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50865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热患者的护理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及健康教育育门诊部门诊部 林军林军大爱无疆 仁心仁术目录Contents一二三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发热的基本知识发热的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发热的发热的定义定义01 常见热型常见热型04发热程度发热程度03发热分期发热分期05常见原因常见原因021、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发热是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由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由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引起;是临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引起;是临床最常见的床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可见于多种。可见于多种感染感染性疾病和

2、非感染性疾病。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2、发热常见原因、发热常见原因3、发热程度(口温)、发热程度(口温)04030201过高热:过高热:4141以上,如中暑。以上,如中暑。高热:高热:39.1-4139.1-41,见急性感染。,见急性感染。中等热:中等热:38.1-3938.1-39,见急性感染。,见急性感染。低热:低热:37.33837.338,多见于活,多见于活 动性肺结核、风湿热。动性肺结核、风湿热。4、常见热型、常见热型010203040506回归热回归热间歇热间歇热弛张热弛张热波浪热波浪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010203040506稽留热稽留热体温体温上升期上升期高热高热持续期持续期体温

3、体温下降期下降期5、发热分期、发热分期(产热散热)(产热散热)(产热和散热在较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高水平趋于平衡)(产热散热)(产热散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二1、评估与监测、评估与监测ACDB 评估患者病情、治疗、心评估患者病情、治疗、心理状态,患者对发热知识的知理状态,患者对发热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密切监测体温,并晓程度等。密切监测体温,并观察其它的生命体征。观察其它的生命体征。2、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对于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对于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患者,需协助医生做各项辅患者,需协助医生做各项辅助检查,包括助检查,包括X X线拍片、线拍片、CTCT、MRIMRI、B B超、胃镜、肠镜、骨超

4、、胃镜、肠镜、骨髓穿刺、腰穿、组织活检髓穿刺、腰穿、组织活检(淋淋巴结、肝、皮肤黏膜巴结、肝、皮肤黏膜)等。做等。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好检查前的准备。3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1 1、及时留取标本,做三大常规、及时留取标本,做三大常规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子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为疾病诊断提供依生物学检测等,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据。2 2、感染性发热病人,、感染性发热病人,在应用抗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培养标本生素之前,留取培养标本-血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脓液等分泌物、排泄物、脓液等,做细菌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培养和药敏试验。4 4、病因治疗、病因治疗

5、针对发热的针对发热的病因治疗病因治疗是解决发是解决发热的根本。例如热的根本。例如:感染性发热,根感染性发热,根据感染源选择有效抗生素据感染源选择有效抗生素;中暑的中暑的患者进行降温、补液患者进行降温、补液;恶性肿瘤进恶性肿瘤进行化疗或手术;发生药物过敏反行化疗或手术;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停用药物、抗过敏治疗应时立即停用药物、抗过敏治疗等。等。5 5、降、降 温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 高热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复方巴比妥氨基比林注射液*阿司匹林 安痛定注射液 高热不退,还可考虑使用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针灸降温针灸降温 可针刺大椎、合谷、曲池、尺泽等穴位。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擦浴法、冰袋或冰帽降温

6、法、冷盐水灌肠法、医用冰毯降温法等。头部降温,可保护脑细胞。6、体液管理、体液管理 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丢失,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丢失,尤其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尤其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湿冷等虚脱现象虚脱现象,故发热病人要,故发热病人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水分。体液管理(续)体液管理(续)1 1、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水,、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水,成人每日不少于成人每日不少于30003000毫升,水分毫升,水分能促进毒素排泄。可以选用糖盐能促进毒素排泄。可以选用糖盐水、淡茶水

7、、各种水果汁等,忌水、淡茶水、各种水果汁等,忌饮用啤酒、浓茶、咖啡。饮用啤酒、浓茶、咖啡。2 2、不能进食者,需静脉补液。、不能进食者,需静脉补液。7、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效果观察 根据病因治疗和降温根据病因治疗和降温后,观察体温、药物疗效后,观察体温、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跟医生及不良反应,及时跟医生反馈相关情况反馈相关情况8、口腔护理、口腔护理 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同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溃疡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溃疡和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9、皮肤护理、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高热病人

8、由于新陈代谢增快,在退热过程中大量增快,在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要及时更换衣服,出汗,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10、安全护理、安全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发生高热惊厥、躁动观察患者有无发生高热惊厥、躁动不安、谵妄等,防止坠床、舌咬伤,必不安、谵妄等,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加床栏、约束带;观察降温效果,要时加床栏、约束带;观察降温效果,防止治疗导致的低体温。防止治疗导致的低体温。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三1、指导感染控制、指导感染控制 具有传染性的发热病人,应指具有传染性的发热病人,应指导病人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并采导病人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并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如加强通风、取

9、飞沫和接触隔离,如加强通风、佩戴口罩、沟通距离保持佩戴口罩、沟通距离保持1 1米以上、米以上、勤洗手等。疾病传染期,应隔离治勤洗手等。疾病传染期,应隔离治疗,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防止疾疗,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防止疾病传播和流行。病传播和流行。2、指导正确测量体温、指导正确测量体温测体温的部位及注意事项测体温的部位及注意事项 腋腋 温温 腋下有腋下有汗液汗液会影响准确性,测之前会影响准确性,测之前要擦干皮肤,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要擦干皮肤,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部下最顶部(即腋窝深处即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温计夹紧。口口 温温l勿用牙咬体温计,勿说话,防止体温计滑落或咬

10、断。勿用牙咬体温计,勿说话,防止体温计滑落或咬断。l一旦咬破体温计,首先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液一旦咬破体温计,首先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保护消化道或牛奶,保护消化道 黏膜并黏膜并 延长汞的吸收。延长汞的吸收。l若病情允许可进粗纤维若病情允许可进粗纤维 食物,加快汞的排泄。食物,加快汞的排泄。肛肛 温温l禁用于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心肌梗死患者禁用于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导致心动过缓。l插入肛表时勿太用力,避免损伤黏膜。为小儿测插入肛表时勿太用力,避免损伤黏膜。为小儿

11、测肛温时,将其身体固定,尤其注意固定肛表。肛温时,将其身体固定,尤其注意固定肛表。3 3、调节环境、调节环境 根据发热的不同时期,指导病人根据发热的不同时期,指导病人调节室温、湿度、穿脱衣服等,以利散调节室温、湿度、穿脱衣服等,以利散热,预防感冒。热,预防感冒。温度、湿度温度、湿度4 4、指导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 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并告知用药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并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疗效观察,解热镇的注意事项及药物疗效观察,解热镇痛药给药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半小时痛药给药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半小时后复测体温;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后复测体温;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预防感染;化疗药宜餐后使用等。预防感染;化疗药宜餐后使用等。5 5、注意休息、注意休息 高热病人须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高热病人须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和热量产生。动,减少能量消耗和热量产生。6 6、加强营养、加强营养 高热病人能量消耗大,高热病人能量消耗大,消化功能差,如不是消化消化功能差,如不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发热,需给道疾病引起的发热,需给于高热量、高蛋白、富含于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口味清淡、易于维生素、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消化的饮食。谢谢 谢!谢!无德者不能为医,有品者方能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