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833329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岛诗境特点与构境艺术(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贾岛清僻的诗境与幽微精奇的构境艺术第一节贾岛的清僻的诗境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唐贞元十 八年(802)左右,二十三四岁的贾岛离开家乡,元和五年春,于洛阳谒李益。 游赵路经相州时,在姚合宅中羁留,姚贾初识。元和五年冬,初入长安,谒张籍。 元和六年春,自长安全洛阳,始谒韩愈,以僧人身份与韩愈孟郊相识,携自己的 诗作投谒韩愈并向韩愈请教。在韩愈的建议下,他还俗应举。韩愈不仅极为赏识 贾岛,而且在诗歌写作上给他以很大的影响,使贾岛名声大振。贾岛早年即追踪 韩愈孟郊一派的怪奇诗风。与姚合的交游对贾岛也意义重大。姚合和贾岛的相识 则是以姚贾为核心的一派苦吟诗人登上

2、诗坛的标志。据学者有关研究,贾岛从元 和五年开始就和姚合来往密切,元和七年两人同时进京赴举,之后一直有来往。 1元和末年之后贾岛的交游主要是围绕着与以姚合为纽带的苦吟诗人展开。元和 十五到长庆年间,贾岛体制上大量创作五律,内容上以诗友交游、禅居隐逸、平 居苦吟为主要诗歌内容,风格上也转向清幽奇峭。大和间与围绕姚合的后起苦吟 诗人交游密切,和姚合共同推动了新一代苦吟诗人群体的创作。后可能是经过令 狐楚的荐举,于约开成二年(837)解褐授遂州长江县主簿。秩满迁普州司仓参军。 于唐武宗会昌三年转授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卒,享年65岁。贾岛在中晚唐苦吟诗风的发展中,是一个起转折作用的诗人。他的苦吟,既

3、体现了对前期怪奇派苦吟诗人孟郊李贺吟苦求怪诗风的继承,同时他又在时代诗 风转换的大背景下,借助于自己早年为僧的背景,对苦吟诗风的内容、审美倾向、 写法有了很大的创新。如果说李贺孟郊是靠着对穷士谲变传统的发掘,翻新出奇,在立意、取象的 怪奇上,感情的力度上,色彩的斑斓上,乃至于奇思异想来取胜的话,贾岛的苦 吟却都不具备这些因素。从题材上看贾岛的诗狭窄而单调,毫无怪奇之处。他的 苦吟内容主要是对禅居隐逸、交游、平居生活的描写,甚至大量的只是对自然景 物的描写。从情调上看,他的诗境,除了有些淡薄的孤独寒愁之外,甚至看不到 什么感情,有的仅仅是对景物的静观。而写清幽隐逸的情怀,从南朝的山水诗人, 到唐

4、朝的山水田园诗人,一直到大历诗人,早已经取得不少的成绩。应该说对这 个题材的发掘已经非常充分了。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题材狭小感情淡薄的天地里, 贾岛却下了很大的苦吟琢磨的功夫,在意境构思、语言琢磨及句法连缀上,形成 自己的特点,塑造出清幽精奇的诗歌意境,影响到后世许多苦吟诗人的创作。一吟苦尚怪的苦吟倾向 二清幽奇峭的审美倾向(一)尚清的格调。1据张震英姚贾定交考论,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从元和十五年到长庆年间开始,贾岛的苦吟倾向发生变化。就是开始在体制 上大量创作五律,内容上以诗友交游、禅居隐逸、平居苦吟为主要诗歌内容,风 格上也转向清幽奇峭。贾岛这时期的诗多写游览佛寺园林、日常僻居苦

5、吟、友朋交游酬赠等题材, 他的苦吟呈现出清幽的特点。寄钱庶子:“曲江春水满,北 岸掩柴关。只有僧邻舍,全无物映山。 树阴终日扫,药债来年还。犹记听琴 夜,寒灯竹屋间。” 2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桐竹 绕庭匝,雨多风更吹。还如旧山夜, 卧听瀑泉时。碛雁来期近,秋钟到梦 迟。沟西吟苦客,中夕话兼思。”写旧友相聚,深夜不眠切磋诗艺的情景。静卧书斋,听雨打桐竹之声,颇引 发旧隐田园的况味。净业寺与前鄂县李廓少府同 宿:“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 往语复然,微微雨洒松。”2诗歌编年据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写旧友相逢,共游禅寺的默契。他们时语时默,但心意相通。时而热烈讨论, 时而

6、陷入沉思,沉浸在这微雨洒松的意境中,品味着自然给于的难得心灵的宁静。 这些诗的风格多是清幽奇峭。仕途无望,贾岛只好转而在佛禅中消解现实苦闷。如夜坐云:“三更两 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再如赠胡禅归云:“秋来江上寺,夜坐岭南心。” 描写的就是深夜禅坐的情形。他消极欲隐:“何事疾病日,重论山水心。”(夜集 姚合宅期可公不全)于是在隐逸园林游览中消解忧愁就成了重要的生活方式。如他写寺院游览:“病身来寄宿,自 扫一床闲。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独往天台 意,方从内请还。”(宿慈恩寺郁公 房)就峰公宿则写自己与僧人的交往, 通过对佛理的推求体悟而获得身心的安慰: “河出鸟宿

7、后,萤火白露 中。上人坐不倚,共我论量 空。残月华瞳yan暧ai,远 水响玲珑。尔时无了梦,兹 宵方未穷。”这首诗是元和十五年,诗人病后寄宿寺院之所见。江面夕照里,晚罄的余音 飘来,初秋雨后,山上暮蔼笼罩,入夜,月下竹影随冷月流转慢慢推移,禅院里 飘来若有若无的荷香。一切都是那么清幽恬寂,想必给病后的贾岛以极大的心理 安慰。再如升道精舍南台对月 寄姚合:月向南台见,秋 霖洗涤余。出逢危叶落,静 看众峰疏。冷露常时有,禅 窗此夜虚。相思聊怅望,润 气遍衣初。”写空静心态下对明月的体悟。这种多游览寺院、亲近禅僧,喜欢浸染禅宗修 持方式的生活,使他的心态和审美情趣,也就趋向于清幽静谧。他还写自己僻居

8、苦吟的日常生活。他既是诗人,又像个僧侣,所以他的情趣 颇与诗僧相近。如:“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 念,余习在诗章。”(送天台僧)蔬食禅坐,安心净虑,余习唯在吟诗。这些诗多呈现出清寒幽寂的情调。 他还表现出对清幽情趣的耽溺。如他写江水澄清:“星彩练中见,澄江岂有泥。”(送朱兵曹回越)他写清澄疏朗的环境:“只有僧邻舍, 全无物映山。”(寄钱庶子)写终南山深秋高朗无云的秋色:“高顶 白云尽,前山黄叶多。”(送厉宗上 人)写深秋的清澄夜色:“蟪蛄潭上夜,河 汉岛前秋。”(宿池上)都表现出对不加修饰的清澈本色之美的追求。他在心态上呈现出清寒幽寂的特征。他说:“眈静非谬为

9、,本性实疏索。”(斋 中)又说:“言心俱好静,”(题长江又说: “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题岸上人 郡内闲居)又说:“石室人心静”(寄白阁 默公)这使他喜欢静寂的环境。如:“出逢 危叶落,静看众峰疏。”(升道精舍南台对 月寄姚合)再如:“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 君。”(夜喜贺兰三见访)再如:“原西居处 静,门对曲江开。”(访李甘原居)再如:“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送耿处士) 这些,构成了他诗歌中清静的境界。(二)寒荒僻峭的逆俗格调。贾岛诗歌中尚清的格调,与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笔下的意境相比,还有一个鲜 明的特点,就是流露出浓重的寒荒僻峭的色彩,表现出强烈的逆俗特征。他的诗大量的用到寒、霜、

10、雪、冰、露、 冻等字眼,表现出对于寒寂景色的爱好。如“寒冲陂水雾”(石门陂留辞从叔 谟)再如:“驿西寒渡落潮迟。”(送周判 官元范赴越)再如:“霜蹊犹舒英,寒蝶断 来踪。”(延寿里精舍寓居)再如“静览冰 雪词,”(酬栖上人)再如送天台僧:“寒 蔬修净食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写天台僧寒寂的情怀。写寒寂之境,“羽族 栖烟竹,寒流带月钟。”(慈恩寺上座院)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气侵瀑布 水,冻著白云穴。”(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 雪)再如:“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 石楼。”(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都体现出 清寒幽寂的特征。而且这些寒寂意象,除了少数写羁旅严寒的, 大部分都和佛禅题材有关。可

11、见贾岛对寒寂情调的推崇和他归禅有关。如在赠僧中表白自己对尘世而就峰公宿则写自的厌倦:“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己与僧人的交往,通过对佛理的推求体悟而 获得身心的安慰:“河出鸟宿后,萤火白露 中。上人坐不倚,共我论量空。残月华瞳yan 暧ai,远水响玲珑。尔时无了梦,兹宵方未 穷。”即是写自己与峰公上人深夜不寐参究佛理的情形,可以想见贾岛重归 佛禅的热情。而佛禅推崇涅磐寂静,近似于心静如水、尘心不起,无染无著的空寂心境。清寒幽寂,贝岛喜表娜些荒霸衰繁华的哭迹不到的境 界。如描绘荒凉萧条的池塘:“萧条微雨绝, 荒岸抱清源。”(南池)还写野菜、古坟、 荒林。如:“野菜连寒水,枯株簇古坟。”(寄 贺

12、兰朋吉)再如:“荒林野烧移。”(送觉 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他还爱 用衰飒等字眼。如:“此时气萧飒,琴院可 应关。”(寄山友长孙栖峤)再如:“萧飒 疑泉过,萦回有径通。”以题郑常侍厅前竹)写秋气衰贾葛往萧往注!1乐些通常象不为人注意 的僻琐事物。他爱游历僻静之所,如:“僻 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寄无可上 人)他的诗有大量琐静而不为人注意的 物象,如苔藓、松子、水滴、细草、落1=1薪,乃至行蛇、秋虫、萤火虫、穴蚁、 藏蝉等。如:“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 ” (蒋亭和蔡湘州)再如:“霜覆鹤身松 子落,月分萤影石房开。”(客思)再 如:“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送 乌行中石淙别业)再

13、如:“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干。”(寄白阁默公)再如:“归 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题长江) 再如:“石缝衔枯草,查zha根上净苔” (访李甘原居)再如:“柴门掩寒雨, 虫响出秋蔬。”(酬姚少府)再如:“穴 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寄无可上 人)诸如此类的僻琐意象的大量出现,构成了贾岛诗境奇僻的特点。这些 意象的谧是哩, 、。如:“绝他多在赠给僧道等出世倾向的题材中表现出高拔境界 H:J4s!境o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宿山寺)再如: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哭宗密禅 师)再如:“旧峰邻太白,石座雨苔洙。”(赠 弘泉上人)再如:“林中秋信绝,峰顶夜禅 遥。”(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以上

14、是与僧 人有关的,所谓绝顶、鸟道、岑巅、太白、 峰顶等,都是渲染僧人所居寺院僻远峰高。 再如:“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送郑 山人游江湖)“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寄山友长孙栖峤)选用华顶、白云等意 象来描绘两个隐逸倾向的诗友所游历之处 或栖居之所,用以衬托僧隐人格境界的孤拔 遗世。那些描绘诗人个人心态的则有:“郡 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朦胧碧烟里, 群岭若相附。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再如:“独 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偶作)或高峰 巉岩、或遥峰孤立,都寄寓着诗人孤拔的胸 怀。以上意象或寒寂,或荒野,或僻琐,或孤峭,都突出地表现出逆俗出世的倾 向,

15、表现出寒荒峭僻的色彩,而形成独特的逆俗特征。第二节贾岛幽微精奇的构境特点但是在艺术上,尤其是后期,贾岛的苦吟表现幽微精奇的特点。贾岛把身心 精力灌注到对诗歌艺术的探求上,通过苦思琢磨,展现出高超的诗歌创作能力, 创作出幽微精奇的诗歌境界。贾岛的苦吟,不是像孟郊、李贺那样,重对个人的 感情色彩的体味提炼,而是重对作为艺术的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角度 等的探索。他在虚静禅定心态下对身心活动的潜心体味,对构成境界的相互依存 的事物之间关系推究琢磨,注意诗境表现视角上的巧妙转换,破执求奇的句法推 敲,所有这些,正体现出幽微精奇的苦吟特点。一、对内心感受、外在形态、联想想象的 仔细体味与把握(幽微

16、)(一)通过对身心感受的潜心体味来显示 诗境。iiJ由于表现题材的不同,贾岛的表现方法上也略有不同。有的表现对外物的静 观、有的通过形体动作的白描来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有的通过联想、想象来展 开诗境,有的则是通过对外在原因的分析来展现内在的心灵活动等等。虽然不同 题材在表现手法上略有差异,但是重视心与境的体用关系,重视在禅定心态下对 心灵活动的体味推究是一致的,而他的诗歌境界总的来说也体现出精妙细微、虚 实相生的特点。(1)从感受角度细微圆融地体味外境。贾岛对外在物境的塑造,是通过感官对外 境以及变化的仔细观察体味的结果。他首先 能自觉调动感觉,从视、听、嗅、味、触、 意等角度,尤其擅长从视觉

17、、听觉、触觉等 感性角度把握外境。如写光影:“松枝影摇动,”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写草色:“草色几芽春,” (灵准上人院)他写味 觉:“水味似深山,(张郎中过原东居)写触觉:“就 凉安坐石,”(过雍秀才 居)写嗅觉:“芰荷香绕 灯 C” _一(雨后宿刘司马池上)都是从表都是从感受用度表现外境的禅寂心态下,他彳往往注意到那些静寂琐 细事物如:“行蛇入古桐 ” L题长江)再如:“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送 乌行中石淙别业)再如: “湿苔粘树瘿”(寄魏少府)再如:“移居见山烧, 买树带巢乌”(酬胡遇) 再如:“废馆秋萤出,空城 寒雨来。”(泥阳馆)写行蛇、水滴、湿苔、树瘿、巢 乌、秋萤等等僻琐

18、的事物。这些,实际上都是他禅寂心态的体 现。一 听觉万面,他的感受也非常敏锐,尤其 擅长表现细微的声响。如:“几蜩嘿凉叶, 数蛩思阴壁。(感秋)“苍梧多蟋蟀。(送 郑长史之岭南)“虫响出秋蔬。 (酬姚少府)“细响吟干 苇,”(送韩湘)描摹的虫鸣于田拳的虫旦与、 苇吟,都是微细的声音。他还写一些不为人 所注意的细小声响。如“石室人心 静, 古木落薪干。”(寄白阁默 公)再如赠弘泉上人:“心知溪 卉长,居此玉林空。”写寂静的心态 下敏锐的听觉,干枯的树枝从古树上 悄然掉落,溪边植物生长拔节的声 响,在禅寂的心态下被诗人敏锐捕捉到。贾岛在禅定的心态里,不但感官的作用被 强化了,而且还从直觉、通感的角

19、度感受外 境,他的诗时有六根通融之妙。如“石韵响寒清”(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不曰,寒冷是触觉,却用来说明听觉,看似不通,但是却写出听觉带给人 的直觉。类似的还有“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郑 尚书新开涪江二首),运用视觉和触觉方面的沟通来描绘江 水再如“细响吟十苇,余馨动远苹。”(送韩 水。再如湘)风吹芦苇发出微响,似乎是芦苇在轻摇低吟,馨香随风飘散,似推动 水中漂萍微微漂动。描写馨香飘散的嗅觉与漂萍视觉之间在诗人意识里贯通共融 引发的直觉感受。其利用直觉描写的好处,是使用读者也从迟钝的知觉世界中解 脱出来,除去浮云遮蔽,回到略直觉世界。,、,、他还运用多种感官手段把握、辨析外境。口寄无可

20、上人:“磬过沟水尽。” 写磬音传至沟水,过此沟水 就再也听不到了。对声音的 感受是通过距离的远近来 写的,写出声音的由近及 远,渐渐消逝,暗含着诗人 对外在声音的辨析的过程。 再比如“钟远清霄半”(过 雍秀才居),写半空中悠远 的钟声与清朗的云霄,写稀 疏的蝉鸣与雨前的夏日,都 是通过对时间、空间的辨 析,写出声音的特点。再如“五更钟/隔岳,万尺水/ 悬空,(寄华山僧),也是 通过距离、空间来写钟声、 瀑布的声响。他还把注重感官与发挥想象力结合。如“蓝 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芦苇声兼雨,芰荷 香绕灯。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静想泉 根本,幽崖落几层。”(雨后宿刘司马池 上)对清池的描写也是透过

21、诗人在幽微沉潜心态下的观照显示出来的。诗 描写雨后宿于池亭上的感触,描摹雨后池水的颜色,雨打在芦苇上发出细密的声 响,清夜灯下荷香弥漫的静谧气息,并且由眼前幽静的清池,推想到山间崖谷瀑 流的幽胜,赋归的幽思油然而生,从视觉、听觉、嗅觉、想象、感触入手来展开。 是从对外在的环境的观照中,映射出内在幽微的心态。他还注意对外境变化、状态的辨别与描 述。贾岛对内心的体会是通过对外物的观照进行的,所以对这个观照过程的 表现也就成为诗歌写作的目标。这使他在写法上是强调体验性而避免叙述性,注 重直觉性而非知觉性,通过对时间即时性的强调,描摹直觉观照的过程本身。这 主要表现在他大量运用表示姿态、角度、程度、提

22、示时间当下“觉漏汇专通过 仍夜寡时平欲秋穿。(夜 喜贺兰三见访)其中的“仍”字、“欲”字,就是 对时间进程的描述,其作用 就是消除诗歌的陈述性色 彩,把读者带入他所描写的 特定的环境中,去透彻不隔 地体会诗人的感受。再如送韩湘:楚城花未发, 上苑蝶来新。半没湖波月, 初生岛草春。”以“未发”来写花,以“来新写 蝶,以“半没来写湖波之月影,以“初生来写岛上之春草,都是借助于细致地描摹具有时间色彩的意象,来传神地表现出岛上春色朦胧的情态。再如“冷露常时有,禅窗此夜虚。相思聊怅 望,润气遍衣初。”(升道精舍南台对月寄 姚合) 为D 口 “有”与“此夜,,运用,写出当下感,而“初,,字的运用,突出了-

23、曲“月入草 时间的进程,强化了润气遍衣、空气愈来愈寒凉的感受。再如堂秋”(寄无可上人),强调秋夜的 月光特有的清明澄澈之感,“蜩稀 暑雨前,(过雍秀才居),表现雨前夏日里逐 渐稀疏的四鸣、,都是过对时间的界定来写出事物的特点。其他则如方位词的运 田“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泥阳馆) 用,“出,、“来”的颈,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2)通过对自身个性化的动作形态的提炼来表现内在心态。这主要表现在日常平居题材的诗中。这些诗歌,贾岛通过对自己具有个性化 特点的行为神态的细心体会与提炼,表现当下的生活细节与起心动念之间的关 系,直观展现当下的心理活动。在这方面,也体现出幽微精妙的苦吟特点。他对

24、闲适“叶生活境书传 野通意形态、生活细节的提炼表煮出 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 远蛙。,(郊居即事)在叶子上题诗,收集檐溜煮茶,雨后野外闲行散步,更深不寐倾听蛙鸣。他的诗主要是提炼“地 侵典茁影持*扫生送节唐环归敷 水庄)写扫地:“树阴终日 扫,”诗人多次提到煮茶的 细节:“汲井尝泉味, 茶试老僧铛。”(原东居喜 唐温琪频至)“煮茗汲邻 泉0 (过雍秀才居)书叶题诗,如:“叶带露痕书。”(寄钱庶子)等等。总之,在这类诗歌中,贾岛的苦吟,主要体现为对人物的内在心态特征与外在的生活细节体用关系的潜 心观照和诗人孤现人贫病的生活匏生也是通过对自我形貌、生活细节的提炼表现出来的。如送无可上人:“独行潭

25、底影,数息诗写的是无可上人,实际上描摹的是自己漂泊不定、孑然实现的。再如: 蝉)一身的怆然情怀。贾岛对心绪的展现,也是通过描写触发自己感触的外在形迹来 一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写诗人在水边行路,望见水中的影子,形影相吊,而触发自己飘泊异乡的孤独。贾岛作为一个苦吟诗人的自我形象,。如他描绘自己苦吟的情状:(题诗后)这里不但有诗境获得的艰苦,还有苦去甘来,豁然开朗 的喜悦,苦乐交织的滋味。再如:“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 文。”(夜喜贺兰三见访)通过提炼踏苔寻幽触发诗兴,“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酬厉玄)通过对席地枕石畅谈诗艺的细节,来写以诗会友,孜孜于诗艺探求的快意。再如:没有及时回赠友

26、人而中夜耿然不眠的细节提炼,来表现与诗友之间的殷切情谊。这些都表现出诗人不以衰老困顿为意,苦吟为诗的人生追求与人格境界。(3)通过细致的联想、想象,通过对朋友别后生活的描写来展现知己之情。这主要体现在贾岛的送别、寄赠题材的诗歌里。这类诗歌诗境的塑造,同样 显示出由沉思琢磨而成的苦吟痕迹。他的交游赠别诗,和他的禅居隐逸诗一样, 多表现清幽的情趣。这类诗很少表现浓烈的忧愁想念之情,而是侧重表现友朋间 的知己之感。在写法上,往往是通过展现作者对友人别后生活或平居生活的联想 来塑造诗境。诗境的构成,应该是出自于诗人在对友人了解基础上的推想,即展 现出友人的心境特征,又折射出自己与朋友之间殷殷的情谊和知

27、己之情,折射出 双重的意蕴。 林下中餐如送贞空二上人:“后,天涯欲去时。衡阳过有 伴,梦泽出应迟。石磬疏寒 韵,铜瓶结夜澌。殷勤讶此 别,且未定归期。”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通过对想象中僧友离别后情景的描写,表现对朋友的牵挂与惜别之情:诗人得 知远游路上两僧人会结伴而行,料想中途不至寂寞,通过对二人盘桓梦泽的想象, 推想二人应该会游览一路的风光胜迹,衬托出云水僧闲云野鹤式的悠然自得,而 对对方风餐露宿敲磬唱经,贮水做饭等生活场景的设想,又衬托出僧人生活的清 寒。最后以“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来彰显惜别之情与盼归之意。诗人对僧 人不畏寒苦的感佩,对别后生活的关切与牵挂,也就很自然地表现出来了。二、

28、注意对展现塑造诗境的方法的探索:(一)通过对事理关系的推究与展现来塑 造诗境。贾岛的诗境塑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往往通过对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 事理关系的琢磨推究来塑造外境。这使他的诗境的展现富有理趣,这也是苦思的 结果。他在观照事物的视角上,往往体现一种双向辩证的眼光,并且注意通过事物 之间双向辩证的关系来暗示意境。(1)通过对事物有无虚实动静关系的 辩证把握来表现事物。如:“只有僧邻舍,他描写事物,体现出有无相生的视角。多,全无物映山。”(寄钱庶子)再如:“有山来枕上,无事到心中。”南斋)再如:“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旅游)再如:三见访)“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夜喜贺兰或以没

29、有物体遮蔽观山的视野来写居住环境的敞豁,或以心 中无事来衬托内心的空静,或以故国无少年来反写世事沧桑,暗示自己老大无成 的感慨、异乡漂泊的辛酸,或以风除翳月之云来凸显月夜的澄澈等等。都不是直 接描写事物,而是通过反面描绘来暗示事物的本相。这种写法是建立在对事物有 无关系的体会推敲的基础上的。他在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但是贾岛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 如:“林月值云遮, 以虚显实,用抽象的感受来表现具体的形象。:,山灯照愁寂。”(宿悬泉驿)愁寂本来是带有描绘色彩 心、+ ms 关心土.甘寿“岩的形容词,这里却用作代词,代指面容忧愁心地寂寞的诗人。其他如:口峣倚角窗,王屋悬清思。”(

30、寄孟协律)“泮田” 信思、本来是抽象的,但是著因以“悬”字,而形象化了。都是通过表现抽象的内在感受的来曲写事物的外在形态的例子。他还写通过动静互显的方法,在状态,还写出其内在的神态与生机。如:(访李甘原居)则把枯草与苔藓的顽强生命力, 再如送朱兵 祠溪。”写清幽的环境。而“衔”、“上”两动词的使用, 环境随时间推移,二二心 小,.愈发幽静的氛围写出来工。 :“会稽半侵海,涛白禹写出会稽山延伸到海中的形势,山体静止却用一动词“侵”字,也是以动写静,写出了山体延伸到海中的姿态神韵。而以“白”字写禹祠溪涨潮, 写溪水激荡成白色的浪花,色彩的稳定表现出来的正是波涛奔腾不息的激荡感。“树依冈老,遥峰出草

31、微。”(偶作)再如动词“依”与“出”的运用,表现出的是眼中所见独树依冈,虽老尤劲,遥峰披 绿,草出甚微的状态。而这种描写本身的好处,是既传神地写出对象的姿态神韵, 又象征性地显示出自己的心胸。(2)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事物之间关系的 推究、把握来显示诗境。有的诗境塑造,是通过展示对构成境界的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出来,而这也是琢磨推敲的结果。如题青龙寺镜公房:“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写老树因严寒而折断,既因折而见树之枯老,也因折而见天之严寒;泉水因深而难以汲出, 而由汲出之难又可推见水位之深。上下两句对照,老树因严寒而折断,泉水却因 井深而犹自保持活力。这首诗的前一句中老树折断、严寒,构

32、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后一句泉之深、出井迟之间也互为因果。并且上下两句诗意在枯断与生机之间也隐然形成一个相互映衬的关系。诗境就这样在对相互依存的各事物之间的层层 gE心曲“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 对照中表现出来。再如:稠。”(寄无可上人)诗人对外境的观照视角,也是隐含在对外在不同事物关系之间的推究之中。穴蚁句通过描绘蚂蚁们的忙碌而不 受打扰的世界,写苔痕遍布的树林的僻静,藏蝉句通过写诗人闻蝉之声而不见其 形,表现树木的茂密。上下两句又呈互相对照的关系,蚁与蝉,一动一静,一无 声一有声,苔痕与柏叶,一上一下,相互对照,这样从表现寺院作为穴蚁与鸣蝉的乐园的角度,把寺院树木茂盛苔痕遍布,环境幽静的特点

33、写出来了,同时也曲折地传枝重集猿枫。的心理佑护及精神家园之感。再如:(送朱休归剑南)环境的幽深也是通过对“枝重”与“集猿”之间因果关系的对照彰显出来,类似还有“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等等。通过对事物相互依存关系的把握来塑造诗境,有的诗虽然痕迹没有如上例子 那么明显,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这种通过把握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观照平界的眼 光如题青龙寺镜公房:孤灯冈舍 掩,残磬雪风吹。,前句“灯”之“孤”与“冈舍,,之“掩,,呈相互对应关系,后句“残磬,,之音与“雪风吹,,之间也是 呈相互对应关系,而上下两句又构成光影与声响之间的映照。诗境正是从对孤灯、。再如:“瀑布等五千仞照,彰显草堂瀑布边。”(送田卓

34、入华山)同样是通过上下两句诗的对照来塑造意境。通过瀑布与草堂之间包含鸟小宿下、拖边树;僧敲月心下门。,题李凝幽居)上下句也暗含着一个因果关系的对照。因为僧人月下敲门,惊动了栖息在池边的飞鸟,而僧人因鸟儿惊飞才得知树上鸟雀栖息。而在栖鸟与僧人敲门的互相对照中,环境的幽静被展现出来。 一(3)通过说明心意变化的原因,来展示心意的变化。贾岛对境界的琢磨推究,不但体现在以上对外境的塑造上。他对内在心意的描绘,也体现出重视事理推究的眼光,他往往通过上相意逢互相对照,来说 笑严人世别的离频。”落第 东归逢僧伯阳)写别离的 心境,因别离而苦恼,可是 苦恼无济于事,反而雪上加 霜,与其为别离而苦,不如 珍惜相

35、聚之乐。再如:“几 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张郎中过原东居)从留恋此地水味颇似深山而盼望重访的角度,来写离别时的眷恋。贾岛对说明心意变儒原家推松有古又和寺相生、反不暗到法 艾篷秋。”(雨中怀友人)卜封信却有九封遗失,仅有的一封书信也是在一年之后才到达诗人手中。而以上信息却又由接到最后一封“儒家邻古寺”,是说与寺院相邻距离之近,“不到又逢秋”,是说没有寻访寺院 时间已有一年之久。距离之近与拜访相隔时间之长之间形成反差。而对这个反差 的体认,恰恰是由于欲诗人借助禅道消解悲秋的情怀而触发。于是时光荏苒的警 觉,以及奔波之苦,对尘世的厌倦等涌上心头的情绪,就在对以上引发诗人心态 变化的各事物之间关系

36、的推究中暗示出来了。其他再如: 十书九不 到,一到忽经年。”(寄远)信之后才得知。表现出荒乱的年代里常见的生活遭遇。流离失所的诗人与牵挂的 家人间虽然频通书信,但许多中间已经遗失,仅有一封到得手中,而时间也已在因对朋友想念而 深夜不寐,对未能及时回复去年的来信而耿耿于怀,上下两句互为因果,两相对 照,彰显出对朋友的想念之情。其他如:“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送耿处一年以后。书信几乎遗失殆尽,这仅有的一封便显得弥足珍贵,这信给诗人带来 的感受是遗憾之中又交织着惊喜。这些心绪的表现,是通过推究引发诗人心意流 动变化的各互相对立的外在因素来展现的。再如:相心深夜后, 未答去秋书。”(寄宋州田中丞

37、)士)离别酒只有一瓶,让人感伤其少,而匆匆启程,不待瓶酒饮尽,更让人感 觉到离别之匆忙。再如:“江岸一相见,空令惜此分。”(送郑少府)写与朋友 在江岸匆匆一见后告别,见面带来的不是相逢的喜悦,而是触发离别的哀伤等等。(二)通过一联诗内视角转换与重叠来暗 示心境。贾岛的诗,在表现手法上,或通过写物境来暗示人的心境,或通过写人物外 在的形貌来彰显内在心境,或直接白描内在的心理活动等等。他的诗在意境的塑 造上,有的全篇仅用一种手法来展开境界塑造,形成较为单纯的物境、人境、心 境的描写;还有是在一首诗中交叉运用不同的手法来塑造意境,每种手法的转换 往往以一联诗为单位,通过一联诗上下内容的对照来表明含义

38、。这些,在塑造手 法和视角上都比较容易了解。但是贾岛还有一种在一联诗内题材视角转换与重叠 的情况。如一联故人物境的交忆写俨互来?关说 柳如无风蝉满枝。”(酬姚 合)“故人相忆”前置,强调了朋友间的想念,后面接在僧说后面,没 有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而是掉转笔触,描写中夏无风热浪袭人,树上蝉鸣满枝盈 耳,似乎在述说着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情谊。而这句诗前后写人与写物的转换,在 让人略觉疑惑的同时,细加体味便会领悟到前后句逻辑上的联系。夏热蝉鸣的描 写,正是在诗人听到僧人的诉说后,静默沉思,在无语的空档感受到的外境。蝉 鸣的实写暗示出来的正是诗人的无声静默。这写法本身可以说是对“此时无声胜 有声”写法的巧妙

39、反用,是在手法上“此时有声胜无声气以有声之蝉鸣来暗示 诗人的静默的手法,胜过直接对诗人单纯静默无声的描&而又把无声静城境 界难以言传的感受表现了出来。其他典型的诗句如: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 复默,微微雨洒松。”(净 业寺与前鄠县李廓少府同 宿)7写诗人与朋友相逢,时而谈起别后的经历,时而谈起各自的心事, 时而沉默无语、悠然远想,沉浸在微微雨洒松的静寂氛围中,沉浸在故友相逢的 默契中。细雨洒松的外境与时语时默的默契泯然相契,物我合一,前者是对后者 感受的外化。第三节 破执求奇、回环对照的句法推敲。总的来说,贾岛之前的诗人,对诗歌与文章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在文字 的处理、连缀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40、这一点,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并且已经从 对*式是要求诗歌在连缀慢打康文逻说 其含义式结构句子的方式,而代之以一种回环对照 的结构句子的方式,使诗境在回环对照中得 到表现。二是在诗歌语言文字的处理上,应 该打破文字固定的逻辑性意义,而凸现诗歌 语言的声、韵、色、形、多义性等感性特征 与文字趣味。而贾岛对诗歌语言以及连缀方式特点的探索,正是对前人探索继承推进的结 果。贾岛对语言、语法的处理表现出的思路,就是在对诗歌感受性特点的认识的 基础上,寻找适合诗歌感性思维特点的语言处理和连缀方式。其探索的具体表现, 一是在注重对语词感性特点的凸显,二是破执求奇式的刻意对句子惯性思维的打 破,三是通过对一

41、联诗内对偶法的巧妙运用,来、强化诗歌回环对照的句法特点&(一)语言处理上:充分发掘词语的感性特征及多重涵义。贾岛在语言的处理上,体现出打破对名言的执著,注意发挥语言的暗示性指 示性等作用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在对偶法的运用中,不仅仅是从语言的字面意 义出发运用对偶,还注意从声、韵、形、色、意等不同角度发掘语言的内涵。如贾岛通过对动词的巧妙处理,把写人与写外境部分叠合在一起表现。如上 节所举的“家辞临水郡,雨到读书山”(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再如 “去有巡台侣,荒溪众树分”(送惟一游清凉寺),再如“月出行几步,花开到 四邻”(过唐校书书斋)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韵等感受性特点,能够充分的得到

42、表现。形容词方面如: 何事欲沾裳。”他还通过对字的词语音、形、色的琢磨推敲,使人们对事*(送人适越)“满”字的推敲与点染,写出夕阳西下,如:“蓝暮色笼罩天地,日暮降临的特有情景,并隐然传达出思乡的悲怆。池上)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雨后宿刘司马清澄”本义是形容词,这里当名词用。以水之色泽代替水,又是一种比喻的手法,只见喻体而不见本体。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打磨,收到新奇的审 美效果,加深了人们对水之清澄特点的体味。如:“风吹磬出林疽(赠胡禅归) 是从磬音的角度运用磬的含义,使人在诧异之余,引发琢磨回味,由此而加深了 对风吹磬音出林的印象。贾岛注意通过发掘语词相互联系的多层涵义来塑造意境。如对“月”

43、这一语 词的运用:“井凿山含月”(赠胡禅归)月在这里就兼摄三层含义:月、月影、 佛性。月先是有月与月影两层含义。天上月影映入山上的深井中,遂引发诗人山 含明月的奇想。佛教中把明月比喻成佛性,认为佛性就在心中,不假外求,只要洞庭字。来表达送殷再返观内视就能寻觅本心,“井凿山含月”情境的象征意味与之相似。禅宗背景的 如:两例中的月也是兼指月与侍御赴同州)再如:“长江人钓月,旷 野火烧风。”(寄朱锡珪)月影两层含义,不但指天上明月,也指月影。正是因为月的双层含义,才把诗境的空间感表现出来。贾岛对词语不同含义之间的发掘,还体现在对词语不同词性之间意义的打通“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上。如:合“聚合

44、”义,有动词、形容词两义,表现出两树因丰茂而树冠日益会合的情形, “从”字,也有“追随V “自从以来”两义,这个字眼的推敲,表现出大地 回春树木追随春天脚步的蓬勃生机。通过对词义本身丰富性含义的巧妙推敲,理“秋春天以来,细雨连绵、树木日渐丰戊的情形有效地传达了出来。再如:来江上寺,夜坐岭南心。”(赠胡禅归)题刘华书斋)岭南这里不仅有地名的含义,还指旨归在岭南慧能的禅宗取向。总之,贾岛通过语言 的琢磨,刻意地弱化语言的逻辑性,强化语言的感受性特点,并且也强化了语言 载体本身的趣味化特征。这样就起到了充分发掘出文字的表现力,有效地发挥出 语言的暗示性、指示性作用等蜒。、二)句法琢磨之一:破除句法常

45、规,调 动感性体味。贾岛一是喜欢通过特殊的句法,如名词的直接叠加、词语的倒置、 如“波涛路杳然,衰柳落阳置、后贾岛在句法上还通过刻意打破句子的逻辑性来调动读者的感性体味,这可以 总结为破执求奇的方法。所谓破执求奇,特点是通过对惯常句序的打断,设置阅 读障碍,通过句法的陌生化、非逻辑化,来引导读者克服惯常化、逻辑化的思路 与固定的知觉模式,来延宕阅读时间,从而起到调动读者的直觉去体味诗境的效 果。禅宗在言意关系上,认为语言与法性是体用关系,强调对语言不能认用为体, 但同时要因用显体,对语言的处理原则是要不即不离,出入即离两边,也就是要 求破除语言之执,而强调发挥语言的指示性作用。贾岛破执求奇的句

46、法琢磨显然 受到禅宗思路的影响。置等来表现诗境(送丹师归闽中),其中“衰柳落阳蝉”,就是直接叠加名词 成句。这句诗从句法看殊不可解,但是正是在句法的怪奇中,却调动读者的想象,使读者通过衰柳、落阳、蝉三个意象的叠加对照,引发景的直观体味。再如阳馆),日暮氛围是通过夕阳里白露飘洒,树影在青苔上摇曳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在句法上,是叠加夕阳、白露,树影、青苔等名词意象与飘、扫等动作意象而成。 诗境同样是产生于对诗歌各意象的对照体味。再如他还通过词语的倒置、前置、“叶”是宾语倒置,把动词放在最后,把对地和叶的修饰放在中间,强调了扫地 与写字的动后置来打破句子的常规性,引发读者对诗境的直觉体味。如“地/侵山

47、 影/扫,叶/带露痕/书。”(送唐环归敷水庄)其中“地”、0作,虽调业居山阴的清静,表现出诗人喜爱清静、洒脱自然的心性。 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深。”怀紫阁隐者疽梨栗”“云山”宾语前置,通过打乱结构,突出了猿猴因梨栗成熟而欢腾 也凸显 篱落罅间寒蟹过, 出隐者所居之处云山深茂、人迹罕至。其他如:“内甘母I虫 J,每台石上晚蚩行。(酬慈恩寺文郁上人)通过补语前置,写出 疏篱间寒蟹来回自由,晚蛰在布满莓苔石面上大模大样地爬行,表现出寺院特有 的安适氛围等。散文在音步上一般以意义 的单位来决定,体现了音步结构与意义结构的同步关系。近体诗传统上也基本上 体现出按照音步的法则来组织对偶的特征。但是贾岛的诗

48、歌,更多地突破了这个 “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五更二是通过割裂诗句音步结构与意义结构 的同步关系,调动直觉体会。惯例。如:钟/I隔岳,万尺水/悬空。(寄华山僧)这首诗在意义脉 络上与音步结构上,形成一种错落割裂,给人以生硬之感。但是打破惯例的效果, 恰恰是形成一种思绪体会上的延宕,引发读者调动其直觉感受能力,去悬想体会 僧人五更坐禅之际,山那边传出的钟声,水流从万尺悬崖泻落的声响,攻很好 地展现出境界的空寂高远。再如:夏木/鸟巢边,终南/岭 色鲜。就凉/安坐/石,煮茗/汲/邻泉。钟远 /清霄/半,蜩稀/暑雨/前。”(、寸才居)、甬、V过维秀才居)通过意 脉的错落,意思的延宕,写出夏季居所

49、的幽静闲适,表现出对方身居域内而神出 世表的隐逸情怀。其他的还有“一千寻树/直,三十六峰/邻。”(送李登少府) 等,都是如此。目的都是打破固定的思维方式,破除语言之执,使读者不按照逻 辑思维方式去把握诗句,而是通过调动直觉体会,来发挥联想、想象力,来直觉 体味诗境,从而最终收到意在言外的效果。、,三)句法琢磨之二:通过对单句、一联诗内事理关系的推究来显示涵义。贾岛诗歌的表现手法是通过对具有特定关系的事物之间的对照互显,来生成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句法组织上,特别是一联诗内对对偶手法的琢磨推敲上。 如在上述“在诗境的表现上注意对事理关系的推究把握”部分所显示,贾岛非常注意一联诗上下句意义、事理关

50、系的推敲,使上下两句诗呈现回环对相结逢通过上下两句话上下意思上的呼应,来表达一个意思。如以上所举的 1居),都写出心意的微妙变化。再比如:风更吹。(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也是通过上下句意思、事理关系上 的照映表现诗境。另外,他还通过对呈现对照关系的一联诗的每一单句内部的事“长须语笑,人世别离频”(落第东归逢僧伯 阳),“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张郎中过原东 “桐竹绕庭匝,雨多理关系的推敲对照,使上下两句诗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回环对照结构。如: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2朱铲(奇朱锡珪),再如奇无可上人:关系。贾岛这些对诗歌语言的认识和结构句法的方法,一方面是继承此前近体诗“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都

51、表现出多层次的对照 对偶、体式等探索的结果,一方面也受到庄禅特别是禅宗对言、意关“贾擢 启发。3对于贾岛诗善于体认事理的特点,方秋崖热情地赞扬说:而(岛)产寒苦地,立心亦苦。如不欲以才 力气势,掩夺性情,特于事物理态,毫忽体 认,深者寂入,峻者迥出,不但人口数联, 于劫灰上泠然独存。寻咀余篇,芋葱佳气, 瘦隐秀脉,其妙一一徐露,无可厌度。”4从中可以看出,贾岛在诗境的观照以及句法连缀上,都表现出善于体认事理的特点。 他的诗歌也因此给人以平淡却内蕴丰厚、精微奇妙的审美趣味。以上是我们对贾岛苦吟特点的总结。贾岛诗歌在他身后发生很大的影响,这 种影响有风格上的,也有构思方式、表达方式上的。贾岛在世时,当时聚集在姚 合周围受到贾姚影响的雍陶、顾非熊、无可、马戴、周贺、喻凫、刘得仁、郑巢 等,形成了一个有相似的艺术价值趋向和艺术风格的诗人群体,成为韩孟、元白 两诗派逐渐消歇时诗坛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3参见第一章第三节佛老思想与苦吟诗风相关论述。4唐音癸签卷7 “评汇2引方秋崖语,第6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