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上传人:桂梅 文档编号:168335704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7.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1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新建兰渝铁路位于甘肃、四川、陕西及重庆境内,北起兰州枢纽,向南经甘 肃的榆中、渭源、漳县、岷县、宕昌、陇南后通过陕西省边界进入四川省,经广 元、苍溪、阆中、南部、南充后,分别经渭沱、广安接入重庆枢纽。本标段为土建施工LYS-9标段,线路自本标段起点DK606+710起,终点 DK615+725。主要工程为梅岭关隧道,全长8270。9m;隧道进口位于广元市元坝 区梅树乡王家下坝村,隧道出口位于元坝区石井铺乡六房沟村。1。2 工程简况梅岭关隧道起止里程为DK607+329。1DK615+600,全长8270。9m,为双线 隧道。本隧道设

2、进出口平行导坑辅助施工,平行导坑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平行, 间距 30m。根据设计资料显示,DK607+800DK610+050、DK613+350DK614+950 段为高瓦斯段落,其余段落为低瓦斯区。隧道进口平导起止里程为 PDK607+390PDK610+050,长2660m(不包括横通道);隧道出口平导起止里程为 PDK615+592PDK613+350,长 2242m (不包括横通道)。1。3 总体施工方案梅岭关隧道分三个工区组织施工:隧道进口工区:计划施工任务为DK607+329。1DK610+180段2850.9m, 设计为高瓦斯工区。隧道进口由进口平导掘进直接进入隧道正洞(DK6

3、07+460处, III级围岩)后,分三个掘进工作面组织施工,即进口平导、隧道进口重庆向和广 元向掘进工作面;隧道平导掘进完成后进入隧道正洞向重庆向掘进,直至正洞贯 通.隧道出口工区:施工任务为DK613+230DK615+600段2370m,设计为高瓦 斯工区。隧道出口设两个掘进工作面,即隧道出口平导掘进工作面和正洞掘进工 作面,隧道平导掘进完成后进入隧道正洞向重庆向掘进,直至正洞贯通.斜井工区:计划施工任务为DK610+180DK611+680段(兰州向)1500m和 DK611+680DK613+230段(重庆向)1550m,设计为低瓦斯工区;为满足合同工期 要求,降低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

4、难度,缩短隧道进出口通风距离,在DK611+680 处线路右侧增设一斜井,斜井长约700米,斜井综合坡度9。9%。根据设计资料, DK610+050DK613+350为低瓦斯区,故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形式,压入式通 风。施工用电及施工设备均采用防爆型.2 通风设计依据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 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 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 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 案。2。1 通风设计依据 兰渝铁路 LYS-

5、9 标梅岭关隧道施工图;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2。2 通风设计标准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 得大于2mg.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 于 4mg。瓦斯隧道装药爆破

6、时,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总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应小于0.75%。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 1.5%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并加强通风。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开 挖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 0。5%;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C。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 90dB。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空 气 4m3/min.瓦斯隧道施工中防止瓦斯集聚的风速不得小于1m/s。3 通

7、风设计的原则3.1 通风系统3。1.1瓦斯隧道各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 间串连通风。3。1。2 瓦斯隧道需要的风量,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 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3。1。3 瓦斯隧道施工中,对瓦斯易于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 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以消除瓦斯聚集。3.1.4 瓦斯隧道在施工期向,应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机时, 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压入式局部通风机 及其开关地点附近 1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 0。5

8、%时,方可人工开动 局部通风机。3.1.5 采用平行导坑作回风道时,除用作回风的横通道外,其他不用的横通 道应及时封闭,留作运输用的横通道应设两道风门。3。1.6 瓦斯隧道各工区在贯通前,应做好风流调整的准备工作。贯通后,必 须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超限,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3。2 通风设备3。2.1 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风流中,避免污风循环。瓦斯 工区的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 一路应在 15min 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3.2。2 瓦斯工区,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 用状态。3。2。3 瓦斯

9、突出隧道掘进工作面附近的局部通风机,均应实行专用变压器、 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及风电闭锁、瓦电闭锁供电。3.2。4 瓦斯隧道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应小 于5m,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4 通风方案4.1 斜井工区通风4.1。1 通风方案斜井工区施工通风第一阶段斜井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 150m 时,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图 1 斜井压入式通风方式示意图斜井工区施工通风第二阶段斜井施工隧道正洞大小里程方向小于300m时,采用2台轴流式通风机压入 式通风。如图 2 所示。斜井工区施工通风第三阶段斜井施工隧道正洞大小里程方向大于300m时,采用2台轴流式通风机压入 式通风。为

10、了消除斜井与正洞交汇处形成涡流现象,加速风速,在斜井和交汇处 设置防爆型射流风机辅助通风。当风筒压入通风超过1500m时,为确保压入风流 速,采取风筒接轴流风机串联通风,隧道正洞与交汇处间隔1000m安装1台防爆 射流风机辅助通风.如图3所示.罗歹多召Es A气气空密舞喘新询图 2 斜井施工通风第二阶段压入式通风示意图图 3 斜井施工通风第三阶段压入式通风示意图4.1。2 风量和风压计算计算参数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的规定,结合施工组织, 计算参数如下: 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按 m=4m3/min 计; 按照分部开挖的最不利因素,坑道施工通风最小风速按Vmin=0

11、.25m/s计; 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C; 正洞最大开挖面积按SZ=126m2计(III级围岩全断面开挖); 正洞上断面开挖爆破一次最大用药量A=180kg (III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每 循环进尺 2m); 正洞放炮后通风时间按 t=20min 计; 风管百米漏风率B=l%,风管内摩擦阻力系数为入=0。0078。风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区隧道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且每个工作面均采用 独立供风,且供风长度为2250m,即通过斜井向出口掘进斜井+正洞的施工长度。 按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计算风量Q =VminXSZX60s=0o 25X 126X60s=1890 (ms/min)风速 按洞内同时

12、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 =4XmXl。2=4X100X1。2=480 (ms/min)人员m坑道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正洞按100人计. 按洞内同一时间爆破使用的最多炸药用量计算风量Q =(5XAXb)/t=(5X180X40)/20=1800(ms/min)炸药b公斤炸药爆破时所构成的一氧化碳体积,取40L. 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 =K2Q /(Bg 允一Bg送)=1.6X3.03/0.005=970m3/min 瓦绝式中:K2-风量备用系数,考虑隧道掘进断面不平、风筒漏风、瓦斯泄漏不 均衡等因素,取K2 = l。6;Q 瓦斯绝对涌出量,取实测数据,可先取炮台山参考值3。03m3/min

13、,在 绝施工中按实测值进行调整;Bg允一工作面允许瓦斯浓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取0.5%;Bg送一送入风流中瓦斯浓度,新鲜风流瓦斯浓度为0。 按洞内使用内燃机械计算风量计算公式:Q =Q X2P内燃 0式中:HP-进洞内燃机械马力总数.该隧道洞内内燃动力在出渣时期有ZLC50侧卸式装载机和CQ1261T自卸汽 车。其中侧卸式装载机2台,最大功率162kw,计算功率145kw; 4台自卸车(满 载车2台,空车3台),满载功率按110kw,计算功率99kw,空车计算功率按满载 80%计,即79kw。则需要风量为:Q =Q XSP=3X (145X2+99X2+79X2) =1938m3/min内燃

14、0Q =max(Q 、Q 、Q 、Q 、Q )=1938 m3/min需风速 人员 瓦 炸药 内燃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洞外风机通过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处,为工作面供风,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 度L = 2250m.风管百米漏风系数B为1%,风机所需风量为Q机为:B二L/100=2250/100=22。 5A二(1B) b=(10.01)22.5=0。78Q = Q /A=1938/0。78=2485m3/min 机需风压计算C=pXL=1X2250=2250; W=C/2D=2250/(2X 1o 5) =750S 二 nD2/4=1.77m2;旷二 Q /S =2485/1。77=1403m/mi

15、n 风管 需 风管H 二入 XWX2=0.0078X750X 14.032=1152Pa摩式中:P空气密度,按P=1。0kg/m3计.旷一一风管内平均风速。系统风压H二编+缩+绻+如,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H=1.2 H =1.2X1152=1382Pa摩4.1.3 风机选型长大隧道通风,主要需要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两种。根据上述Q、H的计算结果,参考风机性能曲线选择分机,要求风量、风压 机处于被选择分机的高效区内,即n=0.8为佳.SDF NO13型轴流流风机功率为2X132kW,压力为9205950PaH(1382Pa),高效流量 2710m3/minQ (2485m3/min).因此

16、风机选用 SDF NO13 机型轴流流风机,配以 1500mm软质风管。风管采用 1500mm软质双抗(抗燃烧、抗静电)风管,每节30m,具有风 阻小、漏风低,强度高等优点。射流风机选用(B) SSFNoll.2/37型,该型风机功率37kW,出口风速37。7m/s,风量37.4m3/s,共计需要4台.4.2 隧道进(出)口工区通风4.2.1 通风方案隧道进(出)口工区设计为高瓦斯工区,巷道式通风。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 设计,巷道式通风是在平行导坑口设置风门安装主风机将污浊空气抽出,新鲜空 气由正洞流入,洞内用风机将正洞的新鲜空气送至不同工作面,形成循环风流。本方案在巷道式通风中引进了射流技术,

17、用小功率射流风机代替平导口的大 功率主风机,在平行导坑口和隧道正洞不设风门,实现无障碍封堵,提高了隧道 通风质量和运输能力,降低了隧道通风成本,改善了隧道运输条件。通风系统安装 简单,操作方便。在平行导坑内布置射流风机,使新鲜空气由平导进入。在平导、 横通道新鲜风流中布置轴流风机,通过风管向平导、正洞前方的工作面作压入式 通风,污浊空气通过最前面的横通道由正洞排出,形成循环风流。 隧道施工通风第一阶段以隧道出口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隧道洞口低瓦斯段(DK615+000DK615+600)600m。隧道正洞、平导分别配置2台通风机,均采用压 入式通风.如图4所示。平导完成9#、10横通道掘进支护后

18、,为防止有害有毒 气体在横通道内积聚,施工第一阶段应将 9横通道两侧设置风门,10#横通道 内安装局扇通风。 隧道施工通风第二阶段当平导10#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后,将隧道正洞通风机移至9#横通道内,通 过风筒向隧道正洞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隧道正洞排出洞外,为防止污 浊风流在9#横通道形成涡流,在 9横通道与正洞之间轴流式通风机前设置风 门。平导压入式通风机移至平导内,安装距离10#横通道不得小于20m (洞口方 向一侧),通过通风管向平导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10#横通道排入隧 道正洞,经隧道正洞排出洞外。为防止污浊风流沿平导回流,在10#通道设置 矿用局扇向隧道正洞加速污浊风流

19、动速度。本阶段直至 11#横通道与隧道正洞 贯通为止。 隧道施工通风第三阶段当平导 11#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后,将隧道正洞通风机移至 10#横通道内, 通过风筒向隧道正洞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隧道正洞排出洞外,为防止 污浊风流在10#横通道形成涡流,在10#横通道与正洞之间轴流式通风机前设置 风门。为防止瓦斯在 9#横通道积聚,9#横通道两端设置风门(或封闭)。平导压入式通风机安装到距离11#横通道不得小于20m (洞口方向一侧), 通过通风管向平导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11#横通道排入隧道正洞,经 隧道正洞排出洞外。为防止污浊风流沿平导回流,在11#通道设置矿用局扇向 隧道正洞加

20、速污浊风流动速度.本阶段直至 12#横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为止.为加快风流流速。一是,在平导新鲜风流中距平导通风机后方15m处安装1台防 爆射流风机,加速新鲜风流在平导的流速二是,在距隧道洞口 300m污浊风流中 安装 1 台防爆射流风机,加速污浊风流向洞外排出的流速。 详见图6隧道施工 通风第三阶段示意图。F2ZZ2爪吕7心口图 4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一阶段” 20 ii工:或/;:或吹:图 5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二阶段、WWZZ、dWQZ十_葡寥飓 活恤典密 图6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三阶段夸屁fl此机11#卯11 #佔一一谕理毗=尽如哉图7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四阶段隧道施工通风第四阶段当平导

21、12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后,将隧道正洞通风机移至 11横通道内, 通过风筒向隧道正洞工作面压入通风,在11#横通道与正洞之间轴流式通风机前 设置风门.为防止瓦斯在 9、10横通道积聚,横通道两端设置风门(或封闭)。平导压入式通风机安装到距离11#横通道不得小于20m (洞口方向一侧), 通过通风管向平导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 12#横通道排入隧道正洞,经 隧道正洞排出洞外。为防止污浊风流沿平导回流,在12#通道设置矿用局扇向隧 道正洞加速污浊风流动速度。本阶段直至13#横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为止。为加快风流流速。一是,在平导新鲜风流中距平导通风机后方15m处安装1 台防爆射流风机,加速新鲜风

22、流在平导的流速。二是,在距隧道洞口 300m污浊风 流中安装1台防爆射流风机,在洞内间隔1000m增设1台防爆射流风机,加速污 浊风流向洞外排出的流速。详见图 7 隧道施工通风第四阶段示意图。隧道施工通风第五阶段当平导13#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后,将隧道正洞通风机移至12#横通道内, 通过风筒向隧道正洞工作面压入通风,在12#横通道与正洞之间轴流式通风机前 设置风门。为防止瓦斯在9、10、11#横通道积聚,横通道两端设置风门(或封 闭)。平导压入式通风机安装到距离12#横通道不得小于20m (洞口方向一侧),通 过通风管向平导工作面压入通风,污浊风流通过13#横通道排入隧道正洞,经隧 道正洞排出

23、洞外。为防止污浊风流沿平导回流,在13#通道设置矿用局扇向隧道 正洞加速污浊风流动速度.为加快风流流速。一是,在平导新鲜风流中距平导通风机后方15m处安装1 台防爆射流风机,加速新鲜风流在平导的流速二是,在距隧道洞口 300m污浊风流中安装 1 台防爆射流风机,在洞内间隔 1000m 增设1 台防爆射流风机,加速污 浊风流向洞外排出的流速.详见图 8 隧道施工通风第五阶段示意图。mm严:fw焙m:仝nOQOn图 8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五阶段图 9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六阶段厂2 1斗#報 11#鮭迸1肚1嵌踊阿sm聊姦 1*:; 丁、W-:W2K、皆、:m:F:】、*pm、Hm:w:2心广w、:

24、&y:;-HlUUri tw-1 LIU On图 10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七阶段图 11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第八阶段隧道施工通风第六阶段当由平导 14通道进入隧道正洞施工后,采取设在平导内的轴流风机压入 式通风,为加快风流流速在 14#平导内设防爆射流风机辅助通风;隧道正洞通风 方式同第五阶段。本阶段直至隧道正洞与 14横通道贯通为止。详见图 9 隧道施工通风第六阶段示意图.隧道施工通风第七阶段当平导 14通道与隧道正洞贯通后,将隧道正洞通风机移至 14#横通道内, 通过风筒向隧道正洞工作面压入通风,在14横通道与正洞之间轴流式通风机前 设置风门。为防止瓦斯积聚,其它各横通道两端设置风门(或封闭

25、)。为加快风流 流速,在距隧道洞口 300m污浊风流中安装1台防爆射流风机,在洞内间隔1000m 增设 1 台防爆射流风机(共计布置2 台),加速污浊风流向洞外排出的流速。详见图 10 隧道施工通风第七阶段示意图.隧道施工通风第八阶段当隧道正洞贯通后,在 14#横通道设防爆射流通风机向正洞内送风。此外, 新鲜风流通过隧道出口,向斜井排风。为防止瓦斯积聚,其它各横通道两端设置 风门(或封闭)为加快风流流速,将距隧道洞口 300m污浊风流中安装1台防爆 射流风机,在洞内间隔1000m增设1台防爆射流风机(共计布置3台),并在斜井 与正洞交汇处设 1 台射流风流,加速污浊风流通过斜井排出。详见图11

26、隧道施工通风第八阶段示意图.4.2.2风量和风压计算隧道正洞进口施工均按无轨运输,采用巷道通风,隧道正洞和平导均不设风 门,设射流风机辅助通风的混合通风模式.隧道正洞通过风筒压入式向工作面通 风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个横通道间距,按700m计。隧道正洞风量计算参数同斜 井正洞。隧道正洞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洞外风机通过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处,为工作面供风,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 度L = 700m。风管百米漏风系数B为2%,风机所需风量为Q机为:B=L/100=700/100=7A= (1B) b= (10.02)7=0。87Q = Q /A=1938/0。87=2228m3/min机需风压计算C=PXL

27、=1X700=700; W=C/2D=700/ (2X 1。5)=233S 二nD2/4=1.77m2;旷二 Q /S =2228/1。77=1259m/min 风管需 风管H 二入 XWX 页2=0。0078X233X 12.592=288Pa摩式中:P空气密度,按P=1。0kg/m3计。旷-一风管内平均风速.系统风压H二短+给+町+,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H=1.2 H =1.2X288=346Pa。摩平导风量及风压计算 计算参数: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的规定,结合施工组织, 计算参数如下: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按m=4m3/min计;按照分部开挖的最不利

28、因素,坑道施工通风最小风速按Vmin=1m/s,因平导断面较小,不利于瓦斯稀释, 按瓦斯积聚最小风速为依据;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C;正洞最大开挖面积按SZ=18m2计(III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正洞上断面开挖爆破一次最大用药量A=90kg (III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3m);正洞放炮后通风时间按t=20min计; 风管百米漏风率B=l%,风管内摩擦阻力系数为入=0。0078,风筒直径为1.0m。 风量计算按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计算风量Q 二VminXSZX60s=1.0X18X60s=1080 (ms/min)风速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 =4XmX1o 2=4X40X1。2

29、=192 (ms/min)人员m坑道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正洞按40人计.按洞内同一时间爆破使用的最多炸药用量计算风量Q =(5XAXb)/t=(5X90X40)/20=900(m3/min)炸药b公斤炸药爆破时所构成的一氧化碳体积,取40L。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 =K2 Q /(Bg 允一Bg送)=1.6X3.03/0.005=970m3/min 瓦绝式中:K2风量备用系数,考虑隧道掘进断面不平、风筒漏风、瓦斯泄漏不 均衡等因素,取K2 = 1。6;Q 瓦斯绝对涌出量,取实测数据,可先取炮台山参考值3。03ms/min,在 绝施工中按实测值进行调整;Bg允一工作面允许瓦斯浓度,根据煤矿安全

30、规程取0。5%;Bg送一送入风流中瓦斯浓度,新鲜风流瓦斯浓度为0。按洞内使用内燃机械计算风量计算公式:Q =Q xzp内燃 0式中:HP进洞内燃机械马力总数。该隧道洞内内燃动力在出渣时期有ZLC50侧卸式装载机和CQ1261T自卸汽 车。其中侧卸式装载机1台,最大功率162kw,计算功率145kw; 3台自卸车(满 载车1台,空车2台),满载功率按110kw,计算功率99kw,空车计算功率按满载 80%计,即79kw。则需要风量为:Q 二Q XHP=3X(145+99+79X2)=1206m3/min内燃 0Q =max(Q 、Q 、Q 、Q 、Q )=1206 m3/min需风速 人员 瓦

31、炸药 内燃 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度L = 800m。风管百米漏风系数B为1%,风机所需 风量为Q机为:B=L/100=800/100=8A= (1-B) b=(1-0。02) 8=0.92Q = Q /A=1206/0。92=1311m3/min机需风压计算C=PXL=1X800=800; W=C/2D=800/(2X1O 5)=267S 二nD2/4=0.785m2;旷二 Q /S =1311/0.785=1670m/min风管需 风管H 二入 XWX2=0.0078X267X 16。72=581Pa摩式中:P -空气密度,按P=1.0kg/m3计.页一一风管内平均风速。

32、系统风压H二短+给+町+,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H=l。2 H =1。2X581=697Pa摩4。2。3 风机选型工区风机型号咼效风量(m3/min)风压Pa功率(kw)数量备注进口 工区轴流风机SDF-NO1326919305920132X22其中1台备 用射流风机 (B)SSF-No11。2/372244374辅助通风轴流风机SDF-NO11。 51865727462975X22其中1台备 用5施工通风检测瓦斯隧道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掘进工作面和其 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 记录牌上。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

33、风量调节。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通风安 全检测仪表。仪表必须由国家授权的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5。1 风速测定5.1。1仪器对于隧道中的风速,一般应选用中速风表(0.510m/s)或低速风表(0。3 5m/s )进行测定。中速风表一般为翼式风表,图A1为AFC121型翼式风表,测 量时,手指按下启动杆,风表指针回到零位,手指放开后红色计时指针开始转动, 此时风表指针也开始计数,经1min后风速指针停止转动,计时指针转到初始位置 也停止转动,风速指针所示数值即为表速,单位为:格/min.5.1.2风速测定要求由于空气具有粘性和隧道洞壁壁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使得洞内空气在流动时 会产生内外摩擦力,

34、导致了风速在隧道断面上的分布并非是均匀的。风速在洞壁 周边处风速最小,从洞壁向隧道轴心方向,风速逐渐增大.通常在隧道轴心附近风 速最大.在测量隧道平均风速时,如果把风速计(风表)停留在洞壁附近,测量结 果将较实际值偏小;风速计位于隧道轴心位置时又使测量结果偏大,因此测定隧 道平均风速时,不能使风速计停在某一固定点,而应该在隧道横断面上按着一定 路线均匀地测定,其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隧道的平均风速。为了测得隧道平均风速,测风时可按定点法(即将隧道断面分为若干格、风 表在每格内停留相等的时间)进行测定,然后求算出平均风速。图A2所示为风速 测定点布置示意图。图Al AFC121型中速翼式风表1开关

35、闸板;2回零推杆;3表头;4外壳;5底坐;6风轮;7提环5。1。3用机械式风表测量隧道平均风速步骤如下:a、进入隧道内测风时,首先要估测隧道内的风速,然后再选用相应量程的风 表进行测定;b、取出风表和秒表将风表指针回零,然后使风表迎着风流,并与风流方向 垂直,待翼轮转动正常后,同时打开风表的计数器和秒表,在巷道内每个点每次测 定lmin的时间,然后关闭秒表和风表,读取风表指针读数(格/min),并作记录;c、在某一断面进行测风时,每个测定点测风次数应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误 差不应超过5%,然后取三次测风结果的平均值(格/min)。如果测量误差大于 5%,说明测风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追加一次测风;

36、d、在测得隧道内风速后,还必须用皮尺或钢尺细致地量出测风地点的隧道各 部尺寸,计算出测风处的隧道断面积;e、把测风数据和隧道参数记录于表A1之中。图A2风速测定点布置图表A1测风记录表严卢平喲凤速v Inifij桂進挤述仃G斤师5Ki Q t)Jll:i.zCm-)5.1。4计算表速和隧道的平均风速a、风表表速按下式进行计算宇老土 n/l格/s式中:V表-一测得的表速,格/s;n三次测风风表刻度盘读数的平均值,格/s;t测风时间,s.般为60s。b、根据计算出的表速,查看风表校正曲线,可求得隧道内平均风速.5。2 隧道通风量计算根据测量出的隧道参数计算出隧道断面积 ,然后求算出通过的风量。式中

37、:Q-通过隧道的风量,m3/s;S断面积,m2; v 隧道内内平均风速,m/s.5。3 瓦斯浓度的测定在隧道内断面每个测定风速的测点使用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浓度,为了安全 起见,以测定的最大瓦斯浓度值作为该处的瓦斯浓度。使用瓦斯检定器测量时应注意下列问题:a、测量瓦斯一定要在隧道风流范围内进行隧道风流划定的范围是距顶、 帮、底各为200mm的空间。b、仪器应定期检修、校正。c、使用仪器必须养成轻拿轻放的习惯,避免仪器受振动和碰撞。d、在测定工作中,如果仪器发生故障,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修理。5。4 隧道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隧道瓦斯绝对涌出量以隧道实际风量和瓦斯浓度为基础来进行计算。隧道瓦斯涌出量Q为

38、:Q二 q3式中:-隧道的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q隧道的测定风量,m3/min;C 测定隧道断面处的瓦斯浓度,。6施工通风安全措施6.1 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以“合理布局,优化匹配,防漏降阻,严格管理、确保效果20 字方针,作 为施工通风管理的指导原则,强化通风管理。6。1.1 施工通风安全组织机构1、瓦斯隧道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2、建立瓦斯监控、检测组织系统,测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风速、风量 等参数。低瓦斯工区可用便携式瓦检仪,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除便携式瓦 检仪外,尚应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3、建立以岗位责任

39、制和奖惩制为核心的通风管理制度和组建专业通风班组, 通风班组全面负责风机、风管的安装、管理、检查和维修,严格按照通风管理规 程及操作细则组织实施。项目部定期根据通风质量给予通风班组兑现奖惩办法。6。1.2 施工通风主要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测风员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危险源:风表选择不准确;风表不完好;作业环境不完好;测风地点不符合规定,人员操作不熟练;测量数据记录不准确或测风报表填写不正确.管理标准:测风时,测风员根据风速的大小选择相应量程的风表进行测风。隧道每 10天至少进行 1 次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位置、测风周期必须符合有 关规定。测风应在专门的测风站进行,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

40、时,要选择测风断 面规整、无片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 10m 内无拐弯的巷道。测风员在同一地点测风时要测量 3 次,每次测量结果误差不超过 5%,否则加 测一次,结果取平均值。每次测量结束,测风人员必须将测量数据准确地填写在 测风记录手册和记录牌板上,并编制通风旬报.每次测量结束,测风员、瓦检员必须将测量数据及时填写在记录手册上并汇 报。严格按反风程序的时间汇报.两人要相互配合。管理措施:分工区管理人员随时对测风员测风时选择的风表进行检查,发现选择的风表 不符合规定,进行处罚。测风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熟悉 所用风表和其它仪器的性能和参数。熟悉隧道通

41、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 量。测风时要避开隧道内内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附近风门开、关频繁时 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项目部安质部每旬对测风员所测量的数据与现场的实际风量进行一次校核, 发现与现场出入大,应重新测风。分工区技术人员将测风员、瓦检员汇报上的数据进行核查,发现误差大,责 令其重新测量.利用班前会教育员工遵守纪律、增强时间观念。2、主要通风机司机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主要危险源: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未按要求佩戴绝缘用具。未对风机主 要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未按开停机顺序操作。管理标准: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熟悉通风机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 特征、供电系统和控制

42、回路,以及通风系统和各风门的用途等情况,能独立操作。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 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机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5min内启动,并正常运转。 管理措施:不得随意变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应用绝缘工具,并按 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除故障紧急停机外,严禁无请示停机。严格按照上级命令进行通风机的启动、停机操作。6.1.3 通风管理制度1、 一般规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必须严格遵守风 机的操作规程,熟悉通风系统性能。隧道通风系统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期间应加强巡

43、视及维护工作,保证通风系统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保证隧道 24 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风量、风压必须满足规范和施工组织 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停风。风机设置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确保正在使用的通风机出现故障 后能在 15min 内启动备用通风机,保证隧道通风和正常作业不受影响。对易形成瓦斯聚积的部位必须采取局部通风,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1%时,并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 6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 超过 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2、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制度工区组织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架子队长每天对通风系统必须作例行 检查,通风工必须做好日常巡查.通风系

44、统运行正常后,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 点根据需要随时测风,做好记录。每 7 天在风管进出口测量一次风速、风压,并计算漏风率,风管百米漏风 率不应大于 1%,对风筒的漏风情况必须及时修补。建立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档案,档案包括各种检查记录、调试记录、测量记 录、维护记录、运行记录等。值班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架子队长每天、主管 副经理每周分别对运行记录予以审核、签认,并由物设部负责建档保存.周用风速测定仪对风速进行人工检测,检测结果与自动监控系统相应时间、位置、风速值进行核对,确保风速满足施工要求且回风巷风速不得低于 1m/s。3、通风管理交接班制度必须实

45、行通风班组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对上一班存在的问题、 隐患、需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状态等必须交接清楚,交接班记录由架子队长每天 定时予以审核签字。4、停风报批制度因通风系统检修及其他原因需要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必须提前提出申 请,逐级上报,根据停风时间长短由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停风时间在30min以内的,由当班人员报架子队长审核后,由主管副经理 批准实施。停风时间超过30min的,由当班人员报主管经理审核后,由安全总监 批准实施。停风前必须确保洞内所有人员已经撤离,并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 检测瓦斯浓度,经当班瓦检工检测,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 的瓦斯浓度都

46、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6。2 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6.2.1 风机安装风机支架应稳固结实,避免运行中振动,风机出口处设置加强型柔性管与 风管连接,风机与柔性管结合处应多道绑扎,减少漏风。通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 有保险装置。当巷道内的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可布设射流风机来卷吸升压, 提高风速。洞内风机的移动,采用小平板车移动,移动前,提前做好风机支座或支架。 射流风机应逐个移动,以保证洞内不间断的空气循环。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6.2.2 风管安装风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无损坏,粘接缝牢固平 顺,

47、接头完好严密。通风管应优先采用高强、抗静电、阻燃的软质风管。风管挂设应做到平、直,无扭曲和褶皱。在平行导坑作业时,先由测工在 拱顶测出中线位置,然后用电钻打眼,安置膨胀螺栓;在正洞作业时,衬砌地段根 据衬砌模板缝每5m标出螺栓位置,未衬砌地段,先由测量工在边墙上标出水平位 置,然后用电钻打眼,安置膨胀螺栓。布 8号镀锌铁丝,用紧线器张紧。风管吊 挂在拉线下。为避免铁丝受冲击波振动、洞内潮湿空气腐蚀等原因造成断裂,每 10m增设1个尼龙绳挂圈。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 采用加强型风管。通风管的节长尽量加大,以减少接头数量,接头应严密,每100m 平均漏风率

48、不宜大于1。弯管平面轴线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通风管直径的3倍。风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 55m迅速缩至炮烟抛掷区以外。6。2。3 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通风机应有专人值守,按规程要求操作风机,如实填写各种记录。通风机使用前应卸去废油,换注新油,以后每半月加注一次。风机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发挥风机连续运转性能。需停机或开启时,根 据洞内调度通知进行。为减少风机启动时的气锤效应对风管的冲击破坏,应采用 分级启动,分级间隔时间为 3min。开启轴流风机前,射流风机必须开启运转,以控制风流方向,防止污浊空 气形成小循环。综合保障班组中应设专职风管维修工每班必

49、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 现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对于轻微破损的管节,采用快干胶水粘补:先将破损部 位清洁打毛后,再行粘补;破损口小于15cm时,直接粘补;破损口大于15cm时, 先将破口缝合后再行粘补,粘补面积应大于破损面积的30%.粘补后10min内不 能送风。对于严重破损的管节,必须及时更换。因洞内渗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风管内会积水,故应定期排水,以减少风管 承重和阻力。6.2。4 瓦斯隧道通风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瓦斯集聚的风速不得小于1m/s。在施工期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巷道通风时,除用作回风的横通道外, 其它不用的横通道应及时封闭,平导洞口应设两道风门。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风

50、流中,避免污风循环。瓦斯工区 的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 应在15min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瓦斯工区,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 态.配置两套电源,隧道内采用双电源线路,其电源线上不得分接隧道以外的任 何负载。通风班组具体负责按照经批准的通风方案进行通风系统的安装、使用、维 修、测风等工作。洞口设置通风风量记录牌板,每班每次通风情况由当班通风工 及时记录于牌板上,记录牌板要根据通风情况随时进行更新。必须认真执行通风风量记录制度,当班通风工随身携带通风记录本,按照 规定的要求,每班每次通风情况应及时予以记录,记录本的内

51、容应包含通风设备、 通风方式、通风风量、通风时间、当班通风人员、交接工作,并每班进行交接和 相互签认,遇有重大问题时要立即请示上报。建立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各种检查记录、调试记录、测风记录、维护记录、 运行记录等。值班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架子队长每天、分部主 管副经理每周分别对运行记录予以审核、签认,管理档案由物设部负责建档保存.通风机的运转应由专职当班司机负责,并应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 转记录簿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通风记录簿应有当班通风人员、带班人员签 字,架子队长每日、分部经理每周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通风运转情况每班必须 进行交接签字,物设部门每日进行一次检查

52、。通风机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每班必须至少有一名值班人员,风机操作 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风机的操作规程,熟悉通风系统性能,除通风班组当班人员外, 其他人员严禁随意操作风机.通风系统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及维护工作,保证通风系统各项性能、技术 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通风系统必须保证隧道24 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风量、风压 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停风。(11) 对易形成瓦斯聚积的部位必须采取局部通风,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 采用三专(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 过1%时,并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均不超过 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

53、部通风机.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设置移动式局扇配合软风管供风,以增加瓦斯易聚集 地段的风速,防止瓦斯聚集。工作面若采用局扇通风,由于局扇或供电故障造成局扇停风时,在恢复局扇 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证实爆破工作面附近20m范围内的CH4浓度不超过 1%,且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 Om风流中,CH4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启动局扇 通风。否则,必须先采取相应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12) 在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用高压风将瓦斯引出;具 体方案为根据瓦斯检测结果对其吹入高压风,将其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与回风 混合后排出.(13) 高瓦斯隧道在每个隧道二衬台车上部设置2.2KW局扇一台,

54、以吹散该处聚 集的瓦斯。(高瓦斯隧道或瓦斯突出工区,每周必须用风速测定仪对风速进行人工检 测,检测结果与自动监控系统相应时间、位置、风速值进行核对,确保风速满足 施工要求且回风巷风速不得低于 1m/s。(15) 在洞口测风站配备手动式测风仪,定期测定回风巷的风流速度,当风流速 度变化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16) 项目分工区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每天应审阅通风日报表,进洞时必须携带 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行瓦斯检查。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检测记录,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并向分工区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汇报。通风日报表必须送分工区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审阅,对重大的通风问题,应 制

55、定措施,进行处理.6.3.5 辅助通风措施水幕降尘(非膨胀岩地段)。隧道地质复杂,围岩较差,爆破后产生的尘量 及浓度较一般的隧道要大。水幕降尘对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减小通风时间尤其重 要。在距工作面 40m 距离处设置三道水幕,水幕降尘装置安在边拱上,爆破后 5min 打开水幕开关,降尘 20min 左右停止。除泥岩地段外,要注意洞内洒水,在出渣后和出渣过程中用高压水雾对渣 堆进行分层洒水,减少装渣过程扬起粉尘,运输道路保持湿润,防止车辆运输带 起尘土。内燃机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出渣过程中用高压水雾对渣堆进行分层洒水,减少装渣过程扬起粉尘,运 输道路保持湿润,防止车辆运输带起尘土。内燃机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防漏降阻是实现长距离通风的技术关键,严格控制风管的质量,安装时保 持风管成直线,防止弯折变形。要特别注意风管防护,避免出渣机械磨擦损坏,更 要注意衬砌台车对风管的影响,破损的风管及时修复。成立一支稳定的风管工班由专业技工培训上岗,专门负责通风设备、风管 的日常使用、管理、检查、维护、养护等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保证 风管平顺,完好无损,并使之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