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68638193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空气的组成 1.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经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此外。还有含量很少的稀有气体。 3. 按体积计算,枯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约占1%。 4. 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解于水的气体。 5. 氮气用处广泛,可用做保护气;还是制作合成氨、硝酸和的重要原材料,液态氮可做冷冻剂; 6. 烧煤、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使空气中增加了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7. 稀有气体有氦气、氖气、氩气、氙气、氪

2、气和氡气。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8. 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氧气 1. 氧气是组成空气的重要成分之一,它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氧气能溶于水。 2. 氧气是物体燃烧以及动、植物和人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作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二氧化碳 1. 二氧化碳制取方法实验:广口瓶里先放入一些小苏打加少量水使之潮湿再加醋精,瓶里就会生成二氧化碳。 2. 设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实验: 实验材料 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大烧杯、蜡烛、固定蜡烛的架子、火柴、玻璃片 实验步骤 大烧杯里固定两根上下不同的蜡烛;点

3、燃蜡烛;沿杯壁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里; 观测杯中现象。 实验现象 下面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再灭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物。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能形成雪状的固体,叫作干冰。 4. 干冰用处:可以用来冷藏物品和进展人工降雨舞台上模拟云雾。 5. 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污染环境,影响气温的变化和人类的生活。 6. 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空气中的污染物有的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粉尘等; 有的是上述污染物与大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响而产生的污染物;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存有

4、着严重的危害,要积极防治空气污染。 7. 我国防治空气污染措施:公布环境保护法大力植树造林;把烧煤的锅炉改造成烧天然气或石油、在建筑工地采用防尘罩等。 8.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性质比拟 气体名称 性质 氮气 氧气 无色、无臭、无味、透明;不支持燃烧、难溶解于水的气体。 无色、无臭、无味、透明;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的气体。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无色、无臭、无味、透明;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的气体。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物。 稀有气体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9. 设计实验,确定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10.设计实验:

5、三个透明瓶子里分别装的是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请判断它们分别装的是什么 材料用具 集气瓶3个,分别装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烧红的木条、火柴等 将烧红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三个集气瓶 观测杯中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论 木条复燃是氧气、木条没什么变化是空气,木条熄灭是二氧方法步骤 化碳 燃烧与灭火 1. 容易燃烧的物体叫易燃物。 2. 燃烧需要有易燃物、空气、还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 3. 失火逃生须知书14电器着火切断电、油类着火只能用沙,锅盖覆盖灭火 4. 怎样预防火灾: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我们要进步警觉,不要玩火;在城市内,按规定燃放烟火炮竹。遇到火灾,给11

6、9打 ,或大声呼救。 第二单元知识点 地球 1.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时月面上的地影是圆的,第一次论证了大地是个球体。 2.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使人们相信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3.17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椭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4.近年来,通过准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椭球体,北半球稍细长,南半球稍短粗,人们夸大地称它为“梨形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5.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被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下

7、面是产生岩浆的软流层。 6.地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 7.在地球仪外表,连接南北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昼夜交替 1.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围绕地轴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自传。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由于地球不停的自传,所以人们就会看到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黑夜交替出现。 2.地球是个球体,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当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后,地球上的同个地方就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3.昼夜交替对生物的生活节奏是有影响的。睡眠对大脑是非常有利的,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每

8、天要保证910小时睡眠。国际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睡眠日”。 四季的变化 1.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天。 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保持倾斜的,并且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这样,阳光照在地球上的位置就会不断变化,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地球不停的围绕太阳公转,四季变化就会交替出现。 保护地球家园 1.地球外表有水和氧气、有适宜的温度,它们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每年的4月22日是“地球日”。1972年6月5日,结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

9、言,规定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3.地球是人类、动物、植物共同生息繁衍的家园。 第三单元知识点 花的构造 1.观察和解剖一朵花时要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 2.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都有的花叫完全花。其中雄蕊、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是一朵花的主要构造。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中有胚珠。 3.完全花有:白菜花、迎春花、连翘花、二月兰、荠菜花- 各种各样的花 1在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如:白菜花桃花、水仙花。 2.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单性花。如:丝瓜花、南瓜花、杨树花。只有雄蕊的单性花叫雄花,只有雌蕊的

10、单性花叫雌花。 3.在植物的花中,缺少一局部、两局部或三局部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树花、杨树花、黄瓜花- 4.北京地区有毒的花有:夹竹桃、洋金花、毛茛(an)花、乌头花、莨(lng)菪(dng)花。 果实的构造 1.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 2.根据果实成熟后果皮的形态特点,可以分为肉果和干果。果皮肥厚多肉的叫肉果,如:枣、石榴-果皮枯燥的叫干果,如:大料、扁豆 果实的形成 1.果实的形成先要经过开花和传粉。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就是传粉。传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不断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上。花粉管里的精子进入胚珠,与胚珠里的卵结

11、合,这叫受精。受精后,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壁不断膨大,形成果实,果皮包被种子形成果实。 2. 传粉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依靠昆虫、风等外力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中,依靠昆虫传粉的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叫风媒花。 3.果实的形成,一般与受精作用有亲密关系,但也有不经受精,子房就发育成果实的,像这样形成果实的过程叫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中不含种子,所以这类果实也叫无籽果实。有些单性结实是在自然条件下植物自己形成的,有些是人们采用某种方法诱导的。 第四单元知识点 饮食与安康 1.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 鉴定蛋白质的方法 瘦肉、面粉、酒精灯、火柴、镊子、纱布、水鉴定脂肪的方法 鉴定淀粉的方法 肥肉、花生种子、面包、米饭、碘白纸 酒、吸管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