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50865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4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资源描述: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抚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未来五年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赶超发展、提速进位、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

2、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和超额完成。 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0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630亿元,五年翻1.27番,年均增长14.1%;财政总收入达到74亿元,五年翻2.3番,年均增长3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8亿元,五年翻2.4番,年均增长3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7亿元,五年

3、翻1.17番,年均增长17.6%。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7:40:33调整为19.0:49.9:31.1。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产量突破50亿斤。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化率提高到40.4%。服务业繁荣发展。城市面貌巨大变化,城市化率提高到42.3。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4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3。学前教育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彰显,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民主

4、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农垦、粮食、农业、林业、交通、水利、商贸流通等七类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投资、财税、价格、政府机构等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10年出口总额达到5.45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达到2.04亿美元,五年累计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457亿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鹰瑞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0公里。500千伏变电站落户抚州,投入运行。向莆铁路开工建设,廖坊水库枢纽工程、灌区一期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唱凯堤、中洲堤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实施;管道天然气入抚工程即将竣工

5、通气。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48元。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耕地保有量维持在48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4.2%;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在第六届中国城市品牌大会上,我市荣获“全国绿色生态城市”和“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市”称号。市、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完

6、成,市中心城区和县(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74%、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 过去的五年,是建国以来抚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明显的时期。发展日新月异,成就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最根本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了一个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经济提速、社会稳定的新阶段。展望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第二节 发展背景 我市处于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中部地区崛起三大发展战略规划区范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随着鹰瑞高速、向莆铁路、沪昆铁路杭南长客运专线、鹰梅铁路、天然气入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发展动能必将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迸发,抚州已进入了提速进位、加速崛起的全新时期。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压力;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在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

8、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摇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奋力推进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大格局,加快建设南昌和闽台地区的后花园,切实按照“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两抓两化两转变”(即狠抓项目建

9、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实现抚州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经济小市向经济强市转变)的总体要求,奋力实现赶超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第四节 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我市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并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紧密衔接,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元的新台阶,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置前移,在全省相对落后的地位得到显著改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基本要求是: 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469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

10、74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6亿元,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7618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8亿元,年均增长18;出口总额达到16亿美元,年均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亿美元,年均增长26。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2:55:33,非农产业比重接近90%,工业化率达到46;城镇化率突破53,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落实中央和省提出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步伐,

11、形成由局部到全面延伸、由广度向深度推进、由单一向综合拓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到201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市总人口控制在410万人以内;五年新

12、增城镇就业人数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52 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文化大市建设初见成效。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绿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强力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在全市城区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初步建立区域生态产业和生态城镇体系。加强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形成点块结合、功能互补的各类生态区域。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单位生产

13、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主要染污物排放累计下降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量范围内,市中心城区和县(区)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3%、7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 98以上,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第二章 推进昌抚经济一体化 打造现代工业新城 主动接受南昌的辐射和带动,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分工合作为纽带,在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南昌的对接合作,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业强市、经济大市。第一节 推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依托向莆铁路、鹰梅铁路、鹰瑞高速,主动承接南昌产业延伸、海西经济区产

14、业转移,积极推进昌抚工业带建设,加快推进南昌抚州一体化进程,促进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沿向莆铁路为主轴的昌抚工业带集聚,规划开辟昌抚经济发展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把抚州打造成南昌产业配套合作基地、科研成果应用基地,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新城。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金巢、临川、东乡、崇仁、南丰、南城、广昌、乐安等县(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绿色食品及食品加工等产业;金溪县重点发展香料、机电、冶金等产业;黎川县重点发展日用陶瓷、鞋服、绿色纸业、新型生态塑料等产业;宜黄县重点发展塑料制品等产业;资溪县重点

15、发展纺织鞋业、木竹精深加工和生态绿色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区域布局。 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围绕打造特色园区和生态园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工业园区容积率、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规模;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降低商务成本,提升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加快形成吸纳能力大、综合竞争力强的成长型工业园区。到2015年,金巢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跻身国家级园区;东乡开发区、抚北工业园区、崇仁工业园区、黎川工业园区、南城工业园区、南丰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16、以上;其他工业园区达到200亿元以上。 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变电设备、黎川日用陶瓷、东乡变性淀粉、南城和南丰食品加工等六个省级产业基地;培育金巢生物医药、黎川新型生态塑料、资溪旅游工艺品加工和白茶加工、广昌油茶、临川电子信息、乐安竹业等产业基地。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调整产业结构。纺织服装业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工艺水平,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机械制造业突出技术进步,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发展机电一体化工业;化工建材业发展附加值高的精细

17、化工、高档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结构陶瓷、日用塑料、工程塑料及塑料家具;食品加工业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提高产品附加值;有色金属加工业以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 促进技术进步。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建立与特色产业相匹配的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高标准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推动工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资源能源利用率,重点企业“四率”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 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围绕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加

18、工等六大特色产业,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知名度高、产业链长、区域经济带动力强的名牌骨干企业,不断提升和优化名牌产品结构,力争六大支柱产业和地方优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培育临川贡酒、惠泉啤酒、珍视明滴眼液、银圣王洁具、康舒瓷煲、振宇竹制品、蓝欣啤酒等知名品牌;推动企业上市,争取实现博雅生物、珍视明药业、添光化工等一批企业成功上市。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的旗舰企业、超10亿元的企业20个以上、超亿元企业200个以上;加大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发展一批“专、优、特、精”中小型企业;引导大中

19、小企业形成协作网络,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专栏:质量兴市工程 检测中心建设工程:力争将南丰蜜桔检测中心升格为国家级检测中心,在崇仁县筹建江西省变电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在金溪县筹建江西省香料产品检测中心,在广昌县建立江西省白莲、藕粉检测中心,在资溪县建立市级有机农产品质检站。 品牌建设工程:到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导产业整体素质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序进入全省中上游,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以上,创江西省名牌产品14个,总数达到40个。每年至少争取1项以上的“省长质量奖”, 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工程

20、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0%,培育2个服务业省级名牌企业。 标准化建设工程: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优势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到2015年,制修订地方标准10个。全市工业企业的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第三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统筹产业布局,掌握核心技术,促进裂变扩张,培育引领支撑未来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壮大

21、一批先导性支柱产业,力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以上,变电设备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实施非粮燃料乙醇、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型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和搪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产业等重大项目;加快金巢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电新能源、东乡燃料乙醇等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企业和园区,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对重点企业投资扩能、重大技改在现有流动资金、技改贷款贴息政策基础上,增加增资参股份额,适当提高贴息比例、延长贴息年限;

22、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支持企业在国内主板和海外上市,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权证及其他金融创新产品筹措资金;加大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税补贴等方面支持力度。专栏:工业重点发展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博雅生物、珍视明药业、科伦药业、回音必药业、施美药业、建昌帮药业、三和医药等骨干企业,以金巢、临川、东乡、乐安、南城、宜黄等县(区)为基地,以引入投资伙伴为切入点,建立一批国内有影响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吸引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汇聚,构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

23、链。到2015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亿元。 纺织服装业:支持明恒、环球、靖淞、新维美、天沁丝绸、昌兴等纺织优势骨干企业技改扩建;培植隆诚制衣、新羽实业、恒丰制衣、麦根服饰等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培育东乡的中国南方轻纺工业园、崇仁、黎川、乐安的鞋服等新兴企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亿元以上。 机械制造业:依托港中旅多尼尔房车、江铃底盘、永科车轿等企业,发展以金巢、广昌、东乡、崇仁等县(区)为主的大型汽配及五金机械生产基地;依托德兰奥兰、格雷特等企业,打造中小型空压机生产基地;依托人民电器、嘉达、明正、亚珀、赣电、兴能变电、华能变电等企业

24、,打造全省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及全国知名的变压器生产城。到2015年,机械制造业主营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 化工建材业:支持添光公司年产20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高信化工年产25万吨氨、醇、大亚木业年产25万m3中(高)密度纤维板、天行化工年产4万吨无水氟化氢、雨帆化工15万吨酒精、凯孚化工二甲醚、南方水泥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和200万吨水泥粉磨站、红狮水泥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黎川新型生态塑料产业、宜黄特种造纸,进一步提升黎川日用陶瓷、东乡和南城建筑陶瓷、临川陶瓷、东乡变性淀粉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到2015年,力争化工建材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 有色金属加工业:抓好

25、抚北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一批关联企业,重点抓好自立铜业、金弘实业、鑫源铜材、东铜矿业等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亿元。 光电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金巢、南丰、南城三个板块,以英德瑞思能源、聚源硅业、格美科技、昌盛氢原子动力电池、LED照明为依托,形成完整的光电新能源产业链,建成发达地区光电新能源产业承接基地。到2015年,力争光电新能源企业达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多尼尔房车、江铃底盘、捷奥实业、肯特实业、永科车轿、鸿新电动、志丰机械等企业,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成为全省先行先试的示范基地。到2015年,力争现代房车、新能源电动汽车、汽

26、车零部件等交通设备配套企业达50家,金巢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达到1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 绿色食品及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中隆生物、国穗种业、博大种业、南城洪门蛋业、南丰蜜桔、广昌白莲、黎川食用菌、崇仁麻鸡、东乡瘦肉型猪等特色食品、休闲食品,打造江西绿色食品基地;扩大贡酒、红酒(葡萄酒)、黄酒、通芯白莲、麻鸡、汇源果汁、惠泉啤酒、阿颖淮山等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力争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程

27、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规模物流企业。建设以抚州市城区为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建设,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提升金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大力发展旅游业。健全生态保护体制,加快资源要素整合,充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实施景区设施完善工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使抚州旅游从以观光体验为主向观光体验探险休闲度假商务型转变。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圈,突出打造以大觉山景区为代表的抚州生态旅游区和以临川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区。积极创建旅游品牌,与南昌实施旅游

28、连线,把抚州打造成生态旅游后花园。加快市中心城区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积极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努力把抚州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名市、文化旅游强市、旅游产业大市。到2015年,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2%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60亿元。 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养老护理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社区服务、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贯彻落实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和体制环境。专栏: 现代服务业重大工程 重点景区(点)质量提升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以资溪大觉山、南丰军峰山、黎川岩泉、南城麻姑山

29、、临川温泉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旅游区,以乐安流坑、金溪竹桥古村、东乡王安石故里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古建筑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全市重点旅游景区(点)资源保护和展示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文化创意产业工程:积极推进抚州传统工艺基地、油画艺术创意产业园和牡丹亭影视创意基地建设。 物联网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物联网应用基础框架,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研发,争取在无线传感网络(WSN)等多种关键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 物流服务大通道建设工程:以抚州市城区为中心,以南城、南丰、广昌为重点,实施抚州物流中心、南城赣东南商贸物流中心、南丰赣闽边际贸易大市场、广昌

30、海西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工程,把抚州建成全省规划建设的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之一。第三章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一节 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把抚州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区、休闲观光旅游区。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5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强化我市粮食生产大区地位,五年累

31、计新增粮食产量5亿斤。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和综合整治,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沃土工程、良种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片区。继续完善和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服务多元化。实施科教强农战略,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建设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

32、头企业3家,5亿元以上的5家,5000万元以上的80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搞活农产品流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实施生态特色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实施以果业、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白茶、白莲、烤烟、药材、食用菌为主的优质高效大型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工程,以油茶、花卉苗木、毛竹、速生丰产林、香料林、生物质能源林为主的特色林产经济产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建设工程,以瘦肉型猪、麻鸡、鳜鱼、池蝶蚌、鳗鱼、龟鳖为主的优质

33、高效大型畜禽水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主产区,力争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着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围绕高效农业、品牌特色农业,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市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地方标准及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幅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影响力大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到2015年,力争主导农产品标准率达到80%以上,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以上,总数达到14个,新增省

34、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总数达到16个。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创建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种植业。大力支持优势地区集中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推进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扩大优质水稻和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生产,重点发展优质稻、蜜桔、设施蔬菜、食用菌、白莲、烟叶、南方早熟梨、淮山、蚕桑、木薯、黄栀子、金银花和苗木花卉等产业。 养殖业。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发展生猪和麻鸡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水禽和肉牛、奶牛、肉羊、

35、兔等草食畜禽。重点建设东乡瘦肉型猪、崇仁麻鸡、南城蛋鸡基地,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小区。 水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大中型水库等优质水面资源,建设高效优质水产品养殖区。推进优势水产区域化布局和渔业产业化经营,巩固发展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常规渔业,加快发展龟鳖、鳗鱼、池蝶蚌等特色渔业,重点建设以洪门水库、廖坊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南城等县为主的水产养殖加工基地。 林产业。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城市绿化和平原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八大工程建没,重点发展毛竹、油茶、速丰林、花卉苗木、中药材、林产工

36、业、森林旅游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等八大林业产业。加快野生动植物的开发利用。建设以宜黄、资溪、乐安、黎川、广昌、临川、东乡、崇仁等县(区)为主的450万亩木竹、油茶等林产经济区。专栏:农业重大建设工程 新增5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在临川、金溪、南城、东乡、崇仁、乐安等县(区),重点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沃土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良种推广工程、高产创建示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农机化工程、水源和灌溉工程、廖坊灌区工程、农业保障服务工程等10大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增加灌溉面积60万亩、新增耕地5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斤。 绿色蔬菜产业工程

37、:建立11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以城郊为重点5万亩大(中)棚为主的高效设施蔬菜;在福银、鹰瑞高速公路和206、316国道及抚八公路沿线发展10万亩无公害蔬菜;在资溪、宜黄、乐安、广昌、黎川等县发展5万亩有机蔬菜。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提高蔬菜深加工比例,实现品牌销售。 南丰蜜桔品质提升工程:推广培肥土壤、良种覆盖、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技术等四大技术措施,全面实现“一提三改”(提高品质、改良桔园品种、改善土壤环境、改进灌溉设施)目标,提高南丰蜜桔品质。重点在南丰、南城、金溪、临川、广昌、黎川等县(区)实施100万亩南丰蜜桔品质提升工程。 农作物及种子工程:建设

38、良种引育中心、种子质检中心、农作物试点及展示基地。重点建设水稻、蜜桔、白莲、西瓜、蔬菜、蜜梨、烟叶、蚕桑等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良种资源库。在临川、金溪、东乡、南城、金巢等县(区)建设30万亩中药材生产区,在广昌、黎川、宜黄等县建设20万亩广昌优质太空白莲生产区,在广昌、黎川、宜黄、乐安、资溪等县建设15万亩烟叶生产区,在东乡、金溪、乐安等县建设10万亩蚕桑种植区,在宜黄等县建设5万亩优质水稻制种基地。 畜禽良种工程:重点在东乡、崇仁、临川、南城、金溪、黎川、乐安等县(区)建设330万头瘦肉型猪和1亿羽崇仁麻鸡生产区。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市畜牧良种场和东乡、临川、南城、黎川、崇仁等县(

39、区)为重点,建设生猪扩繁场、家禽原种场和扩繁场、人工授精中心站和服务网点。 水产良种工程:充分利用洪门水库、廖坊水库等优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建设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和临川繁殖基地,南城、临川、南丰省级水产良种繁殖场,南丰、黎川龟鳖类良种繁殖基地,宜黄、临川蛙类良种繁殖基地。在南城、黎川、临川、东乡、金溪、资溪等县(区)建设20万亩特种水产品生产区。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幅提升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优化乡镇村庄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尊重村

40、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的原则,结合农村、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乡镇建设、村落分布、产业聚集、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整治空心村,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探索村镇联动、联村整片推进模式,实现联村整片建社区,并逐步完善社区功能。加强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增强气象对农业服务能力,加强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千吨万人”、“百吨千人”供水工程,确保

41、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完善农村信息通信和公路网络,实施渡改桥工程,新建一批乡镇客运站和候车亭。 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以“六改四普及”为主的村庄整治建设,进一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加大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科学合理、经济便利的多种垃圾处理模式。净化、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初步构建农田林网体系,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农村生态美景。专栏:农村基础设

42、施和环境整治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解决145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农村供电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发展大型沼气发电和小水电,推广光伏发电、小风力发电、微水电等小型电源。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新增户用沼气用户3万户、小型沼气工程50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200处。 农村安居工程: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改造国有农场和林场职工危房 3万户。 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杆和生活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建设农用残膜、农业投入品包装

43、物和生活垃圾等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工程,配套开展村庄道路硬化、绿化建设。 农村气象减灾工程:建设农业气象观测站,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设乡村气象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第三节 促进农民增收 继续完善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扶贫标准,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

44、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探索迁入城市定居的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收入增长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和就业支持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继续做好跨省劳务输出及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稳步扩大培训范围,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建立完善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和制度,拓展农

45、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渠道,维护合法权益。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创业经济。 减少贫困人口。坚持开发式扶贫,鼓励发展特色经济,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渠道,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力度。注重科技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到2015年,力争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专栏:移民安置工程 在解决相关水库移民生计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培植移民区支柱产业,提高移民就业和创业能力,争取用五年时间,逐步建立起较稳定的移民收入增长机制。在20

46、10年移民人均年纯收入3465.5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6970元。通过项目扶持,力争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饮水安全达到80%,农田灌溉率和低产田改造高产田达到70%,供电、交通、医疗、学校及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和保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户宅基地有偿流转改革试点,完善征地补偿

47、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支持农民互助保险、互助信用合作。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第四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建城乡融合、工农互补、人口与资源有序流动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第一节 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特色城镇化道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培育次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以点带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区重点打造好新城区建设,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推动文化生态名

48、城建设。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壮大工业园区,以中心城区的发展,引领、带动、辐射小城镇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和“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发展理念,重点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带动、经营城市、征地拆迁、城市管理五篇文章,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全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充分发挥市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强向莆铁路沿线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向莆铁路沿线城镇密集带,逐步形成市中心城区向南昌扩展、东乡、南城、崇仁等县城向市中心城区扩展、产业沿向莆铁路布局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以临川区、东乡县为节点,以沪昆铁路杭南长客专(浙赣铁路)、鹰

49、瑞高速公路为轴带,加快金溪、资溪发展,打造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大平台;以南城为节点,以向莆铁路和鹰瑞高速公路为轴带,加快黎川、南丰、广昌发展,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大格局;以崇仁为节点,以抚八线(抚吉高速公路)为轴带,加快乐安、宜黄发展,凸显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第二节 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优化城市布局,注重小城镇协调发展,创建和谐社区,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需求,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建设与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区和各县城的梯度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若干各具特色的中心城镇,建设好23个示范镇。各县(区)

50、要按照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1-2个优势产业,把特色做优、做大、做强,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十二五”前三年内,全市所有县(区)要确保财政收入翻一番,五年内全市所有县(区)经济总量翻一番;所有县(区)要实现在全省位置前移,力争临川、东乡进入“全省10强县市”行列。第三节 有序推进城镇化 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创新城镇化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建设和城市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城镇健康发展。 推进人口集聚。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

51、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增加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区)供水工程、城镇供电管网建设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通达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城市公交工程、城市无障碍设施工程等建设,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居民社区和中小学校,增强特色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优

52、化城市空间结构,探索行政区划体制创新,有序拓宽城镇框架,合理确定人口规模,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 加强城镇管理。逐步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推进园林城市、生态城镇建设,加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把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提高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专栏:城镇化重点工程 县(区)供水工程:新建、扩建、改造取水、净水设施和输水管网

53、,在中心城区和人口较多的县城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五年新增供水生产能力20万吨日,扩建和改造供水管网300公里。 城镇电缆下地工程:将现有城市主、次干道电缆全部移入地下,新建道路电缆设施全部入地建设,美化市容市貌,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味。 城市道路通达工程: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出城通道、新建和改造连接功能片区主干道路、打通断头道路,五年新增道路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提高城市道路通达程度,增强通勤能力。 城市燃气工程:五年新增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扩建和改造管网100公里。 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加强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灾害应急场所的建设和维护,完善城市

54、安全预警与应急基础设施。 城市公交工程: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设立公交专用道系统,采取交通信号优先、增设公交车站等措施,提高公交车辆运营速度和效率,提高公交在出行方式中所占比重。 示范镇建设工程:重点推进23个示范镇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其对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数字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统一、权威、标准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地理信息与城市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互通互联与整合集成应用,为城市各部门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第五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围绕昌抚一体化,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

55、以高速公路、铁路、电厂、水事安全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形成东接西连、北融南扩的干支联网、设施配套、快速畅通的道路运输网络体系。 提升公路网络功能。建设抚州至吉安及其延伸段(抚州金溪资溪)、资溪至福建光泽、船顶隘(赣闽界)至广昌等高速公路,谋划建设市中心城区到东乡的快速通道。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提高干线公路网服务水平和路况质量,市域内G316、G206、G320三条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加快省道公路升级改造,改善和打通省际、市际、县际干线公路及干线断头路;加

56、强城区道路建设、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建设及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农村路网通畅覆盖面。 加快铁路网建设。以新建铁路干线为重点,构建“二纵二横”铁路大通道(向莆铁路、沪昆铁路杭南长客运专线、鹰梅铁路、衡茶吉东延铁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积极争取规划建设南昌至抚州轻轨铁路,连接南昌轨道交通网。 促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完善昌抚交通网络,实现昌抚客运公交化、物流一体化。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快构建内外畅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化道路运输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市新城区客运总站和公交枢纽建设。加

57、快大型厂矿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联络公路和铁路专用线建设,规划和建设抚州铁路口岸作业区和煤炭转运中心。积极推进抚州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抚州物流中心、抚州新火车站公交枢纽、南城廖坊水库客货运码头等一批站场和港航工程。专栏: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建成向莆铁路、沪昆铁路杭南长客运专线、鹰梅铁路。开工建设衡茶吉铁路东延工程。做好南昌至抚州轻轨铁路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公路:高速公路:建成抚州至吉安及其延伸段(抚州-金溪-资溪)高速、资溪至福建光泽高速、船顶隘(赣闽界)至广昌高速、抚州至东乡快速通道或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对境内G316、G206、G320国道和境内S208、S222、S214、S

58、318、S316、 S206等省道进行改造。农村公路:改造县道1748.5公里,桥梁5512米/130座;改造乡道930公里,桥梁2149米/32座;建设乡村道连通工程595公里,桥梁1476米/26座;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353.77公里;改建危桥552座22211延米。 民航:推进新建抚州机场的前期工作。 站场和港航:建设抚州新区一级汽车客运站,建成二级汽车客运站6个,高速公路接驳站6个,农村客运站建设覆盖率达80%。建设抚州物流中心,11个县(区)物流园区和11个旅游客运中心。建设廖坊、洪门两个旅游码头,整治、疏浚抚河航道,提高航运通行能力。第二节 增强能源支撑能力 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的

59、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输送网络的建设,构建清洁高效、保障有力、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开工建设抚州电厂,加快推进抚州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发掘山地风电场潜力;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稳妥推进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小水电、沼气等农村能源;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大力推进东乡雨帆燃料乙醇、南丰生物柴油等重大清洁能源工程建没。 强化能源输送保障。建设和完善电力传输网络,完善境内500千伏电网主网架,新扩建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工程;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建设特高压电网;强化和完善电力设施

60、保护;加快全市管道天然气规划,建设城市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力争县县通管道天然气。专栏:能源建设重大工程 火电:力争开工建设抚州电厂。 核电:继续推进抚州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电网:争取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落点东乡;规划扩建500千伏抚州变2#主变;规划新建南丰南广、黎川新城、抚州桐源、抚州城南等4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改造220千伏七里岗、220千伏松原等3座220千伏变电站;规划新建扩建抚州桥东等27座110千伏变电站;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网实施智能化改造,实施用电客户智能电表改造,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1座和200个充电桩。 天然气

61、:实施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对接工程,建成各县城天然气管网工程,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 新能源:开展宜黄、南城、南丰山地风电场测风工作,力争建成风电场示范项目。建设1-2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第三节 强化水利安全保障 继续加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确保防洪、饮用水、粮食和生态安全。 提高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开工建设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全面完成895座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和实施唱凯堤、中洲堤等13条万亩以上圩堤除险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抚州市城西堤排涝站、西津排涝站扩建工程。重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2、,推进抚河及其支流综合治理,实施标准堤防建设工程,加强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市中心城区和县城防洪工程标准;加强以抚河干流及其支流、大中型水库为主的水土保持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建立防汛预警管理体系,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 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水资源分配方案,建立健全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强化节水考核管理。保障城乡供水,粮食主产区和重点区域生态用水安全,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抚州市中心城区应急水源和缺水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东乡景山水库等7个重点水源工程。大力推进雨水、洪水等非常规水源集蓄利用。专栏:水利建设

63、重大工程 廖坊灌区工程:在继续抓好完善廖坊灌区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廖坊灌区二期工程。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以临川区唱凯堤、中洲堤、秋溪堤、河西堤、青泥堤、嵩湖堤、庆丰堤,东乡县马圩圩堤、南北港圩堤,金溪县浒湾联圩,南城县胜利堤,崇仁县沙堤、孙坊堤为重点的堤防除险整治工程,加固堤防300公里以上。实施市中心城区和临川、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崇仁、宜黄等县(区)的城市防洪工程。实施以抚河干流为重点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中小河流59条,整治河道998公里。加强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在完善乐安、宜黄、广昌、黎川、南丰、崇仁等6县防汛预警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资溪、南城、金溪、临川的防

64、汛非工程措施建设,积极实施黎川、资溪、乐安、宜黄、广昌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暴雨区、次暴雨区防汛非工程措施,治理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加强中小河流、水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力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改造金临渠灌区,临川宜惠渠灌区和跃进、前进、上游水库灌区,东乡幸福和横山、蛮桥、何坊水库灌区,金溪高马芦灌区,南城麻源和徐坊水库灌区,南丰潭湖和车么岭水库灌区,黎川燎原水库灌区,广昌中坊和青桐水库灌区,崇仁宝水渠灌区和港河、石路、虎毛山水库灌区,乐安东源水库灌区,改造灌区28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7万亩。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2座中型、68座小(一)型和825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现水库安全运行。实施中小型水闸除险加固及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对西津电排站扩建和11个县(区)泵站全面更新改造。新增治涝面积10万亩,改善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