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829731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业指导书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编制:批准:日期:2008 年07 月30 日实施1、目的明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检测的要求,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所配置仪器对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位置(保护层、间距)的检测验收。 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不适用于表面已装饰的构件,对于已装饰的构件检测 前必须编制专项检测方案,须经公司审批并经委托方认可后方可实施。3、检测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T 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连建质2004483号关于加强建

2、筑工程质量实体检验的通知 有关的设计图纸4、检测方法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方法有:1)非破损方法:电磁感应法。2)局部破损的方法:钻孔法、凿除法。3)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5、检测仪器钢筋位置测定仪6、检测人员要求现场检测必须有2人参与,一人检测一人记录,检测人员须持有上岗证。7、检测工作流程1)接受委托 须与委托方签订检测合同或检测委托协议书,明确检测对象、检测依据、检测时间、检测 数量等要求。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及变更图纸,并了解现场的相关情况,明确是否具备检测条 件。3)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主要确定:检测对象、检测数量、检测部位。编制检测方案前检测人员仔细的

3、查 看设计图纸,看清看懂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4)现场实施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的时间实施现场检测。5)编制检测报告现场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必须及时编制检测报告,检测人员编制好检测报告后及时将检 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交审核人员审核,签发人员按要求的时间及时签发检测报告。现场检测结束后 3 天内必须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出具好后及时通知委托方。6)检测资料的存档 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设备使用记录按公司的要求及时进行归档。8、检测实施8.1 检测准备1)检查检测仪器的性能及状态在去现场检测前,必须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主要检查:(1)仪器的电量是 否能正常工作,所剩余的电量能否满足现场检

4、测的需要;(2)仪器的性能,用校准试件对仪器 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检查仪器的性能是否正常,校准偏差不应超过 1mm。到达现场实施检测前也必须对仪器的性能采用校准试件进行检查。2)明确检测对象、检测数量、检测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间距(1)检测对象:以单个工程最为一个检测对象,相同保护层厚度相同构件作为一个检测 批。(2)检测数量: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验; 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悬挑的梁、板构件占总抽检构件数量比例不少于 50%。(3)检测部位的选择:根据上述检测数量的要求,由委托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根据 构件的重要性共同确定检测构件及部位。对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 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 钢筋(一般取跨中底部位置)。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 力,故更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一般取根部上端位置)。(4)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检测人员必须看清图纸,如设计图纸未作明确要求的 按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明确每个梁、板类构件的钢筋保护层设计 厚度以及钢筋间距。3)抽检的数量及部位应有委托单位、监理单位签字确认。8.2 检测的实施1)开启检测仪器,对仪器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

6、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 应核查钢筋位置测定仪的零点状态。2)根据确定的检测数量以及选定的测试构件,逐一进行检测,并接受见证人的见证检查。3)梁、板类构件检测部位的确定: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不论单双层都测下皮 受力钢筋,不可测上皮钢筋,只有悬挑测上皮 )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 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 6 根(一般测底皮,悬挑测上皮)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 同样有双排分布)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4)测试部位的检查测试部位确定后,对测试部位表面及其临近环境进行检查,对有影响检测的铁磁性物质进 行清除或避让,必要时用标准块现场效验是否存在磁场环境影响。对测试部位用仪器进

7、行初 探测,检查结构内部是否存有铁磁性物质,以便在实测时避让。对存在有不符合所用仪器适用 范围的不宜用仪器进行测试工作,可采用钻孔或剔凿等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检测。5)检测面的要求检测面应清洁、平整,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6)检测(1)钢筋位置的确定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扎丝,钢筋间距应满足钢筋位置测定仪的要求。对于梁类构 件应先确定箍筋的位置,在两根箍筋之间检测主筋位置的测定。使探头有规律在检测面上缓慢均匀的移动,结合设计资料判断钢筋的位置和走向,探头的 中心线应与钢筋轴线一致,直到仪器显示接收信号最强时钢筋表面到检测面的距离为该钢筋保 护层厚度,此时探头的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位

8、置做好钢筋位置标记,按此方法 测定相邻或其它位置钢筋并逐一标出。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连续相邻的被测钢筋逐一标出,测试数量不少于7根钢筋(6个间距), 少于 7 根时测试为全部钢筋的间距,测量已标识钢筋两端的距离和间隔数,画出其钢筋布置简 图,标出相邻钢筋间距和两端钢筋距离。(2)钢筋保护层的测试a. 设定钢筋位置测定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 的位置,应避开钢筋接头及绑扎丝的,读取第 1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被测钢 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 1 次,读取第 2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b. 当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1mm时,

9、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 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进行监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测试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进 行验证。采用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时,应根据设计图纸查明待测钢筋的数量、规格、间距,采用钻 孔或剔凿待测钢筋处的混凝土,用游标卡尺或符合精度要求的深度测量仪检测钢筋保护层厚 度,用钢直尺量测钢筋间距。剔凿的混凝土面积不宜过大,同部位检测钢筋的钻孔或剔凿部位应相互错开,钻孔或剔凿 不得损伤钢筋,检测后应及时按要求将破损部位修补好。钻孔或剔凿时不得损伤钢筋,测量采 用游标卡尺,精确到 0.1mm。c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位置测定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 的方式进行检测。垫块对测

10、试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偏差 不应大于0.lmm。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以扣除。d.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且不应少于6处(不足6处时全部抽取)的 已测钢筋用钻孔或剔凿等方法验证:1)仪器要求在钢筋直径已知方能确定保护层厚度而实际钢筋直径不明或有异议。2)测试钢筋的实际数量、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3)钢筋及混凝土材质与效准试件有显著差异。4)钢筋保护层每点两次测量值相差大于lmm时。(3)钢筋直径的检测a. 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应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并结合钻孔、剔凿的方法进行,钢筋钻孔、 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为0.1mm

11、。b. 实测时,根据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可通过相关的钢筋产品标准查出对应的钢筋公称直 径。c. 当钢筋探测仪测得的钢筋公称直径与钢筋实际公称直径之差大于lmm时,应以实测结果 为准。d. 应根据设计图纸等资料,确定被测结构及结构中钢筋的排列方向,并采用上述钢筋位置 测定的方法对被测构件及构件中钢筋及其相邻钢筋进行准确定位,并做标记。并钻孔确定钢筋的沪宁图保护层厚度。e. 被测钢筋与相邻钢筋的间距应大于100mm,且其周围的其他钢筋不应影响检测结果,并 应避开钢筋接头与绑扎丝。在定位的标记上,应根据钢筋探测仪的使用说明操作,并记录钢筋 探测仪显示的钢筋公称直径。每根钢筋重复检测2次,第2次检测时

12、应旋转探头180o,每次读 数必须一致。9、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1)当设计图纸有明确要求的按设计图纸规定执行。(2)当设计图纸没有明确要求时,根据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按 下表 1 确定:表1纵向受力钢筋的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45三C50WC20C25C45三C50W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2)钢筋保护层

13、允许偏差(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 7mm ;板类构件为+ 8mm,5mm;(2)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前款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3)纵向受力的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 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小于表1规定。3)数据计算(1)保护层厚度取每测试点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两次结果差不大于1mm时)。C =(C +C -2C )/2i i1 i2 0C 一测试部位第i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mm),精确至1mmiC C 一测试部位第i根钢筋第1、2次混凝土保护层

14、厚度值(mm),精确至1mmi1、 i2C 一探头垫块厚度(mm),精确至0.1mm0验证时,保护层厚度修正系数n =1 C / Cn j ii=1n修正系数,精确至0.01mmC 一测试部位第i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实测值(mm),精确至0.1mmj (2)钢筋间距以所测钢筋间隔两端距离除以间隔数以其平均间距表示。s=%S钢筋水平间距,精确至1mmL n个钢筋间隔的总间距,精确至1mmn测试钢筋的间隔数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测量结果准确到1 mm。4)结果判定(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 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 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