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方案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6862127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布线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综合布线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综合布线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一、系统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 国际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22。安装与设计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程总体概况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水平干线子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4。2。3 垂直干线子系统.84。2.4 管理子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2。5 设备间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4。2.6 系统保护及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测试方案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铜缆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标准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链路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5.2、光缆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具体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检测结论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3、 文档资料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综合布线周期及测试验收错误!未定义书签。6。1 验收标准及系统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6.1。线缆部分816。1.2 测试工具 6.1。3 验收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6。14 质量保证体系916.1.综合布线工程竣工验收条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1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方案一、系统

3、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各行业对信息所依赖的程度越来越 高,同时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迫切希望能够建设那些具有完善的数据通讯、 语音通讯、图形、图像通讯及网络管理、控制和完备的技术设施在内的办公楼。随着这种形势 , 我们将为建筑物旨在通过对建筑物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结 构、系统、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 ,实用先进的 高效率、便利的工作。具体将根据需求进行楼内布线 ,同时通过主干光缆与主设备间连接 ,从而构成星型结 构的以太网。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 , 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 , 综合 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 , 此系

4、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 , 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 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确保网络在物理层上能保证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广 域网接入及其它普通网络应用的需求。因此从目前的应用和将来的发展需求考虑 ,综合布 线系统能够满足千兆以太网的应用。语音系统在工程内部进行布线的同时,再通过大对 数电缆与主配线间相连,该系统可以提供很好的线路连接,保证话音高品质的传输.本设计是针对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及各层的布局经过反复的核对和计算 实际使用功能及设计图纸而设计的数据、语音一体的布线系统。本着“更安全、更舒适、 更经济、高效率、可扩充 的目的,为所有用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和能提高工作效率 的并且便于

5、格局改造的、充满高科技气息的环境以及办公、会议环境.根据的建筑物实际需求 ,结合我司多年从事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经验 ,我 们使用扬州西贝超五类综合布线产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及平面布置图,整个布线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数据点 29 个,语音点 257 个;水平线缆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敷设;语音干线采用三类5 对大对数;垂直数据主干采用 6 芯室内多模光纤;选用的品牌具有完整的端到端产品 ,保证元器件之间的兼容性 ; 为系统良好性能提供 有力保证;2整个楼采取以主设备间为中心的星型拓扑结构,这种结构易管理、灵活多变。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1 国际标准nnnnnnnnnnn/TIA5

6、68B erca Te commu cat on Wi in semEEE82。3(BASE-TX、100BASE-TX、1000BAETX)、EEE2.5SEC11801 Ifoain ecnology Generi Ca lng for Ctome PremisEAT56B、A/TA0EI/TIA TB67、EA/TI B2IUTEN5173EIATIA8 工业标准及国际商业建筑布线标准ITIA56商业建筑通讯线路和结构空间布线标准IAIA67 商业建筑通讯布线接地线和耦合线标准IT/SDN2.。安装与设计规范nnnnnnnnnn施工图设计(弱电)中国建筑电信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民

7、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 112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B/T3120)X7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YDT92.1199邮电部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nB800,EN514 -无线电干扰极限3nnnnnBS1433 - 用于电气的铜BS2757,E8 绝缘材料的分类B7430 - 接地S7671 房屋电气装置的接线法规IT 国际电联联盟 电信标准委员会(原 CITT)三、工程总体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01。8 平米。地上八层,一层层高为

8、 3.米,二层为.2 米,三层-七层为 3.7 米,八层为 5。米,建筑高度为 31。4米。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4.1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简介超五类水平线缆、快接式系列跳线以及室内数据六芯多模水平光纤、三类 25 对语 音大对数、24 口模块配线架、卡接式系列配线架组成的端到端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在广 泛支持现行和未来的新技术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支持现今的 10ae-T,100Bas- 和 155Mbp TM 以及高速的 1.0G ps 以太网和.0Gbps T应用。4.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想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六个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将本方案划分为六个子系统:nnnnnn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

9、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4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布线子系统包括信息模块、面板、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 并在终端设备和水平子系统之间起搭桥作用 .在进行设计时 ,我们即考虑了目前的用户需 求,又考虑了将来的发展,每个信息点全部采用超五类信息座,数据与语音可任意组合 使用 , 信息点的数量根据提供信息而定 .每个工作区接一部电话及一个计算机终端设备 , 选用双孔超 5 类 RJ45 标准信息插座,在地面或墙上安装在各个位置的终端插孔上。水平线槽(内穿水平线)吊顶由电话、计 算 机 引 出的 RJ45 接隔断信 息 插 座 每 个 插 孔 功

10、 能 可任意互换5本方案采用超五类模块,可卡接到任何系统模块化面板、支架或表面安装盒中,一但 卡接后,端口即被锁住,并可轻松加盖盖板。特殊的工艺设计提供最少 75次重复插拔。 可以在标准面板上以 90 度(垂直)或度角的倾斜度安装。支持近。2Gbps 的应用, 实现高性能和最大灵活性.插座的安装位置RJ45 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 20c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 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 30cm。如下图所示:G20铁管信息插座电源插座20 cm 30 cm地面6l 4.2.水平干线子系统电缆选择在本方案中 , 信息点的水平电缆全部采用安普超五类四对电缆 , 此线缆特性应至少 满

11、足以下要求:nnnnnn完全支持超五类标准的电缆,支持高带宽应用,包括 1Gps 千兆位以太网,1. Gbp ATM, 24bs TM 及高达 50MHz 的模拟宽带语音应用。 满足或超过 IS /IEC I 11801, NEL ,E 017 和 L / A 568A 的要求。向后兼容五类产品。增强带宽和网络性能。线缆:24WG,外径:。0mm,重量:13kg/3m.运行温度:零下0 摄氏度至 60 摄氏度。电缆铺设及路由各层弱电竖井的楼层机柜引出超五类电缆在吊顶内,沿专用金属线槽敷设,电缆出 线槽后穿钢管沿墙面或柱子暗敷至信息插座内。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水平布线不得 超过 90 米。如

12、下图示:粗钢筋配线架竖井配线架大对数光缆或电缆PBX Host主机房线缆路由走向建议:nn从垂直金属线槽出来,在吊顶或者屋架上,沿金属线槽或钢管敷设到插座。 信息点线缆走向可以通过墙上柱上暗管到距地 30cm 处。墙上信息点处需在7墙内预埋合适管径的管道,并在出线口处预埋固定暗盒。水平电缆是连接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线缆。考虑到日后发展的需要以及日常使用的 出现问题的可能,在水平线缆布线时留有一定的冗余,并且水平长度不超过 90 米。4。2.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工程的骨架 ,其作用就是将各层的管理子系统 (子配线架 D)与设备间子系统(主配线架 MDF)按一定配置连接起来。垂直干线走

13、在大楼预先安排 的弱电井内,其路径为:三类5 对大对数从交换机房的主配线架 MD经水平桥架至本 楼的弱电竖井,经上下贯通的竖井拉至各楼层分配线架 IDF;六芯室内多模光纤从计算机 室的光纤主配线架 ODF 经水平桥架至本楼的弱电竖井,经上下贯通的竖井拉至各楼层分 配线架DF。根据用户需求,本方案将垂直干线子系统具体设计如下:通道选择及路由线槽G20或G25管暗装铁盒水平线敷设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指从地下一层计算机房和电话程控交换机房至各个分配线间的 布线系统。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分配线间和配线架间的多条连接路径 ,干线把各个服务 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配线间,直至传送到最终设备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

14、须能满足 当前的需要,同时又能适应以后的发展趋势。考虑最佳性能价格比、数字话机、 ISD 等功能的应用及未来语音部分的扩展需求,语音垂直主干采用三类对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部分的配置为适用现时及将来网络系统传输的需求,采用 6 芯室内多模光 缆,光纤作为垂直主干可支持 1的传输速率,足以适应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影 音图像传输等高速网络传输发展的需求。介质选择为了满足高速数据网络对带宽和速率的要求 ,对于数据网选用 6 芯室内多模光纤 , 端接芯,这样即满足了目前网络对传输信道的需求,又能适应将来的发展 ,保护了用8户的投资;为了保证语音高品质的传输,对于语音网选用三类 25 对大对数电缆将主

15、配线 架与分配线架相连。端接方式本方案中,主干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点对点”端接法,即主干线缆直 接从主配线间的配线架延伸到子配线间的配线架,这样使干线系统更灵活 ,同时省掉绞 接盒上的高额投资。4。2。4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的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 , 用于端接和管理水平线缆和垂直主干 缆。分配线间安装示意图:干缆水平线缆配线间及配线架位置根据要求管理子系统考虑既美观又防尘 ,每个分配线间设置一个 19”标准机柜放 置配线架,语音配线架和数据配线架分开放置,同时留出一定空间,将来网络设备也可放 置在一起便于管理。根据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保证系统正常传输距离并且相应降低造价 ,在楼

16、内按照 每一层或两层设置一个分配线间,管理本区域内的信息点。分配线间设备选型A、铜缆配线架采用一种型号,语音干线及水平部分选用 10 型配线架。它是一种防火 型塑模装置,可配带标记的横条,每条固定 25 对电缆,利用背板固定在机柜上,采用 机座过线孔技术,使得电缆极方便的从背后穿到端接点 ,线缆弯曲度较小 ,保证了高 性能的传输,方便了管理。100 对的配线架的支撑腿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拆卸,使得安 装者可以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完成后方便地调整走线 . 跳线通过跳线槽连接相邻配 线架。9B、水平部分数据采用 RJ4端口式配线架,为此选用 24 口模块式快接配线架,线架后部 以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

17、110连接块为特色。这些连接块用于端接工作站、 设备等110 型绝缘移动接头区通过印刷电路板的内部连接与配线架前部的芯模块 式嵌座联结。配线架之间通过设 RJ5 跳线整理器管理跳线,同时所带盖板可隐藏 纷乱的跳线,使外观更为整洁。跳线选型A. 数据部分跳线选用两端均为J45 8 芯接口增强五类模块化跳线,数量根据工位配 置,保证运行初期的使用。B. 语音部分跳线选用 1 对压接跳线。C. 光缆跳线:光纤跳线选择两芯 SST 型光纤跳线,用于光纤设备与光纤跳接。因不 知具体网络设备上的上联光模块数量,现暂按每个配线间提供两条跳线。配线间设计建议水平分配线间应尽量保持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

18、5Lx,并符合有关消 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室内应提供 US 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 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 30W。室温保持在 18至 27之间,相对湿度保 持在 30%至 55。管理子系统的接地保护管理子系统有较多的电器设备 , 所以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性能。具体是采用机柜接地 的方法,通过专用接地电缆将机柜与大地相连,即与大楼的地极相连。42。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通过中央主配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 连接起来 .同时提供主干、广域网、公共电话网的入户接口。由于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 构,通过划分和组合网段,管理各楼层的网络设备。因每一连

19、线至节点的线路相互独立 所以扩充工作十分简洁且不会打断正常应用。当有故障发生时可迅速地找出其位置并予 排除,同样不会因为个别节点的故障使整个系统崩溃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示意图:铜缆配线架水平线缆过线槽101.5*1.5 米背板 上涂防火漆光纤陪线架白区蓝区设备间位置根据平面图纸,中心机房设备间设在地下一层计算机室和电话交换机房。设备选型铜缆干线全部采用 S110D10RFT 配线架用于机柜安装 ,数据主干光缆配线架选用光纤接线盒,该配 线架具有足够的跳线负载能力,提供方便的重新安排管理和避免阻塞。光纤连接盒: 设计为 19机柜的规格; 能容纳最多到 24 个光纤口;可安装专有的配有 ST、SC

20、 或 ST/SC,FC 适配器的通用IC 系列小板; 设有跳线保护; 光纤管理器可以存储冗余光纤并满足其对弯曲半径的要求; 有带合页通明盖板保护光纤存储区。配线间设计建议配线间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 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 200L; 应符合法规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小时的防火墙 (从地板到天花板 )和 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有一扇窗留作安全出口;远离强振源、强噪声源、避开 强磁场的干扰;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提供离地板至少为。 5米高度的无障碍空 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宽 0.m,地

21、板的载重能力至少为 500kg/m;室内应 提供 UP电源配电盘或双路供电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11插座的容量不小于 00;应保持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色标标记方案布线系统涉及大量的线路的连接 , 这样大量的连线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为统 一方便的来标记管理这些复杂的走线,安普布线系统针对不同应用把配线架分为白、蓝、 灰、橙、紫等各区域 , 使系统管理一目了然。色标标记方案系统而科学地规定了怎样根 据参数和识别步骤,查清交连场的线路和设备端接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文档,色标标记方案是以后的布线管理重要的技术依据。色标 方案示意图如下:卫星接线间

22、灰橙紫多路复用器 集线器白兰工作站垂直干线在工作区端,安普提供多种颜色的彩色标记片,可分别表示语音、数据,嵌入安装在超 五类信息模块上,便于用户使用.在主干线接线间,色场规模如下表示:绿色网络接口的场侧,即电话局线路棕色建筑群电缆白色返回设备间的干线电缆端接点,即垂直干线子系统蓝色得到干线接线间 IO 服务的站线路,即水平子系统灰色-至卫星接线间各区的连接电缆,即水平干线子系统紫色来自系统公用设备(如分组交换型集线器)的线路橙色-来自接线间多路复用器的线路12nnnnnnl 4.2 。6 系统保护及接地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 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 不应大于。主配线间

23、和各管理间及竖井内,应具备专用接地装置。配线架的金属外壳与水 平、垂直的金属线槽应与接地装置牢固连接。所选材料要完全符合 EI/TIA568,56工业标准及国际商业大厦布线标准。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 100MB,将来可生级至 622B。话音传输速率可达M。 水平布线距离应不超过 9M,信息孔到终端设备连线不超过 10M。主配线间要有专门的地线和电源插座。工作区、房间电缆铺设方式,是从天花板起引出钢管埋入墙内向下或向上导向 各信息点。五、系统测试方案目前,在很多领域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的不正常运 行,对于企业来说 ,损失是相当大的。网络的建立,从电缆敷设到网络设备的连接

24、,都 需要几个过程,这些过程有必要进行测试,从而保证所建立的网络能健康运行。可以说现 在的布线是为了未来的投资,而投资的保证就是测试技术。从工程的角度可将综合布线工程的测试分为两类 :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验证测试 一般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所完成的每一个连接的正确 性;认证测试是指对布线系统依照标准进行逐项检测,以确定布线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一般测试内容包括以下两项:ll铜缆测试光缆测试5。、铜缆测试l 测试标准确定根据国际布线的规定以及布线厂商的建议 , 一个布线系统的期望寿命至少为 1 年或更长,不少布线供应商都提供至少十年甚至 1或0 年的质保。计算机与网络技 术

25、分别以 1 个月和 24 个月翻番的速度发展,企业对网络及带宽便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作为网络的最基础建设或网络龙骨的布线设施,为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以及对未来 高速网络的支持,目前至少要选择超 5 类电缆系统。13l 测试链路的选择IA/EI和 IS/IEC 关于铜缆水平系统的链路定义有以下三种:基本链路(TIA), 永久链路( ISO )和通道模型 (TA/ISO) 。在超五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从而 使两个标准在测试模型上达成了一致 .不论采用何种测试模型,只要符合相关的指标要 求,都可以认为满足超五类标准。通道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的连接模式图分别如下:l 测试参数 (1) 接线图14测试

26、的连接图示出每条线缆的 8 条芯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实际状态,正确的线对 为:1/2、3/6、45、7/。(2) 线缆链路长度水平布线连接方式的允许极限长度如下:永久链路方式90m通道链路方式-10m布线线缆链路的物理长度由测量到的信号在链路上的往返传播延迟 T 导出。为保证 长度测量的精度 , 进行此项测试前需对被测线缆进行 VP 值(额定传输速度 ) 校核。 NVP=(线缆中信号传播速度 /光速)00%,该值随不同线缆类型而异。正常值 范围为 60%90(3) 特性阻抗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呈现的电阻 ,综合布线用缆线为 00,无论 3 类、4 类、5 类、5类线缆,其每对芯线的特性阻抗在

27、整个工作带宽范围内应保证恒定、均匀. 链路上任何点的阻抗不连续性将导致该链路信号反射和信号畸变 .链路特性阻抗与标称 值之差20。(4) 直流环路电阻无论类、4 类、5 类、5E 类宽带线缆,在基本链路方式、永久链路方式还是通道 链路方式下,线缆每个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在 203环境下最大值:3 类电链路 不超过 17,3 类以上链路不超过 30。(5) 衰减由于集肤效应,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 能量称为衰减。测试传输信号在每个线对两端间的传输损耗值及同一条电缆内所有线对 中最差线对的衰减量相对于所允许的最大衰减企的差值 . 对一条布线链路来说衰减量由 下述各

28、部分构成。每个连接器对信号的衰减量;构成通道链路方式的 10跳线或构成基本链路方式 4m 设备接线对信号的衰 减量;布线线缆对信号的衰减量。(6) 近端串扰损耗(EXT)一条链路中 ,处于线缆一侧的某发送线对对于同侧的其他相邻(接收)线对通过电15磁感应所造成信号耦合,即近端串扰。定义近端串扰值(dB)和导致该串扰的发送信号(参 考值定为 0d)之差值(dB)为近端串扰损耗。越大的 NEX值近端串扰损耗越大。近端 串扰与线缆类别、连接方式、频率值有关。(7) 远方近端串扰损耗(EXT)与近端串扰损耗相对应,在一条链路的另外一端 ,发送信号的线对向其同侧其他相 邻(接收)线对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而造

29、成的串扰 ,定义为远方近端串扰损耗对一条链 路来说,NEXT 与 RNET 可能是完全不同值的,测试需要分别进行。(8) 相邻线对综合近端串扰(Pwer Sun)在对型双绞线的一侧 ,3 个发送信号的线对向另一相邻接收线对产生串扰的总和近 似为:N4 N1+ 2 3。N1、N2、N、N4 分别为线对 1,线对 2,线 对 3,线对 4 的近端串扰值。(9) 近端串扰与衰减差(R)串扰衰减比定义:在受相邻发信线对串扰的线对上其串扰损耗(NEXT)与本线对传 输信号衰减值(A)的差值(单位为 d),即 ACR(dB)=NE(d)-A(d)。(10)等效远端串扰损耗(L FE)指远端串音损耗与线路传

30、输衰减差。从链路近端线缆的一个线对发送信号 ,该信号 经过线路衰减,从链路远端干扰相邻接收线时,定义该远端串扰值为 FET,FX是随 链路长度而变化的量。定义:EL FXT=FEXT-(A 为受串扰接线对的传输衰减)(11) 远端等效串扰总和(PS E EXT)指线缆远端受干扰的接收线对上所承受的相邻各线对对它的等效串扰 E ET 总和。(12) 传播时延 T在通道连接方式或基本连接方式或永久连接方式下,对类及 5 类以下链路传输 10M30MHz 频率的信号时,要求线缆中任一线对的传输时延1000ns.(13) 线对间传播时延差以同一缆线中信号传播时延最小的线对的时延值作为参考 ,其余线对与

31、参考线对时 延差值不得超过 4s.若线对间时延差超过该值,在链路高速传输数据下 4 个线对同时 并行传输数据信号时,将造成数据帧结构严重破坏(14) 回波损耗(RL)16回波损耗由线缆特性阻抗和链路接插件偏离标准值导致功率反射引起。 RL 为输入 信号幅度和由链路反射回来的信号幅度的差值.。2、光缆测试l 测试内容连通性测试全程衰减及 STS连接头衰减测试l 具体测试方法多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 8nm 或 10nm 处 测试衰耗值。多模光纤主干系统及混合方式需要测试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 85nm 及 130 m 处测试衰耗值。(注:由于不同方向的测试的数值之差

32、 ,一般会很小 ,而且多半由测试仪器的精度或 测试手法而引起 ,所以单方向测试已足够。而水平子系统的距离标准极限很短 (90 米), 所以其在不同波长处测试值的差别不大,因而单波长测试已足够)。为符合 TIA/EIA 8-4A 关于“多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及 A/EIA26关于“单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等要求,光纤测试采用光 纤测试仪进行测试,对于光纤系统,测试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缆的衰耗值耦合器光纤连接头损耗 + 熔接头衰耗值 +光功率 比校正值注:耦合连接具体依据其连接插头型号有多种方式,如 ST、S、LC 等连接方式, 其衰耗值不同.相关的一些

33、测试指标如下:多模光纤连接头信号波长最大衰减 dB/最大容量类型最大衰减BMHz/km8nm10n.401。0200多模 ST/C 连接头 多模 L连接头0。0。1625m 多模光纤损耗公式: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3。4dB/k在 850nm 处或 1。00 /km 在 1300nm 处);耦合器的衰耗(ST 或 SC 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39d)042B;17耦合器的衰耗(C 连接器) (连接器的数目。14dB)+。dB; 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或熔接)=接头数目0。30dB.光功率比校正值如下表 :级别/连接头类型CAT1 CT2 CA3 TCTST 或 SC 连接器

34、C 连接器+050 0。00 0。5 +0.25 0。0 -0。100。50-0.0-0。-0.30l 检测结论判定由于超五类系统对传输性能的要求大大提高,不论是超五类产品和超五类系统施工 都应严于传统五类系统 .因此,一方面布线厂商一直在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同时 , 作为系 统施工方,我公司严格遵循综合系统设计与安装规范及相关国际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最 终的系统性能。当测试结果出现“Fail”时,应首先检查仪器设置是否准确 , 同时检查 测试跳线的型号和连接是否准确,更重要的是,应检查链路连接部分,如模块的卡接、配 线架的卡接、电缆路由等;当测试结果出现“ * PAS 或“ FAI ”时 ,说明

35、测试结 果与测试仪器精度十分相近,仪器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合格 ,一般情况下 ,根据标准规范 , 若只出现“* PS”,可以视同为合格,若出现“* FAIL,则认为不合格.全部测试与抽样测试的综合结论为合格,则检测结论为合格。全部测试的综合结论为 不合格,则检测结论为不合格。3、 文档资料管理工程验收后,将以文本方式,向用户提交: 系统完整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配置图及系统配置表 竣工图纸并标注信息点位置及编号 分配线架与主配线间内配线架编号表 完整的信息点性能测试报告并填写验收证书六、综合布线周期及测试验收6.1 验收标准及系统保证l .1.1 线缆部分符合SO 111 和IA/TIA 56B 标准

36、;符合 CES7:97 及ECS89:9。18l 6.1。2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采用国际认证的产品(如:avetek、Fluke SP200、MICRTET、 HP OPE)。l 6。3 验收方式先由甲方、乙方会同当地电信部门共同参照国际、国内标准验收(A/TIA 568、 I001、CCS72:及 CECS89:97)。l 。1。质量保证体系本着为用户着想的观点,对凡是设计、施工验收符合相应要求的工程,提供以下 保证体系:安普公司提供系统布线系统性能 15 年质量质保证书。l 。15 综合布线工程竣工验收条例结构化布线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方法及要求均遵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标 准8:97建

37、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同时 ,针 对所选用结构化布线系统本身的特点,作出如下竣工验收要求:1. 工程交接验收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以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一式三份交给建设 单位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装工程量; 工程说明; 设备及器材明细表; 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 测试记录、系统如采用微机设计、管理、维护、监测应提供程序清单和用户数 据文件:如磁盘、操作说明等文件; 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设 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 随工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综合布线工程应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项目及内容中所列项目、内容提要进19行检验。验收中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应由验收机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办法。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