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8376522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皮肤及其衍生物(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皮肤及其衍生物皮肤及其衍生物The integment and its derivatives配合配合CAI课件材料课件材料第第1节节 皮肤的机能及其基本构造皮肤的机能及其基本构造一机能一机能 保护保护 感觉感觉 分泌分泌 呼吸呼吸二、基本构造二、基本构造 表皮、真皮及其附属结构表皮、真皮及其附属结构二、基本构造二、基本构造1、表皮、表皮 特点:特点:无角质层无角质层 文昌鱼为单层文昌鱼为单层 其他为多层,可分其他为多层,可分生发层和腺层生发层和腺层 生发层生发层(germinal layer):分生分生 腺层腺层(glandular layer):由多种细胞组成,分泌黏液、由多种

2、细胞组成,分泌黏液、毒液毒液 1、杯形细胞:最常见,释放粘液物质 2、棒状细胞:七鳃鳗,不产生粘液;鲤形目、鲶形目,呈圆形或椭圆形,称警戒物细胞。3、颗粒细胞:不产生粘液。4、浆液细胞:分泌物不直接排到体表,而排放在细胞分泌物不直接排到体表,而排放在细胞间隙。间隙。毒腺毒腺 表皮细胞衍生而来,单细胞或多细胞表皮细胞衍生而来,单细胞或多细胞 分布:分布:存于口腔存于口腔:海鳝:海鳝 存于体表存于体表:七鳃鳗:七鳃鳗 存于鳍棘:存于鳍棘:2、真皮、真皮 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3层层 外膜外膜 疏松层疏松层 致密层:皮革致密层:皮革第二节第二节 鳞片鳞片(scale)鳞片鳞片是

3、鱼类最显著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是鱼类最显著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特征之一 现存圆口类无鳞,但其祖先有硬甲;鱼类大多现存圆口类无鳞,但其祖先有硬甲;鱼类大多具鳞,少数无鳞为次生现象具鳞,少数无鳞为次生现象 按外形、构造及发生特点,可分:按外形、构造及发生特点,可分:盾鳞、硬鳞盾鳞、硬鳞和骨鳞和骨鳞一、盾鳞一、盾鳞 placoid scale 为为软骨鱼类特有软骨鱼类特有,成对角线排列,成对角线排列 发生发生: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与牙齿同源也称: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与牙齿同源也称皮齿皮齿 生长特点生长特点:盾鳞一经形成,大小不变,但可再生,:盾鳞一经形成,大小不变,但可再生,且鳞

4、数随鱼体生长而增加且鳞数随鱼体生长而增加 在外形上分为在外形上分为基板和鳞棘基板和鳞棘二个部分二个部分 二、硬鳞二、硬鳞 为为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雀鳝)特有(雀鳝)特有 发生发生:由真皮构成:由真皮构成 排列方式排列方式:成行,不呈覆瓦状:成行,不呈覆瓦状 形态特点形态特点:坚厚,鳞间以凹突关节面嵌合:坚厚,鳞间以凹突关节面嵌合三、骨鳞三、骨鳞 为为真骨鱼类特有真骨鱼类特有 发生与排列方式:真皮、呈覆瓦状发生与排列方式:真皮、呈覆瓦状 形态特点:扁簿,形态特点:扁簿,由上层和下层构成:上层(骨质层或骨片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使鳞片坚上层(骨质层或骨片层):脆而薄,由骨质组

5、成,使鳞片坚固。固。下层(基板或纤维层):由纤维结缔组织交错排列而成,使下层(基板或纤维层):由纤维结缔组织交错排列而成,使鳞片富有柔软性,便于活动鳞片富有柔软性,便于活动。生长特点:骨质层由内往外长,纤维层生长特点:骨质层由内往外长,纤维层由上往下长由上往下长变异鳞:变异鳞:1、棱鳞,2、腋鳞,3、骨板,4、骨环、5、骨刺,6、绒毛状鳞,7、尾鳞,8、甲壳状鳞骨板骨板 侧线鳞和鳞式侧线鳞和鳞式 排列在侧线上,有小孔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排列在侧线上,有小孔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把鱼类侧线鳞数、侧线上鳞及侧线下鳞的数目把鱼类侧线鳞数、侧线上鳞及侧线下鳞的数目按一定的格式记录下来,这种式子称鳞式

6、。按一定的格式记录下来,这种式子称鳞式。侧线鳞数侧线鳞数指沿侧线直行的鳞片数目。指沿侧线直行的鳞片数目。侧线上鳞数侧线上鳞数从背鳍起点处的一片鳞斜数到从背鳍起点处的一片鳞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鳞为止数目。接触侧线鳞的一片鳞为止数目。侧线下鳞数侧线下鳞数从接触到侧线鳞的一片鳞斜数从接触到侧线鳞的一片鳞斜数到腹鳍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类,数字后到腹鳍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类,数字后用用V表示)或臀鳍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类,表示)或臀鳍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类,数字后用数字后用A表示)的鳞片数。表示)的鳞片数。侧线鳞和鳞式侧线鳞和鳞式 有些鱼类如鲱形目鱼类没有侧线,它们即有些鱼类如

7、鲱形目鱼类没有侧线,它们即以纵列鳞和横列鳞来记录鳞片数目。以纵列鳞和横列鳞来记录鳞片数目。纵列鳞数纵列鳞数体侧中部从鳃盖后方直到尾体侧中部从鳃盖后方直到尾鳍基中部的纵行鳞片数目。鳍基中部的纵行鳞片数目。横列鳞数横列鳞数体高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体高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面正中的鳞片数目。到腹面正中的鳞片数目。四鳞片变化的趋势四鳞片变化的趋势 文昌鱼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无皮肤衍生物 现存现存圆口类圆口类无鳞,但其祖先有硬甲;无鳞,但其祖先有硬甲;软骨鱼类软骨鱼类盾鳞盾鳞 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硬鳞硬鳞 真骨鱼类真骨鱼类骨鳞:圆鳞骨鳞:圆鳞栉鳞栉鳞 有鳞有鳞无鳞无鳞各类脊椎动物的各

8、类脊椎动物的皮肤衍生物皮肤衍生物 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 圆口类:圆口类:除在口漏斗和舌端有角质齿外,除在口漏斗和舌端有角质齿外,无任何其它的表皮衍生物。无任何其它的表皮衍生物。鱼类:体表被鳞鱼类:体表被鳞 两栖类:两栖类:古代坚头类有真皮形的骨板,现存的古代坚头类有真皮形的骨板,现存的两栖类真皮鳞消失,皮肤裸露。与角质化相联两栖类真皮鳞消失,皮肤裸露。与角质化相联系,蜕皮现象从两栖类开始出现。系,蜕皮现象从两栖类开始出现。爬行类爬行类:皮肤角质化,蜕皮现象明显,皮肤衍:皮肤角质化,蜕皮现象明显,皮肤衍生物为指生物为指(趾趾)端的爪、角质鳞和真皮骨板。端的爪、角质鳞和真皮骨板

9、。鸟类鸟类:羽毛、腿脚部的角质鳞。羽毛和:羽毛、腿脚部的角质鳞。羽毛和角质鳞为同源结构。角质鳞为同源结构。哺乳类哺乳类:表皮衍生物毛发和爪、蹄、指:表皮衍生物毛发和爪、蹄、指甲、角等,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和甲、角等,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和爬行动物的角质鳞以及鸟类的羽都是同爬行动物的角质鳞以及鸟类的羽都是同源结构。源结构。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变化的趋势物变化的趋势 表皮表皮的变化是由的变化是由单层细胞单层细胞(文昌鱼文昌鱼)到到多层细胞多层细胞(圆口类以上圆口类以上);由由不角质化不角质化(圆口类、鱼类圆口类、鱼类)经过经过轻微角质轻微角质化化(两两栖类栖类

10、)的过渡到的过渡到高度角质高度角质化化(陆生羊膜类陆生羊膜类)。真皮真皮的变化是由的变化是由簿簿(无羊膜类无羊膜类)到到厚厚(羊膜羊膜类,但鸟类例外类,但鸟类例外)。外骨骼外骨骼的变化是由水栖鱼类的的变化是由水栖鱼类的骨质鳞骨质鳞到到陆栖羊膜类的陆栖羊膜类的角质鳞角质鳞。两栖类骨质鳞消失而角质鳞尚未形成,两栖类骨质鳞消失而角质鳞尚未形成,皮肤呈裸露状态。皮肤呈裸露状态。从羊膜类开始,表皮衍生物发展,形成从羊膜类开始,表皮衍生物发展,形成角质鳞和由角质鳞发展出来的鸟羽和兽角质鳞和由角质鳞发展出来的鸟羽和兽毛;而真皮衍生物则趋于退化。毛;而真皮衍生物则趋于退化。腺体腺体的变化是由的变化是由单细胞腺

11、单细胞腺(水栖动物以单水栖动物以单细胞腺为主或仅有单细胞腺细胞腺为主或仅有单细胞腺)发展为发展为多细多细胞腺胞腺;腺体由位于表皮层而下陷到真皮;腺体由位于表皮层而下陷到真皮层内。层内。爬行类、鸟类的腺体一度失去其重要性爬行类、鸟类的腺体一度失去其重要性而减少,到哺乳类又得到极大发展而减少,到哺乳类又得到极大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色素细胞与体色色素细胞与体色 一、一、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二、二、黄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 三、三、红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 四、虹彩细胞四、虹彩细胞一、一、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具二核,产生黑色素,是一种不可黑色素细胞具二核,产生黑色素,是一种不可溶性蛋白质,性状较稳

12、定,溶性蛋白质,性状较稳定,不溶于醚、乙醇或不溶于醚、乙醇或丙酮。丙酮。同种鱼在同一固定部位的黑色素细胞形状一致,同种鱼在同一固定部位的黑色素细胞形状一致,具有分类价值;具有分类价值;二、黄色素细胞二、黄色素细胞 具二核,色素颗粒小,在光线透射时呈橙黄具二核,色素颗粒小,在光线透射时呈橙黄色或深橙色,由叶黄素组成,属脂色素族,可色或深橙色,由叶黄素组成,属脂色素族,可溶于纯酒精、乙醚及其他脂肪溶剂中溶于纯酒精、乙醚及其他脂肪溶剂中,因此浸,因此浸制标本黄色消失,制标本黄色消失,三、红色素细胞三、红色素细胞 大多见于热带鱼类,核一个,内含红色大多见于热带鱼类,核一个,内含红色素,也系脂色素族,素

13、,也系脂色素族,极易溶解于酒精和极易溶解于酒精和乙醚中。乙醚中。四、虹彩细胞或称反光体四、虹彩细胞或称反光体 具一细胞核,内含乌粪素颗粒。具一细胞核,内含乌粪素颗粒。不溶于水、酒精、乙醚及醋酸中不溶于水、酒精、乙醚及醋酸中,有强,有强沂光性,因此能反射出一种闪光的银白沂光性,因此能反射出一种闪光的银白色彩,一般分布于鱼体腹面较多,色彩,一般分布于鱼体腹面较多,色素细胞的分布色素细胞的分布 色素细胞在体表的分布并不均匀,一般色素细色素细胞在体表的分布并不均匀,一般色素细胞多集中在鱼体背侧方,而腹部是虹彩细胞占胞多集中在鱼体背侧方,而腹部是虹彩细胞占了主要地位。了主要地位。鱼类的色泽并非固定不变的

14、,可鱼类的色泽并非固定不变的,可因环境、年龄、因环境、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情感冲动而变动性别、健康状况和情感冲动而变动 第四节第四节 发光器发光器 海洋鱼类中特别是那些深海大洋鱼类具发光器海洋鱼类中特别是那些深海大洋鱼类具发光器(1uminescent organ)的种类常普遍。现在已知的种类常普遍。现在已知能发光的鱼类总共在能发光的鱼类总共在240种以上种以上,其中大多数,其中大多数活动在深海中,少数栖息在浅海,一般栖息于活动在深海中,少数栖息在浅海,一般栖息于400米左右深度的水域内,米左右深度的水域内,发光器系由皮肤衍生而成,其形状、大发光器系由皮肤衍生而成,其形状、大小、数目及位置随

15、种类而异,有的位于小、数目及位置随种类而异,有的位于腹部,有的位于头顶部,也有位于眼的腹部,有的位于头顶部,也有位于眼的周围,甚至也有位于皮瓣末端。数目从周围,甚至也有位于皮瓣末端。数目从一个、二个直到数百个,一个、二个直到数百个,鱼类发光器的结构在各类群中差异很大,鱼类发光器的结构在各类群中差异很大,典型的发光器一般有典型的发光器一般有腺体、晶状体、反腺体、晶状体、反射层及色素罩等射层及色素罩等组成。组成。有些鱼类没有一定的发光器官但皮肤组有些鱼类没有一定的发光器官但皮肤组织中具有一种能发光的细菌,或由皮肤织中具有一种能发光的细菌,或由皮肤分泌出一种能发光的液体,分泌出一种能发光的液体,根据发光器发光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根据发光器发光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二种类型:二种类型:一种是由于一种是由于发光细菌发光细菌的共生而发光,的共生而发光,另一种是鱼体本身具有另一种是鱼体本身具有发光器发光器休息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