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829172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酉沿高速公路桥梁 T 梁锚下预应力专项质量检测实施方案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二O三年九月1检测范围、内容、频率1.1 检测范围、内容检测对象为重庆酉沿高速公路桥梁T梁,检测范围与内容:预制20m、30m、40mT梁锚下预 应力专项质量检测。1.2 检测频率及原则按甲方要求进行检测,且总梁数不少于16 片。2检测执行相关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桥梁预应力及索力张拉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CQJTG/T F812009; 合同要求。3检测原理、方法预制 T

2、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方法:预制 T 梁张拉后未割断张拉段钢绞线时,采用现场反张拉法 检测锚下有效预应力情况。对空心板的混凝土均匀密实等质量情况,采用超声波透视法或地质雷达 进行检测。3.1 检测原理现场反拉法的基本原理:拉拔试验也就是一次再张拉过程。即:对已张拉的预应力筋施加荷 载,从而确定锚下有效预应力。现场拉拔试验法一般只能在灌浆前进行检测。由于预应力筋张拉后 为了防止锈蚀和预应力松弛,必须尽快灌浆。3.2 检测方法现场反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只能在灌浆前进行拉拔试验检测。采用现场 检测,对已张拉预应力筋进行反张拉检测,通过施加短期分级荷载,通过力和位移间关系来判断和 检测预应

3、力筋工作预应力损失情况是否满足设计预应力要求,具体做法参照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 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下预应力检测采用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制的AP-10 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进行检测,AP-10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目前已取得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 证书。锚下预应力检测详细过程:通过穿心千斤顶、油泵、配套油压表和测力计,采取分级加载的 方法进行检测,预应力筋工作有效预应力检测反张拉预应力筋直至达到1.0 倍设计荷载为止。采用 电动油泵输出油压,并结合现场测力计测试和控制千斤顶的输出荷载,以实现试验的加载和卸载。 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小于 85cm。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证

4、书单 位:招商局璽庆交通斜研段计院有眼公司成杲名祢:10锚下预应力检滩系统成果类型:产品类证书编号:2011039有效期限:2014年9月13日sao具本内容详屯交ii运箱轉技信总洗羸拄京平台 刑呻,間曲一“ j-O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氓 nl/图1 AP-10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推广证书常规张拉设备张拉的预应力孔道,锚下预应力检测具体分以下步骤: 清洗干净已张拉预应力筋、工具锚板及夹片和限位板等张拉用部件; 把限位板、千斤顶、测力计和工具锚板依次套在预应力筋上,在工具锚板的楔形孔内放入 涂有润滑油脂(黄油或卸锚灵)的工具锚夹片并预紧; 将高压油管与高压油泵和千斤顶相连,并安装好位移测量装置后即

5、可施加预应力,位移计 固定在千斤顶上; 千斤顶的拉力按荷载分级加载的方法,逐渐增大至设计荷载,并采用油压和测力计同时控 制施加的荷载。在加载过程中,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张拉油压、测力计读数和锚头位移。初始张 拉荷载取设计荷载(Q)的0.1倍,逐级加荷至设计荷载为止。分级加荷值取预应力筋轴向拉力设计 值的 0.1、0.2、0.5、0.7、0.8、0.85、0.9、0.95、1.0 倍。 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油压表和测力计读数以及锚头位移值。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5min,测读锚头位移不少于2次。 千斤顶卸压,取下工具锚板及夹片和限位板等张拉用部件。自动张拉设备张拉的预应力孔道,锚下预应力检测具体

6、分以下步骤: 清洗干净已张拉预应力筋、工具锚板及夹片和限位板等张拉用部件; 把限位板、千斤顶、测力计和工具锚板依次套在预应力筋上,在工具锚板的楔形孔内放入涂有润滑油脂(黄油或卸锚灵)的工具锚夹片并预紧; 将高压油管与高压油泵和千斤顶相连,并安装好位移测量装置后即可施加预应力,位移计 固定在千斤顶上; 千斤顶的拉力按三级荷载分级加载的方法,逐渐增大至设计荷载,并采用油压和测力计同 时控制施加的荷载。在加载过程中,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张拉油压、测力计读数和锚头位移。初 始张拉荷载取设计荷载(Q)的0.1倍,逐级加荷至设计荷载为止。分级加荷值取预应力筋轴向拉力 设计值的0.1、0.2和1.0倍。 记

7、录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油压表和测力计读数以及锚头位移值。0.1、0.2倍荷载均应稳定 0.5min,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3min,测读锚头位移不少于2次。 千斤顶卸压,取下工具锚板及夹片和限位板等张拉用部件。由于张拉时预应力筋承受的荷载很大和具有很高的应力,因此在现场必须考虑安全问题。进 行张拉作业时,千斤顶前方严禁站人。当检测作业面的坡度较大或不满足作业空间时,需要搭设脚 手架。4位移传感5器力传感器6天9.按键区 域线区7. 状态指示 灯8. 显示域图2现场反张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仪器主机3.US 接- 2.充电接 1口源开 关钢绞线图 3 现场反张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反拉端仪器安装4检测现场实

8、施过程 预应力孔道锚下预应力检测条件:T梁预应力孔道锚下预应力质量检测时,孔道预应力筋已 张拉未截断钢绞线及孔道灌浆前进行预应力筋反张拉检测,施工方搭设好反张拉平台,准备好穿心 千斤顶、油泵、配套油压表等。 根据梁场具体生产情况,不定期分批对梁场生产的T梁锚下预应力进行检测。 现场检测,由乙方对T梁进行现场检测,检测过程中甲方协调各方配合乙方进行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检测完后,乙方应及时处理资料并提交初步结果。5锚下预应力质量判断标准根据检测结果,将锚下预应力评定为以下二个等级,见表2。重庆市公路工程行业标准桥梁预应力及索力张拉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CQJTG/TF812009 中6.2.2条有效

9、预应力检测控制规定:对fpk=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的单根钢绞线,张拉锚 固后锚下有效预应力大小满足表1 的要求,不满足表 1 要求不合格。表 1 有效预应力大小的控制要求设计张拉控制应力 (MPa)(KN)有效预应力经 验值(KN)允许偏差 (%)备注0.7仁(181.0KN) pk1685%不满足前面条 件,锚下有效预 应力不合格0.75仃(193.9KN)pk1785%fpk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有效预应力: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实际张拉控制应力扣除锚固损失和弹性压缩损失,预应力筋 锚下留存的应力,表中值168、178是的经验值。其中合格可以正常使用;不合格经反张拉法检测,

10、损失的预应力可得到补强,并满足设计要求, 可见经过反张拉检测预应力,解决了工程隐患。B类若是经声波/超声波反射法无损检测锚下预应力, 损失的预应力不能得到补强,所以工程建设检测中,提倡多采用反张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6项目组织及质量保证体系6.1 项目组织针对重庆酉沿高速公路桥梁锚下预应力专项质量检测的需要,拟成立检测项目组。项目组由 3 人组成,负责组织和实施梁锚下预应力专项质量检测,包括:制定检测方案和工作计划,实施和组织进 行现场检测,分析整理资料,编写检测报告,与甲方联系和协调,并及时解决与检测有关的工程问题检。测 项目组机构组织见图4。图 4 桥梁 T 梁锚下预应力专项质量检测组机构组织

11、6.2 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服务承诺:“诚信、科学、公正、准确”是我中心的质量方针,“合同履约率100%;标准、规范、法规执行率 100%;探测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100%”是我中心的质量目标。在质量检测过程 中,将坚决贯彻执行我中心确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文件的 各项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工作纪律:检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对工程建设高度负责。检测工作 严格按照探测规程进行,检测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有关规章制度以及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的岗 位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检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及时。6.3 质量保证体系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对委托单位负责。由检测中心负责管理,进行方案审定,督促、检查 落实和技术咨询等,由项目组具体实施。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见图5。图 5 桥梁 T 梁锚下预应力专项质量检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7检测设备表 完成该项目检测任务所需的设备如下表4 所示。表 4 检测所需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产地数量1AP-10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自研1台2处理软件自研1套3各种配件若干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