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转向系PPT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841143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转向系PPT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组转向系PPT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组转向系PPT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组转向系PPT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转向系PPT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转向系统 制作小组:飞驰 沙文卿 洪建和 杨育才 陈思汉 陈敏转向系基础知识功用:1.按驾驶员的操作要求适时、正确地转向 2.当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受到路面的偶然冲击而偏离行驶方向,需驾驶员相反转向,使汽车恢复原来的行驶方向分类: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完全靠驾驶员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机械转向系统。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由机械转向系加转向加力装置构成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组成: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桑塔纳转向系统1.方向盘 2.转向轴 3.转向节臂 4、6、7.

2、转向油管 5.转向油泵 8.转向油罐 9、10.转向横拉杆 1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作用:转向操纵机构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转向器作用: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正向传动:作用力从转向盘传到转向摇臂的过程。逆向传动:转向摇臂将地面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的过程。转向盘自由行程:在转向盘转动开始阶段,驾驶员施于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只用来克服转向系内部的摩擦,各传动部件到其间的间隙完全消除,这一转向盘空转阶段中的角行程叫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自由行程参数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转向灵敏性,一般为2030,超过3050时必须调整

3、。转向器有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曲柄蜗杆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只有一级传动,转向齿轮与转向盘柔性相连,转向齿条水平布置,转动转向齿轮,转向齿条水平轴向移动,带动左右横拉杆带动左右转向节使转向轮偏转,实现汽车转向。应用于前轮为独立悬架的轻微型轿货车。桑塔纳、夏利、南京依维柯等。优点:转向机构简化,无需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以转向蜗杆为主动件,其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指销。转向蜗杆转动时,与之啮合的指销即绕摇臂轴轴线沿圆弧运动,并带动摇臂轴转动。循环球式转向器:转向螺杆转动时,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螺母即沿轴向移动。同

4、时,在螺杆及螺母与钢球间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钢球便在螺旋管状通道内滚动,形成球流。在转向器工作时,两列钢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闭流道内循环,不会脱出。特点:正传动效率很高,操纵轻便,使用寿命长。但逆效率也高,容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到转向盘上。转向传动机构功用: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给转向轮,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的关系变化,实现汽车顺利转向。转向梯形机构:转向节臂,横拉杆,轴有整体式,对非独立悬架分段式,对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1.转向器 2.转向摇臂 3.转向直拉杆 4.转向节臂 5.梯形臂 6.转向横拉杆与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当转向轮独立悬架时,每个转向轮都需要相对于车架作独立运动

5、,因而转向桥必须是断开式的。与此相应,转向传动机构中的转向梯形也必须是断开式的。1.转向摇臂 2.转向直拉杆 3.左转向横拉杆 4.右转向横拉杆 5.左梯形臂 6.右梯形臂 7.摇杆 8.悬架左摆臂 9.悬架右摆臂 10.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动力转向器机械转向的不足:无法同时满足转向轻便和转向灵敏功用:在转向阻力较大时,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改善转向系统的技术性能。动力转向的优点:可使转向即轻便又灵敏,且有缓冲减震作用动力转向分两类:液压助力式、电子控制式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助力系统,主要有转向油泵、转向储油罐、控制阀、动力缸等。转向油泵:转向油泵是助力转向系统

6、的动力源。转向油泵经转向控制阀向转向助力缸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工作油液。目前,转向油泵大多采用双作用式叶片泵。进油口叶片式油泵出油口出油口转向器和动力缸、控制阀组合成一体,故称为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及管路布置1-储油罐 2-动力转向器出油软管 3-动力转向器出油硬管 4-动力转向器 5-动力转向器进油硬管 6-动力转向器进油软管 7-叶片式油泵 8-进油软管发动机驱动液压泵,由液压泵的压力油通过控制阀,作用于转向器的齿轮、齿条上来实现转向。控制阀工作原理:阀芯由转向齿轮轴带动,直线行驶时,阀芯处于图1位置,所有的控制口都处于接通状态,动力活塞两边压力相等,处于中间位置;当向左转动方向盘

7、时(图2),转向齿轮轴带动阀芯运动,改变了阀的控制口位置,油液流入动力活塞右腔,推动活塞向左移;当向右转动方向盘时(图3),油液流入动力活塞左腔,推动活塞向右移。控制阀工作简图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普通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不足:不能满足在不同行驶工况下都有最佳助力作用的要求,高速时转向不稳。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优点:能满足在不同行驶工况下都有最佳助力作用的要求,简言之:低速轻便、高速稳定,低速助力多、高速助力少。转向沉重的检修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液压油的更换放油步骤:1.将前轮置于直线行驶状态,用千斤顶顶起车身前部,使前轮可自由转动,用固定托架托好前轴。2.拆下动力转向器上的动力转向进出油管,将油管接头与垫

8、片放人装有干净的动力转向液压油的容器中进行清洗;打开动力转向液压油储油箱盖,使液压油自然向外流出。3.在拆下油管的状态下,将方向盘向左、向右极限位置反复拧转几次,以排除动力缸内的旧液压油,放净液压油并用油盒接好,以免液压油飞溅到其他部件上。疑问:可以直接放?不是有油压么?不会喷?求老师讲解。加注液压油步骤:1.放净液压油后,应重新安装好油管。2.向储油箱内注满新的液压油后,启动发动机并使其怠速运转。这时油位会立即降低,因此要连续补充液压油。当储油箱内的液位稳定下来时,就应将液压油补充到储液罐的上限(或“MAX”)的刻线位置。3.使发动机转速升到中速后,将方向盘向左右转动几次;使液压系统内的空气

9、流回到储油箱后向外排出,因此应将排气作业一直进行到储油箱内的气泡完全消失为止,并且随时补充液压油到量油尺的上限刻度位置。4.在结束排气作业后,应擦净油污,将方向盘向左右转动几次,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油现象。将前轮置于直行位置后,停止发动机转动,撤出托架,放下前轮。再次检查液压油量是否达到储液罐的上限刻度。转向系统分解图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的分解与检修1-油管40Nm 2-压盖 3-自锁螺母35Nm 4-自锁螺母20Nm 5-更换齿形环 6-挡圈 7-齿条密封罩 8-圆柱内六角螺栓 9-圆绳环422 10-中间盖 11、12、18-圆绳环 13-转向机构主动齿轮 14-密封圈 15-阀门罩壳 16-管接

10、头螺栓30Nm 17-回油管 19-补偿垫片 20-压簧1-方向盘盖板 2-喇叭按钮盖板 3-方向盘与转向柱紧固螺母M16(45Nm)4-方向盘 5-接触环 6-压缩弹簧 7-连接圈 8-转向柱套管 9-轴承 10-转向柱上段 11-夹箍 12-动力转向器 13-转向柱防尘橡胶圈 14-转向减振尼龙销 15-转向减振橡胶圈 16-转向柱下段 转向柱上装有一套组合开关,包括点火开关、前风窗刮水及清洗开关。转向灯开关及远近光变光开关,因此在拆卸前必须将蓄电池电源线断开,转向指示灯开关放在中间位置,并将车轮处在直线行驶位置,然后按下列拆卸步骤进行。(1)向下按橡皮边缘,撬出盖板。(2)取下喇叭盖,拆

11、卸喇叭按钮及有关接线。(3)拆下转向盘紧固螺母,用拉器将转向盘取下。(4)拆下组合开关上的三个平口螺栓,取下开关。(5)拆下阻风门控制把手手柄上的销子,然后旋下手柄、环形螺母,取下开关。(6)拆下转向柱套管的两个螺钉,拆下套管。(7)将转向柱上段往下压,使上段端部法兰上的两个驱动销脱离转向柱下端,取出转向柱上段。(8)取下转向柱橡胶圈,松开夹紧箍的紧固螺栓,拆下转向柱下端。(9)用水泵钳旋转卸下弹簧垫圈,卸下左边的内六角螺栓,旋出右边的开口螺栓,拆下转向盘锁套。(1)松开转向油泵支架上的后固定螺栓(2)松开专用螺栓的螺母(3)通过张紧螺栓把V形带绷紧,当压在V根带中间处,皮V形带应有10mm挠度为合适。(4)拧紧专用螺栓的螺母。拧紧转向油泵支架上的固定螺栓。转向油泵V形带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