直接引语之外,与镜头式的场景描写也有密切

10、关系?本文很多近镜头式的场景描写,一般也叫作细节描写,这使得战争造成的破坏暴露无遗,读者仿佛能目睹耳闻,触手可及,增添了现场感。(三)透视感1.理解句子:(1)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反映的是48小时内这片区域的变化。48小时前,人们的生活是安定而平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它赶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使村庄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区域。这里从侧面描绘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战火中的自然物,战火中的居民,还写了战火中的士兵?几乎全面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2)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

11、欢叫声。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中,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仅仅是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2.寻找其他含意深刻的句子新闻特写都是以小见大,透过典型的场景事例来反映重大的主题。所以就具有了透视感。本文揭露战争的罪恶,反对战争的主题和很多同题材的新闻是一致的。文中还有哪些描写能透视出对发动战争的批判呢?(3)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4)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作者对于武力和战争的嘲讽;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三、课堂小结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支轻骑兵,它要求作者选取典型性的片断来反映整个事件。也正因为场景特写具有镜头感、现场感、透视感,才使得我们不用冒着生命的危险,便可在和平的地方感受到战争地区的残酷情形,才使得我们能借助有限的文字了解世间万相。四、作业阅读激情十秒。本文是众多报道香港回归中国事件的优秀新闻作品之一,试比较它与漫步在无人区写法上的异同。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